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时轮 李勇 +2 位作者 傅俊范 丁万隆 方焕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44-247,共4页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固体发酵 产孢量
下载PDF
一株绿僵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 被引量:16
2
作者 侯颖 夏彦飞 +3 位作者 徐建强 刘芳芳 林晓民 都胜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从河南省汝阳县林地里采集到的天然罹病的黑蚱蝉僵虫中,分离到1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性,结合菌株ITS1-5.8s RNA-ITS2基因序列,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anisoliae,编号Ma121。测定了温度、光照、p H值以... 从河南省汝阳县林地里采集到的天然罹病的黑蚱蝉僵虫中,分离到1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性,结合菌株ITS1-5.8s RNA-ITS2基因序列,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anisoliae,编号Ma121。测定了温度、光照、p H值以及碳氮源、微量元素对菌株Ma1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得到菌株Ma121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0℃、全黑暗、培养基以大豆粉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并添加锰盐、p H 7。室内测定了菌株Ma121对东亚飞蝗若虫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菌株Ma121高浓度孢悬液(1×107~1×108孢子/m L)对若虫的校正累计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致死中时(LT50)少于5 d。说明菌株Ma121能够有效侵染东亚飞蝗若虫并将其致死,菌株Ma121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行杀蝗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东亚飞蝗 菌丝生长 产孢量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绿色木霉H06产孢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昌聪 刘磊 +3 位作者 张建华 郭立佳 王伟伟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8,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色木霉H06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玉米粉、大豆粕和KH2PO4。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 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色木霉H06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玉米粉、大豆粕和KH2PO4。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蔗糖10 g/L、玉米粉12.75 g/L、NH4NO32 g/L、大豆粕4.65 g/L、MgSO4·7H2O 1 g/L、KH2PO43.32 g/L、H06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3.29×109个/mL。经3次平行实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了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绿色木霉 产孢 优化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颖 祖艳群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5,共5页
采用人工紫外灯照射方法,研究了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和UV-B不同剂量作用下,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丝的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及产孢量。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可延缓稻瘟病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生长速率... 采用人工紫外灯照射方法,研究了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和UV-B不同剂量作用下,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丝的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及产孢量。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可延缓稻瘟病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显著下降(P<0.05)。同一UV-B辐射强度下,不同的辐射时间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落直径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5和5.0 kJ.m-2强度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病菌产孢量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病菌采取与植物类似的形态学变化来抵御UV-B辐射增强的伤害,经UV-B辐射处理后的病菌菌落颜色加深,菌丝分布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稻瘟病菌 菌丝 生长速度 产孢量
下载PDF
河北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福光 杨志辉 +2 位作者 朱杰华 张宏磊 魏巍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9,共10页
通过对2009-2010年河北省145株及外省30株马铃薯早疫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产孢量两个表型性状和AFLP基因型的测定,揭示了河北省早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毒力测定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对代森锰锌均表现敏感,其EC50范围介于1.04-4.86μg... 通过对2009-2010年河北省145株及外省30株马铃薯早疫病菌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产孢量两个表型性状和AFLP基因型的测定,揭示了河北省早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毒力测定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对代森锰锌均表现敏感,其EC50范围介于1.04-4.86μg/mL之间,平均为2.93μg/mL。被测河北省47株早疫病菌产孢量平均为85个孢子/mm2,大大高于30个对照菌株的产孢量,对照菌株的平均产孢量为50个孢子/mm2,菌株间产孢量存在明显差异。AFLP聚类分析揭示出了马铃薯早疫病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每个菌株都具有独特的AFLP基因型。早疫病菌AFLP基因型与地理来源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与菌株产孢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代森锰锌敏感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链格孢 代森锰锌 产孢量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原文传递
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基质优化组合正交筛选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国霞 周夏娣 郭友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蜡蚧轮枝菌菌株VLFNL95经 5种单一固体基质和 7种一般组合固体基质的发酵 ,分析比较其产孢量和分生孢子活力 ,初筛出麦麸单一基质和玉米碎粒 +黄豆饼粉 +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 ,两者的产孢量很接近 ,孢子活力较高。选取黄豆饼... 蜡蚧轮枝菌菌株VLFNL95经 5种单一固体基质和 7种一般组合固体基质的发酵 ,分析比较其产孢量和分生孢子活力 ,初筛出麦麸单一基质和玉米碎粒 +黄豆饼粉 +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 ,两者的产孢量很接近 ,孢子活力较高。选取黄豆饼粉、玉米碎粒、磷酸盐和谷壳为 4个组分因子 ,每个因子分别设有不同质量比例的 3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通过对 9种正交配方发酵试验 ,筛选出 3号为最佳组合配方 ,其分生孢子产出量最高为6 90× 10 10 个 / g ,比初筛出的前 2个最佳基质提高约 1倍 ,孢子萌发率为 95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固体发酵基质 优化组合 正交筛选 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产孢量 萌发率 温室蔬菜 花卉
下载PDF
绿色木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组合正交筛选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英姿 祁之秋 +5 位作者 魏松红 程根武 张杨 谷祖敏 李兴海 纪明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3,共3页
以测定绿色木霉菌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为指标,分析比较了5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7种一般组合固体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初筛出单一培养基玉米碎粒、稻壳和麸皮以及一般组合培养基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选取玉米碎... 以测定绿色木霉菌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为指标,分析比较了5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7种一般组合固体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初筛出单一培养基玉米碎粒、稻壳和麸皮以及一般组合培养基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选取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4个组分因子进行不同配比的正交试验,筛选出6号为最佳组合配方,其分生孢子量最高为9.90×1010个/g,比初筛出的最佳基本培养基麸皮+脲(3.37×1010个/g)提高约3倍,孢子萌发率为9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菌 固体发酵 产孢量 萌发率
下载PDF
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世保 胡小平 +3 位作者 杨家荣 梁振宇 张吉光 董艳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2002至2004年间,对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上的潜育期分别为11.1 d、13.2 d、15.7 d;温度对潜育期有很大影响,日平均温度为1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在3个品种叶片上的产孢量... 2002至2004年间,对苹果黑星病潜育期及其病原菌产孢量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黑星病在嘎啦、富士、秦冠3个品种上的潜育期分别为11.1 d、13.2 d、15.7 d;温度对潜育期有很大影响,日平均温度为1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在3个品种叶片上的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产孢量分别为2.8263×104、7.4168×103和1.1465×103孢子/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星病 潜育期 产孢量
下载PDF
影响蜡蚧轮枝菌发酵产孢量和孢子活力的基本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国霞 周夏娣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2期49-54,共6页
不同接种浓度、发酵时间、菌株和基质对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的产孢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孢子活力的影响不明显,萌发率均在90%以上。在5至7天内,随发酵时间 的延长产孢量有明显增长;7至10天则变化不大;15天时产孢量和孢子... 不同接种浓度、发酵时间、菌株和基质对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的产孢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孢子活力的影响不明显,萌发率均在90%以上。在5至7天内,随发酵时间 的延长产孢量有明显增长;7至10天则变化不大;15天时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显著降低。 随接种孢子浓度每增加1倍,菌株(VLFNL95-01)发酵的产孢量平均提高 15,6%,浓度 加大至32倍则提高71.9%。3个菌株比较,VLFNL-01产孢量明显高得多。不同固体基 质发酵的结果有显著差异,产孢量最高的(正交3号配方)比其次的(黄豆饼粉+玉米碎 粒+磷酸盐)就提高了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固体发酵 影响因素 产孢量 孢子活力 昆虫病原真菌
下载PDF
绿色木霉产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龙龙 张崇玉 付责中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绿色木霉的产孢量,研究氮源、碳源、生物激活剂、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绿色木霉的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分别为3‰的硝酸钠和1%的蔗糖时,生物激活剂的添加量为2‰,在30℃环境中培养4 d时,其...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绿色木霉的产孢量,研究氮源、碳源、生物激活剂、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绿色木霉的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分别为3‰的硝酸钠和1%的蔗糖时,生物激活剂的添加量为2‰,在30℃环境中培养4 d时,其产孢量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培养基 产孢量
下载PDF
灰色关联分析筛选抗逆生防木霉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字典 吉志新 +2 位作者 高玉峰 胡铁锋 武会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为明确木霉生防效果的高低与木霉菌的产孢能力和在土壤中定殖力的高低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397株木霉生防效果与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耐低温性等抗逆性状的相关性,对优势菌株的发酵条件及生防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RS... 为明确木霉生防效果的高低与木霉菌的产孢能力和在土壤中定殖力的高低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397株木霉生防效果与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耐低温性等抗逆性状的相关性,对优势菌株的发酵条件及生防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RS060186和TRW079634两个菌株与抗逆性状的相关性最高,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874和0.757;TRW079634和TRS060186对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8.7%和70.1%;温度是影响2个菌株产生不同类型孢子的关键条件,TRS060186在20℃产生分生孢子,28℃产生厚垣孢子。TRW079634则于28℃产生分生孢子,25℃有利于产生厚垣孢子。因此,木霉的适应性强弱是影响木霉菌生防效果的最主要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灰色关联分析 黄瓜枯萎病 产孢量
下载PDF
温度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晓榕 高翔 +2 位作者 王新乐 王建国 李建聪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室内测定表明,蜡蚧轮枝菌在10℃~33℃时均能生长,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18℃~25℃.在10℃~30℃均可产生分生孢子,产孢适宜温度为15℃~30℃,25℃下产孢量最高,达1.25×108分生孢子/皿.在12℃和15℃较低温度... 室内测定表明,蜡蚧轮枝菌在10℃~33℃时均能生长,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18℃~25℃.在10℃~30℃均可产生分生孢子,产孢适宜温度为15℃~30℃,25℃下产孢量最高,达1.25×108分生孢子/皿.在12℃和15℃较低温度下,产孢量分别为2.50×106和1.13×107分生孢子/皿.温度对蜡蚧轮枝菌对瓜蚜的致病力有显著的影响,25℃下致病力最强,其次为30℃,在低温下致病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温度 菌丝生长 产孢量 致病力
下载PDF
绿豆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海涛 殷丽华 +2 位作者 柯希望 台莲梅 左豫虎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0期78-82,共5页
为了明确绿豆叶斑病病原菌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变灰尾孢菌在9种供试培养基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分生孢子的产生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条件... 为了明确绿豆叶斑病病原菌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条件,研究了变灰尾孢菌在9种供试培养基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分生孢子的产生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条件下培养10天后即可产孢,培养14天后产孢量可达9×10~5个/mL,玉米粉培养基和小麦粒培养基产孢较少,其他培养基不产孢。分生孢子在25℃、pH 6~7、连续黑暗条件下无菌水中培养20 h后萌发率可达76.0%,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处理间萌发率差异显著。在蔗糖溶液和蛋白胨溶液中培养20 h后萌发率分别达87.0%和86.3%。变灰尾孢菌的最适产孢条件为高粱粒培养基上25℃光暗交替培养;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25℃、pH 6~7、连续黑暗培养,蔗糖和蛋白胨可适当提高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叶斑病 变灰尾孢菌 产孢量 产孢条件 萌发条件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孢和菌丝生物量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吉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菌株T0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液初始pH=12、供氧条件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40 m L、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初始接菌量为0.5 m L,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5~7 d;产生菌丝和厚垣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最适温度较低为20℃培养5 d;培养液初始pH值接近中性为6;供氧条件是初始装液量较多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60 m L;初始接菌量是较少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接菌量为0.05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 液态发酵 分生孢子 产孢量 菌丝生物量 厚垣孢子
下载PDF
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生防菌绿色木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君君 谭显东 +2 位作者 羊依金 杨如勇 孙楠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62-65,共4页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对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生防菌绿色木霉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氮源添加量、pH值、原料粒径、磷酸盐添加量、含水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渣适宜作为生产绿色木霉孢...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对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生防菌绿色木霉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氮源添加量、pH值、原料粒径、磷酸盐添加量、含水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渣适宜作为生产绿色木霉孢子的培养基质;优化后的培养基制备条件为:麸皮添加量为10%,硫酸铵添加量为1%,含水量为60%,磷酸盐添加量为1.35%,原料粒径100目,pH值自然。在此条件下发酵,绿色木霉产孢量可达到8.59×109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渣 绿色木霉 固态发酵 产孢量
下载PDF
木霉T1010固相培养产孢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建爱 王未名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61-63,共3页
对木霉突变菌株T1010进行固体培养实验,测定其产孢量。结果表明,木霉T1010高产孢量所需碳氮比为24∶1,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天门冬酰胺,Fe元素含量为5 mg/L适合木霉生长,产孢最多,磷、钾、硫是生长必需元素,利于木霉T1010产孢,Mg... 对木霉突变菌株T1010进行固体培养实验,测定其产孢量。结果表明,木霉T1010高产孢量所需碳氮比为24∶1,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天门冬酰胺,Fe元素含量为5 mg/L适合木霉生长,产孢最多,磷、钾、硫是生长必需元素,利于木霉T1010产孢,Mg元素含量尽可能少,加入少量复合维生素也可促进木霉T1010生长,提高其产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T1010 固相培养 产孢量
下载PDF
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麦黄曲霉菌株MI18-S1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飘 张晓娜 陈庆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2-888,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成熟种子中黄曲霉菌株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明确荞麦中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适宜条件,为荞麦在收获、加工、运输和储藏各环节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贵米苦荞18-1号成熟种子中分离出黄曲霉菌... 【目的】探究不同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成熟种子中黄曲霉菌株生长及产毒的影响,明确荞麦中黄曲霉生长及产毒的适宜条件,为荞麦在收获、加工、运输和储藏各环节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从贵米苦荞18-1号成熟种子中分离出黄曲霉菌株MI18-S1,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甘油调节培养基水活度(0.87、0.90、0.93、0.95、0.99),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5、21、28、35、42℃)下培养7 d。测量菌落直径,用血球计数板计算产孢量,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菌株产毒量。【结果】黄曲霉菌株MI18-S1能产毒B_(1)、B_(2),以B_(1)为主,但不产毒G_(1)和G_(2);当温度为28℃、水活度为0.93时,该菌株的产孢量和产毒量均最大;当温度高于28℃时,菌落在高水活度下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42℃时生长速率很缓慢甚至不生长、也不产毒;在15~42℃内,产毒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菌落直径对产毒量的线性影响不显著,产毒量主要受水活度、温度和产孢量这3个因素影响,并且产孢量对产毒量的影响最大;产孢量主要受水活度、温度、产毒量和菌落直径这4个因素影响,并且产毒量对产孢量影响最大。【结论】当水活度为0.93、温度28℃时黄曲霉产孢产毒量均达到最大,因此在荞麦生产链的很多环节,尤其是储藏阶段,应尽量避免此最适条件,从而控制荞麦的产孢产毒量,保障食品健康。本研究可为制定荞麦收获、加工、运输和储藏时黄曲霉污染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黄曲霉毒素 温度 水活度 产孢量 产毒量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温度对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3 位作者 张虹 田学军 李河 杨建梅 《红河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室内测定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生长,适合温度范围15-30℃,当温度在25℃时,第7d的菌落为2.477±0.084 cm,第14d为4.597±0.069 cm,第21d为6.789±0.073 cm;产孢量分别为1.676×10^8孢... 室内测定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菌丝和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生长,适合温度范围15-30℃,当温度在25℃时,第7d的菌落为2.477±0.084 cm,第14d为4.597±0.069 cm,第21d为6.789±0.073 cm;产孢量分别为1.676×10^8孢子/皿,4.283×10^9孢子/皿,7.062×10^8孢子/皿,说明25℃最适合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菌落 产孢量 温度 分生孢子
下载PDF
深绿木霉产孢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1 位作者 艾志强 韩树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8期42-45,共4页
为了获得深绿木霉最佳的产孢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深绿木霉的产孢量,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因素对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初始pH 6、装液量20 mL、初始接菌量0.1 mL(1.0×107 cfu/mL),培养7天... 为了获得深绿木霉最佳的产孢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深绿木霉的产孢量,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因素对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初始pH 6、装液量20 mL、初始接菌量0.1 mL(1.0×107 cfu/mL),培养7天时,产孢量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绿木霉菌 产孢量 生物量
下载PDF
蛀虫蜡蚧菌的产孢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佶芹 周叶鸣 +3 位作者 邹晓 郅军锐 薛原 刘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4,共5页
蛀虫蜡蚧菌Lecanicillium cauligalbarum是蜡蚧菌属中最近报道的新种,目前对其研究尚属空白。为寻求易于生长的培养基成分,本文通过单因素筛选最佳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的产孢条件(m/v)为:可溶性淀粉1%,酵母粉... 蛀虫蜡蚧菌Lecanicillium cauligalbarum是蜡蚧菌属中最近报道的新种,目前对其研究尚属空白。为寻求易于生长的培养基成分,本文通过单因素筛选最佳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的产孢条件(m/v)为:可溶性淀粉1%,酵母粉3%,蚕蛹粉1.5%,基础培养基(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1%,七水硫酸镁0.05%,七水硫酸亚铁0.001%),琼脂1.5%,蒸馏水1000m L,25℃。优化培养基产孢量是PDA的4.5倍,是沙氏培养基的15.6倍。结果还显示该菌的产孢量受氮源影响较大,并对无机氮利用较低。这些结果将为蛀虫蜡蚧菌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蛀虫蜡蚧菌 产孢量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