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南充市区珠颈斑鸠的繁殖生态学和巢址选择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友兵 张璟霞 +3 位作者 索建中 江广华 胡锦矗 陈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2,共6页
2002年11月~2004年4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内对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3月初开始求偶交配,求偶行为复杂,有“婚飞”行为;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8 d.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2002年11月~2004年4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内对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3月初开始求偶交配,求偶行为复杂,有“婚飞”行为;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8 d.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6种:栖位与巢周隐蔽因子、巢下隐蔽因子、光照因子、人为活动因子、食物因子和营巢树因子;窝卵数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17~18 d,孵化率86.67%;雌雄均参与育雏,育雏期18~20 d,雏离巢率73.08%,繁殖生产力1.82,种群育雏高峰期为7月和8月中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颈斑鸠 繁殖 巢生境选择
下载PDF
饥饿对珠颈斑鸠组织糖元、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液相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葛玉凤 侯天德 +4 位作者 张建红 王小龙 周涵 马玉兰 徐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饥饿处理珠颈斑鸠1d、2d和3d,分别测定肌肉、肝脏中糖元含量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显示,饥饿处理后珠颈斑鸠体重及肝体比显著下降,肌肉、肝脏中糖元含量下降,饥饿第3d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 饥饿处理珠颈斑鸠1d、2d和3d,分别测定肌肉、肝脏中糖元含量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显示,饥饿处理后珠颈斑鸠体重及肝体比显著下降,肌肉、肝脏中糖元含量下降,饥饿第3d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而丙二醛含量升高,血液中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颈斑鸠 饥饿 糖元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糖 甘油三酯
下载PDF
绵阳市珠颈斑鸠巢址选择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中海 刘昊 石红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4-67,共4页
2006年1月~2006年9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及郊区对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3月初开始求偶占区筑巢,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9d。野外调查中共发现巢并作样方30个,我们在巢址样方(n=30... 2006年1月~2006年9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及郊区对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颈斑鸠3月初开始求偶占区筑巢,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9d。野外调查中共发现巢并作样方30个,我们在巢址样方(n=30)和对照样方(n=30)中对树种、营巢树高与巢位高度等因素(共15个变量)进行了调查,最终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栖位与巢周隐蔽因子、巢下隐蔽因子、光照因子、人为活动因子、食物因子和营巢树因子是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颈斑鸠 繁殖 巢生境选择
下载PDF
珠颈斑鸠的核型分析
4
作者 饶友生 隆岩 +3 位作者 周敏 王樟凤 柴学文 郑怀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6-18,22,共4页
通过对珠颈斑鸠的核型进行分析,与已报道的几种鸽形目禽类相比较,发现其核型基本一致。珠颈斑鸠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2N=80=12m+2st+64t+Zm+Wm,包括10对大染色体(8对常染色体及Z、W染色体),30对小染色体。珠颈斑鸠的染色体核型与山斑鸠、... 通过对珠颈斑鸠的核型进行分析,与已报道的几种鸽形目禽类相比较,发现其核型基本一致。珠颈斑鸠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2N=80=12m+2st+64t+Zm+Wm,包括10对大染色体(8对常染色体及Z、W染色体),30对小染色体。珠颈斑鸠的染色体核型与山斑鸠、灰斑鸠及家鸽一样都具有3对最大的常染色体,Z、W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Z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位于第4号,W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位于第5和第6号之间。这种特征为大多数鸟类核型所共有,表明它们的染色体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和相当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颈斑鸠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