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孢子组合──兼论泥盆-石炭系界线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怿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42,112-117,共30页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共产小孢子45属83种(含10个新种,3个新联合),可划分为4个孢子组合,即:Retisporalepidophyta-Apiculiretusisporafructicosa(LF)组合,...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共产小孢子45属83种(含10个新种,3个新联合),可划分为4个孢子组合,即:Retisporalepidophyta-Apiculiretusisporafructicosa(LF)组合,Rugosporacf.flexuosa-Retisporalepidophyta(FL)组合,LophozonotriIetesexcisus-Retisporalepidophyta(EL)组合和Crassisporacf.kosankei-Lycosporadenticulata(KD)组合。根据孢子组合的特征,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EL与KD组合之间,即相当于孟公坳组中下部与上部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组合 邵东组 孟公坳组 泥盆-石炭系
下载PDF
新疆南部莎车奇自拉夫组晚泥盆世孢子组合及孢粉相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怀诚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85,共30页
新疆南部莎车县奇自拉夫组产孢子24属56种(含10新种),可分为两个孢子组合带,即:LeiotriletesmicrothelisPunctatisporitesirrasus(MI)带和Apiculiretusi... 新疆南部莎车县奇自拉夫组产孢子24属56种(含10新种),可分为两个孢子组合带,即:LeiotriletesmicrothelisPunctatisporitesirrasus(MI)带和ApiculiretusisporararisimaRetisporalepidophyta(RL)带。RL带又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带,即下部的RetisporalepidophytaAncyrosporafurcula(LF)亚带和上部的RetisporalepidophytaSpelaeotriletespallidus(LP)亚带。孢子组合特征表明产孢子地层时代为晚泥盆世(Fa2CTn1),孢粉相分析结果指示奇自拉夫组为海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组合 孢粉相 奇自拉夫组 晚泥盆世 新疆莎车
下载PDF
安徽新杭上泥盆统五通组孢子组合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雪 季兴开 +2 位作者 周易 杨江南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在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箭穿剖面五通组的8个层位中识别出孢子36属56种及部分未定种,并建立1个孢子组合,即Apiculiretusispora hunanensis-Cymbosporites chinensis(HC)组合。与中国华南、西藏以及西欧地区孢子组合的对比结果表明,HC组合... 在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箭穿剖面五通组的8个层位中识别出孢子36属56种及部分未定种,并建立1个孢子组合,即Apiculiretusispora hunanensis-Cymbosporites chinensis(HC)组合。与中国华南、西藏以及西欧地区孢子组合的对比结果表明,HC组合的形成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法门期晚期,层位相当于五通组擂鼓台段除顶部之外的地层。HC组合的整体面貌与华南其他剖面的同期组合接近,但与中国西藏及西欧地区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组合 法门期 五通组 擂鼓台段 安徽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海参1井伊敏组孢粉组合的地层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春柏 万传彪 +5 位作者 乔秀云 单玄龙 王丽岩 邵红君 迟焕远 刘彤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34,共12页
海参1井伊敏组孢粉化石异常丰富,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Impardecispora-Cyathid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Stereisporites-Deltoidospora-Asteropollis组合,Appendicisporites-Asteropollis-Tricolpites组合,分别分布于伊敏... 海参1井伊敏组孢粉化石异常丰富,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Impardecispora-Cyathid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Stereisporites-Deltoidospora-Asteropollis组合,Appendicisporites-Asteropollis-Tricolpites组合,分别分布于伊敏组一段、二段和三段,组合特征明显,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划分伊敏组与大磨拐河组的重要生物依据之一,更是伊敏组内三段划分和井间对比的生物依据之一。3个孢粉组合中见有属种繁多的海金沙科孢子及其他繁盛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孢子花粉,结合在绝大多数样品中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情况分析,推测含这3个孢粉组合的伊敏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早阿尔必期(Barremian—Early Alb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内蒙古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伊敏组 被子植物花粉
原文传递
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孢粉组合及其对成盐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秦占杰 袁秦 +2 位作者 魏海成 盛淑蓉 山发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8-642,共5页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出三个含盐段成盐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土伦—桑顿期;另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景观面貌证实了该区在成盐期间气候总体炎热干旱,最终形成以蒸发岩与泥岩交替出现的三个沉积循环序列,其上泥岩层中孢粉组合的变化说明第三成盐旋回期间气候有转凉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农波组 孢粉组合 龙湖矿区 晚白垩世
下载PDF
成都平原4000aBP以来的孢粉记录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丽萍 朱利东 +5 位作者 向芳 杨文光 阚瑷珂 罗虹 张擎 朱章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2,共8页
成都平原晚全新世以来沉积的泥质层发现丰富的孢粉。根据孢粉成分组合特征和生态类型可划分出5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剖面上6个14C测年数据,提出在过去的4000a研究区植被类型及气候环境经历了5个阶段的变化:3800—3600aBP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成都平原晚全新世以来沉积的泥质层发现丰富的孢粉。根据孢粉成分组合特征和生态类型可划分出5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剖面上6个14C测年数据,提出在过去的4000a研究区植被类型及气候环境经历了5个阶段的变化:3800—3600aBP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暖偏湿;3600—3400aBP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3400—2600aBP为草/湿地,气温下降,环境更潮湿;2600—900aBP为落叶阔叶林,温度又开始逐渐回升,气候温和偏湿;900—300aBP再次变为草/湿地,偏干冷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气候变化 晚全新世 成都平原
下载PDF
甘肃省临夏盆地更新世早期湖泊沉积孢粉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铭 方小敏 +2 位作者 史正涛 明庆忠 苏怀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临夏盆地早更新统东山组(2.50~1.76Ma)的孢粉划分为3个孢粉带(含6个亚带),即3个植被、气候阶段:第一阶段(2.50~1.91Ma,带Ⅰ),植被类型是以柏科、榆属和禾本科为优势种的温带森林,气候表现为温凉稍干,并有逐渐干旱...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临夏盆地早更新统东山组(2.50~1.76Ma)的孢粉划分为3个孢粉带(含6个亚带),即3个植被、气候阶段:第一阶段(2.50~1.91Ma,带Ⅰ),植被类型是以柏科、榆属和禾本科为优势种的温带森林,气候表现为温凉稍干,并有逐渐干旱化的趋势。第二阶段(1.91~1.80Ma,带Ⅱ)是以云杉属、榆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气候冷湿;尤其在1.89~1.87Ma期间,云杉林面积最大,气候最为湿润;第三阶段(1.80~1.76Ma,带Ⅲ),植被类型为以云杉属、梣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云杉林面积逐渐减小,禾本科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临夏盆地 早更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鲁西地区早二叠世早、中期孢粉组合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明镇 张锡麒 赵秀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为解决鲁西地区二叠系内部划分和煤层对比问题,笔者先后对鲁西诸煤田二叠系进行了大量的孢粉分析工作,采集处理30 0多块样品,经系统研究,建立了本区二叠纪的4个孢粉组合,本文重点讨论早二叠世早、中期的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Thymosp... 为解决鲁西地区二叠系内部划分和煤层对比问题,笔者先后对鲁西诸煤田二叠系进行了大量的孢粉分析工作,采集处理30 0多块样品,经系统研究,建立了本区二叠纪的4个孢粉组合,本文重点讨论早二叠世早、中期的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Thymospora thiessenii- Laevigatosporites vulgaris Densosporites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 Laevigatosporites组合。根据所建立的各孢粉组合特征并与华北各地二叠纪孢粉组合广泛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各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早二叠世 孢粉组合 地质时代 生物地层 古植物学
下载PDF
岩溶石漠化区表土孢粉组合对比研究——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郝秀东 谢世友 +2 位作者 欧阳绪红 罗伦德 石胜强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9-105,共7页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重庆南平地区5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孢粉分析较好地揭示了石漠化地区孢粉组合特点及其与植被的关系.通过对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影响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即外来孢...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重庆南平地区5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孢粉分析较好地揭示了石漠化地区孢粉组合特点及其与植被的关系.通过对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影响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即外来孢粉、孢粉产量、孢粉保存和孢粉鉴定等.运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将孢粉鉴定到种,共132种,为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孢粉组合 石漠化 植被 重庆南平 差异性
下载PDF
西伯利亚西部白垩纪孢粉的参照序列:演化阶段,相和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NataliaK.LEBEDEVA Ekaterina B. PESTCHEVITSKAYA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212,共20页
研究西伯利亚西部白垩纪沉积层的孢粉可以建立孢粉组合的参照序列。本文运用采自海相剖面的材料与菊石化石带进行对比,建立了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一些层位中的孢粉化石带。这些新确立的孢粉组合层序反映了白垩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阶段。... 研究西伯利亚西部白垩纪沉积层的孢粉可以建立孢粉组合的参照序列。本文运用采自海相剖面的材料与菊石化石带进行对比,建立了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一些层位中的孢粉化石带。这些新确立的孢粉组合层序反映了白垩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阶段。由于生物相和古地理特征的变化,孢粉组合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很难依据孢粉资料进行地区间的精确对比。然而,有些孢粉组合演化发展的总体趋势能用于对比、定义部分地层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地层学 孢粉组合 区域间对比 古植物分区 白垩纪 西伯利亚
原文传递
岩溶石漠化地区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秀东 谢世友 +2 位作者 欧阳绪红 罗伦德 石胜强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重庆南平养兔场内外5个不同方位的表土孢粉组合较好地揭示了该区孢粉组合特点及其与植被的关系。通过对该区表土孢粉组合差异性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即外来孢粉、孢...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重庆南平养兔场内外5个不同方位的表土孢粉组合较好地揭示了该区孢粉组合特点及其与植被的关系。通过对该区表土孢粉组合差异性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即外来孢粉、孢粉产量、孢粉保存和孢粉鉴定等。运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将孢粉鉴定到种,共132种,为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孢粉组合 石漠化 植被 重庆南平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