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惠元
董明国(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645-2649,共5页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泻为主,自拟溃结方加减以治疗本病。溃结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熟附子、煨葛根、干姜、砂仁、枳壳、白扁豆、车前子、乌梅、秦皮、马齿苋、石榴皮、炙甘草、焦山楂、炒麦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单纯服用中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由青黛、败酱草、救必应、蚕砂、地榆炭、黄芪、毛冬青组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多虚中夹实,亦有兼寒兼热,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标本虚实,侧重用之,抓住病因,以取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困
运脾扶阳
祛湿止泻
自拟溃结方
董明国
原文传递
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
16
2
作者
史中斐
郑艺君
+3 位作者
刘平
张坤漓
吕咪
王凤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31-1234,1242,共5页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认为脾虚湿困、中气失于斡旋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同时肝郁左升无力、肺滞右降不及、肾寒气化不行,加重气机失常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指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认为脾虚湿困、中气失于斡旋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同时肝郁左升无力、肺滞右降不及、肾寒气化不行,加重气机失常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指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则强调把握脾、肝、肺、肾四脏气机的整体变化,以恢复中气斡旋为核心,并根据气机运转的动态变化分别侧重于健脾复运、调肝解郁、宣肃肺气、温肾助阳等治法,多脏同调,促使一气周流通畅,进而治愈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一气周流
气机
脾虚湿困
原文传递
题名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谭惠元
董明国(指导)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645-2649,共5页
基金
董明国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20]1号)。
文摘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泻为主,自拟溃结方加减以治疗本病。溃结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熟附子、煨葛根、干姜、砂仁、枳壳、白扁豆、车前子、乌梅、秦皮、马齿苋、石榴皮、炙甘草、焦山楂、炒麦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单纯服用中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由青黛、败酱草、救必应、蚕砂、地榆炭、黄芪、毛冬青组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多虚中夹实,亦有兼寒兼热,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标本虚实,侧重用之,抓住病因,以取显效。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困
运脾扶阳
祛湿止泻
自拟溃结方
董明国
Key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spleen
deficiency
leading
to
dampness
encumbrance
activating
spleen
to
support
yang
dispelling
dampness
to
arrest
diarrhea
self-made
Kuijie
Recipe
DONG
Ming-Guo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574.6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
16
2
作者
史中斐
郑艺君
刘平
张坤漓
吕咪
王凤云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31-1234,12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303,8137358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9ZX09201005-003)。
文摘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认为脾虚湿困、中气失于斡旋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同时肝郁左升无力、肺滞右降不及、肾寒气化不行,加重气机失常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指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则强调把握脾、肝、肺、肾四脏气机的整体变化,以恢复中气斡旋为核心,并根据气机运转的动态变化分别侧重于健脾复运、调肝解郁、宣肃肺气、温肾助阳等治法,多脏同调,促使一气周流通畅,进而治愈本病。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一气周流
气机
脾虚湿困
Keywords
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i
circumfluence
qi
movement
spleen
deficiency
leading
to
damp
encumbrance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谭惠元
董明国(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
3
原文传递
2
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史中斐
郑艺君
刘平
张坤漓
吕咪
王凤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