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06
1
作者 孔凡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31,共5页
东营凹陷是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一典型代表 ,其北部陡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 ,使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极为发育 ,并成为勘探的重要目标。近几年 ,针对北部陡坡带 6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震相模式研究 ,确立了扇体在... 东营凹陷是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一典型代表 ,其北部陡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 ,使沉积地层中各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极为发育 ,并成为勘探的重要目标。近几年 ,针对北部陡坡带 6种成因的砂砾岩扇体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震相模式研究 ,确立了扇体在同层沉积的平面分布、纵横向演化及剖面组合模式 ,并针对扇体的复杂性 ,总结了识别与描述扇体的层位标定、横向追踪、综合描述和预测技术及勘探方法 ,提高了该带的勘探效果 ,也为类似陆相断陷湖盆砂砾岩扇体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陡坡带 扇体 油气藏勘探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6
2
作者 邱桂强 李素梅 +2 位作者 庞雄奇 高永进 孙锡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4-862,共9页
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郑家—王庄地区稠油与相对稀油烃类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原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饱和烃、芳烃馏分呈有序缺失 ,于多数原油中检测到生物降解标志物 2 5 -降藿烷系列。地质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认为 ,... 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郑家—王庄地区稠油与相对稀油烃类组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原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饱和烃、芳烃馏分呈有序缺失 ,于多数原油中检测到生物降解标志物 2 5 -降藿烷系列。地质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认为 ,以生物降解—氧化及相关的生化 /化学作用、以水洗—重力分异—轻质组分逸散为主的物理作用是郑家—王庄原油稠化的重要机理 ;东营凹陷北部“有限后退型”盆地边界发育的风化壳潜山、砂砾岩扇体储层孔渗条件好、油藏埋深浅、盖层条件差和不整合面等通道与外界的连通是郑家—王庄及邻区重质油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生物标志物绝对定量可作为识别原油遭受次生改造作用程度、判断不同类型生物标志物抵抗降解能力大小的有效指标。利用生物标志物 ,发现郑家—王庄局部地区原油具有不同降解级别原油相混的混合现象 ,可能反映两次或多次充注。郑家—王庄及其邻区有望获得相对稀油新增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陡坡带 东营凹陷 地球化学特征 改造作用 重力分异 不整合面 风化壳 稠油 原油 稀油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边树涛 狄帮让 +3 位作者 董艳蕾 姜贻伟 王乐之 廖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5,共8页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地震道上,将随机提取的反射系数与求取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成合成地震道,将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进行匹配,计算反演的剩余值,直到匹配程度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选择合成地震记录最好的节点值作为反演结果,对下一个随机选取的节点进行反演,直到完成各个随机实现的全部反演,再对相关性大于90%的各个实现进行求均方根运算,并将获得的均方根数据体作为最终的反演结果。文中以白庙气田三维地震工区沙三段水下扇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岩性、电性、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地震空变子波,建立低频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反演参数λ,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技术,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实钻资料吻合率达到81.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水下扇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统计反演 白庙气田 沙三段
下载PDF
“源-汇”体系主导下的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模式探讨:以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冬 朱筱敏 +1 位作者 刘常妮 李雨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3-663,共11页
断陷湖盆陡坡带粗粒三角洲地质研究对于油气勘探至关重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陡坡带识别出两类扇三角洲,分别为Jake区锥状扇三角洲和Keyi区片状扇三角洲。Jake区物源供给充足,早白垩世持续供源... 断陷湖盆陡坡带粗粒三角洲地质研究对于油气勘探至关重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在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陡坡带识别出两类扇三角洲,分别为Jake区锥状扇三角洲和Keyi区片状扇三角洲。Jake区物源供给充足,早白垩世持续供源,形成的锥状扇三角洲岩石颗粒较粗,分选-磨圆差,砂体厚度较厚,分布范围较广;Keyi区物源供给不足,形成的片状扇三角洲岩石颗粒较细,分选-磨圆更好,砂体厚度较薄,分布范围有限。文章将"源-汇"体系理论引入到陡坡带粗粒三角洲研究中,通过对母岩剥蚀供源、搬运以及汇聚条件分析,对两类扇三角洲进行成因解释,并建立相应模式,同时指出,"源-汇"体系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才能较好地预测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体系 断陷湖盆 陡坡带 扇三角洲 Fula凹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丰1扇背斜的特征、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钟建华 王国壮 +4 位作者 高祥成 夏景生 王洪宝 王志坤 陈志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在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堆积了很厚的砂砾质碎屑沉积物,发育扇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近期的油气勘探证明了这一点。扇背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背斜、滚动背斜和披覆背斜,它是一种由低位沉积扇体(包括坡...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在沙河街组三-四段沉积时期堆积了很厚的砂砾质碎屑沉积物,发育扇背斜,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近期的油气勘探证明了这一点。扇背斜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构造背斜、滚动背斜和披覆背斜,它是一种由低位沉积扇体(包括坡积扇、洪积扇和冲积扇)形成的主体,尔后被高位体系域形成的细碎屑沉积物覆盖而形成的背斜;是砂砾岩体堆积后,其上又由盖层覆盖而成的背斜。虽同为沉积背斜,扇背斜与披覆背斜有很多不同之处。扇背斜油藏本质上是一种岩性油藏,其成藏条件受控于砂砾岩扇体的特性、距油源的距离、砂砾岩扇体和油源之间的连通性以及砂砾岩扇体上覆盖层的封堵能力。该类型的油气藏大多发育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背斜 砂砾岩体 陡坡带 冲积扇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陡坡带盐18地区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12
6
作者 路智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0-429,共10页
针对断陷湖盆陡坡带构造活动性强、沉积规模小、储层非均质性的特征,利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带盐18地区丰富的地质、3D地震资料,从砂体成因入手,开展了砂体的成因识别、发育规模、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研究。通过研究,识别出液化流、浊... 针对断陷湖盆陡坡带构造活动性强、沉积规模小、储层非均质性的特征,利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带盐18地区丰富的地质、3D地震资料,从砂体成因入手,开展了砂体的成因识别、发育规模、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研究。通过研究,识别出液化流、浊流、颗粒流、泥质碎屑流和砂质碎屑流等5种重力流沉积;其中砂质碎屑流钻遇程度最高,浊流次之,液化流较低,颗粒流更低,每10m钻遇层数分别为2.9、2.6、0.75、0.3层。单期沉积厚度统计结果表明,泥质碎屑流最大、砂质碎屑流次之、浊流较小,其最大厚度分别为4.0m、3.5m、1.4m,平均厚度分别为1.2m、0.45m和0.2m;颗粒流和液化流规模最小。可见,砂质碎屑流是陡坡带重力流沉积中最为有利的砂体成因类型,其次为规模较大的浊流。识别出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湖底扇、洪水湖底扇等4种重力流相关沉积相;沉积环境自下而上经过了浅水扇三角洲沉积、深水近岸水下扇—洪水湖底扇—滑塌湖底扇沉积、深水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沉积3个阶段;其中洪水湖底扇和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最有利于油气成藏,其次为滑塌湖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重力流 湖底扇 近岸水下扇 东营凹陷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体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晓晖 许建华 +2 位作者 谢远军 于会利 刘重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4-89,共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其西段古近纪沙河街期四段时期形成以砂岩、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本...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多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近年来一直是寻找隐蔽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其西段古近纪沙河街期四段时期形成以砂岩、砾岩为主的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储集层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多为双模态和复模态结构。本文首先从宏观上对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进行描述,再从微观上对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描述,分析该砂砾岩体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最后,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该类储集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为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油气藏 砂岩 砾岩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 储集层 成熟度 孔隙结构
下载PDF
陡坡扇储集层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吴胜和 武军昌 +2 位作者 储勇 肖焕钦 张建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113,共3页
为研究抽稀井网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和多学科信息 (井信息与地震信息 )进行储集层沉积相三维建模和预测的效果 ,结合三维地震资料 ,分别用东营凹陷永 92 1地区全部井 (3 7口 )、抽稀一半井、仅 5口井 ,对其沙河街组陡坡扇储集层进行三维沉... 为研究抽稀井网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和多学科信息 (井信息与地震信息 )进行储集层沉积相三维建模和预测的效果 ,结合三维地震资料 ,分别用东营凹陷永 92 1地区全部井 (3 7口 )、抽稀一半井、仅 5口井 ,对其沙河街组陡坡扇储集层进行三维沉积相建模研究。结果表明 ,当波阻抗与沉积相之间有较好的概率相关关系时 ,应用标点过程随机建模方法 ,仅用少量井亦可获得较好的建模和预测效果。这对于勘探或开发早期少井条件下的储集层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图 4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沉积相 陡坡扇 储集层 随机建模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陡坡带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卓 刘志国 +1 位作者 李运振 沈野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以构造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涠西南凹陷陡坡带铲式、坡坪和断阶三种构造样式背景下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三种不同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砂体沉积:1西段铲式-坡坪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 以构造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涠西南凹陷陡坡带铲式、坡坪和断阶三种构造样式背景下砂体成因类型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三种不同构造样式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砂体沉积:1西段铲式-坡坪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扇三角洲-滨浅湖-冲积平原砂体组合;2中段断阶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滨浅湖-扇三角洲砂体组合;3东段铲式断裂结构区:早期近岸水下扇,晚期冲积平原-滨浅湖砂体组合。陡坡带沉积体系演化研究表明,不同体系域类型对砂体形成及分布亦有控制作用,低位体系域发育小规模河道砂体和低位扇体;高位体系域在物源丰富区域一般发育大型前积扇三角洲,是未来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陡坡带 构造样式 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
下载PDF
滦平盆地陡坡带下白垩统西瓜园组水下粗碎屑岩沉积特征及搬运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保良 邱隆伟 +4 位作者 杨勇强 董道涛 周士博 刘兆雯 白立科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58-3277,共20页
为探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构造活动控制下水下粗碎屑岩沉积特征、搬运机制及其演化规律,以滦平断陷盆地陡坡带下白垩统西瓜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测剖面、砾石定向性定量表征等技术方法,从沉积背景、岩相类型、沉积单... 为探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构造活动控制下水下粗碎屑岩沉积特征、搬运机制及其演化规律,以滦平断陷盆地陡坡带下白垩统西瓜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测剖面、砾石定向性定量表征等技术方法,从沉积背景、岩相类型、沉积单元及相序特征等方面开展野外露头解剖工作.滦平盆地西瓜园组沉积时期,近岸水下扇沉积于构造沉降速率大、湖平面上升、深水、古地貌陡峭环境,洪水携带粗碎屑沉积沿陡坡带入湖,底部发育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砾质碎屑流,伴随发育滑动‒滑塌沉积,上部发育高密度浊流.随着沉积物不断供给,斜坡坡度逐渐减小;随着粗碎屑沉积搬运距离不断增加,砂砾质碎屑流中砾石表现出明显定向性,高密度浊流所占厚度比例增加;末端以低密度浊流为主.扇三角洲沉积于构造沉降速率相对较低、水深相对较浅、古地貌相对平缓的环境,发育相对成熟的供源体系,汇水系统长度较长,扇三角洲前缘粗碎屑岩由碎屑流向高密度浊流、牵引流、低密度浊流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陡坡带 西瓜园组 粗碎屑岩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搬运机制 沉积学
原文传递
高邮凹陷邵伯地区近岸水下扇的地震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连军 吴向阳 +1 位作者 毛树礼 张韶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断陷湖盆在中新生代处于扩张期,普遍发育近岸水下扇。水下扇一般沿大断裂下降盘展布,且多分布在湖盆陡坡的一侧。扇中砂岩因断层遮挡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南部陡坡一侧,早期根据构造圈闭模式... 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断陷湖盆在中新生代处于扩张期,普遍发育近岸水下扇。水下扇一般沿大断裂下降盘展布,且多分布在湖盆陡坡的一侧。扇中砂岩因断层遮挡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南部陡坡一侧,早期根据构造圈闭模式发现的真武、富民等油田,经进一步开发落实均为扇中砂岩与构造控制的复合型油气藏。如何利用地震技术预测扇体展布范围以及扇中砂岩发育区是南部陡坡带扇体勘探的关键。综合利用了多种地震解释手段,对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邵伯工区近岸水下扇进行了预测,为勘探提供了依据,经钻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陡坡带 近岸水下扇 复合油气藏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复合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东升 赵志刚 +2 位作者 徐建永 刘志峰 李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4,共7页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了生油凹陷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有效识别和刻画了该沉积类型的圈闭和储层展布。研究成果表明,陆丰1-X文昌组文五段发育扇三角洲储层,文五段储层西侧朵叶扇体富集程度高于东侧朵叶扇体,且扇三角洲前缘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部位。研究成果对生油凹陷陡坡扇型构造-岩性目标的综合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凹陷 古近系 陡坡扇 构造-岩性圈闭 圈闭落实 储层刻画
下载PDF
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扇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
13
作者 吕世聪 王少鹏 +2 位作者 张汶 柳佳期 王西杰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近年通过钻探在渤海中部海域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三段发现了大型扇三角洲沉积,其具有储层厚度大、岩性复杂、横纵向非均值性强等特征。充分利用录井、测井、壁心和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储层特征、沉积微相特征... 近年通过钻探在渤海中部海域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三段发现了大型扇三角洲沉积,其具有储层厚度大、岩性复杂、横纵向非均值性强等特征。充分利用录井、测井、壁心和薄片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扇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储层特征、沉积微相特征以及储层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臼坨凸起南部C构造东三段为湖盆陡坡带的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的近岸水道、远岸水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其中近岸水道粒度较粗,以含砾砂岩、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型储层;远岸水道粒度较细,以含碳酸盐中细砂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物性较好,多为中孔中渗型储层。同时根据地震层序和时频分析技术可将其砂体纵向划分为四期扇体,结合沉积模拟和地震属性,识别了四期扇体的展布范围。研究成果可为扇三角洲储层的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石臼坨凸起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地震属性
下载PDF
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华 游秀玲 王俊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以岩心观察、单井相分析、宽带约束反演、薄片观察等为基础 ,对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目的层段储集层基本特征、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发育河流、滨浅湖、冲积扇、扇三角... 以岩心观察、单井相分析、宽带约束反演、薄片观察等为基础 ,对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目的层段储集层基本特征、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发育河流、滨浅湖、冲积扇、扇三角洲四种沉积 ,成岩作用复杂 ,埋深 160 0~ 2 0 0 0m ,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 ,主要油气显示层系营城组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 ,孔隙连通性较差 ,属低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储集层 十层断陷 陡坡区 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西江30洼陡坡型源汇体系特征及扇-辫转换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翔 刘培 +4 位作者 宋朋霖 朱君雪 胡坤 韩博 马逢源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西江30洼位于惠州凹陷西南部,由于前期深层地震资料差、钻井少等原因,研究区地质研究及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浅层,而对深层文昌组关注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源汇体系分析及有利砂体预测,制约了该区勘探进程。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 西江30洼位于惠州凹陷西南部,由于前期深层地震资料差、钻井少等原因,研究区地质研究及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浅层,而对深层文昌组关注相对较少,缺少系统的源汇体系分析及有利砂体预测,制约了该区勘探进程。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在“源-汇”理论指导下对西江30洼陡坡带文昌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惠西低凸起中生界花岗岩为西江30洼提供物源,源区发育6个汇水单元,对应6个沟谷通道,并定量统计了汇水面积、集水高差、搬运距离、沟谷类型、宽深比等参数。基于地震沉积学及构造背景分析,认为西江30洼陡坡带垂向上发生了由扇三角洲向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转换,文四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可识别出5个扇体,文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识别出3个朵叶体。惠州运动所引起的裂陷迁移和古地理格局的变化是西江30洼陡坡带发生扇-辫沉积体系转换的主要原因。通过源汇各要素相关性分析,明确汇水面积和搬运距离是控制西江30洼陡坡带砂体发育规模的主控因素,并指出F汇水单元输砂能力最强,其对应的文四段扇体4和文三段朵叶体3,展布规模最大,地震相特征最优,有利于优质储层发育,是下步勘探的有利区带。通过以上分析指明了西江30洼陡坡带文昌组勘探的有利方向,并且对陡坡型源汇体系研究提供了独特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30洼 源汇体系 陡坡带 扇-辫转换 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Es_4近岸水下扇有效储层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胜坨地区Es4为例,探讨了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来研究该区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与基岩面坡角和储层埋深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基岩面坡角变陡,扇根... 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中段胜坨地区Es4为例,探讨了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来研究该区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与基岩面坡角和储层埋深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基岩面坡角变陡,扇根变宽;并根据砂砾岩扇体扇中和扇根地震反射特征的差异,在平面上确定储层根部的发育边界,结果表明沙四段砂砾岩扇体扇根宽度范围在200~750 m。根据该区的岩性电性解释模板及孔隙度、渗透率正逆累积曲线来确定该区有效储层的岩性和电性标准,最终通过多重因素刻画砂砾岩扇体有效储层的发育区和发育规模,发现该区有效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控于砂砾岩扇体的埋深和沉积相带,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砂砾岩扇体 近岸水下扇 有效储层 储层评价
下载PDF
阿尔金山前带西段古近系陡坡型扇体发育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健 王艳清 +7 位作者 王兆兵 李海鹏 张成娟 李雅楠 唐丽 张博策 应敏 钟世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2,共12页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柴10、阿探1井古近系碎屑岩获得油气突破,为了实现勘探扩展、寻找新的接替区带,亟需进行沉积砂体精细刻画及储层特征研究。利用重矿物、岩心、薄片、物性、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开展沉积物源的重新厘定、砂体类型与...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柴10、阿探1井古近系碎屑岩获得油气突破,为了实现勘探扩展、寻找新的接替区带,亟需进行沉积砂体精细刻画及储层特征研究。利用重矿物、岩心、薄片、物性、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开展沉积物源的重新厘定、砂体类型与分布及储层特征等研究,进而提出下步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发育8个物源区,精细刻画8个物源区的边界及分布;研究区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为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水下扇相及滨浅湖滩坝微相;储层分选中等—差,泥质杂基含量中等—高,受沉积相带控制,冲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储层物性差,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储层物性好,自山前带向盆地储层物性表现为“差—好—差”的特征;油气自生烃中心向山前带运移,在构造高部位受冲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致密储层遮挡,易于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优质储集体中成藏。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扇相分布区是下步研究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据此部署风险井阿探2井及探井红北2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型扇体 储层特征 油气勘探 阿尔金山前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高邮凹陷陡坡带扇控型圈闭成藏主控因素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捷 廖文婷 +1 位作者 夏连军 高德群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邵伯、肖刘庄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黄珏、真武、曹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邵伯、樊川深凹部位发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控型圈闭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控制,内扇、中扇、外扇均可成藏。扇三角洲沉积为陡坡带最主... 邵伯、肖刘庄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黄珏、真武、曹庄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邵伯、樊川深凹部位发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控型圈闭成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控制,内扇、中扇、外扇均可成藏。扇三角洲沉积为陡坡带最主要的沉积体系,紧邻烃源岩,通过大断层和不整合面沟通油源,成藏条件优越。湖底扇圈闭在深凹带较为发育,其成藏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控制,分析认为小断层、微裂缝是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针对扇控型圈闭预测的两大难点——储层埋深跨度大、物性预测难,建立了“从扇体形态描述到定量预测再到物性预测”的扇控圈闭地震识别技术模式,识别出多个圈闭,实施钻探了多口探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控型圈闭 油气输导 沉积体系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高邮凹陷陡坡带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大洼地区沙三段陡坡带近岸水下扇识别与刻画
19
作者 叶青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4,I0001,I0002,共14页
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 辽河西部凹陷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扇体分布及其沉积相特征认识程度低。为了精细识别与刻画大洼地区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近岸水下扇,根据沉积物供给通道与地震属性研究,分析陡坡带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带具有构造变换控砂的特征,边界断层具有转换带特征,转换带地势平坦提供沉积物供给通道,物源沿通道入湖形成近岸水下扇沉积;陡坡带地震相特征指示近岸水下扇沉积,沿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斜交前积反射,垂直物源方向地震反射表现为杂乱丘型反射。陡坡带近岸水下扇具有区别于围岩的高波阻抗和强振幅属性特征,在低勘探程度区刻画两套扇体。该结果为研究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近岸水下扇 扇体识别 沉积物供给通道 地震相分析 波阻抗反演 振幅属性 沙三段 大洼地区 辽河西部凹陷
下载PDF
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扇三角洲砂体成岩作用定量表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万琳 王清斌 +2 位作者 赵国祥 高曦龙 李盼盼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9,共9页
为了明确成岩作用对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扇三角洲砂体的控制作用,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石物性测试及包裹体等多种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砂体成岩演化规律、成岩作用强度和成岩改造孔隙度并利用"反演回剥... 为了明确成岩作用对石臼坨凸起陡坡带东三段扇三角洲砂体的控制作用,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岩石物性测试及包裹体等多种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砂体成岩演化规律、成岩作用强度和成岩改造孔隙度并利用"反演回剥法"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根据铸体薄片中各种自生矿物和溶解孔隙的面积百分比,定量计算压实作用后各期成岩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三段扇三角洲砂体目前处于中成岩B期,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岩屑、碳酸盐胶结物溶蚀/高岭石胶结→石英加大→晚期碳酸盐胶结;压实作用导致目标样品面孔率损失率为34.86%,成岩早期菱铁矿胶结和晚期含铁碳酸盐矿物胶结导致面孔率损失率为12.29%,以高岭石为主的黏土矿物胶结导致面孔率损失率为42.68%,溶蚀作用使得面孔率增加率为22.21%;沉积物源中高刚性颗粒含量有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以中酸性火成岩碎屑为主的易溶成分是溶蚀作用发生的主要对象;物源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先决条件,后期酸性流体对易溶组分的溶蚀有效改善了砂体物性。定量表征成岩演化过程,明确物性差异主控因素并有效恢复砂体孔隙度演化史,对指导渤海海域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臼坨凸起陡坡带 扇三角洲 成岩作用 定量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