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导向的郊野型碧道建设方案探讨——以深圳市龙岗区杶梓河碧道水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唐雅雯 刘雪朋 +2 位作者 黄奕龙 于远燕 罗瑶 《人民珠江》 2021年第8期100-108,共9页
碧道是广东省对中央生态文明思路的创新性实践,是幸福河湖的广东阐释,它是治水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为探索碧道建设中生态修复的方法和途径,选取深圳市龙岗区杶梓河碧道为研究区,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杶梓河水环境水... 碧道是广东省对中央生态文明思路的创新性实践,是幸福河湖的广东阐释,它是治水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为探索碧道建设中生态修复的方法和途径,选取深圳市龙岗区杶梓河碧道为研究区,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杶梓河水环境水生态进行详细调查与监测,依据焦点物种理论方法,系统提出碧道建设中的水生态修复方案。结果表明:①水生生物结构和多样性指数揭示水体处于中污—重污染状态,而高等水生生物则以外来鱼类为优势种,水生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陆地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②提出出水水质可达准Ⅲ类的污水处理厂-复合人工湿地-水库水质净化系统、山体-滨水区-浅水区林相结构优化的栖息地提升系统、“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共生稳定生态系统,构建保育-游憩-保护的水生态格局;③未来结合工程实施,开展水环境水生态连续监测,优化与完善修复方案,以期为广东省碧道建设提供深圳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道 水生态修复 焦点物种理论 复合人工湿地 林相结构优化 生境营造 稳定生态系统
下载PDF
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土地生态系统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65,共9页
通过研究榆林地区无定河流域各自然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特点,根据各有关因子在空间上的组合将该区分为3个一级,37个二级土地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生态系统区域结构特征和不同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在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分类 生态经济分析 土壤退化 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
下载PDF
城市静态小水体生态修复措施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熊文 孙晓玉 黄羽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5,共7页
城市静态小水体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城市静态小水体的特点,依据稳态转换理论和生物操纵理论,形成适应于城市静态小水体的生态修复措施,并运用于武汉市青山区倒口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后湖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静态小水体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城市静态小水体的特点,依据稳态转换理论和生物操纵理论,形成适应于城市静态小水体的生态修复措施,并运用于武汉市青山区倒口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后湖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水体透明度由0.2~0.4m提高至1.0~1.5m,溶解氧浓度由1.82~2.35mg/L上升至5.21~6.28mg/L,CODMn浓度由14.96~16.3mg/L降低至3.56~5.01mg/L,TN浓度由2.61~2.99mg/L降至1.27~1.6mg/L,TP浓度由0.43~0.62mg/L降至0.06~0.12mg/L。进一步对倒口湖水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以及支持4方面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计算得出,工程实施前后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99.34万元和645.62万元,新增服务价值346.28万元。在增量价值中固碳释氧、净化水质指标占比最大,表明在水生系统动植物的协同作用下,倒口湖的水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静态小水体 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