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杜金哲 李文雄 +2 位作者 白祥和 胡尚连 刘锦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9,共9页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高产高蛋白类型虽前期下降快,但后期回升速度也快,最终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接近成熟时趋于稳定。等量氮肥分期施用,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氮,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具有增加粒重的双重作用。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方向不同,高产高蛋白品种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多,能够兼顾产量和蛋白质的同时增加。后期保持高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持续过程是高产、高蛋白类型的重要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蛋白质含量 产量 氮肥 施肥
下载PDF
高产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永宏 王克如 +6 位作者 赵如浪 王楷 赵健 王喜梅 李健 梁明晰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9,共13页
【目的】明确高产春玉米(15 000 kg.hm-2)的源库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揭示玉米不同密度对源、库及其产量的调控规律。【方法】在新疆、宁夏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玉米高产区共设置4个试验点(新疆农四师71团、新疆农六师奇台农场、宁夏大学试... 【目的】明确高产春玉米(15 000 kg.hm-2)的源库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揭示玉米不同密度对源、库及其产量的调控规律。【方法】在新疆、宁夏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玉米高产区共设置4个试验点(新疆农四师71团、新疆农六师奇台农场、宁夏大学试验农场、宁夏同心县),按照统一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广适、耐密、高产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12个密度处理(从1.5万—18万株/hm2)以创造不同源库类型和产量水平,研究高产(15 000 kg.hm-2及以上)玉米的物质生产特征、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单株粒重、单穗粒数、收获指数和粒叶比等源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24 937—54 895 kg.hm-2,19 270 kg.hm-2(最高单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37 417 kg.hm-2,其中吐丝前占44.31%,吐丝后占55.69%;高产玉米产量与最大LAI、光合势均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最大LAI为3.9—11.4,光合势为113 401—502 703 m2.d,最高单产玉米最大LAI为6.68,光合势为348 142 m2.d;产量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88**),15 000 kg.hm-2以上的玉米,单株穗重为95.5—289.6 g,穗粒数为366.6—545.9粒,千粒重为232.6—388.6 g,最高产量玉米单株穗重平均为169 g,穗粒数为469粒,千粒重为361.0 g;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均呈二次函数关系;高产玉米产量与收获指数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收获指数为31.5%—61.9%,最高单产玉米收获指数为51.5%,产量与粒数/叶面积和粒数/叶干重相关不显著(r粒数/叶面积=0.1520,r粒数/叶干重=0.2577),而与粒重/叶干重极显著相关(r=0.5847**),两者呈二次曲线关系,15 000kg.hm-2以上高产玉米,粒重/叶重为1.1—7.13,粒重/叶面积为149.4—506.5 g.m-2,最高产量时的粒叶比为5.39和366.4g.m-2。【结论】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物质积累量、光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春玉米 物质生产 源库关系 密度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解文艳 周怀平 +1 位作者 杨振兴 关春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3,共6页
为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田降水利用率,改善作物的水分有效性,于2008-2013年在山西省寿阳县国家旱作农业科技攻关试验区,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渗水地膜覆盖(S)、普通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PJ)、普通地... 为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田降水利用率,改善作物的水分有效性,于2008-2013年在山西省寿阳县国家旱作农业科技攻关试验区,连续定点定位设置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渗水地膜覆盖(S)、普通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PJ)、普通地膜覆盖(P)、秸秆覆盖(J)5个不同覆盖栽培模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产量及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6年研究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均对土壤水分具有保持作用,0-200cm土层6年平均土壤贮水量较对照增加3.5%∽8.8%。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渗水地膜覆盖(S)、普通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PJ)、普通地膜覆盖(P)和秸秆覆盖(J)处理增产效果显著,6年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27.8%,26.7%,19.2%,17.0%和6.9%,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16%,29.63%,21.16%,15.87%和5.29%。渗水地膜覆盖(S)处理净收入最高,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次之,6年平均净收入分别较对照增加1 924.2,1 703.6元/hm2。因此,渗水地膜覆盖(S)和渗水地膜与行间秸秆覆盖(SJ)处理在改善土壤水分效应的同时能显著增产增收,是北方半湿润偏旱区春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土壤水分 春玉米 产量 北方半湿润偏旱区
下载PDF
宁夏春小麦缺氮导致减产的生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强 王彦才 马宏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61,共6页
小麦缺氮影响到叶片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含氮量,根系活力也较早的进入衰退阶段,且质量水平低下。缺氮程度越深,恶化越深。这种发生在小麦开花后的生理功能早衰,可明显影响籽粒形成和灌浆过程,致使穗粒数减少,灌浆持续期缩短,... 小麦缺氮影响到叶片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含氮量,根系活力也较早的进入衰退阶段,且质量水平低下。缺氮程度越深,恶化越深。这种发生在小麦开花后的生理功能早衰,可明显影响籽粒形成和灌浆过程,致使穗粒数减少,灌浆持续期缩短,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明显降低。因此,保证小麦生长中后期充足的氮素供应,防止早衰是提高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缺氮 早衰 生理功能 籽粒产量 叶片光合效率 叶绿素含量 根系活力
下载PDF
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分析——以长武试区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宗明 梁银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研究一个地区的作物生产潜力可以发现提高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 ,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以长武试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 ,计算了黄土塬区光温潜力、气候潜力 ,并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该区光温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麦为 ... 研究一个地区的作物生产潜力可以发现提高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 ,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以长武试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 ,计算了黄土塬区光温潜力、气候潜力 ,并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该区光温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麦为 6 910 .5 kg/hm2 ,春玉米为 10 718.6 kg/hm2 ,年际变化不大 ;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麦为 6 190 .3kg/hm2 ,春玉米为 876 8.7kg/hm2 ,年际波动较大。 1986— 1990年 ,试区作物产量潜势实现率较低。1990— 1994年 ,小麦和玉米大田产量已经接近当地的气候生产潜力。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注意稳定化肥用量 ,使 N,P比更加合理 ,并大力推广地膜及秸杆覆盖技术 ,增施有机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武试区 冬小麦 春玉米 作物生产潜力 黄土塬区 光温潜力 气候潜力
下载PDF
2011—2050年RCP4.5新情景下东北春玉米种植布局及生产评估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亚南 刘颖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105-3114,共10页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春玉米适种区域及其生育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模式RegCM4输出的未来RCP4.5新气候情景逐日资料,采用经验频率法预测80%保证率下2011—2050年中国东北地区早、中、晚熟型春玉米种植区域时空变...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春玉米适种区域及其生育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模式RegCM4输出的未来RCP4.5新气候情景逐日资料,采用经验频率法预测80%保证率下2011—2050年中国东北地区早、中、晚熟型春玉米种植区域时空变化,同时结合作物模型DSSAT4.5对黑龙江省晚熟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变化特征及该省因气候变化而新增的晚熟品种可能种植区内晚熟玉米的适种性进行模拟评估。【结果】RCP4.5情景下,2011—2050年东北三省≥10℃的积温呈增加趋势,早、中、晚熟型玉米品种种植界限均有不同程度的北扩或东移,可能种植范围扩大。黑龙江省2011—2050年间晚熟玉米新增可能种植区域内适宜种植晚熟品种;气候变化对原有种植区内晚熟品种生殖生长期的影响程度大于对营养生长期的影响,全生育期天数平均缩短2—11 d;产量变化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不考虑CO2肥效作用和考虑CO2肥效作用两种方案下的产量变化范围均介于±20%以内,但考虑CO2肥效作用时的产量较高。【结论】因气候条件变化而新增的春玉米种植区域的适种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评估。未来40a玉米全生育期天数变化主要源于生殖生长期缩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带来的肥效作用可抵消一部分因温度升高产生的对玉米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RCP4 5气候情景 东北 热量资源 适种性 生产评估
下载PDF
黄土塬区主要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宗明 梁银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3期33-37,共5页
研究一个地区的作物生产潜力可以发现提高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 ,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本文以长武试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 ,计算了黄土塬区光温潜力、气候潜力 ,并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该区光温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 研究一个地区的作物生产潜力可以发现提高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 ,为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本文以长武试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 ,计算了黄土塬区光温潜力、气候潜力 ,并与实际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该区光温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麦为 691 0 .5kg/ hm2 ,春玉米为 1 0 663 .4kg/ hm2 ,年际变化不大 ;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值冬小麦为 590 4.6kg/ hm2 ,春玉米为 81 48.4kg/ hm2 ,年际波动较大。冬小麦 WCR为 0 .84;春玉米 WCR为 0 .76。试区大田产量冬小麦为旱作产量潜势的 57.7% ,光温潜力的 46.3 % ,春玉米为旱作产量潜势的 82 .8% ,光温潜力的 61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区 粮食作物 生产潜力 作物产量 自然气候条件
下载PDF
缓效和速效氮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谢婷婷 赵欢 +4 位作者 肖厚军 陈云梅 胡岗 秦松 何成兴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研究稳定性缓释肥与尿素配施的玉米增产增效效应,采用田间试验,设5种处理,CK(不施肥)、NPK(习惯施肥)、80%C(80%缓释肥)、60%C+20%Ub(60%缓释肥+20%尿素基肥)和60%C+20%Ut(60%缓释肥+20%尿素追肥)。结果表明,60%C+20%Ut处理能够增加... 为研究稳定性缓释肥与尿素配施的玉米增产增效效应,采用田间试验,设5种处理,CK(不施肥)、NPK(习惯施肥)、80%C(80%缓释肥)、60%C+20%Ub(60%缓释肥+20%尿素基肥)和60%C+20%Ut(60%缓释肥+20%尿素追肥)。结果表明,60%C+20%Ut处理能够增加有效行粒数和百粒重,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达10256 kg/hm^(2)。各处理玉米整株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表现出氮>钾>磷,玉米养分积累量以玉米子粒和叶的氮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53.87、106.76 kg/hm^(2);玉米茎对K的积累量最多,以60%C+20%U处理最高,为83.75 kg/hm^(2);60%C+20%Ub和60%C+20%Ut处理均能提高氮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在经济效益上,60%C+20%Ut处理的纯收入最高。综上,在贵州黄壤区氮肥减量20%下的缓释肥和尿素配施更能促进玉米高产,达到减氮增产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运作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生产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解文艳 周怀平 +3 位作者 杨振兴 刘志平 白雪 程曼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在山西省春玉米主产区连续3年开展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不覆盖(CK)、覆盖渗水地膜(SS)、覆盖光降解地膜(GJ)、覆盖生物降解地膜(SJ)、覆盖普通地膜(PE)5个处理,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的综合效应,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春玉米... 在山西省春玉米主产区连续3年开展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不覆盖(CK)、覆盖渗水地膜(SS)、覆盖光降解地膜(GJ)、覆盖生物降解地膜(SJ)、覆盖普通地膜(PE)5个处理,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的综合效应,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半干旱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地膜覆盖类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PE、SS、GJ和SJ处理5 cm土层土壤温度较CK分别提高3.5、2.5、2.3和1.1℃。春玉米全生育期0~100 cm土层3年平均土壤贮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GJ、SJ、SS、PE、CK;(2)地膜覆盖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高于不覆盖处理,其中SJ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较CK处理增加了0.30 g/kg。地膜覆盖处理显著降低0~3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SJ处理累积量最低,为455.53 kg/hm^(2)。(3)地膜覆盖处理能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SJ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CK处理分别提高24.35%和7.46 kg/(hm^(2)·mm)。(4)地膜覆盖处理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素吸收。与CK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春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5.83~23.27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提高3.81~9.73 kg/kg,且均以SJ处理最高。生物降解地膜在增温保水、改善土壤耕层养分、促进春玉米高产、水肥高效利用及缓解残膜污染等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有效、合理的覆盖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地膜覆盖 土壤硝态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ⅩⅢ.东北三省春玉米熟型调整的降水限制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娥 赵锦 +2 位作者 叶清 高继卿 杨晓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847-3859,共13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降水条件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春玉米种植品种熟型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5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7年分为2个时间段(1961—1985年和1986—2...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降水条件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春玉米种植品种熟型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5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7年分为2个时间段(1961—1985年和1986—2017年)。基于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2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1981—2007年玉米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条件的变化特征,并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降水条件变化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1)1961—2017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的敏感地带内实际播种期呈提前趋势,成熟期呈推迟趋势,实际生产中品种熟型的调整导致实际生育期延长。(2)敏感区域内春玉米品种熟型的调整,使生育前期(播种—拔节)和后期(开花—成熟)需水量增加,生育中期(拔节—开花)需水量减少;同时,生育前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生育中期和后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3)品种熟型调整后,春玉米生育中期有效降水量满足率最低。(4)品种熟型调整后,气候生产潜力在中晚熟品种调整为晚熟的区域5南部和西部的宽甸和通榆站点呈减小趋势,波动性增加,在特早熟品种调整为早熟的区域1和早熟品种调整为中熟的区域3北部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且波动性降低。【结论】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东北地区敏感区域内有效降水量满足率在生育中期和后期降低,气候生产潜力在研究区域的西部和南部减小、东部增大且不稳定性高。因此,在敏感区域的东部、西部和南部仍要进一步关注品种熟型的选取,同时在春玉米生育中期和后期,及时进行灌溉补充水分,确保春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敏感区 春玉米 生产潜力
下载PDF
施用硅肥对田间春小麦花后源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郝立冬 贾森 +2 位作者 刘绍武 郭海滨 于立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以两个黑龙江春小麦品种即龙麦26(不耐密)和克旱16(耐密)为材,在田间机播条件下进行不同硅肥用量基施试验,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性能、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以探明基施硅肥对春小麦源库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硅肥... 以两个黑龙江春小麦品种即龙麦26(不耐密)和克旱16(耐密)为材,在田间机播条件下进行不同硅肥用量基施试验,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期的光合性能、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以探明基施硅肥对春小麦源库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硅肥可协调小麦源库关系,使小麦源足、库大。两个春小麦品种施入硅肥后穗长和小穗数增加,千粒重未达到显著水平,硅肥提高了不耐密品种的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了耐密品种的穗数。不耐密品种龙麦26、耐密品种克旱16的最优硅肥施用量分别为30 kg·hm-2、60 kg·hm-2,过多施入硅肥反倒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春小麦 源库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对春小麦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晓华 康建宏 邬雪婷 《农业科学研究》 2013年第4期5-12,共8页
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危害,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探讨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对春小麦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使春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支链淀粉含量下降,直支比增大,总淀粉降低显著,... 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危害,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探讨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对春小麦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使春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支链淀粉含量下降,直支比增大,总淀粉降低显著,淀粉品质下降.花后高温导致春小麦粒质量降低,产量下降.因此,采取相应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夏春小麦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高温 淀粉 产量
下载PDF
CO_2浓度增加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5 位作者 李巧珍 王鹤龄 赵鸿 阳伏林 赵福年 齐月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59-2969,共11页
为了解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响应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开展了CO_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试验设对照(390μmol·mol^(-1))、480μmol·mol^(-1)和570μmol·mol^(-... 为了解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春小麦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响应特征,在典型半干旱区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开展了CO_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试验设对照(390μmol·mol^(-1))、480μmol·mol^(-1)和570μmol·mol^(-1)3个CO_2浓度.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使春小麦冠层空气温度小幅上升,10 cm深处的土壤环境温度下降;CO_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480和570μmol·mol^(-1)浓度下,地上干物质量平均增长20.6%和41.5%,总干物质量平均增长19.3%和39.6%.生物量增加主要是由茎叶干物质量增加所致,与生育中期物质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有关;在两种CO_2浓度处理下,植株根冠比分别降低7.3%和11.8%,CO_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贡献大于地下部分;CO_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影响最终产量,在480和570μmol·mol^(-1)浓度下,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8.9%和19.9%;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长期效应不明显,随CO_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蒸腾速率降低,蒸发蒸腾量减小.随CO_2浓度升高,叶片、群体和产量3个水平的WUE都增加,其中群体水平的WUE增幅最大,产量水平的WUE增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增加 春小麦 生产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区
原文传递
东北不同生态区春玉米的产量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琦 侯立白 +2 位作者 董志强 李向岭 赵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5,共3页
为明确东北不同地区春玉米光合特性、产量构成与产量的关系,在内蒙古通辽、吉林九台、吉林龙潭和吉林二道进行区域比较试验,测定其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表现为内蒙古通辽>吉林二道>吉林九台>... 为明确东北不同地区春玉米光合特性、产量构成与产量的关系,在内蒙古通辽、吉林九台、吉林龙潭和吉林二道进行区域比较试验,测定其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表现为内蒙古通辽>吉林二道>吉林九台>吉林龙谭。对产量性能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平均叶面积指数是影响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产量 生态区
下载PDF
复合材料汽车板簧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振兴 竺铝涛 沈伟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降低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汽车零部件开始选用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替代钢材。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的关键性零部件,也是汽车减重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钢板弹簧,复合材料板簧在至少减重50%的同时还具有更高的疲劳寿命、更佳的阻尼效果... 为了降低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汽车零部件开始选用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替代钢材。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的关键性零部件,也是汽车减重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钢板弹簧,复合材料板簧在至少减重50%的同时还具有更高的疲劳寿命、更佳的阻尼效果以及更良好的耐腐蚀性等性能。介绍了复合材料板簧在国内外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复合材料板簧的主要成型工艺及性能特点,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应从复合材料板簧的目标应用角度出发,建立从原材料制备、结构设计、工艺优化、自动化生产及性能检测为一体复合材料板簧生产流程,只有生产出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复合材料板簧才能推动其在汽车行业更普遍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板簧 研究进展 生产工艺 性能特点 轻量化
下载PDF
春繁阶段赣北地区中华蜜蜂生产性能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6
作者 韩兵庚 张雪琦 +7 位作者 张猛 张串联 周伟良 娄文 赵者云 伊作林 高艳 夏晓翠 《中国蜂业》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为提高蜂群利用率,观察赣北地区中华蜜蜂从越冬后至第一个采集期(山乌桕花期)开始,蜂群增长变化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1月初开始包装春繁,至3月中下旬培育新蜂王、组织蜂群分蜂,蜂群可达到较高利用效率;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与蜂群群势... 为提高蜂群利用率,观察赣北地区中华蜜蜂从越冬后至第一个采集期(山乌桕花期)开始,蜂群增长变化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1月初开始包装春繁,至3月中下旬培育新蜂王、组织蜂群分蜂,蜂群可达到较高利用效率;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与蜂群群势呈负相关,1足框蜂交尾成功率最高;蜂王的日产卵量与外界蜜粉源呈正相关,蜂王日产卵量可高达640余粒。在江西中蜂养殖生产中,常因春繁管理不当而影响整个蜂场的采集力,本试验可以为其提供更精准的春繁模式,指导蜂农适时春繁来培育采集蜂,从而提高养蜂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春繁 生产性能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与生物炭用量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颂 杨卫君 +4 位作者 宋世龙 陈雨欣 杨梅 惠超 张金汕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
【目的】探究水炭耦合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常规灌水量(w0)、灌水量减少10%(w1)、灌水量减少20%(w2)3个灌水量水平和不施生物炭(b0)、施加生物炭10 t/hm^(2)(b1)、施加生物炭20 t/hm^(2)(b2)3个生物炭施... 【目的】探究水炭耦合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常规灌水量(w0)、灌水量减少10%(w1)、灌水量减少20%(w2)3个灌水量水平和不施生物炭(b0)、施加生物炭10 t/hm^(2)(b1)、施加生物炭20 t/hm^(2)(b2)3个生物炭施加量的2因素3水平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及生物炭用量对春小麦植株光合及产量的影响,建立基于生物炭施加量、灌水量与产量的拟合模型。【结果】生物炭施用量显著影响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b0w0处理相比,施生物碳与减少灌水量的组合春小麦LAI提升9.1%~25.41%,花后20 d春小麦SPAD值提升了1.7%~10.73%。不同灌水量处理显著影响春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形成;灌水量为w1时,施加适量的生物炭能促进春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提升春小麦光合特性与产量;灌水量为w2时,施加生物炭(b1w2、b2w2处理)会使春小麦光合特性下降,春小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摩尔分数分别下降11.58%~18.15%、55.85%~66.3%、67.42%~75.94%和16.2%~27.19%。灌水量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较生物炭影响更大,但灌水量为w1时,添加生物炭(b1w1、b2w1处理)的春小麦产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b1w1处理春小麦产量较b0w0处理提升7.57%,而b2w1处理通过增加千粒质量提高产量,产量增幅达到3.36%。【结论】结合模型模拟分析可知,灌水量减少10%和生物炭施加20 t/hm^(2)组合是最有利用于北疆灌区春小麦稳产、高产的施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生物炭 控水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昱 吴宏亮 +1 位作者 康建宏 姚珊 《农业科学研究》 2013年第4期13-17,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气孔导度下降显著,下降幅度达19.5%~43.6%.说明高温胁迫使春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率也有显著影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的水分利用率较对照下降13.26%~23.4%,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宁春4号千粒质量下降19.91%,宁春47号千粒质量下降25.09%,产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来缓解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提高春麦区的小麦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花后高温 光合指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国红 杨恒山 +3 位作者 张玉芹 肖利 李莹莹 高聚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3,共7页
以金山2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目标产量11.25 t.hm-2,以NH表示)、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2.75.thm-2,以GC表示)和再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4.25 t.hm-2,以ZGC1、ZGC2表示,ZGC1和ZGC2密度相同,施肥时期不同)下... 以金山2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目标产量11.25 t.hm-2,以NH表示)、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2.75.thm-2,以GC表示)和再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4.25 t.hm-2,以ZGC1、ZGC2表示,ZGC1和ZGC2密度相同,施肥时期不同)下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均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描述,2个品种籽粒的终级生长量,除先玉335中下部籽粒外均表现为NH〉GC〉ZGC1〉ZGC2。2个品种起始生长势均表现为NH〉GC〉ZGC,其中,金山27表现为ZGC1〉ZGC2,先玉335则为ZGC2〉ZGC1。4种栽培模式下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NH〉GC〉ZGC2〉ZGC1,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以NH最快,ZGC2最慢;有效灌浆期总体上表现为ZGC1〉ZGC2〉NH〉GC。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大小,在灌浆不同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灌浆渐增期和快增期均表现为NH〉GC〉ZGC,而灌浆缓增期则表现为ZGC〉NH〉GC。灌浆快增期积累的干物质量对产量的贡献率为ZGC2〉ZGC1〉GC〉NH。脱水速率前期表现为NH〉GC〉ZGC1〉ZGC2,授粉后32~60 d的脱水速率为ZGC2〉ZGC1〉GC〉NH,且模式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栽培模式 灌浆特性 产量因素
下载PDF
春季半开放式鸡舍不同位点温湿度变化及蛋鸡生产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辉 邸科前 +2 位作者 吴鹏威 白康 黄仁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32,共4页
为探讨春季半开放式鸡舍舍内不同位点温湿度变化及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7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2 520只,按照鸡舍纵向方向分为进风口、中间、出风口3个位点进行分组,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按照鸡舍垂直方向分为上层、... 为探讨春季半开放式鸡舍舍内不同位点温湿度变化及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7周龄海兰灰商品蛋鸡2 520只,按照鸡舍纵向方向分为进风口、中间、出风口3个位点进行分组,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按照鸡舍垂直方向分为上层、中层、下层3个位点进行分组,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结果表明:平均采食量,中间组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比显著降低(P<0.05),上层和中层、下层相比显著降低(P<0.01);料蛋比,上层和中层、下层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中间组与进风口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出风口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蛋重和产蛋率,进风口、中间、出风口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蛋重和产蛋率,上层和下层相比显著降低(P<0.05)。综合评定春季半开放式鸡舍不同位置温湿度存在梯度变化,中间组和上层笼位温湿度更接近蛋鸡最适温湿度范围,料蛋比和采食量显著降低,生产性能相对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开放鸡舍 春季 温湿度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