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中信国安集团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卢俊 仝荣伟 叶佳敏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确定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本文从中信国安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发,研究了其改革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确定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本文从中信国安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发,研究了其改革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分别给予了回答,进而对我国国有企业提出了改革的关键点。研究发现,中信国安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信息不透明、方式有缺陷、监管混乱及国资流失的现象,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要从国有企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资本管理等方面着力开展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双赢意义重大,本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中信国安集团 混合所有制 全口径管理
原文传递
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被引量:139
2
作者 黄群慧 余菁 +1 位作者 王欣 邵婧婷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6,共12页
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员工持股制度再次走到改革的前沿。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从理论层面,如何认识中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实践的理论基础何在?从实践层面。之前中国曾经实行的员工持股遇到怎样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未... 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员工持股制度再次走到改革的前沿。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从理论层面,如何认识中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实践的理论基础何在?从实践层面。之前中国曾经实行的员工持股遇到怎样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持股制度具有怎样的适用性.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围绕这些问题,本文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员工持股制度,有"双因素"理论、合作经济与民主自治理论、现代劳动产权理论等作支撑。更与蒋一苇先生提出的"经济民主论"和"职工主体论"的经济管理思想相通.本文提出其本质是一种兼具"激励与治理双效应"的制度安排,这为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推进员工持股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员工持股实践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政策思路。出现了数次反复.在理念和执行两个层面都存在问题,员工持股制度的应有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与释放。三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员工持股,应结合国情,加快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人力资本性质等因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其中,采用混合所有制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比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更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同一类型企业中.员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越显著的国有企业,越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成功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应坚持激励相容、增量分享和长期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持股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混合所有制
原文传递
竞争中性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82
3
作者 黄速建 肖红军 王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40,共19页
本文从竞争中性理论出发,对过去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改革的演化方向正在逐步向竞争中性趋近与收敛,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分类改革的统领性思路契合竞争中性的基本要义,... 本文从竞争中性理论出发,对过去四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改革的演化方向正在逐步向竞争中性趋近与收敛,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分类改革的统领性思路契合竞争中性的基本要义,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契合竞争中性的价值追求,公司化为主的产权改革契合竞争中性的实现范式,经济型治理的制度安排契合竞争中性的基础要求,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契合竞争中性的根本逻辑,高质量发展的范式转型契合竞争中性的本真功能。在新时代,竞争中性已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面临由"软"到"硬"的竞争中性国际约束、由"弱"到"强"的竞争中性政策规制、由"偏"到"全"的竞争中性生态要求、由"外"到"内"的竞争中性驱动变革等新情境。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将竞争中性的情境要求内嵌,基本思路是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更加精细化推进国有企业分类,以分离政府多重角色优化改革实施方式,多维度拓展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实际操作层面,下一步应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改革,即简化负面清单的类型和内容、推动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扎实落地、深化经营机制特别是三项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全方位抑制甚至消除引致预算软约束的关键要素、保证政府与企业互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中性 国有企业改革 公平竞争
原文传递
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三重考量 被引量:35
4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总的趋势是参与程度加深、发挥的作用更大。党组织有机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主要有党组织内嵌于公司治理机构和党组织内嵌到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总的趋势是参与程度加深、发挥的作用更大。党组织有机嵌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主要有党组织内嵌于公司治理机构和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两种模式。确保党组织有效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应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处理好党委会与董事会的关系,处理好党组织与外部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党建 现代企业制度
下载PDF
扭曲制度下的制度扭曲: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案例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秀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8-105,共8页
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实施“债转股”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债转股”情况的调查研究 ... 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实施“债转股”是国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和“债转股”情况的调查研究 ,提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不良资产剥离是相对成本较高的改革安排 ,是当前扭曲的国有企业 (包括国有银行 )制度下的一种制度扭曲 ,它在事实上偏离了市场经济下资产管理的本质 ;第二 ,这一制度扭曲进一步导致一系列畸形后果 :商业银行经营努力程度下降、激励不足和信用危机以及由此出现的不良资产增量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第三 ,完全剥离或完全不剥离才是我国当前企业—银行体制下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商业银行 体制改革 不良资产剥离 债转股 利益冲突 信用危机 中国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 被引量:31
6
作者 金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必须获取提高经营效率和实现国家使命的"两全其美"效果的"新常态"时期。每一家国有企业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如何经营得更有效率?"以及"如何做出让全民和国家更满意的贡...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必须获取提高经营效率和实现国家使命的"两全其美"效果的"新常态"时期。每一家国有企业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如何经营得更有效率?"以及"如何做出让全民和国家更满意的贡献?"各类企业都是工具性组织,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长短。在技术创新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各居其位,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和国家使命性。这种公共价值和国家使命性,不仅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而且缘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国有企业要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总体意图,推动整个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希望获得优势互补和劣势消减的"两全其美"效果的设想。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关键不在于要理论上争辩出个是非曲直,而是在于要实践上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技术创新 混合所有制
下载PDF
混改条件下股权结构与国资监管方式的选择——基于多案例角度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沈昊 杨梅英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36,共14页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当前的国资政策和国资监管体系存在较多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地方。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中央企业所属五家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企业作为典型研究案例,...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当前的国资政策和国资监管体系存在较多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地方。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中央企业所属五家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企业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从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境外国有资产为分类的角度,尤其是结合机构改革和混改过程中的新情况,研究了不同类型股权结构和国资监管方式的匹配关系,并首次对国有参股企业的国资监管进行案例研究。本文分析了当前国资监管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研究了新出现的"假参股"企业的监管问题,结合混改条件下国资政策的变化,新提出了"参控同管""逆向监管"等监管思路,推导出了未来国资监管的架构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 国资监管
原文传递
混合所有制改革视野的国有股权、党组织与公司治理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曙光 冯璐 徐余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9,共13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形成多元均衡的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决策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以2013年以来国有股权变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国有股权与党组织治理同时纳...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形成多元均衡的公司治理、提升国有企业决策效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以2013年以来国有股权变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国有股权与党组织治理同时纳入公司治理框架下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国有股权占比与公司治理指数呈U型关系,私营化或国有化程度较深的企业均可达到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党组织治理与国有股权改革存在交互效应,党委会的制度安排可影响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效果;党组织治理并不会因国有股权的增减持而被同等幅度地增强或削弱,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灵活权变来提升国有股变动对公司治理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党组织治理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中小企业成长的实质及成长路径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学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企业成长是一个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的复杂调整过程,它以对企业内部和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的平衡调整为实质特征,寻求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低一级平衡到高一级平衡的平衡发展的过程。企业成长的路径有自觉的平衡成长、自觉的不平衡... 企业成长是一个不同于简单的规模扩张的复杂调整过程,它以对企业内部和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的平衡调整为实质特征,寻求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低一级平衡到高一级平衡的平衡发展的过程。企业成长的路径有自觉的平衡成长、自觉的不平衡成长、不自觉的不平衡成长等。对企业成长的这种质的把握,有助于我们从理论的高度认识企业成长问题,从而对于指导企业制定成长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成长实质 成长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究——基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24
10
作者 姜凌 许君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5,共10页
混合所有制是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它使得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推进到新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有利于新时代我... 混合所有制是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它使得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推进到新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经验,有利于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本的代理人和政府投资出资人代表,是我国社会经济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有序高效发展,也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完善企业产权保护制度,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优化国有企业控制权分配,实现激励约束相容,对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提高效用发挥有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当前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球化 市场经济 混合所有制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绩效提升——基于定义矫正和PSM、DID、IV法的再透视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观平 周皓 王浩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90,共11页
本文基于2004—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信息资料,对混合制界定方法进行修正,构建了更符合混改本质的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本文基于2004—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信息资料,对混合制界定方法进行修正,构建了更符合混改本质的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以减轻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研究证实,相比于纯国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绩效水平更高。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纯国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盈利绩效能获得显著提升。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混合所有制下企业激励机制的增强是促进盈利改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盈利绩效
原文传递
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7,共15页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目标违背国企本质特征;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逻辑上的问题。国企改革标准大体有三种:效益标准、产权标准、程序标准;这三种标准都不能用来判断国企改革的好坏与对错;相反,可能将改革引入歧途。国有企业的本质,应该是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当前国企开始逐步扩张,重新呈现出垄断市场之势的"再国有化"浪潮。文章在"国进民退"探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辨析了"国进民退"争论中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再国有化"的根源是缺乏对国企性质与国企功能的正确认识。国企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不能无边界的发展,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进民退 国企本质 再国有化
下载PDF
央企投资效率与资本运营: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艳利 迟怡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50,共10页
以2003~2014年我国沪深股市A股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研究视角,实证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以及国有资本收益收... 以2003~2014年我国沪深股市A股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研究视角,实证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以及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抑制央企的过度投资。改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应扩大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范围和收取比例,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投向,加强对石油石化类行业中大股东占款的监管,逐步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的中长期预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央企改革 国企改革
下载PDF
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丁少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13,共9页
本文对国家 1 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 本文对国家 1 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运作手段前后磨擦等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某些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对促使国有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变企业财务解困为资本解困等债转股本质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 ,本文对此提出理论反思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并提出“股转债”这一股权退出新路径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债转股 改革 股权处置 国有产权制度 改革
原文传递
我国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历史成因——以国有企业改制为线索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凯湘 刘晶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0,共10页
我国首部《公司法》诞生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是一部服务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大局的时代产物。转轨时期复杂的行政关系、国家独特的财产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守认知都深深的嵌入在《公司法》之中,... 我国首部《公司法》诞生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是一部服务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大局的时代产物。转轨时期复杂的行政关系、国家独特的财产利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守认知都深深的嵌入在《公司法》之中,并且促成了"极致的股东会中心主义"成为范式的公司权力配置模式。同时,国家股一股独大的证券市场结构以及长期的行政干预禁锢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自然生长,使得上市公司同样继续维系着所有权高度集中的股东会中心主义治理格局。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股东会中心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减少了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成本,并确保国家行使国有企业控制权。国家通过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参与到微观的企业决策,从而保障改革大局的平稳发展。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股东会中心主义显然不宜一刀切的适用于所有公司。封闭公司宜继续保留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治理结构。国有上市公司可以部分借鉴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技术来优化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非国有上市公司则应当建立契合现代化大型企业管理需求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会中心主义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本位
原文传递
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41,共17页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等多个角度的理解,我国当前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是指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在微观(企业)层面的融合。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的认识,有非"公"非"私"论...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等多个角度的理解,我国当前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是指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在微观(企业)层面的融合。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的认识,有非"公"非"私"论、"控股"论和"公有制"论等几种观点。要明确"公有制"和"公有性"的区别,从微观控股主体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是公有性的,也可能是非公有性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而,还有一些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误区和重要问题需进一步澄清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有性 利益共同体 国企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 被引量:11
17
作者 樊纲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6,共4页
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 ,分析了中国企业虽然技术、资金、人才不如发达国家 ,但却拥有“穷”“土”“后”的竞争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强化成本管理 ,选择扬长避短的战略是发挥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目前 ,当务之急是改造国... 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 ,分析了中国企业虽然技术、资金、人才不如发达国家 ,但却拥有“穷”“土”“后”的竞争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强化成本管理 ,选择扬长避短的战略是发挥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目前 ,当务之急是改造国有企业 ,实现其资本的市场价值 ,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为此 ,我国企业不应盲目追求高新技术 ,而应以能否发挥我们的竞争力作为选择技术的依据。同时 ,应正确认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 ,注重专业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竞争力 企业战略 国有企业 中国 技术 政府管理成本
下载PDF
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内在逻辑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永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82,共7页
本文对转型30余年来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尽管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两者都是推动国企发展的缺一不可的重要途径。在转型期间,国企改革是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国企改革与管理创... 本文对转型30余年来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尽管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两者都是推动国企发展的缺一不可的重要途径。在转型期间,国企改革是管理创新的推动者,国企改革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着发展周期的大体同期性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但是,随着转型的渐次深入,国企管理创新出现了领先于国企改革,并反向诉求加快国企改革的发展特征,环境变化和国企的发展迫切要求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因此,重新定位国企改革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科学选择国企改革的路径,是新时期推动国企管理创新和推动国企发挥引领我国市场经济向成熟市场经济转变作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管理创新 内在逻辑
下载PDF
外部董事选聘与培训制度研究——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玥璠 杨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4,共7页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外部董事制度的提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自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建立外部董事制度至今,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一些理论上、制度上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和基本的就是人的问题,即外部董...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外部董事制度的提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自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建立外部董事制度至今,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一些理论上、制度上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和基本的就是人的问题,即外部董事选聘和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档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国际对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外部董事 选聘与培训 半结构化访谈
下载PDF
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取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论述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瑞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阶段,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国有企业要搞好就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股份制改造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阶段,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市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国有企业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要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模式与方式要符合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革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必须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之中,从而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本 国有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