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层建筑结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75
1
作者 徐培福 王翠坤 肖从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2,共5页
对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介绍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设计研究和标准规范工作,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我国高层建筑发展主要特点表现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且结构体型日趋复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较多,... 对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介绍了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设计研究和标准规范工作,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我国高层建筑发展主要特点表现在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且结构体型日趋复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较多,同时由于我国高层建筑大多要考虑抗震、抗风的问题,设计难度较大。高层建筑结构相关的规范标准及研究工作在高层建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高层建筑超高、复杂、混合的特点,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组合结构 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5期78-86,共9页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文章介绍了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现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 过渡层 抗震设计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耐震时程法在钢-混混合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国栋 汪梦甫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3,共6页
耐震时程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特征是随着时间增加地面运动强度不断增大。本文合成3条耐震时程曲线,对一个12层的钢-混混合结构进行水平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分析。以10条天然地震动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为基准,对耐震时... 耐震时程法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其典型特征是随着时间增加地面运动强度不断增大。本文合成3条耐震时程曲线,对一个12层的钢-混混合结构进行水平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分析。以10条天然地震动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为基准,对耐震时程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耐震时程法可以很好地预测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 钢-混混合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单、双向地震作用
下载PDF
外滩中信城结构设计
4
作者 张萍 李亚明 《结构工程师》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外滩中信城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设计思想、设计要点、主楼超限处理、结构分析与构造处理,对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结构设计
下载PDF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勇 郭子雄 +1 位作者 聂建国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 结构 混合结构 过渡层 抗震设计
下载PDF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勇 郭子雄 聂建国 《基建优化》 2005年第4期62-66,共5页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结构 混合结构 过渡层 抗震设计
下载PDF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位置的确定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红轩 闫丽娟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6期77-79,共3页
对一幢40层SRC-RC框架核心筒竖向混合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不同过渡层结构与原结构的楼层位移角、位移和剪力的对比分析,并得出了类似于该工程实例SRC-RC结构的过渡层宜设置在(0.46~0,65)H(H为结构高度)位置的结论。
关键词 SRC结构 混合结构 过渡层
下载PDF
基于能量原理的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裴星洙 王维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4-499,共6页
利用能量法研究了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文中设计了一个钢框架结构,将其中跨满布剪力墙,得到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对其进行简化,并利用能量法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能量法预测的外钢框架-... 利用能量法研究了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响应.文中设计了一个钢框架结构,将其中跨满布剪力墙,得到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对其进行简化,并利用能量法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能量法预测的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的地震响应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多,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地震响应预测式 时程分析法 弹塑性分析 外钢框架-内剪力墙结构
下载PDF
横向钢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杜修力 高艳春 杨淑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基于文献[5]建立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拟三维分析模型,进一步考虑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讨论了横向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 本文基于文献[5]建立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拟三维分析模型,进一步考虑钢框架和核心筒之间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讨论了横向梁空间约束作用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进一步考虑横向梁的空间扭转作用后所得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比只考虑竖向作用所得的值偏大,可见,采用考虑横向梁空间竖向和扭转约束作用的拟三维分析方法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 拟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横向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