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1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郑永飞 徐宝龙 周根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99-320,共22页
通过测定矿物中元素H ,C ,O和S的同位素比值 ,认识矿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不仅能够确定矿物之间和矿物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关系 ,而且能够了解影响矿物平衡和动力学同位素性质的因素。文中评述了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校准的理论计算... 通过测定矿物中元素H ,C ,O和S的同位素比值 ,认识矿物体系中的同位素效应 ,不仅能够确定矿物之间和矿物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关系 ,而且能够了解影响矿物平衡和动力学同位素性质的因素。文中评述了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校准的理论计算、实验测定和经验估计方法 ,讨论温度、压力、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对矿物同位素性质的影响。由于同位素效应取决于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应用稳定同位素来作为示踪剂不仅能够追索各种矿物学反应的路径 ,而且能够提供证据来阐明矿物晶体结构的某些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化学反应 成因示踪 矿物学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被引量:104
2
作者 郑永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70,85,共15页
稳定同位素方法已成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稳定同位素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是国际上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概括了热液体系内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定量理论模式,包括热液矿物之... 稳定同位素方法已成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稳定同位素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是国际上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概括了热液体系内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定量理论模式,包括热液矿物之间的同位素平衡的判断、热液去气和矿物沉淀的储库效应、二元混合与矿床成因等。这些模型对于确定成矿温度、鉴定成矿流体源区和推测成矿地球化学机理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同位素数据定量解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热液矿床 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硫同位素 成矿流体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3
作者 顾兆炎 韩家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55,共15页
在研究第四纪时期发生的古环境变化的过程中 ,对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正确理解一些十分重要的替代性气候指标环境意义的基础。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侯德封先生生前竭力倡导下 ,我国第四纪沉积 ,特别是黄土... 在研究第四纪时期发生的古环境变化的过程中 ,对矿物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是正确理解一些十分重要的替代性气候指标环境意义的基础。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侯德封先生生前竭力倡导下 ,我国第四纪沉积 ,特别是黄土的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本文试图对我国这一领域发展的现状作一系统的综述 ,特别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以其推动我国第四纪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 ,并表示对侯老的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元素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第四纪
下载PDF
近1500年来新疆艾比湖同位素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被引量:85
4
作者 吴敬禄 刘建军 王苏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90,共6页
利用介形虫壳体δ18O ,δ13 C及其沉积物有机质δ13 C同位素组成等环境代用指标 ,重建了西北干旱区艾比湖地区近 15 0 0年来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气候不稳定性不但出现在时段约 6 6 0~ 76 0A .D .及约 1380~15 0 0A .D .由暖... 利用介形虫壳体δ18O ,δ13 C及其沉积物有机质δ13 C同位素组成等环境代用指标 ,重建了西北干旱区艾比湖地区近 15 0 0年来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气候不稳定性不但出现在时段约 6 6 0~ 76 0A .D .及约 1380~15 0 0A .D .由暖干变冷湿的气候转换时期 ,也出现在时段约 10 5 0~ 115 0A .D .及约 185 0~ 194 0A .D .由冷湿变暖干的转换时期。尤其是由冷湿到暖干的气候转换时期 ,频繁而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影响湖泊水环境的稳定连续性 ,限制了介形虫等湖泊生物的生存 ,造成湖泊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而在百年尺度上艾比湖地区气候表现为暖干、冷湿的组合特征。约 185 0年开始 ,气候出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虫壳体 稳定同位素 古气候 艾比湖
下载PDF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6
5
作者 卢欣祥 尉向东 +1 位作者 于在平 叶安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5,共9页
文章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及矿床的S、Pb、O、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 ,提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流体的运移方向则是自南向北 ,由下向上 ,并非来自矿床北部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新的测... 文章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作用及矿床的S、Pb、O、C等稳定同位素特征 ,提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流体的运移方向则是自南向北 ,由下向上 ,并非来自矿床北部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新的测年结果表明 ,不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燕山期是迭加在印支期之上的成矿期。它们构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作用的完整旋回。成矿受印支期构造作用的制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 地球化学 地幔流体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2 位作者 庄志猛 唐启升 苏永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52-3060,共9页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应用十分广泛,其在水域生态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同位素组成总是与其食物同位素组成相一致,能随食物的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是生物生存状况的理想指示物,为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应用十分广泛,其在水域生态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同位素组成总是与其食物同位素组成相一致,能随食物的改变而相应地发生改变,是生物生存状况的理想指示物,为水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综评稳定同位素技术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对其应用于水域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进行了总结。该方法的应用以水域中生产者同位素组成差异为前提,主要涉及确定食物来源、食物的贡献比例、营养级的确定、食物网结构的构建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及迁移路线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与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我国此类研究的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营养富集度 食物网 食性 栖息地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中过量氘指示水汽来源 被引量:71
7
作者 章新平 刘晶淼 +1 位作者 中尾正义 谢自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3-619,共7页
为了揭示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特征,对蒙自和腾冲取样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d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季风系统下,降水中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站雨季降水中的d相对较低,而旱季降水中的... 为了揭示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来源特征,对蒙自和腾冲取样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过量氘d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季风系统下,降水中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站雨季降水中的d相对较低,而旱季降水中的d相对较高.相关分析表明,降水中d与整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具有一致性.综合考虑降水中d和δD与大气湿度的关系,可认为影响蒙自和腾冲站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与降水的气团性质有关,降落雨滴的蒸发富集作用相对较轻.在雨季,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空气湿度大,降水中d小,受沿途降水冲刷作用的影响,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较低;在旱季,受大陆性气团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的输送和内陆再蒸发水汽的补给,空气湿度小,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和d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降水 稳定同位素 过量氘 水汽来源
下载PDF
甘肃礼县李坝大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9
8
作者 冯建忠 汪东波 +3 位作者 王学明 邵世才 林国芳 史建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3,225,共8页
文章以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 ,通过Ar_Ar年龄测定、稳定同位素测试和地层含金性分析等 ,研究了李坝金矿床的成因。研究表明 ,李坝金矿床与中川花岗岩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关系密切。含金石英脉Ar_Ar法、Rb_Sr法和Pb_Pb法年... 文章以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 ,通过Ar_Ar年龄测定、稳定同位素测试和地层含金性分析等 ,研究了李坝金矿床的成因。研究表明 ,李坝金矿床与中川花岗岩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关系密切。含金石英脉Ar_Ar法、Rb_Sr法和Pb_Pb法年龄为 2 10~ 171.6Ma ,与中川岩体年龄 (177~ 2 2 9Ma)吻合。包裹体水的δD - 74‰~ - 83‰ ,δ18O水 9.5 1‰~ 11.72‰ ,成矿流体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花岗岩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来源 ,含矿热液通过F1导矿构造进入F3 、F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秦岭造山带 李坝金矿 成矿年龄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氮稳定同位素基准的可变性及对营养级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64
9
作者 徐军 张敏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0,共13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生态学家研究生态系统特征与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利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植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或者进行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选择某种生物的稳定同位素作为"基准(baseline)"。...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生态学家研究生态系统特征与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利用稳定同位素研究植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营养关系或者进行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选择某种生物的稳定同位素作为"基准(baseline)"。同位素基准的目的是反映食物网生物最初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特征。同位素基准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研究问题与系统。本文综述了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中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氮稳定同位素作为基准的应用。不同的研究都根据自身所关注的生态学问题对基准进行选择和校正。然而,找到适当的同位素基准取决于同位素基准种内、种间和时空上的同位素变化特征,同时还取决于所关注的生态学问题的时间、空间尺度。本文评估了季节性和种内的同位素变异性对消费者营养级位置的影响。质量平衡模型的计算结果说明同位素基准可变性可以显著影响对消费者营养级位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生态学 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基准 初级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指示生物 同位素分馏 周转速率
下载PDF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被引量:57
10
作者 张水昌 赵文智 +3 位作者 李先奇 黄海平 苏爱国 帅燕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6,共7页
生物气是厌氧环境下特殊的生物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两种。对于生物气形成,沉积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并不重要,同生水溶解有机碳及无机碳均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因此,需重新建立生物气源岩评价体... 生物气是厌氧环境下特殊的生物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两种。对于生物气形成,沉积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并不重要,同生水溶解有机碳及无机碳均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因此,需重新建立生物气源岩评价体系。在总结生物气形成有利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分析认为,生物气勘探成功的关键是识别生物气聚集过程并建立合适评价方法;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与生物气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有效确定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产甲烷菌 乙酸发酵 CO2还原 稳定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的获取及应用 被引量:61
11
作者 刘文汇 刘全有 +1 位作者 徐永昌 张殿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1-29,共9页
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已成为天然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气源的混合性和天然气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天然气藏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 ,同时也给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严格的要求 ,故而 ,获取精... 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已成为天然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气源的混合性和天然气化学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天然气藏的形成过程极为复杂 ,同时也给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严格的要求 ,故而 ,获取精确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对气藏的勘探开发来说都非常重要。不同成因的天然气类型和同一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天然气具有不同的化学组份和不同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根据气体化学组份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可初步确定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在天然气类型确定后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与 Ro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确定天然气的成熟度。而系列碳同位素之间会存在差异 ,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稀有气体可作为判识天然气来源的一个辅助指标 ,用此指标可鉴别天然气中是否有深部气体的混入。当确定天然气中无深部气体混入时 ,可利用4 0 Ar/ 36 Ar比值对烃源岩的年代做出初步的估算。应用地球化学参数在解释天然气形成特征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 样品采集 稳定同位素 稀有气体同位素 地球化学研究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有机碳与氮的来源 被引量:61
12
作者 倪兆奎 李跃进 +2 位作者 王圣瑞 金相灿 储昭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661-4670,共10页
选取太湖梅梁湾和湖心柱状沉积物,研究了其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同位素(δ15N)、C/N、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沉积物年代测定技术,探究了近百年太湖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 选取太湖梅梁湾和湖心柱状沉积物,研究了其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同位素(δ15N)、C/N、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沉积物年代测定技术,探究了近百年太湖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湖区在近百年来,其有机质来源总体以自生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湖泊自身水生植物的沉积;50年代到70年代,湖泊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湖区逐渐出现藻类大量死亡并沉积的现象,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水生植物和藻类的共同沉积;70年代到80年代沉积物机质藻类贡献进一步增大;90年代后到现在,则以藻类的沉积为主要来源方式。梅梁湾湖区沉积物氮素的来源在50年代以前主要以流域土壤流失和大型水生植物的死亡为主;50年代到70年代,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输入,藻类开始大面积爆发,氮主要来自于外源的输入、大型植物和藻类的死亡沉积;90年代后到现在,外源氮的输入得到有效地控制,藻类对沉积物氮的贡献相对显著。湖心区域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湖泊内部水生植物的沉积。70年代前,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水生植物的沉积和水土流失作用;70年代至今,虽然湖泊受到人类活动外源物质输入影响逐渐增大,但总体来讲贡献较小,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仍以湖泊自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C/N 来源 太湖
下载PDF
同位素指示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下水补给来源 被引量:60
13
作者 马金珠 黄天明 +1 位作者 丁贞玉 W. M. Edmunds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2-930,共9页
通过恢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降水氚值,并结合区域稳定同位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氚年龄的多解性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恢复的1963年核试验期氚高峰值达到2 100 TU,进入90年代平均为60 TU。1960年以来降水补给... 通过恢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降水氚值,并结合区域稳定同位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氚年龄的多解性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恢复的1963年核试验期氚高峰值达到2 100 TU,进入90年代平均为60 TU。1960年以来降水补给的地下水氚值都应大于15TU,而1963年的高峰氚衰变至今应在200 TU左右。地下水实测氚值较低,表明由现代少量降水补给的地下水与大量的古水进行了混合。影响降水中δ18O和δ2H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月平均空气温度,对δ18O与2δH的影响权重分别占到59.9%和57.0%。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较低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其补给主要是晚更新世较冷环境下形成的,来源于东南部的雅布赖山区,部分浅层地下水接受现代降水与河流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氚值 地下水补给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无机地球化学参数与有效烃源岩发育环境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1 位作者 徐永昌 陈践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探索海相有效烃源岩判识指标仍是我国油气勘探中尚待解决的重要科研任务之一。古生产力及氧化还原条件是研究全球变化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塑有效烃源岩发育环境的主要参数。Si、Ba是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Cd对古营养盐的反演具良... 探索海相有效烃源岩判识指标仍是我国油气勘探中尚待解决的重要科研任务之一。古生产力及氧化还原条件是研究全球变化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塑有效烃源岩发育环境的主要参数。Si、Ba是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Cd对古营养盐的反演具良好前景。过渡金属及其相关比值是缺氧环境的有效判识指标,可用其推断有机质保存条件。δ13Ccarb正偏移指示有机质埋藏量增加,是底部水体缺氧的响应。过渡金属同位素(δ65Cu、δ66Zn、δ97Mo)受生物活动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发生较大分馏,示踪环境变化具灵敏、高效性。将这些无机参数对古环境的示踪意义引入油气地质研究,从环境角度分析某一套地层能否发育有效烃源岩,进而探讨高演化海相有效烃源岩的判识,就更具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微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古生产力 缺氧条件
下载PDF
黄土塬区几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8
15
作者 程立平 刘文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1-658,共8页
对陕西省长武县黄土塬区降水及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m剖面土壤水进行采样和稳定同位素测定,研究了该区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土壤水运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武塬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39δ18O+4.34(R2=0.94,n=71),其降水稳定... 对陕西省长武县黄土塬区降水及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m剖面土壤水进行采样和稳定同位素测定,研究了该区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土壤水运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武塬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39δ18O+4.34(R2=0.94,n=71),其降水稳定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值落于当地大气降水线下侧,且高于7—10月降水稳定同位素值,该区土壤主要接受同位素值偏负的夏秋降水的补给.土壤剖面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水同位素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趋于一致;相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浅层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程度剧烈,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水同位素值的变化程度减弱,甚至无变化.对比降水和土壤水的稳定同位素值变化发现,在黄土塬区,活塞流和优先流并存于降水入渗过程中,但优先流入渗的发生与土地利用方式存在一定关系.通常情况下,高耗水型人工林草因水分负平衡形成的土壤干层将减小优先流发生的可能性,而农田、荒草地等土地利用方式均易发生优先流形式的降水入渗,从而对深层土壤水分或地下水形成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区 降水 土壤水 稳定同位素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6
16
作者 王保全 强子同 +3 位作者 张帆 王兴志 王一 曹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2-479,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多年来,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对马五段白云岩的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表明,孔洞充填的白云石(含鞍状白云石)和白...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多年来,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是地质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对马五段白云岩的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表明,孔洞充填的白云石(含鞍状白云石)和白云岩的δ13C、δ18O值极其近似,且白云岩的δ18OPDB值比奥陶纪海水值要偏负1.752‰~4.395‰(平均2.911‰);成岩流体(水)的δ18OSMOW平均值为+8‰,比当时海水值偏正;87Sr/86Sr比值比奥陶纪海水87Sr/86Sr比值要高。从C、O同位素数据上看,形成白云岩和沉淀于孔洞中的白云石(含鞍状白云石)的流体为同源流体;造成白云岩的δ18O值偏负的原因主要是埋藏条件的"温度效应";87Sr/86Sr比值偏高可能是交代流体来自或流经了富含放射成因Sr的铝硅酸盐基底或硅质碎屑岩。这些特征表明马五段白云岩很可能形成于埋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稳定同位素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区域478种C_3植物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56
17
作者 任书杰 于贵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前,在中国区域关于植物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δ13C)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同时,δ13C作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替代指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站点或小的区域尺度,那么在整个中国区域尺度上,δ13C能否作为植物... 目前,在中国区域关于植物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δ13C)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同时,δ13C作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替代指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站点或小的区域尺度,那么在整个中国区域尺度上,δ13C能否作为植物WUE的替代指标值得探讨。该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了中国区域187个采样点478种C3植物叶片的δ13C,统计分析结果表明δ13C的变化范围为–33.50‰––22.00‰,均值为–(27.10±1.70)‰。在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不同的生活型间,叶片δ13C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草本的δ13C最高,乔木最低,这与在站点或小的区域尺度上的研究结果不同。对不同系统发育类型的植物而言,种子植物的δ13C极显著地大于蕨类植物;祼子植物与被子植物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单子叶植物极显著地大于双子叶植物。叶片δ13C值随经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是随纬度的增加,δ13C极显著地升高。随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的降低,叶片δ13C值极显著升高。年均降雨量与δ13C间的这种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WUE和降水量间的关系一致,这表明在大的区域尺度上,δ13C可以作为植物WUE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生活型 降雨量 稳定性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降水条件下两种荒漠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55
18
作者 周雅聃 陈世苹 +2 位作者 宋维民 卢琦 林光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9-800,共12页
自然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植物重要的水分来源。为了说明自然降水量的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常见荒漠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白刺(Nitrariata ngutorum)在3个不同自然降水地区(内... 自然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植物重要的水分来源。为了说明自然降水量的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常见荒漠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白刺(Nitrariata ngutorum)在3个不同自然降水地区(内蒙古的杭锦旗和磴口县及甘肃的民勤县)的水分来源、水分利用效率及植物的抗逆能力的变化。测定了不同地区的植物茎水、各潜在水源(降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δD和δ18O值,并利用IsoSource模型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地区对这些潜在水源的选择性利用情况;同时测定了叶片的δ13C和游离脯氨酸浓度。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最高的杭锦旗,这两种植物对浅层土壤水的利用比例最高,其中油蒿主要利用0–50cm土层中的水源;在年降水量相对较低的磴口和民勤,植物利用的主要水源为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这两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白刺的脯氨酸浓度大于油蒿,与水分利用效率无关,但油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脯氨酸浓度成正比。研究表明,荒漠植物能通过改变其水分利用策略和其他生理特性适应自然降水量的变化,但不同植物种采用的策略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油蒿 IsoSource模型 白刺 脯氨酸 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被引量:55
19
作者 孟玉川 刘国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4,共8页
对长江流域443个GNIP的降水样品同位素原始资料,分降雪和降雨进行δ^2H和δ^18O线性回归,得到降雪样品的相关方程为δ^H=7.965δ^18O+17.114,有最大的斜率和截距;而降雨样品根据降水量大小从〈10 mm至〉300mm分为4组后,得到的相关方程... 对长江流域443个GNIP的降水样品同位素原始资料,分降雪和降雨进行δ^2H和δ^18O线性回归,得到降雪样品的相关方程为δ^H=7.965δ^18O+17.114,有最大的斜率和截距;而降雨样品根据降水量大小从〈10 mm至〉300mm分为4组后,得到的相关方程随着降水量的减小,斜率和截距均减小,斜率从7.701减小为5.705,截距从7.812×10^-3减小为-5.479×10^-3。δ^2-H-δ^18O相关方程的斜率及截距与气温、水汽压之间的关系表明,在降水从云层底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仅较小降雨事件有明显的二次蒸发现象,并伴随着同位素的分馏。长江流域较小降雨事件占有比例很小,仅为所有降水事件的6.32%,所以二次蒸发效应仅引起地区大气降水方程斜率和截距的微弱减小。研究表明,单个降水原始资料的同位素分析,能产生长期加权平均降水同位素分析得不到的宝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稳定同位素 气温 水汽压 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长江流域
下载PDF
茶叶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及其原产地PCA-LDA判别研究 被引量:55
20
作者 袁玉伟 张永志 +4 位作者 付海燕 韩文炎 李淑芳 杨桂玲 张志恒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5,共9页
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建立模型,对福建、山东和浙江出产的茶叶,以及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出产的茶叶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 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建立模型,对福建、山东和浙江出产的茶叶,以及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出产的茶叶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茶叶中稳定同位素δ15N、δ13C、δD、δ18O数值范围不同,而且Li、Be和Na等27个矿物元素的含量变化也较大,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PCA法能够区分不同产地的茶叶,但不同产地样本存在部分重合;而采用PCA-LDA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茶叶,其中福建、山东和浙江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99%,浙江余姚、金华和西湖产地的判定准确率为86%。因此,利用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多元素检测结合PCA-LDA法能够较好进行茶叶产地溯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稳定同位素 多元素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