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异龄林分最优择伐序列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哲根 于政中 宋铁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3-120,共8页
该文用末端自由的最优控制模型作为现实异龄林分的生长经营模型,用梯度法求解,对长白山林区云冷杉为主的异龄林求解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从求解结果中得出,此现实异龄林经2~3次择伐后的各次择伐强度变化较平稳,林分径阶结构逐渐趋... 该文用末端自由的最优控制模型作为现实异龄林分的生长经营模型,用梯度法求解,对长白山林区云冷杉为主的异龄林求解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从求解结果中得出,此现实异龄林经2~3次择伐后的各次择伐强度变化较平稳,林分径阶结构逐渐趋于一种稳定状态;择伐周期以10~15a较适宜;还得出对应于各种择伐方案的择伐强度、保留蓄积、出材量等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异龄林分 异龄林 择伐 经营模型 梯度法
下载PDF
云冷杉过伐林主要树种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曾祥谓 玉宝 +3 位作者 乌吉斯古楞 红玉 达楞巴雅尔 杨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因此,恢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红松和珍贵阔叶树种作为目标树种,采取目标树培育方法,伐除影响其更新和生长的林木,而将云冷杉和一般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逐渐减少云冷杉的优势,最终逐渐恢复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对针阔比8∶2和7∶3混交林红松分布格局,采取人工补植、间伐等措施,结合天然更新,向随机分布进行调整;采取人工补植、清理母树周围枯枝落叶层等措施人工辅助红松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 过伐林 混交林 林分结构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3个针叶树种削度方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春明 付卓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 以96块云冷杉林中的3个主要优势树种解析木数据为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方法,选择2个常用的削度方程,构建红松、冷杉和云杉树木的削度方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模拟效果比较,采用验证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削度方程在考虑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后,AIC、BIC和-2logL指标值均明显下降,说明混合模型的模拟效果都比传统模型的模拟精度高。利用确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及绝对平均残差3个指标进行评价,模拟与验证数据均支持此结论。考虑3个树种2个拐点的Max等的分段削度方程,都高于Kozak等的简单削度方程的模拟和验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度方程 混合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 随机效应 云冷杉林
下载PDF
Forest Response to the US 1990 Clean Air Act: The Southern Spruce-Fir Ecosystem
4
作者 Stephen A. Bank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3期372-386,共15页
The history of the Black Mountains in North Carolina and the southern Spruce-Fir ecosystem has been fraught with widespread forest decline since the mid 1960’s. Balsam Woolly Adelgid attacks and acidic deposition wer... The history of the Black Mountains in North Carolina and the southern Spruce-Fir ecosystem has been fraught with widespread forest decline since the mid 1960’s. Balsam Woolly Adelgid attacks and acidic deposition were two of the most recognized causes of decline. Uncertainty arose about the future of these forests, and projections were made regarding the endangerment or extinction of the endemic Fraser fir ([Pursh] Poiret). This study analyzed data sets from a permanent plot network in the Black Mountains dating 1985, 2002, and 2012. Indications that the Fraser fir population is stabilizing from a “boom-bust” cycle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has entered the stem exclusion stage of forest stand development are evident. Fir live stem density increased more than 250% from 1985 to 2002, and then declined 40% by 2012 at the highest elevations in the forest. Overall, fir appeared to be more impacted on western facing slopes than eastern ones. The population of red spruce experienced a steady decrease in live stem counts, but an increase in live basal area through all years, and at all elevation classes (1675 m, 1830 m, and 1980 m), indicating a normal progression through stand development. Red spruce was also most negatively impacted on western facing slopes. Live stem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01) than eastern plots, but live basal area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Atmospheric deposition concentrations of the four main acidic molecules at Mt. Mitchell all peaked in 1998, but decreased by 2012. These reductions, occurring shortly after tightened regulations in the 1990 amendments to the Clean Air Act may hav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ed forest resil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pruce-fir BALSAM Woolly Adelgid FOREST stand Development FOREST RESPONSE FOREST Regeneration Atmospheric Deposition FOREST DECLINE
下载PDF
我国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更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新峰 亢新刚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8,共5页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 ,在国民用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天然更新对森林群落的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伐是影响森林更新的主要人为干扰因素之一。对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适宜采用择伐 ,不适宜采用皆伐。...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 ,在国民用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天然更新对森林群落的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伐是影响森林更新的主要人为干扰因素之一。对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适宜采用择伐 ,不适宜采用皆伐。择伐强度在 3 0 %以下有利于天然更新。林隙中更新树种的种类和数量通常多于林冠下 ,林隙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更新 森林演替 采伐 林隙 枯倒木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各土层土壤理化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岳 王海燕 +3 位作者 李旭 杨晓娟 刘玲 李卫松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4-1429,共6页
本研究以8块不同林分密度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密度对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变化(P<0.05);除全氮外,其他养分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 本研究以8块不同林分密度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下密度对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著变化(P<0.05);除全氮外,其他养分元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土壤养分浓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也没有在某一密度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林分密度为1 058株·hm-2时,虽然土壤养分浓度有所降低,但总体差异并不显著。这说明在试验区目前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状况并未受影响,可适当补植,增加林地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 土壤养分 林分密度
下载PDF
择伐强度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林 杨华 +1 位作者 亢新刚 岳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 探讨不同强度的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天然云冷杉林在3种不同强度(弱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22年后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块样地林分整体和主要树种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强度择伐林木多呈聚集分布,而弱度、中度择伐树种大多处于随机和均匀分布;主要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弱度择伐的负相关现象多于其它择伐类型。弱度择伐更加有利于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云冷杉林 择伐强度 空间分布格局 O-ring统计
下载PDF
台风“布拉万”对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试验林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姚丹丹 余黎 +7 位作者 雷相东 卢军 符利勇 张晓红 耿少波 赵忠林 张会儒 汪兆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74-3683,共10页
台风是重要的森林干扰因子之一,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012年的台风"布拉万"对我国东北地区局部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受灾最重的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相... 台风是重要的森林干扰因子之一,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012年的台风"布拉万"对我国东北地区局部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以受灾最重的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林分结构和地形条件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木损伤类型可分为折断、连根拔起、搭挂、压弯4种,其中连根拔起为最主要的损伤类型,占总损伤株数的52%,台风灾害造成的林木株数损伤率平均为14.09%。(2)径级大小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显著。损伤主要发生于径级较小林分处,径级越大,其株数损伤率越小。(3)林木株数损伤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但在统计学上它们的关系不显著。(4)不同树种间的林木株数损伤率差异显著,落叶松、冷杉等针叶树种损伤株数最多。(5)林分的树种多样性指数与林木株数损伤率无显著的相关性。(6)海拔、坡度和坡位对林木株数损伤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坡向的影响显著,东北坡向林分的林木株数损伤率最大。研究结果可以为灾后森林恢复和减少风灾影响的森林培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 台风灾害 林分结构 地形
下载PDF
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勃 王新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金沟岭林场198块固定样地数据,分别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量生长模型,分析林分蓄积生长与林分因子、气候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将多个... 根据金沟岭林场198块固定样地数据,分别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立东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蓄积量生长模型,分析林分蓄积生长与林分因子、气候因子的关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贝叶斯模型平均法建模时将多个模型组合进行加权建模,减少了冗余变量,建立的模型较逐步回归更为准确;海拔、林分断面积、林分密度、林分平均胸径、低于0℃积温、低于18℃积温、参考蒸发量是影响林分蓄积生长的主要因素;逐步回归的决定系数(R^(2))为0.95,均方根误差(R_(MSE))为17.53;贝叶斯模型平均法的决定系数(R^(2))也为0.95,均方根误差(R_(MSE))为3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法 针阔混交林 林分蓄积量 先验信息
下载PDF
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林直径结构及生长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子卉 杨华 +3 位作者 张恒 王全军 孙权 杨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2,共8页
【目的】混交林择伐技术对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本文对择伐后的落叶松云冷杉林林分直径结构和生长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科学进行择伐活动和合理调整林木径级株数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以落叶松云冷杉近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 【目的】混交林择伐技术对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本文对择伐后的落叶松云冷杉林林分直径结构和生长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科学进行择伐活动和合理调整林木径级株数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以落叶松云冷杉近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样地(0%)和轻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样地各4块,利用伐后5~11年的观测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强度择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生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中度、强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明显增大,表明择伐为林分中保留木创造养分空间,加速了林分胸径和蓄积的生长进程。伐后5~11年,对照样地和中度择伐样地Weibull分布曲线呈右偏,样地内中小径材居多,且中度择伐样地径级分布宽广;轻度择伐和强度择伐样地呈左偏分布,林分内中大径材较多。对照样地Weibull分布的c值变化不大,择伐样地c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说明择伐去除劣势木,增加林分空间,林分结构得到优化。一定强度的择伐还能降低林分中林木的枯损率,而高强度择伐会增加林木风倒的风险。【结论】从可持续经营角度看,可根据不同经营目的选择适当的择伐策略。中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林的林木生长速率明显增大,林分中林木径级较完整,林分结构稳定,林木枯损率减少,有利于林分生长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 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 直径结构 林分生长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梦弢 亢新刚 +2 位作者 郭韦韦 孟京辉 杨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72,共8页
【目的】选择能够正确拟合经过采伐后的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的模型。【方法】以长白山12块经过2~3次采伐的云冷杉过伐林固定样地数据为依据,分别运用负指数、三参数Weibull、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拟合云冷杉混交林的直... 【目的】选择能够正确拟合经过采伐后的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的模型。【方法】以长白山12块经过2~3次采伐的云冷杉过伐林固定样地数据为依据,分别运用负指数、三参数Weibull、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拟合云冷杉混交林的直径分布。【结果】12块样地密度为535~1035株/hm^2,平均胸径变化不大,在20.1~23.9cm;所有样地直径分布偏度为正。除1号、7号样地的直径结构用负指数模型效果较好,2号、4号样地用三参数weihull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外,其余样地均适合用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拟合。【结论】3种分布模型中,负指数模型拟合近似“反J”型曲线时效果较好,而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在拟合不规则直径分布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混交林 直径分布 负指数模型 Weibull模型 限定混合Weibull模型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不同择伐强度下云冷杉林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亦彤 王新杰 +2 位作者 刘丽 和敬渊 杨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78,89,共11页
[目的]探讨择伐强度对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选择不同择伐强度(0%,20%,30%,40%)的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各设置3块样地,根据样地中林木坐标点图构建林分的Vorono... [目的]探讨择伐强度对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选择不同择伐强度(0%,20%,30%,40%)的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各设置3块样地,根据样地中林木坐标点图构建林分的Voronoi图,同时建立TIN三角网,结合Voronoi图结点距离判定对样地进行边缘校正,利用角尺度、昆交度、竞争指数、林木点密度、林层指数和开阔比数6个空间结构参数,对比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林分及林分中云杉、冷杉、红松、紫椴、枫桦等5个主要树种的空间结构变化.[结果]择伐对云冷杉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影响不大,择伐后10年各林分处于均匀分布状态,5个主要树种亦呈均匀分布.不同择伐强度云冷杉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630~0.716,林分处于强度混交状态,其中40%择伐强度下林分的混交度最高,20%择伐强度次之,5个主要树种均属强度或极强度混交.采用竞争指数和林木点密度分析不同择伐强度下云冷杉林分的林木竞争压力,得到相似的排序结果,均为0%>30% >40%>20%,可知择伐强度20%林分的竞争指数和林木点密度皆小于其他样地,林分所受竞争压力最小,有较大的生长活力,其中冷杉作为优势种所受竞争压力较大.各林分中林木大部分位于中上层,林分整体垂直分层较单一,择伐强度30%林分的林层指数为0.398,林层丰富度高于其他林分,冷杉、红松、云杉多占据林分上层.不同择伐强度云冷杉林的平均开阔比数为0.712~0.743,林分整体处于开阔状态,其中择伐强度20%林分的开阔比数高于其他林分,说明择伐强度20%林分内光照条件和透光性优于其他林分;各林分中红松、冷杉、云杉开阔比数均较高,紫椴、枫桦开阔比数均较低.[结论]择伐强度20%云冷杉林分的状态整体优于其他林分,择伐强度30%林分的垂直层次丰富度较高,因此云冷杉天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强度 云冷杉天然林 林分空间结构 VORONOI图
下载PDF
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亦彤 王新杰 +3 位作者 刘雨 贾大鹏 江涛 刘时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0,共4页
以构建Voronoi多边形和建立TIN三角网空间连接确认空间结构单元,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分析汪清县金沟岭林场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云冷杉最常见的结构单元为1株中心与5株相邻木... 以构建Voronoi多边形和建立TIN三角网空间连接确认空间结构单元,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空间密度指数,分析汪清县金沟岭林场典型云冷杉天然次生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云冷杉最常见的结构单元为1株中心与5株相邻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1,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属强度混交状态;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数为0.513,林木处于中等竞争,林分大小分化适中;主要树种的竞争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冷杉、红松和云杉,冷杉作为优势树种竞争力强,生长活力一般;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059,空间密度指数为0.521,林分整体处于随机向均匀分布过渡的状态;椴树、枫桦、红松、冷杉和云杉作为中心木,其周围的邻近木处于随机分布状态,其他树种单元处于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沟岭林场 天然云冷杉林 林分空间结构 泰森多边形法
下载PDF
清林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秀红 郑小贤 黄新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2期34-36,共3页
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林分的归堆法、归带法和散铺法3种清林方式,采用标准地和路线调查法进行了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这3种清林方式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天然更新影响较小;散铺法对该林型林下植被的... 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林分的归堆法、归带法和散铺法3种清林方式,采用标准地和路线调查法进行了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这3种清林方式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天然更新影响较小;散铺法对该林型林下植被的生长有影响。堆放时间超过10a的枝堆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云冷杉幼苗,这说明堆枝可以为云冷杉天然更新的发生提供更多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林方式 云冷杉 针阔混交林 天然更新 归堆法 归带法 散铺法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隙结构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黎明 亢新刚 杨华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4,22,共5页
通过对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6.5 hm^2中的75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人工经营条件下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中的林隙大小结构,以及不同大小结构下的林隙更新情况。结果表明:该类森林内的林隙形成方式以择伐为主,40~60 m^2的... 通过对金沟岭林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36.5 hm^2中的75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人工经营条件下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中的林隙大小结构,以及不同大小结构下的林隙更新情况。结果表明:该类森林内的林隙形成方式以择伐为主,40~60 m^2的林隙数量最多,该类林隙多由2~3棵形成木构成,林隙密度是20.5%;在20~40 m^2的林隙中更新情况最好,多由1~2株林木被伐形成。因此建议采伐作业时不要连续采伐2株以上,以保持好的天然更新环境,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大小结构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更新 森林经营
下载PDF
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年龄变动及估测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云云 亢新刚 +3 位作者 高延 冯启祥 姚景春 王卓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7,共6页
本文采用长白山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14个皆伐样地数据,分析6个主要树种的径阶年龄变异系数,根据其计算不同精度下外业抽样调查估测林分年龄所需的样本量;采用平均木法估测林分年龄,分析其估测精度随着株数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 本文采用长白山地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14个皆伐样地数据,分析6个主要树种的径阶年龄变异系数,根据其计算不同精度下外业抽样调查估测林分年龄所需的样本量;采用平均木法估测林分年龄,分析其估测精度随着株数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年龄变异系数随着径阶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变化。云杉、冷杉和红松3种针叶树的年龄变异系数随径阶变化差异较小,主要在20%~35%之间变化;紫椴、枫桦和色木槭3种阔叶树则在15%~35%之间变化。采用1~3株平均木估测林分年龄精度较低,一般在30%~60%;随着株数的增加估测精度逐渐提高,一定株数后精度增加变缓,基本在90%以上,随后在最高值处上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 年龄估测 变异系数 样本量 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