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苓桂术甘汤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君媚 周春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2-227,共6页
苓桂术甘汤临床广泛应用于由脾虚饮停引起的各种疾病,是温脾化饮法的代表方。古代医家对其组方论述也多不离脾虚饮停。现代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组成成分大多含有抗炎、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的作用。目前关于苓桂术甘汤的药理机制研究主要... 苓桂术甘汤临床广泛应用于由脾虚饮停引起的各种疾病,是温脾化饮法的代表方。古代医家对其组方论述也多不离脾虚饮停。现代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组成成分大多含有抗炎、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的作用。目前关于苓桂术甘汤的药理机制研究主要涵盖β淀粉样蛋白(Aβ)清除与抗神经炎症、调控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保护心肌细胞以及调节水液代谢。苓桂术甘汤可以通过调节Aβ关键转运蛋白的表达,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促进Aβ清除,并且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减轻神经细胞炎症。该方还可通过调控脂联素、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影响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对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产生治疗作用。苓桂术甘汤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主要涉及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上调Smad7蛋白表达和下调Smad3蛋白表达、调节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NF-κB抑制蛋白(I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以及下调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此外,苓桂术甘汤还可调控水通道蛋白以影响机体水液代谢。该方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中药复方与中医疾病证候的网络调节密切相关,借助以“疾病-靶点-药物”为特征的网络药理学完善“病-证-方”研究,有助于阐释脾虚饮停证的科学内涵以及温脾化饮法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药理作用机制 温脾化饮 脾虚饮停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诌议从后天之本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蓓蓓 周春祥 张静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2期338-34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全面性及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就其病机,现代医家多责之于先天之本亏虚,并以补肾为主要治疗原则。本文以当代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为基础,从历代临床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获得性、全面性及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就其病机,现代医家多责之于先天之本亏虚,并以补肾为主要治疗原则。本文以当代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为基础,从历代临床文献及现代实验角度就从后天之本论治AD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强调临床中医者应兼顾先、后天之本,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AD治疗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先天之本 后天之本 脾虚饮停
下载PDF
易医脐针未时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权春分 费景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观察易医脐针未时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中医辨证属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未时加用易医脐针,选取坤、坎、艮、兑4... 目的:观察易医脐针未时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中医辨证属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未时加用易医脐针,选取坤、坎、艮、兑4个方位于每日未时治疗1次。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尿量、体质量、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22/24),高于对照组的87.5%(21/24,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腹围、尿量、体质量、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上合用中药汤剂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脾虚水停 易医脐针 未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