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韩服务贸易的东亚分工地位比较——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伟宏 李惠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0,共6页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测算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在东亚生产网络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日、韩参与东亚生产网络对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来自东亚生产网络的增加值偏高,而发往东亚生产网络的增加值偏...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测算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在东亚生产网络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日、韩参与东亚生产网络对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来自东亚生产网络的增加值偏高,而发往东亚生产网络的增加值偏低;中国服务贸易参与东亚生产网络程度偏低,分工地位落后;中国服务贸易分工地位提升的动力来自中、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日、韩相反;参与东亚生产网络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中、日、韩服务贸易分工地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分工地位 增加值贸易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核算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光灿 王珏 马莉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崛起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基于总出口附加值分解,测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国内附加值竞争力指数,从整体、分行业、国际比较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中...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崛起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基于总出口附加值分解,测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国内附加值竞争力指数,从整体、分行业、国际比较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中重点把握分工参与程度与嵌入位置的时序描述,以概述参与方式和面临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较深,深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右偏V"型发展趋势,国际分工地位表现出向上游攀升的特征,但分工地位仍相对较低,制造业行业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福建和台湾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产业分工态势——基于闽台六大类贸易产业数据的分析
3
作者 陈丽霜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1期64-77,共14页
福建充分发挥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不断深化闽台经贸交流,闽台产业链成为两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闽台六大类贸易产业数据,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G L指数、GHM指数等分析福建和台湾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产业... 福建充分发挥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不断深化闽台经贸交流,闽台产业链成为两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闽台六大类贸易产业数据,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G L指数、GHM指数等分析福建和台湾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产业分工态势。研究发现:在化学工业和塑料橡胶两大类产业中,台湾地区的分工地位高于福建,在分工态势方面福建相对领先,前者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后者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在机械电气、光学钟表两大类产业中,台湾地区的分工地位高于福建,在分工态势方面台湾地区基本达到绝对领先的水平,且均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在纺织鞋帽和金属制品两大类产业中,福建的分工地位高于台湾地区,但在分工态势方面台湾地区相对领先,前者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后者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新形势下,福建应以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制度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持续深化闽台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产业分工 产业融合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下载PDF
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冷超 黄元斌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1,共6页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靠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实现的。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的内涵和实质以及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通过角色分...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靠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实现的。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的内涵和实质以及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通过角色分化、农民组织化、提高农民地位和进入门槛等措施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农民 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 社会分工
下载PDF
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发荣 史莉琴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
在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存在两个亟待重新认识的问题: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是否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女神信仰真的说明了早期社会中女性具有很高的甚至是支配性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存在两个亟待重新认识的问题: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是否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女神信仰真的说明了早期社会中女性具有很高的甚至是支配性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它要通过社会评价系统起作用;"女神"信仰理论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并不能因此而断定考古材料中的泥塑都是所谓的"女神",也不能因此而断定早期社会中女性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世界史和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女性社会地位 社会分工 社会评价系统 女神
下载PDF
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女性地位的可变性与不变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现代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中的地位成为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当今社会虽然大部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男性在家庭中的优势地位仍非常突出;女性虽然已获得经济的独立,可以从事一些职业,承担一些职责,但是男女工作上的差... 现代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中的地位成为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当今社会虽然大部分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家庭的束缚,但男性在家庭中的优势地位仍非常突出;女性虽然已获得经济的独立,可以从事一些职业,承担一些职责,但是男女工作上的差异仍广泛地存在着。她们处理家庭与工作关系的现状,充分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地位 女性职业 性别分工 妇女回家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的式微
7
作者 周海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4-76,共3页
春秋中后期开始,随着男性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妇女地位式微。发展到战国之时,女性地位与春秋前期相比已呈明显下降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的式微,标志着适应相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性别分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妇女地位 社会性别分工
下载PDF
贸易会导致福利恶化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德学 孙博文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52,共14页
贸易的福利水平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差异,这在学术界似乎已达成共识。但这一理论主要源于收入视角的考察。实际上贸易对一国福利的影响还包括闲暇与就业、寿命与健康、社会公平等多维度,这也提出了从综合福利水平测算入手进行深入讨论的要... 贸易的福利水平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差异,这在学术界似乎已达成共识。但这一理论主要源于收入视角的考察。实际上贸易对一国福利的影响还包括闲暇与就业、寿命与健康、社会公平等多维度,这也提出了从综合福利水平测算入手进行深入讨论的要求。综合考察贸易的福利效应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改进已有福利算法,选取分工地位与国家规模作为反映国别差异的调节变量,利用1990-2011年6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于贸易的福利效应及其国别差异。结果表明,即使考虑福利的非经济因素及贸易发展付出的代价,贸易仍然可以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平均意义上促进各国福利发展,但贸易"福利相对恶化效应"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福利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不公平,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绝对意义上的福利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综合福利 福利效应 分工地位 国家规模
下载PDF
茶叶经济与女性地位的上升——以安徽南部祁红乡为个案
9
作者 胡琦 周端明 《铜陵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4-26,共3页
通过安徽省南部祁红乡的实地调研,反映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男女都在家务农并没有外出打工或短期外出务工的情境下女性家庭地位的问题。从茶叶经济中的性别分工、家务的性别分配和承担、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三个角度... 通过安徽省南部祁红乡的实地调研,反映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男女都在家务农并没有外出打工或短期外出务工的情境下女性家庭地位的问题。从茶叶经济中的性别分工、家务的性别分配和承担、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三个角度,来探究茶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女性地位变化。结论显示了茶叶经济使女性的家庭地位有所提升,在家庭大小事务的决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经济 女性地位 性别分工 家务承担 家庭地位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与产业升级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艺毛 李春艳 杨文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利用WIOD数据库国际投入产出表以及黑田法,分解了2000-2016年我国多部门贸易流量,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深度及位置,真实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以及产业升级现状及趋势。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制造... 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框架,利用WIOD数据库国际投入产出表以及黑田法,分解了2000-2016年我国多部门贸易流量,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深度及位置,真实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以及产业升级现状及趋势。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制造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劳动比较优势生存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出口获利能力有待提高。由于长期坚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效果逐步凸显。随着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高,出口对外依存度降低,增值能力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较好,显示出获利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攀升的良好态势。但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效果甚微,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技术差距,生存空间较为狭窄,面临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增加值 国际分工地位 产业升级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贸易上游度视角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3,共7页
现有文献集中探讨了单一产业集聚规模与出口比较优势或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而基于产业链与地理耦合视角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分布格局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等,文章从贸易上游... 现有文献集中探讨了单一产业集聚规模与出口比较优势或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而基于产业链与地理耦合视角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分布格局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等,文章从贸易上游度视角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集聚有利于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且其要受到所有制性质、行业要素密集度、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集聚可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及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激励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对此,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背景下应加快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地理布局结构,强化二、三产业的空间协同发展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贸易上游度
下载PDF
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丽娴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72,共13页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贸易网络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丹 武杰 董程慧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111,共13页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前向参与方式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数字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处于中游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据制造业数字贸易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前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后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集中度较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对属性因子和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属性因子的正向变动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 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原文传递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及分工地位文献综述
14
作者 陈小玉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破,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相关研究,发现从早期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技术创新就是促进分工深化、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空前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具有更加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次梳理了有关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测度的相关文献,发现测度方法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加入使得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前沿性。本文期望能为未来研究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新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际分工地位测度 国际分工地位提高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效应——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1,共7页
面临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后的"新常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正遭遇严峻挑战,国际分工地位亟待提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又能... 面临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后的"新常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正遭遇严峻挑战,国际分工地位亟待提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又能支撑和引领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服务出口是在全球更大范围内专业化分工的直接表现和反映,服务进口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资,不仅直接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发展,而且会通过关联机制以及溢出机制等作用,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江苏地区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现实效应。在我国服务业开放度相对不足、服务业"全球化"和"碎片化"已成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常态"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以此带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并由此引领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国际分工地位 江苏经验
原文传递
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服务业开放调节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传忠 侯佳妮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36,共14页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测算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针对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系以及服务业开放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 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测算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针对制造业服务化与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系以及服务业开放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国际分工地位,且服务业开放能够增强该提升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批发零售服务化、金融保险服务化以及专业科学技术服务化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都具有明显提升作用,交通运输服务化和信息通信服务化则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呈现抑制作用;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作用最弱。作用机制方面,技术溢出在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业开放 国际分工地位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山东省在全国的区际地位及区域内部分工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璐 任建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区域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对山东省在全国和区域内部分工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山东省在全国的区际地位以及所辖17... 区域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对山东省在全国和区域内部分工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山东省在全国的区际地位以及所辖17个市之间的区域分工与合作格局,为山东省强化区域分工和联系,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区际地位 区内分工
下载PDF
我国国际分工地位衡量指标的重构与测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培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9,共5页
国际分工地位是国际贸易获利的基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导致了以增加值对进出口的重新衡量。以出口不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上、下游参与度和Koopman的GVC分工地位指数不能反映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增值能力,也不能涵盖一国参与... 国际分工地位是国际贸易获利的基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导致了以增加值对进出口的重新衡量。以出口不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上、下游参与度和Koopman的GVC分工地位指数不能反映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增值能力,也不能涵盖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全部内容。考虑以上两个因素重新测算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发现: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有一定的提高但不是趋势性上升,呈现波动性。以增加值标准重新测算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发现,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的比较优势基本上吻合,全球价值链中比较优势并没有明显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国际分工地位 产业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意义:基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解析
19
作者 李易 杨慧(指导) 倪月菊(指导) 《中国商论》 2022年第14期9-12,共4页
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变化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清晰认知。本文探寻双循环新格局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将2005—2016年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双循环主要评价指标相结合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 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矛盾变化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清晰认知。本文探寻双循环新格局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将2005—2016年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双循环主要评价指标相结合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逐年攀升,国内增加值增幅大于国外增加值。(2)国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或与当时我国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制度遗留弊病相关。(3)国内大循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4)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高水平关税并不利于提高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格局 全球价值链重塑 增加值贸易 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国际分工地位
下载PDF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的国际生产共享问题研究——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邬丽萍 柴陆陆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 基于区域、双边与部门层面,以中国参与CAFTA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例,考量生产共享程度、结构与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与东盟制造业生产共享水平尚处低位,但呈快速增长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共享水平显著较高且前景较好;中国在CAFTA制造业生产共享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增长较快,但剔除了贸易规模扩张效应的获益效率呈现下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产共享 垂直专业化分工 跨境投入产出 国家间产业关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