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松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37
1
作者 孙鹏森 马履一 +1 位作者 王小平 翟明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6,共6页
应用热脉冲式液流测定系统 (HPVR)和Delta T自动气象站 ,对华北土石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1年的观测 .对液流的日变化、各位点液流及最大液流位点的时空变异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分析了水分胁迫... 应用热脉冲式液流测定系统 (HPVR)和Delta T自动气象站 ,对华北土石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油松的液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 1年的观测 .对液流的日变化、各位点液流及最大液流位点的时空变异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分析了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液流特征 .应用SPSS系统对平均液流速度和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表明 ,辐射强度、风速、空气温度是影响液流的主要因子 ,相对湿度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树干液流 日控变异性 时空变异特性 HPVR
下载PDF
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定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150
2
作者 方秀琴 张万昌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3年第3期58-62,共5页
总结了当前遥感定量研究叶面积指数(LAI)的两种主要方法:统计模型法和光学模型法,阐述了各自的机理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LAI 统计模型法 光学模型法
下载PDF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09
3
作者 张群远 孔繁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5-371,共7页
通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有关品种×环境组合均值估计的主要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概述和比较 ,改进提出LR PCA复合模型 ,并通过数据实例的交叉验证对各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各种模型的精度顺序为LR PCA复合模型 >A... 通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有关品种×环境组合均值估计的主要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概述和比较 ,改进提出LR PCA复合模型 ,并通过数据实例的交叉验证对各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各种模型的精度顺序为LR PCA复合模型 >AMMI模型 >PCA模型 >处理均值模型 >回归模型 >ANOVA加性主效模型 ;LR PCA复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是算术平均值的 1.5 5倍 ,比AMMI模型的精度提高了 8.4 %。最后对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品种 区域试验 统计分析模型 预测精度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述评 被引量:79
4
作者 邢著荣 冯幼贵 +2 位作者 杨贵军 王萍 黄文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9-854,共6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作为描述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的度量参数——"植被覆盖度"在农业、环境、生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叙述了其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常用遥感数据源,主要从统计...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作为描述植被覆盖及生长状况的度量参数——"植被覆盖度"在农业、环境、生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植被覆盖度的重要作用及研究意义,叙述了其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常用遥感数据源,主要从统计、物理、FCD等模型入手讨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度 数据源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估算方法
原文传递
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58
5
作者 仲彬 刘念 毕顺荣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5-111,共7页
鉴于金融风险具有“自下而上”积累和引发的特点 ,构建区域银行体系风险预警系统具有时效性强的突出优点。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 ,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的原则 ,从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预警系统 理论 实践 区域银行体系 统计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应用热脉冲系统对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尹光彩 周国逸 +2 位作者 王旭 褚国伟 黄志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84-1990,共7页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 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大约从清晨 7:0 0开始萌动 ,1 2 :0 0以后达到峰值 ,夏季连续 4 d中 (2 0 0 0年 6月 1 5日~ 6月 1 8日 )河头 SFD最大值 44.2 1± 4.5 ml/ (cm2 · h) ,纪家 2 9.2± 7.2 ml/ (cm2· h)。此后 ,SFD逐渐减小 ,一直到日落前后降至最低值。树液流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两地 SF D值的季节波动节律相似 ,湿季时相对较大。但是河头日平均 SFD值 (2 4 36± 1 1 92 .5 ml/ (cm2 · d) )要比纪家 (1 70 3± 82 4 .5 ml/ (cm2 · d) )高 ,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土壤质地的差异所导致的。在所选时段内 ,SFD的最大值出现在河头的冬季和纪家的夏季 ,这是由于这两天的大气饱和水气压差 ,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效持水量都比较高的缘故。在空间上 ,从形成层到心材 ,SF D最初有所增加 ,随后持续减小。整个观测期间两地 SFD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6月中旬 ,河头为 51 .53ml/ (cm2· h) ,而纪家为 39.85ml/ (cm2 · h) ,显然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系统 树液流通量 桉树人工林 统计模型
下载PDF
水岩作用下砂岩劣化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被引量:62
7
作者 邓华锋 胡安龙 +4 位作者 李建林 张小景 胡玉 常德龙 朱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1-639,共9页
水库蓄水运行后,库水位反复升降变化对库岸边坡岩土体来说是一种疲劳作用,水岩作用下边坡岩体力学性质的劣化将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基于此,在前期浸泡-风干循环水岩作用试验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水岩作用过程中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应力-应... 水库蓄水运行后,库水位反复升降变化对库岸边坡岩土体来说是一种疲劳作用,水岩作用下边坡岩体力学性质的劣化将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基于此,在前期浸泡-风干循环水岩作用试验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水岩作用过程中砂岩三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借助连续损伤力学和统计理论,将浸泡-风干循环水岩作用的损伤效应耦合到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中,并重点考虑了压密段的影响,分段建立了水岩作用下砂岩的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分段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计算与试验曲线符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砂岩在浸泡-风干循环水岩作用的损伤效应,在水岩作用过程中,本构模型第2段的Weibull分布参数m和F_0均逐渐减小,反映了水岩作用下砂岩脆性逐渐减弱,宏观强度逐渐降低的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对大量存在的库岸边坡长期变形稳定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相关分析方法也可以为类似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浸泡-风干循环 压密段 损伤 统计模型
下载PDF
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56
8
作者 王健 严干贵 +1 位作者 宋薇 穆钢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风电功率预测是应对风电大规模并网运行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分类介绍了目前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基本方法,简要概括了国内外的风电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对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预测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潜油电泵机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张玉斌 于海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对电泵井故障模式的调查和统计表明 ,潜油电泵机组使用寿命是影响电泵井检修周期的主要因素。根据机组中各部件逻辑功能关系 ,构建了其可靠性模型为串联系统。采用常规假设检验和模糊识别相结合的方法 ,对子系统故障数据统计分布的多个... 对电泵井故障模式的调查和统计表明 ,潜油电泵机组使用寿命是影响电泵井检修周期的主要因素。根据机组中各部件逻辑功能关系 ,构建了其可靠性模型为串联系统。采用常规假设检验和模糊识别相结合的方法 ,对子系统故障数据统计分布的多个备择假设分布进行统计推断 ,使子系统寿命统计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运用Monte Carlo统计模拟法 ,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数字仿真 ,得到潜油电泵机组系统寿命威布尔分布统计模型 ,实现了对系统使用可靠性的定量评价。通过多项式拟合建立起产液量、含水率及泵挂深度与潜油电泵机组检泵周期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电泵 使用寿命 故障 统计模型 可靠性 定量评价 数字仿真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的流域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穆兴民 李靖 +1 位作者 王飞 王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2-128,共7页
本文在变量共线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流域降水量标度和水土保持标度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流域降水-水土保持-径流统计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分离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程度,而且还可分析降水及水土保持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 本文在变量共线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流域降水量标度和水土保持标度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流域降水-水土保持-径流统计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分离水土保持措施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程度,而且还可分析降水及水土保持对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佳芦河和秃尾河流域,水土保持使流域径流量平均减少10%~22%。因降水量减少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增大,20世纪70~90年代比60年代径流量明显减少,佳芦河降水变化及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分别为25%和75%,而秃尾河分别为35%和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统计模型 共线性 标度值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 被引量:43
11
作者 姚玉增 任群智 +2 位作者 李仁峰 温守钦 赵玉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4,138,共6页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计量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因子叠置法对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该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果良好。该研究对相似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法 统计量法 山地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2
12
作者 汤勇华 黄耀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0-1078,共9页
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将业已建立的地力贡献率统计模型与GIS技术耦合,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玉米... 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将业已建立的地力贡献率统计模型与GIS技术耦合,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玉米的生长受钾素的影响较大,高值区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春玉米区,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3.43t·hm-2和51%;低值区分布在华中华南一带,为1.90t·hm-2和33%。其余作物的高产区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长江黄淮流域,特别是华东华中和四川盆地,低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以北以及西南丘陵地带。统计分析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对水稻生产的贡献最大,且空间变异小。冬小麦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其他各作物。该研究能较好地模拟我国3种作物的基础产量,可为区域尺度农田指导施肥和控制农业生态环境胁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力贡献率 基础产量 统计模型 GIS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图象内容的数字水印模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瑞祯 王蕴红 谭铁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8-562,共5页
为了提高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安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内容的水印模型 (CBWM:Content- BasedWaterm arking Model) ,其基本原理是水印向量被嵌入到图象的特征向量中 ,且两者相互正交 .在此模型中 ,静止图象的水印检测被归结于 Neym an... 为了提高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安全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内容的水印模型 (CBWM:Content- BasedWaterm arking Model) ,其基本原理是水印向量被嵌入到图象的特征向量中 ,且两者相互正交 .在此模型中 ,静止图象的水印检测被归结于 Neym ann- Pearson准则下的统计模型 .将该模型应用于通用的 DCT水印算法 ,从实验结果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Neymann-Pearson准则 统计模型 水印模型 图象内容 鲁棒性
下载PDF
考虑V2G模式的含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有源配电网规划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艾圣芳 林湘宁 +1 位作者 万云飞 熊小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22-129,20,共8页
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将对电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电网规划时需要考虑电动汽车的影响。按照电动汽车功率需求的统计模型确定待规划区域充电站容量,运用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离差最大化方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备选充电站站址权系数,并以... 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将对电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电网规划时需要考虑电动汽车的影响。按照电动汽车功率需求的统计模型确定待规划区域充电站容量,运用综合了层次分析法和离差最大化方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备选充电站站址权系数,并以1与权系数之差作为充电站成本系数。考虑电动汽车接入电网(vehicle-to-grid,V2G)技术作用,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用户在负荷高峰期合理有序地充放电。对充电站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分别定义相应的运行权系数,用于计算配网综合运行成本。采用配电网中变电站、馈线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年投资费用、年维护折旧费用、综合年运行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额年金之和(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规划优化模型,应用序优化算法求最优解。通过IEEE 54节点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 配电网规划 统计模型 组合赋权 序优化理论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38
15
作者 闫琰 张春雨 赵秀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3-934,共12页
为解释长白山温带森林群落构建和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过程,该文以不同演替阶段的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中性理论模型、生物统计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生态位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拟合森林群落物... 为解释长白山温带森林群落构建和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过程,该文以不同演替阶段的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中性理论模型、生物统计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生态位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拟合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并用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和赤池信息准则(AIC)选择最佳拟合模型。结果显示:中性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在10m×10m尺度上,5种模型均可被χ2检验和K-S检验接受,但中性模型拟合效果不如对数正态分布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和生态位优先模型,表明小尺度上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均能解释群落物种多度分布,但生态位过程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大。而在中大尺度上(30m×30m、60m×60m和90m×90m),中性模型为最优拟合模型,并且随着研究尺度增加,生态位模型和生物统计模型逐渐被χ2检验拒绝,表明中性过程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形成中的作用随着研究尺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该文证实了中性过程在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否认生态位机制在群落构建中的贡献。因此,温带森林群落构建过程中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融合的。在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时,应重视取样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模型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理论模型 生态位模型 取样尺度 统计模型 温带森林
原文传递
地层岩石可钻性的分形表示方法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士斌 闫铁 李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石油钻井中测量岩石可钻性的主要方法是以井下取心为对象来测量岩石的力学性能和进行微钻法可钻性试验,但这种方法采样费用高,试验周期长,不能在现场直接应用。对石油钻井过程中岩石破碎的分形机理及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以井... 石油钻井中测量岩石可钻性的主要方法是以井下取心为对象来测量岩石的力学性能和进行微钻法可钻性试验,但这种方法采样费用高,试验周期长,不能在现场直接应用。对石油钻井过程中岩石破碎的分形机理及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以井底返出的岩屑为对象测试岩石可钻性的新方法。在室内实验基础上,确定了不同井深岩石破碎后的块度分布函数,计算了岩石破碎的分形维数,分形维数的相关性系数在0.95以上。结合岩石硬度、强度和可钻性级值的实验结果,确定了岩石强度、硬度及可钻性与岩石分形维数的统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岩石可钻性 分形维数 岩石力学性质 块度分布 统计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型与混沌理论的大坝安全监测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32
17
作者 包腾飞 吴中如 顾冲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4-538,共5页
为解决传统统计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应用中由于缺少对残差的分析而存在拟合精度高但预测效果欠佳的问题,在传统统计模型中增加残差预测项,并应用混沌理论对残差预测项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预测模型,同时结合实... 为解决传统统计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应用中由于缺少对残差的分析而存在拟合精度高但预测效果欠佳的问题,在传统统计模型中增加残差预测项,并应用混沌理论对残差预测项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预测模型,同时结合实测数据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安全监测 统计模型 混沌理论
下载PDF
山西霍山油松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34
18
作者 高利霞 毕润成 闫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56-1270,共15页
物种多度格局分析对理解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首次选用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NPM、分割线段模型BS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物统计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LSD、对数正态分布模型LN)以及中性理论模型NT,对... 物种多度格局分析对理解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首次选用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NPM、分割线段模型BS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物统计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LSD、对数正态分布模型LN)以及中性理论模型NT,对山西霍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的物种数量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并采用卡方(χ2)检验、Likelihood-ratios(L-R)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选择最适合模型,结果表明:(1)描述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的最优生态位模型为NPM(3种检验方法均接受该模型,p>0.05,且该模型具有最小的AIC值),ONM的拟合效果次之,不服从BSM;三种生态位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灌木层物种多度格局;ONM是草本层最佳生态位模型,BSM、NPM拟合效果较差;LSD可以描述油松林各层物种多度结构;LN可以很好地解释灌草层物种数量关系;NT不能解释油松林任何层次的物种多度结构。(2)霍山油松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明显小于草本层;该群落物种富集种少而稀疏种多,且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小。(3)从该区油松林种-多度分布来看,同一个模型可以拟合不同的物种多度数据,相同的数据可以由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因此,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时,应采用多个模型进行拟合,同时选用多种方法筛选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理论模型 生态位模型 油松林 种-多度曲线 物种多度分布 种-多度关系 统计模型
原文传递
综合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地质灾害精细评估——以福建省龙山社区为例 被引量:34
19
作者 仉义星 兰恒星 +3 位作者 李郎平 伍宇明 陈志超 陈俊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8-622,共15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对象相同但评价内容有差异,即两者表达地质灾害的时间、空间和强度信息各有不同。本文将崩塌滑坡易发性中的统计模型和危险性评价中的物理模型进行结合,综合统计模型客观预测空间位置信息的优点以及物理模型... 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对象相同但评价内容有差异,即两者表达地质灾害的时间、空间和强度信息各有不同。本文将崩塌滑坡易发性中的统计模型和危险性评价中的物理模型进行结合,综合统计模型客观预测空间位置信息的优点以及物理模型模拟包含地质灾害发生机制的优势,弥补了区域统计模型无法预测灾害强度信息的不足,也对物理模型模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修正,进而完成区域崩塌滑坡的易发性和危险性等级综合分析,实现对区域崩塌滑坡潜在高风险位置的精细评估。本文以福建省福鼎市龙山社区为例,利用野外获取的高清影像、地形、钻孔和地质灾害等数据,通过综合统计模型评价和物理模型危险性评估,完成潜在高风险位置的精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行重点排查治理的区域约占社区附近山体总面积的26.92%;研究区域内需要进行集中排查与治理的区域有5个,其中3个区域需要进行重点治理,其潜在高风险区域与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区域隐患点吻合;5个高风险区域直接对180幢左右楼房(约360余户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该评估将野外调研中划定的大范围高风险区域精细化处理,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体系的可行性。该评价方法体系为区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精细化排查和治理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模型 物理模型 地质灾害 精细评估
下载PDF
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魏龙 顾伯勤 +2 位作者 冯飞 冯秀 孙见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实际工程中的接触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真实表面的接触实际上是微凸体间的接触。粗糙表面间的接触行为对摩擦、磨损、润滑、密封和传热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摩擦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介绍了Hertz弹性接触模型、统... 实际工程中的接触表面都不是绝对光滑的,当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真实表面的接触实际上是微凸体间的接触。粗糙表面间的接触行为对摩擦、磨损、润滑、密封和传热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摩擦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介绍了Hertz弹性接触模型、统计学接触模型和分形接触模型,对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了分析和评述。由Hertz模型只能求解一些几何形状比较规则的物体,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各种统计学模型都是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型,这些简化究竟能导致多大误差目前还没有精确的分析;分形模型利用了包含全部表面粗糙度信息的分形参数D和G,其对粗糙表面接触性质的预测不受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使预测具有惟一性或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接触 Hertz模型 统计学模型 分形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