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围岩与覆盖层破坏规律 被引量:91
1
作者 石平五 高召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需要研究地下矿床开采引起围岩和地表覆盖层破坏规律 .研究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 ,提出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的破坏过程大致可分为顶煤放出区、沿底坐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 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需要研究地下矿床开采引起围岩和地表覆盖层破坏规律 .研究了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 ,提出开采过程顶煤和围岩的破坏过程大致可分为顶煤放出区、沿底坐滑区、顶板离层破坏区和煤岩滞后垮落区 4个区 .建立了急斜老顶狭长板模型 ,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得出急斜特厚煤层开采破坏主要向煤层上方发展 ,地表呈串珠状塌陷坑 ,在老顶上方地质破坏不显著 .只要对塌陷坑进行科学充填 ,就可实现地表绿化及城市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围岩 覆盖层 顶板 急斜煤层 破坏规律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失稳机理及合理尺寸 被引量:79
2
作者 屠洪盛 屠世浩 +3 位作者 白庆升 袁永 王方田 王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30,共7页
根据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赋存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倾角、不同尺寸区段煤柱条件下的煤柱变形破坏特征、煤柱周围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煤柱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采空区的冒落、充填特征,得出区... 根据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区段煤柱赋存特点,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倾角、不同尺寸区段煤柱条件下的煤柱变形破坏特征、煤柱周围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煤柱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采空区的冒落、充填特征,得出区段煤柱主要受到沿倾向的剪切破坏作用出现"台阶"型破坏,急倾斜工作面区段煤柱失稳的必要条件α≥arctan(f1+f2),失稳方式为向采空区的滑落失稳,煤柱下端的底板处和上端的顶板处为主要破坏区域.结合龙煤七台河分公司新铁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实际,分析得出了保证区段煤柱和采空区顶板稳定的区段煤柱合理尺寸,提出了加大区段煤柱尺寸或采空区后方煤柱上方注浆充填加固技术方案,保证了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区段煤柱 煤柱失稳机理 冒落带高度 注浆充填
原文传递
急倾斜煤层开采岩移基本规律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63
3
作者 高明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1-445,共5页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西三采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岩体移动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西三采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岩体移动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所得结果对现场开采及地表沉陷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同类地质和开采条件的矿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岩体移动 地表沉陷 急倾斜煤层 开采 地表沉陷
下载PDF
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岩移规律 被引量:45
4
作者 高召宁 石平五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方法 ,对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运动与破坏规律以及地表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阐明了上位顶煤与采场上覆岩层存在不稳定拱和地表向顶板方向偏移的非对称性下沉。
关键词 急斜煤层 不稳定拱 非对称性下沉
下载PDF
基于薄板理论的急倾斜工作面顶板初次变形破断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屠洪盛 屠世浩 +2 位作者 陈芳 王沉 冯宇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4,59,共7页
根据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顶底板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冒落矸石对工作面中下部采空区的充填特征,利用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建立了急倾斜工作面顶板的受力力学模型,研究了顶板在上覆岩层和下方充填矸石作用下顶板挠曲变形特征,得到急倾斜工作面下... 根据急倾斜煤层工作面顶底板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冒落矸石对工作面中下部采空区的充填特征,利用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建立了急倾斜工作面顶板的受力力学模型,研究了顶板在上覆岩层和下方充填矸石作用下顶板挠曲变形特征,得到急倾斜工作面下部采空区充填带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和顶板变形挠度方程,结合龙煤集团七台河新铁煤矿工作面实际开采参数,分析出急倾斜工作面中上部顶板受力变形较大,下部顶板变形较小,最大挠度点距工作面上端头24 m处,最大变形量为320 mm,工作面中上部前方煤壁和后方煤壁处、上部顶板和中下部冒落矸石接触处将首先出现拉伸或剪切破坏,最后将形成"U"字型破断。研究结果与实际顶板受力变形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基本顶 破断形式 力学模型 薄板理论
原文传递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急倾斜煤层的煤层气开发井型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生维 王峰明 +4 位作者 侯光久 乌效鸣 张晨 张业畅 胡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4-1918,共5页
为了提高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气藏的开发效果,开展了急倾斜煤层条件下直井与顺层井的开发对比研究。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在垂直井与顺煤层井(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两种井型与井网条件下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的气水分异、固相物堵塞和压降... 为了提高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气藏的开发效果,开展了急倾斜煤层条件下直井与顺层井的开发对比研究。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在垂直井与顺煤层井(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两种井型与井网条件下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的气水分异、固相物堵塞和压降传播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井在排采中存在明显的气水分异,固相物易集中汇聚并堵塞运移通道且储层压降传递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井间干扰;而顺煤层井稳斜段的存在可有效减小气水分异对煤层气的排采负面作用,而且井筒与煤层较大的接触面积,固相物相对分散地运移至井筒,有利于煤层气水向井筒的运移,同时还可形成良好的井间干扰。认为顺煤层井对于单井及井组产量均有显著优势,更适于新疆阜康白杨河煤区急倾斜煤层的煤层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垂直井 顺煤层井 气水分异 固相物堵塞 压降传递 白杨河矿区
下载PDF
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跨层拱”结构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石平五 张幼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与缓斜煤层不同,工作面沿煤层厚度的水平线布置,长度短。工作面上方不是顶板,而是顶煤和残留煤矸。研究结果表明,开采中能够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与之平行的跨越煤层的“跨层拱”结构。建立“跨层拱”结构的力学...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与缓斜煤层不同,工作面沿煤层厚度的水平线布置,长度短。工作面上方不是顶板,而是顶煤和残留煤矸。研究结果表明,开采中能够在工作面上方形成与之平行的跨越煤层的“跨层拱”结构。建立“跨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对拱的受力、极限跨长以及拱形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跨层拱”结构的滑落失稳、结构失稳及其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建立的力学模型而得的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水平分段高度,对急斜煤层短工作面条件下,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急斜煤层 放顶煤开采 跨层拱 结构分析 滑落失稳 结构失稳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预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董陇军 李夕兵 白云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基于Fisher判别理论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老顶、直接顶、底板、瓦斯、采深、倾角、煤层厚度、坚固性系数、夹矸等9项指标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分类判别指标.利用国内矿区急倾斜煤层可放性分类... 基于Fisher判别理论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选取老顶、直接顶、底板、瓦斯、采深、倾角、煤层厚度、坚固性系数、夹矸等9项指标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分类判别指标.利用国内矿区急倾斜煤层可放性分类实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建立顶煤可放性分类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求得判别函数.用建立的模型对5个矿山的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进行分类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顶煤可放性 分类预测 Fisher判别分析模型
下载PDF
急斜煤层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吴绍倩 石平五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58,共10页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急斜煤层矿压研究的概况;介绍了对4个急斜煤层长壁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所获得的结果及规律;为配合理论研究在实验室作了相似材料模拟、计算机摸拟;简述了对急斜煤层开采后围岩运动及破断规律研究所建立的两种假说。
关键词 急斜煤层 矿压显现 摸拟试验 回采工作面压力 顺槽顶板 顺槽底板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开采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0
作者 高明中 余忠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8-582,共5页
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不同开采方案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岩体移动的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有一个... 针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不同开采方案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岩体移动的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在开采影响剧烈区内应该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加固与维护;综合比较4个开采方案,煤层区段间正台阶顺序开采较为有利,地表构筑物受采动损害小,区段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巷道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开采方案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分段高度的合理确定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卫军 侯朝炯 熊仁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58,共4页
应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矿山压力对急倾斜煤层顶煤破碎的作用 ,认为在低瓦斯急倾斜煤层中只有当顶煤在支承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应力极限平衡状态时 ,顶煤才可放出 ,据此计算顶煤可能的分段高度。但分段高度的确定还需考虑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 应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矿山压力对急倾斜煤层顶煤破碎的作用 ,认为在低瓦斯急倾斜煤层中只有当顶煤在支承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应力极限平衡状态时 ,顶煤才可放出 ,据此计算顶煤可能的分段高度。但分段高度的确定还需考虑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将煤层厚度视为一个随机变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顶煤分段高度 应力 极限平衡状态 可放度 矿山压力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川曲 缪协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顶煤可放性受到煤层强度、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条件、夹矸、其它开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巷道放顶煤工业性试验及开采实践的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构造了顶煤可放性影响因素的评价函... 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顶煤可放性受到煤层强度、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条件、夹矸、其它开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巷道放顶煤工业性试验及开采实践的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构造了顶煤可放性影响因素的评价函数 ,建立了灰色 -模糊评价模型 .实际应用表明 ,该模型准确、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 可放性 评价模型 急倾斜煤层 巷道 放顶煤开采
下载PDF
厚冲积层急倾斜煤层群开采重复采动下的开采沉陷 被引量:23
13
作者 高明中 余忠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不同开采方案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煤层区段间正台阶顺序开采较为有利.区段间相互影响小,地表受采动损害小,有... 针对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复杂的采矿地质条件,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不同开采方案所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煤层区段间正台阶顺序开采较为有利.区段间相互影响小,地表受采动损害小,有利于巷道布置.运用实验室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煤层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地表处出现了水平移动的“指向异化”;而岩层土与表土层界面处出现了水平移动指向上山方向“指向同化”.综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总结出了新集三矿急倾斜煤层开采重复采动所引起的厚冲积层岩体移动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地表沉陷 岩体移动 数值模拟 相似模拟试验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支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曹树刚 徐健 +2 位作者 雷才国 彭勇 刘华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99-1603,共5页
根据四川省某煤矿急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试验条件,结合工作面支架的支护阻力观测结果,探讨了自移式液压支架对煤层松软、底板存在软分层和工作面中部存在斜交断层等复杂因素影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复杂因素影响下,试验工作面的... 根据四川省某煤矿急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工作面试验条件,结合工作面支架的支护阻力观测结果,探讨了自移式液压支架对煤层松软、底板存在软分层和工作面中部存在斜交断层等复杂因素影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复杂因素影响下,试验工作面的周期来压平均间隔11d,来压持续平均3.1d,来压步距平均19.7m,平均增载系数为1.21;试验期间,支架承受顶板的静荷载作用明显,导致工作面中部支架总体的平均阻力比工作面上部大,工作面下部最小;试验采用的ZJ3600/15/36型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的力学结构能够满足对工作面顶板控制的需求,但支护强度偏低,应给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综采工作面 支架适应性 矿山压力显现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的距离判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金海 冯涛 +1 位作者 王卫军 谢东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5,共5页
探讨了急倾斜煤层放顶煤的工程特点,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用于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问题中,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于工程实例,识别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好... 探讨了急倾斜煤层放顶煤的工程特点,将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用于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问题中,建立了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于工程实例,识别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好,识别精度高,误判率低,是急倾斜煤层顶煤可放性识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巷道放顶煤 顶煤可放性 识别 距离判别分析
下载PDF
徐州马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兰和 梁杰 +1 位作者 余力 秦志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6-90,共5页
在徐州马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试验过程中,研究了地下气化炉盲孔式电点火工艺,气化通道正、反向火力渗透互换燃烧贯通技术,并对混合小U型炉、双火源燃烧气化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急倾斜煤层无井式地下气化煤气热值的发展变化规律.试... 在徐州马庄煤矿煤炭地下气化试验过程中,研究了地下气化炉盲孔式电点火工艺,气化通道正、反向火力渗透互换燃烧贯通技术,并对混合小U型炉、双火源燃烧气化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急倾斜煤层无井式地下气化煤气热值的发展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急倾斜无井式地下气化盲孔式电点火工艺,气化通道正、反向火力渗透互换贯通技术是可行的,煤气热值随煤气流量的增加而升高,并趋近于一稳定值.双火源气化工艺可提高气化炉的温度,加快CO2的还原和H2O(g)的分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地下气化 盲孔式电点火 急倾斜煤层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仰斜采煤法的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树军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在向阳煤矿急倾斜、薄煤层中,采用仰斜式采煤法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对0.8 m以下煤层采法取消木支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借鉴应用。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薄煤层 探索与应用
下载PDF
顶煤损伤统计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平五 高召宁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假设煤岩微元强度服从 Weibull分布 ,分析了支承压力、煤层倾角、煤体力学性质对急斜放顶煤开采水平分段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损伤分析对确定水平分段这一关键技术参数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斜煤层 水平分段高度 损伤统计力学模型 顶煤开采 支承压力
下载PDF
急斜长壁采场顶板破断和岩块运动规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石平五 陈文伟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21,共12页
本文根据急斜走向长壁工作面周期性矿压显现和沿倾斜不同地段显现的特征,采用倾斜薄板探索了顶板的变形破断规律,建立了破断老顶岩块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充填条件下岩块运动与平衡规律,阐明了急斜煤层矿压显现的机理和岩层控制的特点。
关键词 倾斜薄板 急斜煤层 矿压显现 顶板破碎规律 岩石运动规律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放顶煤顶煤破碎与放煤巷道变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卫军 侯朝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在总结现场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弹塑性力学及矿压理论分析了急倾斜煤层放顶煤法顶煤破碎过程 ,揭示了放煤巷道的矿压显现与顶煤破碎的内在联系 ,提出了顶煤的破碎机理 ,对完善和推广这一开采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顶煤 破碎机理 极限平衡状态 巷道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