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主要储粮害虫成虫的耐饥饿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建华 郭亚飞 +1 位作者 白春启 古成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研究了不同饥饿条件下6种重要储粮害虫赤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米象、谷蠹和烟草甲成虫的耐饥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羽化后1周龄的6种储粮害虫成虫,赤拟谷盗和烟草甲成虫耐饥饿能力较强,耐饥饿时间可达到30 d以上,其次为锯... 研究了不同饥饿条件下6种重要储粮害虫赤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米象、谷蠹和烟草甲成虫的耐饥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羽化后1周龄的6种储粮害虫成虫,赤拟谷盗和烟草甲成虫耐饥饿能力较强,耐饥饿时间可达到30 d以上,其次为锯谷盗、锈赤扁谷盗和谷蠹成虫,耐饥饿时间可达到15 d以上,米象成虫耐饥性最弱,7 d后死亡率即达到100%。食物气味对参试成虫的耐饥饿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其影响作用大小与储粮害虫种类有关。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耐饥饿能力受食物气味影响最大,有食物气味存在时其存活时间可以延长7 d。本研究结果对科学实施储粮害虫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条件 耐饥饿能力 成虫 食物气味
下载PDF
饥饿状态下白色念珠菌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2
作者 宁杨 杜宇 凌均棨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饥饿状态的形成机制及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将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诱导进入厌氧饥饿状态,收集进入饥饿状态0、12、24和48 h的白色念珠菌,提取总RNA后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采用t检验对...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饥饿状态的形成机制及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将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诱导进入厌氧饥饿状态,收集进入饥饿状态0、12、24和48 h的白色念珠菌,提取总RNA后采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基因的差异表达。采用t检验对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白色念珠菌诱导进入饥饿状态过程中,14.45%-29.13%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P〈0.05),涉及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和细胞周期等多个通路。上述通路中丙氨酸合成通路、ATP合成基因SDH4、有丝分裂相关基因PRE1以及胞外基质分泌相关基因GCA1等表达降低,RAX2、VPS34等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升高。结论白色念珠菌在诱导进入饥饿状态过程中涉及代谢和增殖水平的基因表达下降,对外界刺激和药物耐受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此类改变有助于保持白色念珠菌在饥饿状态的存活力和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饥饿状态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纯滑动乏油条件下弹流油膜凹陷的实验观察
3
作者 孟祥华 张彬彬 王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共4页
采用光干涉实验技术研究纯滑动条件下,乏油程度对油膜表面凹陷的影响。实验所用润滑油为PB680,PB680具有很高的黏度,有利于油膜表面凹陷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条件下,随着乏油程度的严重化,凹陷深度逐渐减小,凹陷位置也逐渐向接... 采用光干涉实验技术研究纯滑动条件下,乏油程度对油膜表面凹陷的影响。实验所用润滑油为PB680,PB680具有很高的黏度,有利于油膜表面凹陷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条件下,随着乏油程度的严重化,凹陷深度逐渐减小,凹陷位置也逐渐向接触区出口方向移动并最后消失;在高速条件下,乏油造成凹陷深度降低,而且在接触区中心出现一个圆形小凹陷;乏油条件也会造成接触区内出现双凹陷现象,当严重乏油时,所有凹陷消失;当载荷降低时,接触区弹性变形减小,减弱了凹陷现象;但乏油条件可增加凹陷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纯滑动 表面凹陷 乏油条件
下载PDF
碳基薄膜在航空轴承乏油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东 王海新 +3 位作者 蒲吉斌 刘金玲 曹娜娜 郭武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8-224,共7页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 目的研究乏油工况下GLC和DLC两种碳膜在航空轴承上的应用。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片P(100)、轴承钢样块和轴承套圈表面分别制备了GLC和DLC两种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对薄膜的截面和磨痕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纳米压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轴承试验机对镀两种膜的轴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GLC和DLC两种碳基薄膜均结构致密,G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2,DLC薄膜含有更多的sp^3;两种薄膜硬度分别达到18.2GPa和22.2GPa,弹性模量分别达到230.2GPa和260.8GPa,干摩擦条件下,薄膜摩擦系数分别低至0.11和0.21。镀膜轴承在运转0~10h时,温升无明显差异;10~30h过程中,镀G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40~45℃,而镀DLC薄膜轴承温升约为50~55℃。运转后,轴承滚子上出现转移膜,镀GLC薄膜的轴承磨损比镀DLC薄膜的轴承严重。结论在乏油工况下,DLC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C薄膜 DLC薄膜 磁控溅射 摩擦学 航空轴承 乏油工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