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exin-A和RJR-2403影响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比较
1
作者 储婉玉 李妍 +5 位作者 甄骋 盛鑫 何光侣 徐爱萍 张环环 郑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究食欲素-A(orexin-A)和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α_(4)β_(2)-nAChR)选择性激动剂RJR-2403分别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8~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游离出颈端至骶部的脊髓,保留腰骶... 目的:探究食欲素-A(orexin-A)和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α_(4)β_(2)-nAChR)选择性激动剂RJR-2403分别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8~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游离出颈端至骶部的脊髓,保留腰骶膨大节段并制备切片。切片孵育30min,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19~22 min,转常温孵育45~60 min。沿中央管切取脊髓腹角,使用口径从大到小的巴斯德吸管急性机械分离神经元,静置20 min待细胞贴壁,在倒置显微镜下利用膜片钳记录良好的神经元,联合药理学方法进行功能性研究。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下,观察orexin-A和RJR-2403分别对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比较多种参数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应用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进行膜片钳记录,所记录的神经元胞体完整,形态多样,能发出较多突起且有分支;(2)给予orexin-A前的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频率[(3.55±0.66)Hz]低于给药后[(8.26±3.31)Hz](P<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95.28±7.21)mV]高于给药后[(85.15±5.80)mV](P<0.05),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半幅时程无明显变化;(3)应用RJR-2403前,腹角神经元的静息电位[(-66.67±43.38)mV]高于给药后[(-60.48±3.38)mV](P<0.01),给药前放电频率[(2.74±1.60)Hz]低于给药后[(8.94±3.14)Hz](P<0.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84.96±4.85)mV]高于给药后[(73.77±5.42)mV](P<0.01),给药前半幅时程[(4.34±1.52)ms]低于给药后[(5.39±1.80)ms](P<0.01)。结论:Orexin-A和RJR-2403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均具有正性调制作用,但对于静息电位、半幅时程存在不同作用,可能源于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作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素-A 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 RJR-2403 脊髓腹角神经元 自发动作电位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电活动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邱丽颖 焦宏 +1 位作者 吕莉 马建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利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 ,记录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istar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慢电位和自发性快电位的特征。结果发现 ,SHR自发性快电位的动作电位时程 (APD)、复极至 5 0 %时间 (APD50 )和复极至 90 %的时间 (APD90 )均... 利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 ,记录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Wistar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慢电位和自发性快电位的特征。结果发现 ,SHR自发性快电位的动作电位时程 (APD)、复极至 5 0 %时间 (APD50 )和复极至 90 %的时间 (APD90 )均明显长于Wistar鼠 (P <0 0 1) ;SHR的自发放电频率 (RPF)明显慢于Wistar鼠 (P <0 0 5 )。结果提示 :SHR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的快电位和慢电位均表现为APD、APD50 和APD90 的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流出道 自发电活动
下载PDF
Morris-Lecar系统中通道噪声诱导的自发性动作电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扬 刘先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在生物物理学中,越来越多的现象是由于分段确定性的动力系统与连续时间马氏过程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产生的.因为这种耦合性,相关的数学模型更适合取为随机混合系统而不是扩散过程(基于It?o随机微分方程).本文从理论上和数值上研究了在弱噪... 在生物物理学中,越来越多的现象是由于分段确定性的动力系统与连续时间马氏过程之间的耦合作用而产生的.因为这种耦合性,相关的数学模型更适合取为随机混合系统而不是扩散过程(基于It?o随机微分方程).本文从理论上和数值上研究了在弱噪声条件下无鞍点状态的随机混合Morris-Lecar系统中,由通道噪声诱导的自发性放电现象.一个动作电位的初始阶段可视为噪声诱导的逃逸事件,其最优路径和拟势可由辅助Hamilton系统给出.由于系统不存在鞍点,因此可选择虚拟分界线(ghost separatrix)为阈值,研究噪声诱导的自静息态的逃逸事件.通过计算在阈值处的拟势,便可发现其值有一个明显的最小值,其作用类似于鞍点.通过改进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了历程概率分布,其结果对初始阶段和兴奋阶段的理论解均给出了验证.此外,基于前人将拟势等高线作为阈值的另一种选择,我们对两种阈值取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最后,本文研究了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噪声的不同组合对最优路径和拟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离子通道噪声在自发性放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两种噪声强度存在一个最优比例能使总的噪声强度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Lecar系统 自发性动作电位 大偏差理论 最优路径 拟势
下载PDF
豚鼠主动脉前庭自发性慢反应电位去极离子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邱丽颖 陈彦静 +1 位作者 葛赋贵 王德宝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为研究主动脉前庭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去极离子流性质 ,利用豚鼠的离体心脏 ,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离子通道阻断剂 ,观测最大舒张电位 (MDP)、0相除极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 (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 (VDD)、复极 5 0 % (A... 为研究主动脉前庭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去极离子流性质 ,利用豚鼠的离体心脏 ,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离子通道阻断剂 ,观测最大舒张电位 (MDP)、0相除极幅度 (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 (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 (VDD)、复极 5 0 % (APD50 )和 90 % (APD90 )的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 (RPF)。结果发现 :(1) 0 5 μmol/L尼索地平 (Nis)可使该慢电位的APA、Vmax、VDD明显减小 ,RPF减慢 ,与给药前相比P <0 0 1;(2 ) 1 2mmol/L河豚毒 (TTX)使APA和Vmax与给药前相比有所减慢 (P <0 0 5 ) ,VDD和RPF明显减慢 (P <0 0 1) ;(3) 2mmol/L 4 氨基吡啶 (4 AP)使该慢电位的MDP的绝对值、APA、Vmax减小 ,VDD和RPF加快 ,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4 ) 1 5mmol/LCsCl作用 5min时 ,VDD和RPF明显降低 (P <0 0 5 ) ,10min时恢复 ;(5 )无糖低氧液灌流 15min后 ,该慢电位VDD和RPF明显减慢 (P <0 0 1)。结果表明 :(1)该区域自发慢电位 0相的主要去极离子流除Ca2 +内流外 ,还可能有少量Na+内流。 (2 ) 4相去极离子流中 ,除Ca2 +、Na+的内流和IK 衰减外 ,If 电流可能也起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前 自发慢电位 去极离子流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缺血再灌注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性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兰平 薛淑芳 +2 位作者 陈彦静 王雪芳 陈立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时自发电活动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测外源性NO供体硝普钠(SNP)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及其对I/R...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时自发电活动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测外源性NO供体硝普钠(SNP)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及其对I/R时该电位改变的影响。结果:1、10、100μmol/L SNP呈浓度依赖性地导致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和自发放电频率(RPF)明显增加,但1 000μmol/L SNP的效应不明显。SNP呈浓度依赖性地导致最大舒张电位(MDP)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APA)增大,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加快,复极50%和90%时间(APD50和APD90)缩短。缺血10 min组VDD和RPF明显减慢,APA和Vmax明显增大,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与缺血10 min组相比,再灌注10 min组VDD和RPF明显加快,且常出现节律不齐,MDP绝对值和APA明显减小,APD50和APD90明显缩短。1、10、100μmol/L SNP再灌注时可明显改善缺血造成的VDD和RPF减慢以及再灌注造成的节律不齐,1 000μmol/L SNP的上述效应不明显。各浓度SNP再灌注时均可使缺血造成的APA和APD的改变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SNP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左心室流出道的自律性,并可明显改善I/R导致的自发慢反应电位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缺血再灌注 左心室流出道 自发慢反应电位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去极离子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宏 马建伟 +3 位作者 吕莉 邱丽颖 王雪芳 陈立锋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8-572,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0相和4相去极离子流。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离体心脏,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离子通道阻断剂,观测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 目的研究高血压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0相和4相去极离子流。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离体心脏,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离子通道阻断剂,观测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PD50)和90%(APD90)的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1)1·2mmol/L河豚毒(TTX)使APA和Vmax与给药前相比有所减小(P<0·05),VDD和RPF明显减慢(P<0·01);(2)1·0μmol/L维拉帕米(VER)可使该慢电位的APA、Vmax、VDD明显减小,RPF减慢(P<0·01);APD、APD90延长(P<0·05);(3)2mmol/L4-氨基吡啶(4-AP)使该慢电位的MDP的绝对值、APA、Vmax减小,VDD和RPF加快,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4)1·5mmol/L CsCl作用6min时,VDD和RPF明显降低(P<0·05),10min时恢复。结论(1)左心室流出道的自发慢电位0相主要去极离子流除Ca2+内流外,还有少量Na+内流。(2)4相去极离子流中,除Ca2+、Na+的内流和Ik衰减外,If电流可能也起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流出道 自发慢电位 去极离子流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慢反应电位 CA^2+内流 离子通道阻断剂 mol/L 初步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
7
作者 焦宏 马建伟 吕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0相和4相去极离子流中Ca2+的作用。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离体心脏,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Ca2+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VER),观测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0相和4相去极离子流中Ca2+的作用。方法: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离体心脏,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和Ca2+离子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VER),观测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PD50)和90%(APD90)的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1.0μmol/L维拉帕米可使该慢电位的APA、Vmax、VDD明显减小,RPF减慢(P<0.01);APD、APD90延长(P<0.05)。结论:(1)该区域的自发慢电位0相去极离子流主要为Ca2+内流。(2)4相去极离子流中,Ca2+内流起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流出道 自发慢电位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去极离子流变化分析
8
作者 王晓玲 孙亦兵 +2 位作者 焦宏 李志军 孙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去极离子流的变化。方法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方法观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离体心脏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左室流出道自发性慢反应电位去极离子流的变化。方法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方法观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离体心脏最大舒张电位(MDP)、0相除极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PD50)和90%(APD90)的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与给药前相比①1.2mmol.L-1河豚毒(TTX)使APA和Vmax有所减小(P<0.05),VDD和RPF明显减慢(P<0.01);②1.0μmol.L-1维拉帕米(VER)可使该慢电位的APA、Vmax、VDD明显减小,RPF减慢(P<0.01);APD、APD90延长(P<0.05);③2mmol.L-1 4-氨基吡啶(4-AP)使该慢电位的MDP的绝对值、APA、Vmax减小,VDD和RPF加快(P<0.01);④1.5mmol.L-1 CsCl作用6min时,VDD和RPF明显降低(P<0.05),10min时恢复。结论①左心室流出道的自发慢电位0相主要去极离子流除Ca2+内流外,还有少量Na+内流。②4相去极离子流中,除Ca2+、Na+的内流和Ik衰减外,If电流可能也起部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左心室流出道 自发慢电位 去极离子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