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胶凝原油启动屈服应力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国忠 刘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准确预测胶凝原油管道的启动压力,是实现热含蜡原油管道安全经济输送、避免“凝管”事故发生的关键问题。根据原油流变性研究中剪切率和屈服值的定义,提出了胶凝原油启动剪切率和启动屈服应力两个新概念。研究认为,对应热油管道最低临... 准确预测胶凝原油管道的启动压力,是实现热含蜡原油管道安全经济输送、避免“凝管”事故发生的关键问题。根据原油流变性研究中剪切率和屈服值的定义,提出了胶凝原油启动剪切率和启动屈服应力两个新概念。研究认为,对应热油管道最低临界启输流量,管道存在启动剪切率,对应启动剪切率的屈服应力定义为启动屈服应力。使用室内模型环道,对大庆胶凝原油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析出的蜡晶对静态降温过程胶凝原油结构强度的作用远大于对动态降温过程生成结构强度的作用。原油静态降温幅度越大,新生长的结构越强。胶凝原油启动屈服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启动温度、启动剪切率和静态降温幅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三元线性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原油 结构 启动温度 剪切率 屈服应力
下载PDF
胶凝原油试验管路的启动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忠 刘刚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4-741,共8页
针对胶凝原油管道停输后再启动压力远低于计算预测启动压力的技术难题,使用管流试验装置研究了胶凝原油管路的启动特性。依据对胶凝原油管道停输启动过程的理解,提出胶凝原油管道存在对应的临界启动剪切率和启动屈服应力。胶凝原油管路... 针对胶凝原油管道停输后再启动压力远低于计算预测启动压力的技术难题,使用管流试验装置研究了胶凝原油管路的启动特性。依据对胶凝原油管道停输启动过程的理解,提出胶凝原油管道存在对应的临界启动剪切率和启动屈服应力。胶凝原油管路启动过程分为控制流量启动过程和控制压力启动过程。控制流量启动过程研究发现,受含蜡原油轻组分影响,试验管路内胶凝原油表现出"韧性"和"脆性"两种特性,"韧性"原油不含轻组分,胶凝结构强度与停输前的预剪切过程、停输静止时间、停输降温幅度、启动温度及启动剪切率相关;"脆性"原油含轻组分,胶凝结构强度主要取决于停输降温幅度和启动温度。胶凝原油的启动屈服应力取决于胶凝结构强度和静态降温过程的体积收缩;试验管路的启动速度与胶凝原油的结构强度和启动剪切率相关。控制压力启动过程研究发现,启动油温越高,试验管路全线启动速度越快;在相同启动油温下,启动压力越低,试验管路全线启动速度越慢;对应相同启动温度,存在临界启动压力。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胶凝原油停输再启动过程和指导工程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原油 静态降温幅度 蜡晶结构恢复 启动温度 启动剪切速率 启动屈服应力 启动屈服面传递速度
原文传递
空间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启动温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池春云 牟健 +1 位作者 林明嫱 洪国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3,92,共6页
为确定空间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启动温度,提出一种结合动力学模型预测启动温度的简单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发电机线性模型,利用根轨迹技术并依据系统的不稳定性判定方法预测发电机的启动温度.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实验样... 为确定空间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的启动温度,提出一种结合动力学模型预测启动温度的简单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发电机线性模型,利用根轨迹技术并依据系统的不稳定性判定方法预测发电机的启动温度.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实验样机的启动温度以及配气活塞板簧刚度和外负载对启动温度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发电机的启动温度与配气活塞板簧刚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外负载成负相关关系,模拟结果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由于模型的理想化,模拟结果存在误差且该误差随着热端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外,利用该模型预测发电机的运行频率,结果表明误差低于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机 动力学模型 启动温度 根轨迹技术 频率
原文传递
粒径和启动温度对猪粪气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涂德浴 董红敏 丁为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7-262,共6页
试验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流化床反应器,对猪粪展开空气气化研究。该文主要考察了原料粒径和启动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粒径会影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和异相反应的接触面积。随着粒径增大反应器内温度场分布... 试验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流化床反应器,对猪粪展开空气气化研究。该文主要考察了原料粒径和启动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粒径会影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和异相反应的接触面积。随着粒径增大反应器内温度场分布最高温度区上移,因此要求反应器有足够的流化高度;粒径越大,液体产率越高,固体产率越低,气体产率以0.5mm粒径最高;在1.0mm以内的原料粒径对气态产物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对燃气热值、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3个气化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0.5mm效果最佳。试验结果也表明反应器启动温度越高,反应器启动时间就越短,越有利于气体产物形成;由于当量比保持不变,所以固体产物得率基本没有变化,液体产物随启动温度提高而减少;小分子气态物质含量随启动温度升高而升高,一些相对大分子物质成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启动温度对3个气化指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流化床 气化 粒径 起始温度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中低变温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金祥 孙文章 +4 位作者 王巨才 滕险峰 袁雅姝 刘军 王颖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中低变温(9~27℃)条件下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启动过程以及启动过程中主要运行条件的影响,方法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消化池的剩余污泥接种,通过控制进水适当的pH值(6.5~8.2)、... 目的研究中低变温(9~27℃)条件下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启动过程以及启动过程中主要运行条件的影响,方法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消化池的剩余污泥接种,通过控制进水适当的pH值(6.5~8.2)、碱度(〉800mg/L)、升流速度(1.06~3.62m/d),对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整个启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运行266d污泥实现颗粒化,COD去除率最高达87.4%,其COD容积负荷最高达到10.1kg/(m^3·d),沼气产量最高达到去除每千克COD产气0.65m^3.当温度降低到最低室温(9℃)时,依然有60%以上的去除率.结论启动过程要控制较低的水力负荷,随温度降低,根据挥发酸升高情况降低容积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中低变温启动 低温厌氧处理技术 沼气
下载PDF
垂直矩形窄通道启动过程壁温变化特性研究
6
作者 戴杨洋 陶乐仁 渠慎玄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去离子水为介质,对竖直矩形窄通道在启动过程中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将一次启动与二次启动时壁面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并改变入口温度,研究了入口温度对启动壁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启动时壁面温度经过三个阶段... 以去离子水为介质,对竖直矩形窄通道在启动过程中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将一次启动与二次启动时壁面温度的变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并改变入口温度,研究了入口温度对启动壁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启动时壁面温度经过三个阶段,即急剧上升阶段、缓慢升高阶段、缓慢上升至最高壁面温度后又缓慢降至稳态饱和沸腾阶段;二次启动时产生的沸腾滞后现象较一次启动时明显;提高入口温度可增加饱和沸腾段,减少壁面温度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壁面温度过冲对换热器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通道 启动壁面温度 沸腾滞后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及性能衰减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詹志刚 吕志勇 +2 位作者 黄永 付为国 潘牧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通过单电池在不同低温操作条件下进行自启动试验,以考察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自启动能力。电池的操作条件模拟了发动机启动时空气被压缩引起的温升对启动的影响。通过极化曲线、SEM等考察了电池性能衰减的状况及衰减机理。结果表明:仅仅... 通过单电池在不同低温操作条件下进行自启动试验,以考察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自启动能力。电池的操作条件模拟了发动机启动时空气被压缩引起的温升对启动的影响。通过极化曲线、SEM等考察了电池性能衰减的状况及衰减机理。结果表明:仅仅通过空压机压缩空气对电池进行预热在较低温度下启动发动机难以成功;操作条件对电池自启动有较大影响,加大进气流量、降低启动负载电流密度可以提高电池启动能力;电池在-5℃对负载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而在-7℃对负载的变化变得非常敏感;多次冷启动后,催化层表面发生了龟裂;碳纸表面PTFE颗粒发生了脱离,构成空隙骨架的碳纤维变得光洁,碳纤维在冰的冻涨应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扩散层的排水、导气能力降低,使得电池性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启动 性能衰减
原文传递
PEM燃料电池冷启动热平衡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迪 吴凯 +2 位作者 陈中楠 张智博 詹志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1153,1160,共4页
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是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之一。燃料电池电堆材料部件和系统设备及部件的热容量、空间分布以及预热升温的时间需求各不相同,影响燃料电池系统的低温启动性能。建立了简化的燃料电池系统低温... 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是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之一。燃料电池电堆材料部件和系统设备及部件的热容量、空间分布以及预热升温的时间需求各不相同,影响燃料电池系统的低温启动性能。建立了简化的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启动分级预热的热平衡模型,对100 k W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启动过程中热量需求进行热平衡计算及分析,根据热容量空间分布及预热时间顺序需求,基于2 k W短堆实验数据,得到了低温启动过程中分级预热升温的控制策略。结论对燃料电池系统低温启动操作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燃料电池电堆 低温启动 热平衡 分级预热
下载PDF
高性能快速启动CMOS带隙基准及过温保护电路 被引量:5
9
作者 季轻舟 耿增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1期5812-5816,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快速启动的高性能CMOS带隙基准,利用PN结正向导通压降具有负温度系数,偏置电路提供的偏置电流具有正温度系数,实现了过温保护。采用上华0.5μm的CMOS工艺模型进行设计和仿真,Cadence spectre模拟结果表明带隙基准...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快速启动的高性能CMOS带隙基准,利用PN结正向导通压降具有负温度系数,偏置电路提供的偏置电流具有正温度系数,实现了过温保护。采用上华0.5μm的CMOS工艺模型进行设计和仿真,Cadence spectre模拟结果表明带隙基准电压为1.242 V。该电路温度系数低,电源抑制比高,启动速度快(启动时间仅10μs),过温保护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快速启动 过温保护 电源抑制比
下载PDF
短程深度脱氮中试工艺的低温启动和维持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升波 王淑莹 彭永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64-3170,共7页
试验采用有效体积为7.0 m3的SBR中试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低温条件下短程深度脱氮工艺的启动方法及稳定性.利用基于鼓风机频率(BF)和pH的实时控制策略对SBR系统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SBR系统在低温条件(11~16℃)和50 d内快速启... 试验采用有效体积为7.0 m3的SBR中试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低温条件下短程深度脱氮工艺的启动方法及稳定性.利用基于鼓风机频率(BF)和pH的实时控制策略对SBR系统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SBR系统在低温条件(11~16℃)和50 d内快速启动短程深度脱氮工艺,亚硝酸盐积累率从19.8%上升到90%.在中低温条件(9~28℃)下短程深度脱氮性能维持长达550 d,亚硝酸盐积累率始终维持在95%左右,出水TN浓度维持在3 mg·L-1,TN去除率维持在95%以上.由此可见,低温下启动SBR短程深度脱氮工艺并长期维持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启动 中试SBR 短程硝化反硝化 实时控制 长期维持
原文传递
低温条件下生物转盘处理低浓度污染地表水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彦洁 付国楷 +2 位作者 李轩 王测文 蒋涛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1,共7页
为实现低温条件下(冬季水温为8~15℃)快速启动生物转盘处理低浓度污染地表水,采用自然挂膜法G1、活性污泥挂膜法G2和硝化菌挂膜法G3这3种方式进行生物转盘挂膜,并对出水指标与生物膜表观形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启动速... 为实现低温条件下(冬季水温为8~15℃)快速启动生物转盘处理低浓度污染地表水,采用自然挂膜法G1、活性污泥挂膜法G2和硝化菌挂膜法G3这3种方式进行生物转盘挂膜,并对出水指标与生物膜表观形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启动速率与抗冲击负荷能力来看,G3>G2>G1;25 d后接种硝化菌的生物转盘对氨氮的去除率即可达到88.78%。稳定运行后,3种挂膜方式的生物转盘对低浓度污染地表水的处理效果相近,对NH4+-N和COD的去除率均可稳定在90%和20%。3种挂膜方式的微生物丰度与种类相似,与硝化反应有关的细菌主要有Nitrosospira、Candidatus nitrotoga、Nitrosomonas,在3种挂膜方式中分别占比15.85%、12.04%、12.47%;与COD降解有关的细菌主要有Reyranella、Thermomonas、Polymorphobacter、Sphingomonas与Arenimonas,在3种挂膜方式中分别占比10.69%、12.39%、15.02%。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呈现出后端生物转盘盘片大于前端的趋势,说明微生物种类和均匀度与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盘 低温启动 低浓度污染地表水 污染物削减 微生物群落组成
原文传递
大功率水冷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系统的设计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丹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为解决发动机的低温起动困难问题,依据液体加热器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加热的原理,设计了以液体加热器和发动机为核心的闭环系统,对原有安装方式进行分析和改进,通过试验验证,改进后的低温预热起动系统效果明显,使用效率高,安全可靠。
关键词 低温起动 发动机预热 液体加热器
下载PDF
车用大功率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金刚 张彦伟 +2 位作者 王国增 朱锡庆 杭磊 《汽车工程师》 2021年第5期40-41,47,共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被认为是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根据某款燃料电池车型开发目标需求,对匹配的120 kW大功率燃料电池在-30°C低温启动热平衡初步分析,基于电堆外加热控制策略,经初步匹配计算,在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被认为是影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根据某款燃料电池车型开发目标需求,对匹配的120 kW大功率燃料电池在-30°C低温启动热平衡初步分析,基于电堆外加热控制策略,经初步匹配计算,在理想情况下需要13 min才能启动,为拟开发目标设定提供了依据。文章对开发大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燃料电池 低温冷启动 计算分析
下载PDF
延迟焦化开工线腐蚀机理及温度模型预测
14
作者 任佳 王西刚 +1 位作者 赵梦恩 金浩哲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8-994,共7页
以某延迟焦化装置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延迟焦化装置开工线发生的低温湿硫化氢(H2S)腐蚀问题并分析了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开工线温度作为腐蚀失效的表征参量;由于开工线温度直接测量有延迟、成本高,且延迟焦化生产中各环境变量具有... 以某延迟焦化装置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延迟焦化装置开工线发生的低温湿硫化氢(H2S)腐蚀问题并分析了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开工线温度作为腐蚀失效的表征参量;由于开工线温度直接测量有延迟、成本高,且延迟焦化生产中各环境变量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在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力搜索算法(GSA)优化的复合核函数高斯过程回归(GSA-CKGPR)模型,实现了开工线温度的软测量。通过对实际延迟焦化过程数据的训练预测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相比于单核GPR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模型以及其他启发式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相对GPR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7.3%,有利于延迟焦化开工线温度的精准预测,可为该装置的工艺操作参数优化及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H 2S腐蚀 开工线温度预测 高斯过程回归 万有引力搜索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常温启动试验分析
15
作者 晏欣茹 曹斌 +1 位作者 韩巧玲 任小朝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第5期198-200,共3页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1~29℃,属于低温厌氧)下,接种普通厌氧污泥,经过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启动时长119天,出现部分细小污泥颗粒,运行稳定。此时,进水COD为5240mg...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1~29℃,属于低温厌氧)下,接种普通厌氧污泥,经过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启动时长119天,出现部分细小污泥颗粒,运行稳定。此时,进水COD为5240mg/L,有机负荷13.14kgeod/(m^3·d),COD去除率最高达77.73%。出现的细小颗粒污泥呈黑色,粒径在0.5~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小试试验 常温启动 有机负荷
下载PDF
常温条件下2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启动实验
16
作者 王斌科 杨建州 +1 位作者 白志辉 庄国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40-1444,共5页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情况,在22.5~30.2℃条件下,对不加填料的5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加填料的4隔室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同步进行了启动实验。实验用水为高浓度淀粉废水,两反应器采用相同的启动策略,即梯度增加...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情况,在22.5~30.2℃条件下,对不加填料的5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加填料的4隔室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同步进行了启动实验。实验用水为高浓度淀粉废水,两反应器采用相同的启动策略,即梯度增加进水COD浓度与降低水力停留时间相结合的方式。两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47.8 L,启动初始负荷为0.6 kg COD/(m3.d),逐渐增加到10 kg COD/(m3.d)。实验表明,经过6个阶段87 d的运行,反应器启动完成,并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在启动过程中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淀粉废水 常温启动 颗粒污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