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吉丽丽 李海强 +4 位作者 任毓忠 祁立敏 赵宝龙 李国英 李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 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的时空扩散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霜霉菌孢子囊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随后进入消退期。其孢子囊通常在葡萄冠层以下分布较多,一天24 h内都可捕到孢子囊,但一般8:00左右和20:00左右捕捉量最多。孢子囊的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在P<0.01水平下,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5 d后病害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 葡萄霜霉病 孢子囊扩散动态 孢子捕捉 与病情相关性
下载PDF
稻瘟病菌孢子传播的影响因素与田间捕捉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曹青 房辉 +1 位作者 何有才 朱有勇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7-9,共3页
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Cavara)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导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影响孢子传播的... 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Cavara)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导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影响孢子传播的因素和孢子捕捉的方法,并就玻片法捕捉孢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孢子传播 影响因素 田间捕捉方法
下载PDF
松梢枯病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伯葵 褚祥如 +2 位作者 张明海 薛梦澜 姚长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由松球壳孢菌引起的松梢枯病在江苏普遍且严重地发生。该病菌只在病死针叶、叶鞘和鳞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器。越冬病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菌丝体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的重要来源。孢子藉雨水传播,生长季节里持续2... 由松球壳孢菌引起的松梢枯病在江苏普遍且严重地发生。该病菌只在病死针叶、叶鞘和鳞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器。越冬病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菌丝体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的重要来源。孢子藉雨水传播,生长季节里持续2h以上的降雨均能使孢子大量释放。 孢子有4个释放高峰,分别侵染湿地松、火炬松的春、夏、秋梢和过冬芽。嫩梢初期最易感病,其时嫩梢长约为成长梢全长的1/3左右。病菌以直接侵入为主,不能从气孔侵入。20年生以上国外松抗病性明显下降,但接种体多时幼林亦严重发病。各树种对该病的抗性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刚松、短叶松、火炬松、湿地松、黑松、云南松、马尾松。瘠薄林地病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梢枯病 发生规律
下载PDF
稻瘟病菌空中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浩 康晓慧 +2 位作者 张梅 刘文涛 罗霄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69-1871,共3页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导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稻瘟病菌空中孢子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孢子量...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导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稻瘟病菌空中孢子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孢子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41;与降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8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92;与风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孢子量 孢子捕捉 气象因子
下载PDF
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士刚 罗金燕 +3 位作者 曾蓉 徐丽慧 陈磊 戴富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9-787,共9页
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 为探索国内研制的新型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预报上的应用,在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通过对捕捉孢子的形态进行识别,优化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主要工作参数如有/无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和空气采集时间;通过病害及孢子的动态监测分析大棚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孢子捕捉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不加装空气切割头、空气采集口高度为70 cm、孢子捕捉时间在10:00—10:30时段有利于孢子的捕捉。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与连续7 d孢子捕捉总量具有强正相关性。连续多日监测到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且数量快速增加是黄瓜霜霉病发生或快速上升的一个预测指标。黄瓜白粉病发病之前没有监测到黄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且在病害盛发期分生孢子捕捉量仍较少。研究表明,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适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测,但在黄瓜白粉病的预测上尚存在一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白粉病 孢子捕捉 预测
原文传递
葡萄白粉菌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门光耀 吉丽丽 +5 位作者 张涛 刘培源 杜娟 任毓忠 赵宝龙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946,共6页
【目的】了解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时空分布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为准确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葡萄生长期应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分别观测1 d内不同时间、不同高度及整个生长期白粉菌空中孢子数量。同时定点系统调查... 【目的】了解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时空分布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为准确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葡萄生长期应用便携式孢子捕捉仪分别观测1 d内不同时间、不同高度及整个生长期白粉菌空中孢子数量。同时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葡萄白粉病情,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生孢子主要发生在每日10:00-22:00,14:00-16:00捕孢量最多而稳定;距地面1.5 m左右的捕孢量最大,冠层以上捕孢量随高度增加而逐次减少。2009年当地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始见期在6月中旬,扩散期为6-9月,7月下旬-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后进入消退期。自捕捉到孢子5 d后田间开始陆续发病。葡萄生长期白粉菌孢子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的相关系数为0.83。【结论】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释放扩散具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孢子扩散主要发生在白天,扩散高峰期在14:00-16:00,大多分布在葡萄冠层以下,以1-2 m处最多。分生孢子扩散动态与田间病情扩展动态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白粉菌 孢子捕捉 田间病情 相关性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空中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病害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晶晶 曹远银 +2 位作者 李天亚 李伟华 张晶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52-2654,共3页
对小麦白粉病菌空中孢子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病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孢子量与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70 1;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9 4;... 对小麦白粉病菌空中孢子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病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孢子量与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70 1;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9 4;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8 9;与风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3 9。建立了病害预测模型,回归方程为y=e(4.733-30.717/x),决定系数为0.897 0,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孢子量 孢子捕捉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寒地稻瘟病菌空中捕捉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和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成艳 王桂玲 +1 位作者 刘乃生 周雪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39-41,共3页
为及时掌握稻瘟病菌发生的时空动态,有效控制病害发生,采用固定式孢子捕捉器对水稻品种空育131空中稻瘟病菌孢子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关系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中孢子的捕捉数量与叶瘟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为及时掌握稻瘟病菌发生的时空动态,有效控制病害发生,采用固定式孢子捕捉器对水稻品种空育131空中稻瘟病菌孢子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关系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中孢子的捕捉数量与叶瘟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8 4。每个检测单位(检测面积为18 mm×18 mm视野内的孢子数量)稻瘟菌孢子数量达到1-2个,可作为叶瘟进行药剂防治的参数。孢子数量与平均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1 0;与降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2 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0 3;与最大风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7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稻瘟病 孢子量 孢子捕捉 田间病情 气象因子
下载PDF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田间霜霉病扩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杜蕙 王春明 +2 位作者 郭建国 漆永红 吕和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兰州、天水地区的葡萄为试材,利用孢子捕捉仪对2个地区葡萄生长期田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定点系统调查了田间霜霉病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6月下旬或7月... 以兰州、天水地区的葡萄为试材,利用孢子捕捉仪对2个地区葡萄生长期田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定点系统调查了田间霜霉病发生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6月下旬或7月初,7—9月为扩散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从田间捕捉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开始,若环境条件适合,7d后霜霉病陆续发生;葡萄生长期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相关系数为0.90以上,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量与田间病情扩展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 孢子捕捉 田间病情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纯系对田间稻瘟病菌的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欣 陈平 +6 位作者 杨伟 徐返 王云月 李成云 郑凤萍 刘永胜 谢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0,共7页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作模式是水稻可持续生产模式之一。尽管梯田地理条件适合稻瘟病的发生,但地方品种‘月亮谷’在超百年的种植历史上未有稻瘟病大发生的记载,其原因值得探索。为了解‘月亮谷’不同抗性品系对环境中稻瘟病菌的选择作用...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作模式是水稻可持续生产模式之一。尽管梯田地理条件适合稻瘟病的发生,但地方品种‘月亮谷’在超百年的种植历史上未有稻瘟病大发生的记载,其原因值得探索。为了解‘月亮谷’不同抗性品系对环境中稻瘟病菌的选择作用,以‘月亮谷’单粒传纯系为材料,通过孢子捕捉法和常规病组织分离法采集稻瘟菌株,进行人工培养、表型观察,接种测定了这些稻瘟菌菌株对25个抗稻瘟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的致病型。结果表明,梯田环境空气中采集的稻瘟菌孢子菌落形态呈放射状,菌落疏松,生长在培养基浅表,产孢量总体差异不明显,黑色素颜色较浅;从水稻感病组织上分离到的稻瘟菌菌落呈地毯状,菌落紧密,匍匐在培养基表面,产孢量个体差异较大(P<0.05),黑色素颜色较深。测定的稻瘟菌菌株对25个近等基因系都有致病性,联合致病性在12.0%~56.0%之间。来自环境空气中的菌株的平均联合致病性(24.8%)低于分离自‘月亮谷’纯系的菌株(38.4%)。进一步分析显示,稻瘟菌株联合致病性与其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黑色素合成存在一定关联,颜色越深,致病性越强,来源于‘月亮谷’不同品系上的菌株致病性强于环境空气中的菌株。上述结果表明,元阳哈尼梯田环境中的稻瘟菌群体与‘月亮谷’纯系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群体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水稻地方品种 孢子捕捉 联合致病性 单基因鉴别品系
下载PDF
田间孢子捕捉及自动计数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明超 赵建平 +3 位作者 张永凯 王成 何璐璐 周航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将孢子捕捉系统置于田间并运行,通过吸风口吸收空气中的孢子使其吸附在电控旋转盘上的培养皿中,转动旋转盘使培养皿移至系统显微镜下,利用CCD相机获取显微镜下的孢子图像,并通过远程传输模块发送到实验室PC机并保存。基于Lab VIEW软件... 将孢子捕捉系统置于田间并运行,通过吸风口吸收空气中的孢子使其吸附在电控旋转盘上的培养皿中,转动旋转盘使培养皿移至系统显微镜下,利用CCD相机获取显微镜下的孢子图像,并通过远程传输模块发送到实验室PC机并保存。基于Lab VIEW软件平台设计图像处理程序,先后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形态学、特征提取匹配等处理,实现孢子的自动计数。该设计较传统的孢子捕捉计数更加的简便、准确、高效,并可实现田间实验的无人值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捕捉 图像采集 LABVIEW 图像处理 自动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