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潘玉平 杨吉飞 +4 位作者 牛庆丽 Omar Abdallah Mirza 翟斌涛 曾巧英 殷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鹤岗市萝北县、哈尔滨市通河县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情况,在获得25只全沟硬蜱细菌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16S r RNA和fla基因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扩增glt A和r Omp A基因检测斑点...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鹤岗市萝北县、哈尔滨市通河县全沟硬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情况,在获得25只全沟硬蜱细菌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PCR扩增16S r RNA和fla基因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扩增glt A和r Omp A基因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0%(5/25),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68.0%(17/25)。另外,伯氏疏螺旋体阳性样品均显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率为20.0%(5/2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6S r RN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Nov405菌株的相似性为99.65%,fla基因与伽氏疏螺旋体SZ菌株的相似性为99.73%;glt A和r Omp A基因与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暂定株(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的相似性均为100%。结果表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和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在全沟硬蜱中广泛存在,这两种病原的混合感染增加了蜱传人兽共患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沟硬蜱 伯氏疏螺旋体广义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原文传递
河北省西部山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帅 吴含 +5 位作者 张力文 路朝旭 张成龙 李志平 张荣贞 周慧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西部山区蜱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情况,为蜱传斑点热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发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河北省西部山区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 目的调查河北省西部山区蜱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情况,为蜱传斑点热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发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河北省西部山区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在1227份蜱DNA样本中检测出91份阳性,阳性率为7.4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西部山区长角血蜱携带立克次体与河北株暂定种(登录号:HQ651815、HQ651817、HQ651818、HQ651819、HQ651823、HQ651824)、福建株FUJ(登录号:AF169629)同处于一个分支,与河北株立克次体暂定种同源性最高(99.02%),其次是福建株(98.50%)、黑龙江立克次体绥芬株HLJ-054(登录号:AF179362)和黑龙江立克次体虎林株HL-93(登录号:AF179364)(98.13%)、日本株YM(登录号:U43795)(97.92%)。结论河北省西部山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较为严重,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及动物及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长角血蜱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浙江省蜱标本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rOmpA和gltA基因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理平 孟真 +3 位作者 崔清荣 童卫胜 凌峰 王臻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山区蜱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状况,探讨以外膜蛋白A(rOmpA)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glt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可行性。方法利用PCR方法,检测天台县左溪镇和临安县西天目地区共46组蜱类标本中rOmpA和gltA基因特异片段。...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山区蜱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状况,探讨以外膜蛋白A(rOmpA)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gltA)为靶基因的PCR方法可行性。方法利用PCR方法,检测天台县左溪镇和临安县西天目地区共46组蜱类标本中rOmpA和gltA基因特异片段。对所检测到的阳性结果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6组蜱标本中检测发现2组长角血蜱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rOmpA和gltA基因片段均为阳性,核酸序列基本一致,但推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种的进化位置存在差异。结论浙江省部分山区存在蜱中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状况。利用rOmpA和gltA基因能从标本中检测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但从2个结果推测立克次体的分类位置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外膜蛋白A基因 柠檬酸合成酶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我国南方媒介蜱中首次检出黑龙江立克次体(R.heilongjiangii)及马赛立克次体(R.massilliae)近缘菌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丽娟 张景山 +1 位作者 付秀萍 孪明春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媒介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状况。方法采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A基因特异引物,对我国广东省连平县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5组蜱标本中,14组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3.3%。通过测序分析,发现当地长角血...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媒介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带菌状况。方法采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A基因特异引物,对我国广东省连平县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5组蜱标本中,14组检测阳性,阳性率为93.3%。通过测序分析,发现当地长角血蜱携带黑龙江立克次体及马赛立克次体近缘菌。结论我国南方地区除已证实的北亚蜱传斑点热外,还应加强当地其他斑点热的监测及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黑龙江立克次体 马赛立克次体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市鼠、蜱中检测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海林 杨红 +6 位作者 张泮河 曹务春 张云智 袁庆虹 杨卫红 王静林 米竹青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 了解鼠、蜱中自然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状况。方法 用PCR法检测鼠类脾脏和蜱类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结果 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野外山地捕获鼠类 9种 5 1只 ,从大足鼠 (1/ 15 )、大绒鼠 (1/ 7)和短尾 (1/ 8)各检... 目的 了解鼠、蜱中自然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状况。方法 用PCR法检测鼠类脾脏和蜱类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结果 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野外山地捕获鼠类 9种 5 1只 ,从大足鼠 (1/ 15 )、大绒鼠 (1/ 7)和短尾 (1/ 8)各检出阳性 1份 ,其他鼠种均为阴性 ,总阳性率为 5 .88%。从采自弥渡县的 2 0 8只勐突血蜱中检出阳性 5份 ,阳性率为 2 .40 %。结论 初步认为云南省大理地区存在斑点热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检出 阳性率 鼠类 蜱类 疫源地 阴性 山地 自然感染 大理市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曲志强 林汉亮 +5 位作者 许肖枫 马力克·艾则孜 罗毅 马站 孙晓林 刘光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6,共7页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在蜱虫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方法】2018年4~5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对新疆地区10个县(市)的游离蜱和寄生于家畜体表的蜱虫进行采集并鉴定.对采集的蜱虫提取...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在蜱虫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布.【方法】2018年4~5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对新疆地区10个县(市)的游离蜱和寄生于家畜体表的蜱虫进行采集并鉴定.对采集的蜱虫提取基因组,利用SFGR特异引物对提取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用MEGA 6.0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蜱虫2 079只,经鉴定分析,采集的蜱种包括革蜱属、璃眼蜱属和扇头蜱属3属的7个种.扩增得到了包括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ickettsia slovaca)等在内的4种已知SFGR和2株未定种.对其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蜱虫阳性率为40%~80%,平均阳性率为51.5%;不同蜱种间的感染率为1.1%~80%.【结论】通过对新疆地区SFGR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被检地区SFGR病原阳性率较高,存在2种病原交叉感染现象,且扩增到的病原多属我国少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立克次体 阳性率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东北地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卓 王建伟 +6 位作者 于淼 邢悦鹏 冯立 杨义军 王秀红 田圃 吴益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调查东北地区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情况及其种型分布。方法 2012-2014年5-6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在东北3省9个市(县)和黑瞎子岛不同生境采集游离蜱以及家畜(牛、羊)体表寄生吸血蜱并鉴定;采用PCR方法对蜱种进行检测,对检出的... 目的调查东北地区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情况及其种型分布。方法 2012-2014年5-6月,采用人工布旗法在东北3省9个市(县)和黑瞎子岛不同生境采集游离蜱以及家畜(牛、羊)体表寄生吸血蜱并鉴定;采用PCR方法对蜱种进行检测,对检出的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蜱的SFGR阳性率为11.43%,不同地区SFGR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83,P=0.566);不同蜱种SFGR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6.354,P=0.174)。5份嗜群血蜱标本及1份日本血蜱标本、1份森林革蜱标本与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 054株(AF179362.2)和HL-93株(AF179364.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9.30%~100%;3份长角血蜱标本与Candidatus R.hebeiii(QHD-3.HQ651817.1、TS-1.HQ651818.1、QHD-1.HQ651815.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9.83%~100%;4份森林革蜱标本与R.sp.Dn S14(AF009130.2)和吉林株R.sp.JL-02(AY093696.1)聚为一支,同源性为98.79%~100%。结论东北地区蜱类SFGR感染普遍,存在感染SFGR蜱种的多样性和SFGR基因型多样性特点,提示该地区人群应重视对蜱传斑点热的防护,同时应加强患者症状的鉴别与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省大理州发热患者血液中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被引量:8
8
作者 亚红祥 王静林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是否存在斑点热。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患者血液中的立克次体属groEL基因,并进行核酸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血液中检出1例立克次体核酸阳性(检出率5%),其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Rick...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州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是否存在斑点热。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患者血液中的立克次体属groEL基因,并进行核酸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血液中检出1例立克次体核酸阳性(检出率5%),其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Rickcttsia rickcttsii Iowa、Rickcttsia peacockii Rustic、Rickcttsia sibirica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9%)。结论首次证实云南大理地区存在斑点热患者,医疗部门应加强对斑点热的诊断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不明原因发热 实验室检查 云南大理
原文传递
广东省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剑峰 郑夔 +5 位作者 黎薇 罗会明 李灵辉 毕德增 张远富 常炳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是否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方法 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广东省人群、宿主动物感染状况 ;用聚合酶链反应初筛 ,鸡胚卵黄囊培养法直接从标本中分离立克次体 ;用血清学试验、序列测定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检测 86 ... 目的 了解广东省是否存在斑点热自然疫源地。方法 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广东省人群、宿主动物感染状况 ;用聚合酶链反应初筛 ,鸡胚卵黄囊培养法直接从标本中分离立克次体 ;用血清学试验、序列测定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 检测 86 0份自然人群及 32 1份鼠类血清标本 ,发现健康人群平均阳性率为 3.84 % ,各调查点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0 2 .39,df =8,P <0 .0 1) ,山区和平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2 ,df =1,P >0 .0 5 ) ;鼠类阳性率为 4 .6 7% ,针毛鼠、白腹巨鼠、板齿鼠的阳性率分别为 11.5 9%、12 .90 %和 3.13% ;在针毛鼠、白腹巨鼠、板齿鼠发现斑点热自然感染抗体是国内首次报道 ;采集鼠脾标本 32 1份 ,未分离出菌株 ;自鼠体表采集到蜱 394匹 ,从2只针毛鼠体表采集的蜱中分离到 2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命名为GDFK5 8 2 0 0 0株、GDFK5 9 2 0 0 0株 ,经血清学鉴定为西伯利亚种 ,对GDFK5 8 2 0 0 0和GDFK5 9 2 0 0 0的OmpA基因起始部位 5 33bp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 ,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相应基因片段的核苷酸进行比较 ,GDFK5 8 2 0 0 0、GDFK5 9 2 0 0 0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9.6 %~ 10 0 % ,推断氨基酸同源性为 10 0 %。结论 从宿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自然疫源地 调查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免疫印迹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益民 俞树荣 娄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应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黑龙江立克次体54与36株,国内分离株JH-74、Hu-84株及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246株,康氏Simko株,小蛛Kaplan株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作抗原多肽分析。图谱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54... 本文应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黑龙江立克次体54与36株,国内分离株JH-74、Hu-84株及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246株,康氏Simko株,小蛛Kaplan株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作抗原多肽分析。图谱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54与36株两者完全一致,具有两条分子量为215KD、66KD的主要抗原多肽带,和其它立克次体有明显区别,说明在抗原结构上的特异性。JH-74、Hu-84与西伯利亚246三者相同,同属一个种。斑点热群不同种间的抗原多肽带的数量与分子量互有差异。结果说明黑龙江立克次体可能为斑点热群一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休 免疫印迹
下载PDF
黑龙江口岸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成 鞠文东 +7 位作者 王艳梅 徐宁 耿聪 王延禄 焦丹 梁慧杰 王红霞 黄洋 《口岸卫生控制》 2019年第2期53-59,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黑龙江地区密山、绥芬河、嘉荫、东宁、虎林、同江、逊克、萝北、牡丹江、黑河、饶河11口岸蜱类分布、携带及复合感染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利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样本,通过建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目的为了研究黑龙江地区密山、绥芬河、嘉荫、东宁、虎林、同江、逊克、萝北、牡丹江、黑河、饶河11口岸蜱类分布、携带及复合感染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 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利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样本,通过建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A.P.)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特异性片段扩增,通过基因测序对五种新发蜱传疾病作进一步鉴定并分型。结果共采集1306只蜱标本,经分类鉴定分属于革蜱属的森林革蜱、硬蜱属的全沟硬蜱和血蜱属的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共检测出528例(40.43%)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样本和31例(2.37%)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样本。并证实存在三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别为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共检测到复合感染12例,复合感染率为0.92%(12/1306)。结论黑龙江口岸媒介蜱类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及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复合感染现象,提示黑龙江地区蜱媒疾病的危险程度很高,急需加强黑龙江口岸地区蜱媒传染病及其复合感染的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发蜱媒疾病预警监测和防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口岸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复合感染
下载PDF
东北林区啮齿动物中蜱媒立克次体检测及复合感染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卓 王茸 +5 位作者 周德壮 杨义军 于淼 王峰 冯立 吴益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感染多种蜱媒立克次体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吉林省集安、辽宁省宽甸林区采集的野鼠标本进行无形体、埃立克体16S r RNA和斑点热立克次体(SFGR)omp A基因片段检测。结果PCR检测鼠脾标本共132份,埃立克体、无... 目的了解东北林区啮齿动物感染多种蜱媒立克次体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吉林省集安、辽宁省宽甸林区采集的野鼠标本进行无形体、埃立克体16S r RNA和斑点热立克次体(SFGR)omp A基因片段检测。结果PCR检测鼠脾标本共132份,埃立克体、无形体、SFGR阳性率分别为14.39%、6.06%和10.61%。其中,集安66份,埃立克体、无形体、SFGR的阳性率均为7.58%;宽甸66份,埃立克体、无形体和SFGR的阳性率分别为21.21%、4.55%和13.64%,埃立克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形体和SFGR(χ2=8.058,P=0.018)。宽甸野鼠以埃立克体感染为主,阳性率明显高于集安(χ2=3.935,P=0.047)。不同鼠种埃立克体、无形体和SFGR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黑线姬鼠13.79%、6.90%和13.79%,林姬鼠20.00%、4.00%和8.00%。132份野鼠标本中,埃立克体与无形体复合感染标本2份(1.52%),埃立克体与SFGR复合感染标本3份(2.27%),复合感染率为3.79%。结论调查地区野鼠中无形体、埃立克体、SFGR感染普遍,且存在复合感染,说明可能存在三者混合自然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体 埃立克体 斑点热立克次体 宿主动物 复合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3种蜱传细菌性病原体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
13
作者 胡伟超 李晋宇 +3 位作者 赵宁 刘起勇 温红玲 吴海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常见蜱传病原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方法针对各病原体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评价方法的...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常见蜱传病原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方法针对各病原体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对蜱样本的检测准确性。结果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SFGR,与大肠埃希菌、问号钩端螺旋体、布鲁氏菌等病原体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灵敏度均达到102拷贝/μl,重复性变异系数均<2.00%;蜱样本检测中,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单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研究建立的3种蜱传细菌性病原体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蜱传病原体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伯氏疏螺旋体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原文传递
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青海分离株分离与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英 李增魁 +3 位作者 陈刚 康明 刘道鑫 张彦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6-1961,共6页
根据已发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青海省采集的蜱标本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在454个蜱样本池中检测到14个SFGR阳性样本,其中9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根据已发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Omp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青海省采集的蜱标本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建立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在454个蜱样本池中检测到14个SFGR阳性样本,其中9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阳性样本和5个黑龙江立克次体阳性样本,总感染率3.08%。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青海株HUN与与黑龙江立克次体虎林株HL-93(AF179364)、绥芬株HLJ-054(AF179362)共处一个分支,一致性分别为99.18%和99.51%;黑龙江立克次体青海株GL-1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前苏联株246(U43807)和北京株BJ-90(AF179365)同处一个分支,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9%和99.67%。说明青海省存在SFGR感染,应尽快制定防控措施,以免危害动物及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森林革蜱 草原革蜱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黑龙江口岸新发蜱传疾病的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成 鞠文东 +7 位作者 焦丹 付维明 王艳梅 王延禄 呼满霞 杨丽炜 崔永民 孙毅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口岸地区蜱携带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针对黑龙江省5个中俄边境口岸,2014年4-6月采集蜱类样本188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5种新发蜱传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并分型。结果共检测出莱姆病螺旋... 目的调查黑龙江口岸地区蜱携带新发蜱传病原体的情况。方法针对黑龙江省5个中俄边境口岸,2014年4-6月采集蜱类样本188份,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5种新发蜱传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鉴定并分型。结果共检测出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阳性样本11例,巴贝西原虫(Babesia)1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101例,巴尔通体(Bartonella)6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10例,感染率分别为5.85%、0.53%、53.7%、3.72%、5.32%。共发现8种病原体,分别是嘎氏疏螺旋体(Borrelia afzelii)、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巴贝西原虫属(Babesia sp.)、劳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黑龙江立克次体(Rickettsia heilongjiangensis)、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 sp.)、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结论黑龙江中俄边境存在新发蜱传疾病多样性的特征,提示应重点关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并开展蜱及蜱传疾病的常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蜱传疾病 莱姆病螺旋体 巴贝西原虫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巴尔通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原文传递
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海楠 丁壮 +5 位作者 何静 吴晓明 蒋宝贵 高燕 赵秋敏 曹务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比较南北地区不同鼠种带菌率的差异。方法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5省(自治区)共捕获鼠473只,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脏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比较南北地区不同鼠种带菌率的差异。方法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5省(自治区)共捕获鼠473只,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脏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结果共检测鼠473只,69只阳性,阳性率为14.6%;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都检测出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1%、21.6%、30.0%、10.8%和21.4%。结论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的鼠中都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南北地区鼠的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微小扇头蜱的宏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昱龙 周敬祝 +2 位作者 张燕 胡勇 梁文琴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9-325,共7页
目的调查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寄生蜱种微小扇头蜱的微生物菌群,为蜱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年4和7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个采样点捕捉牛、羊体表的微小扇... 目的调查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寄生蜱种微小扇头蜱的微生物菌群,为蜱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年4和7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18个采样点捕捉牛、羊体表的微小扇头蜱。将捕获的微小扇头蜱按地区、生长阶段和性别分组,每组3个平行样,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经质控、拼接组装等操作后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非冗余蛋白库进行同源性比对,获得物种分类注释信息。然后通过R(v.3.6.3)和GraPhlAn(v.1.1.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物种组成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组间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微小扇头蜱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60.70%),其次为变形菌门(33.76%)和放线菌门(4.53%)。优势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29%),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7.79%)和肺炎链球菌(5.26%)。检出多种蜱传病原体,包括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多种基因型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38%)。Rickettsia fournieri(2.91%)是中国首次从蜱中检出的新发立克次体,日本立克次体(1.76%)和R.monacensis(0.04%)是中国常见的蜱传立克次体基因型。R.fournieri和日本立克次体主要由雄蜱携带。NMDS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性别微小扇头蜱的微生物菌群组成不同。ANOSIM分析结果显示分组合理,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R=0.147,P=0.014)。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微小扇头蜱微生物菌群组成丰富,携带的病原体可能会导致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应加强相关媒介监测和病原体检测,采取相关防控措施,降低蜱传疾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扇头蜱 宏基因组分析 细菌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贵州省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扇头蜱中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响 张桂林 +2 位作者 郑重 刘然 邱尔臣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47,共7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中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立克次体感染状况,从新疆尉犁县采集蜱标本510只,其中血红扇头蜱90只,图兰扇头蜱420只。利用PCR方法对C.R.barbariae立克次体ompA、ompB、glt A和17k Da基因片... 为了解新疆地区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中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立克次体感染状况,从新疆尉犁县采集蜱标本510只,其中血红扇头蜱90只,图兰扇头蜱420只。利用PCR方法对C.R.barbariae立克次体ompA、ompB、glt A和17k D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10只血红扇头蜱和53只图兰扇头蜱检测出C.R.barbariae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2.62%。经序列分析,同一目的基因阳性序列相同,为同一序列。经比对分析,ompA基因序列与意大利撒丁岛的图兰扇头蜱中检测出的C.R.barbariae序列(EU272186.1)同源性为99.8%(583/584)。所测得ompB基因序列与意大利撒丁岛图兰扇头蜱中检测出的的C.R.barbariae Omp B基因序列(EU272187.1)同源性达100%(768/768)。所测得的glt A基因序列、17k Da基因序列与新疆花蠕形蚤Vermipsylla alakurt检测出的相应基因序列(KT284716.1、KT284715.1)同源性达100%(375/375、356/356)。结果表明,新疆尉犁县地区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中存在C.R.barbariae自然感染,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扇头蜱 图兰扇头蜱 Candidatus rickettsia barbariae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新疆
下载PDF
黑龙江逊克地区森林革蜱斑点热立克次体DNA的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立 王卓 +5 位作者 杨军 于淼 王立强 邱广斌 翟如波 吴益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调查黑龙江逊克地区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发现该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的种类。方法采用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和gltA基因特异的PCR,检测该地区森林革蜱的DNA样本,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从60只森林革蜱中检测... 目的调查黑龙江逊克地区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发现该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立克次体的种类。方法采用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和gltA基因特异的PCR,检测该地区森林革蜱的DNA样本,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从60只森林革蜱中检测有14只扩得斑点热立克次体ompA和gltA基因片段,阳性率为23.33%。随机选择2只蜱的阳性片段进行测序,二者同源性为100%,ompA基因序列与Rickettsia sp.JL-02同源性为99.30%,与Rickettsia raoultii为99.18%。结论黑龙江省逊克地区森林革蜱携带与Rickettsiasp.JL-02株亲缘关系相近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立克次体 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疆阿拉尔市流浪猫源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立克次体PCR检测
20
作者 司俊飞 赫永强 +5 位作者 张振杰 朱婷婷 张旭 曹梦雅 赵爱云 齐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2期22-27,共6页
为了解猫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立克次体情况,从新疆阿拉尔市某居民小区流浪猫体表采集蜱样本,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蜱种类,然后采用PCR法检测其立克次体携带情况,通过序列比对鉴定其基因型,并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其分子遗... 为了解猫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立克次体情况,从新疆阿拉尔市某居民小区流浪猫体表采集蜱样本,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蜱种类,然后采用PCR法检测其立克次体携带情况,通过序列比对鉴定其基因型,并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4只流浪猫中有1只体表寄生了3只蜱,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图兰扇头蜱;基于蜱线粒体SSU rRNA和COX I基因对3只蜱DNA样本进行PCR扩增,经序列分析比对为图兰扇头蜱;基于立克次体OmpA和OmpB基因,分别对3只蜱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2只蜱DNA样本中检测到的立克次体序列与我国图兰扇头蜱和黎巴嫩具环扇头蜱源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同源性为100%,将其鉴定为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结果表明,阿拉尔市流浪猫体表存在图兰扇头蜱寄生,其可携带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本研究结果为我国猫源寄生蜱及其传播病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兰扇头蜱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流浪猫 暂定巴布瑞立克次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