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与突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1
作者 涂文俊 孙青 胡睿琦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财富,体育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遭到严峻的挑战,新时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肩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财富,体育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民族自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遭到严峻的挑战,新时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肩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 活态 创新 传承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研究——以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丛密林 张晓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其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主要结论:概念是对象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反映;本质是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其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主要结论:概念是对象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反映;本质是对象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的一种决定性因素;属性是对象体内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性质特征状态,包括对象的性质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属性又分为特有属性和共有属性,其中特有属性来源于对象的性质,并决定着对象的本质。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包括健身性和公平性;共有属性包括竞争性、审美性、娱乐性、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属性及与属性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认清和重视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及属性特点,避免和解决在实际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斡尔 鄂温克 鄂伦春族 理论关系 特有属性 共有属性
原文传递
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斌 李兴平 李小艳 《辽宁体育科技》 2017年第4期96-100,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与特点、传承方式...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我国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与特点、传承方式上分别为武艺类、师徒传承上占多数,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存在于河北、山东、浙江、河南、北京、内蒙古,在时间分布上多数集中在农闲之时。影响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因素、不同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地方主管部门申报力度因素、代表性传承人综合能力因素、非遗申报认定制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安徽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竹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界定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梳理了申遗历史和发展现状情况,深入分析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足、偏重竞技性、人才缺乏等制约瓶颈,提出政府牵头、协...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安徽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界定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梳理了申遗历史和发展现状情况,深入分析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足、偏重竞技性、人才缺乏等制约瓶颈,提出政府牵头、协会支撑、公众参与、融入发展等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油福 《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第4期7-9,共3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体育产业迅猛发展,市场细分和各产业交叉融合、互促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特别是基于"体非遗"进行深度旅游的提出和发展,为"体非遗"的传承和...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体育产业迅猛发展,市场细分和各产业交叉融合、互促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特别是基于"体非遗"进行深度旅游的提出和发展,为"体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和机遇。二者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彼此资源和市场的无缝、有机衔接;其融合、互促发展的有效动力体系为:"体非遗"保护迫在眉睫的助推力、"体非遗"旅游挖掘开发成功案例的引擎力、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拉力、深层次旅游需求提高的驱动力;其交叉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挖掘开发性融合、深度体验性融合、创意创造性融合、多功能性融合四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资文化遗产 旅游业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基于品牌塑造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卫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2-85,共4页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比例失衡、缺乏统一管理导致申报名录混乱、取舍标准不严谨等问题,提出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战略,并利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推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品牌形象,通过塑造中国特色的国际品...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比例失衡、缺乏统一管理导致申报名录混乱、取舍标准不严谨等问题,提出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战略,并利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推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品牌形象,通过塑造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品牌塑造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