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埋小净距隧道中壁法开挖注浆范围及隧道错开步距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云涌
尹亮洲
+2 位作者
于向东
李洪亮
彭可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447-5454,共8页
由于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提供给隧道施工的空间极小,越来越多的浅埋小净距隧道出现在城市中,明确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及支护变形规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以赣州蓉江过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确定注浆前后土...
由于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提供给隧道施工的空间极小,越来越多的浅埋小净距隧道出现在城市中,明确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及支护变形规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以赣州蓉江过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确定注浆前后土层强度参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构建对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沉降及支护变形规律,最后研究不同注浆范围及隧道错开步距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土层强度参数提高约40%,抗变形能力提高约130%;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由非对称的“V”形分布逐渐转变为对称的“W”形分布,地表最大沉降位置最终出现在后行隧道上方地表;注浆加固能有效控制地表及初期支护变形,提高隧道错开步距对变形的控制效果影响较小;建议现场施工的注浆范围为隧道拱顶至拱顶上方6~8 m范围,先行隧道及后行隧道的错开步距选取为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小净距隧道
地表注浆
地表变形
注浆范围
错开步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研究
2
作者
刘斌慧
郑博宁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针对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计算工作面端头损失、初采损失、工艺损失等主要煤损,将其与传统放顶煤作比较。研究表明,错层位采煤法将区段煤柱改为三角形煤柱、缓解了工作面端头放煤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关键...
针对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计算工作面端头损失、初采损失、工艺损失等主要煤损,将其与传统放顶煤作比较。研究表明,错层位采煤法将区段煤柱改为三角形煤柱、缓解了工作面端头放煤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关键层层位并改变顶煤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顶煤的冒放性,与传统放顶煤相比煤炭资源回采率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层位采煤法
回采率
放顶煤
关键层
弹性薄板理论
来压步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小净距隧道中壁法开挖注浆范围及隧道错开步距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彭云涌
尹亮洲
于向东
李洪亮
彭可云
机构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447-5454,共8页
基金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科研项目(cscec5b-2020-02)。
文摘
由于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提供给隧道施工的空间极小,越来越多的浅埋小净距隧道出现在城市中,明确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及支护变形规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以赣州蓉江过江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确定注浆前后土层强度参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构建对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引发的地表沉降及支护变形规律,最后研究不同注浆范围及隧道错开步距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土层强度参数提高约40%,抗变形能力提高约130%;隧道开挖后地表沉降由非对称的“V”形分布逐渐转变为对称的“W”形分布,地表最大沉降位置最终出现在后行隧道上方地表;注浆加固能有效控制地表及初期支护变形,提高隧道错开步距对变形的控制效果影响较小;建议现场施工的注浆范围为隧道拱顶至拱顶上方6~8 m范围,先行隧道及后行隧道的错开步距选取为40 m。
关键词
浅埋小净距隧道
地表注浆
地表变形
注浆范围
错开步距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tunnel
with
small
clear
distance
ground
surface
grouting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grouting
range
staggered
step
distance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研究
2
作者
刘斌慧
郑博宁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文摘
针对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计算工作面端头损失、初采损失、工艺损失等主要煤损,将其与传统放顶煤作比较。研究表明,错层位采煤法将区段煤柱改为三角形煤柱、缓解了工作面端头放煤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关键层层位并改变顶煤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顶煤的冒放性,与传统放顶煤相比煤炭资源回采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错层位采煤法
回采率
放顶煤
关键层
弹性薄板理论
来压步距
Keywords
stagger
arrangement
mining
method
recovery
ratio
top
coal
caving
method
key
stratum
theory
of
elastic
thin
plate
step
distance
of
roof
weighting
分类号
TD26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埋小净距隧道中壁法开挖注浆范围及隧道错开步距分析
彭云涌
尹亮洲
于向东
李洪亮
彭可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错层位采煤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研究
刘斌慧
郑博宁
《煤炭技术》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