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5,共8页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把握唯物史观下精神生产的实质、从精神生产角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破解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根据唯物史观,在“供给--需求”辩证关系的理论框架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就是精神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实现我国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面临资本逻辑、文化交锋、数字异化、机制壁垒等现实挑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有效供给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坚守中华文化为立场观点,以优化数字智能为技术支持,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机制为制度要求,通过夯实精神生产的价值根基、厚植精神生产的文化底蕴、优化精神生产的表达方式、健全精神生产的共享机制等理路深化精神生产供给侧改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社会精神产品和公共精神产品,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产 精神生活 美好生活需要
下载PDF
算法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伟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算法技术作为处理数据指令的有限序列,是通过代码设计特定的程序和步骤,从而在信息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完成对数据的分类、回归、聚类处理。算法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或者经验自动改进性能并逐渐适应任务,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算法的智能特征... 算法技术作为处理数据指令的有限序列,是通过代码设计特定的程序和步骤,从而在信息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完成对数据的分类、回归、聚类处理。算法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或者经验自动改进性能并逐渐适应任务,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算法的智能特征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方式和社会实践之中,从而将算法技术逻辑植入意识形态生成过程,推动精神生产的社会化、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结构的数字化变革,催生了算法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算法现象。算法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算法技术在生产实践的应用中生成算法利维坦,并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呈现“过滤气泡”“信息茧房”“回音室”等现象,在意识形态认同领域表现为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算法是算法技术在应用逻辑下进行意识形态的数据训练和程序设计,不仅算法技术自身的建构就是意识形式建构和意识形态赋予的过程,而且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算法后门等技术问题也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主导权的算法技术体现。总之,算法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算法一体两面,本质上都是意识形态通过算法技术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精神生产 算法 算法应用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精神生产和践行路径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滨 张瑜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本质予以阐发,并给出明确界定,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诠释。文化逻辑,即马克思笔下的文明要素的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本质予以阐发,并给出明确界定,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诠释。文化逻辑,即马克思笔下的文明要素的生产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可被划归为三条逻辑主线,即文化线索逻辑、文明线索逻辑、意识形态线索逻辑。文化逻辑演进的前提是文化创新,即“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而文化创新的内在本质是精神生产。中国式现代化精神生产的内在核心是价值生产、生产形式是理论生产、最终结果是形态生产;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生产要服务于国家及社会的现实需要,指导并引领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践行需要围绕三大路径行进,分别为内环同振与外环共鸣的价值路径、内宣化行与外宣入心的理论路径、内缘为盾与外缘做矛的形态路径。这三路径可为人类现代化提供新的实践方案与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逻辑 精神生产 践行路径
下载PDF
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志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98-305,共8页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实践论美学学派,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认识论反映论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广泛吸纳现代西方美学资源和印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贯通起来,突出审美关系...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实践论美学学派,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认识论反映论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广泛吸纳现代西方美学资源和印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贯通起来,突出审美关系中主体的能动创造作用,进而又引入存在论与实践论思想结合,作为哲学基础,对实践论美学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新实践美学则突出强调其超越性的特征,使得实践论美学在不断丰富、发展和进步中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而超越实践论美学(或称后实践美学)对实践论美学的批评则颇多误解和逻辑上的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美学 精神生产 创造 存在论 超越
下载PDF
从精神生产视角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被引量:8
5
作者 冯向东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32,共10页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论述为探讨大学的精神生产与制度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国的大学制度中既有基于精神生产的矛盾和张力形成的内生性制度特征,又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赋予性制度特征,它们一起构成了各国现代...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论述为探讨大学的精神生产与制度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国的大学制度中既有基于精神生产的矛盾和张力形成的内生性制度特征,又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赋予性制度特征,它们一起构成了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基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培育和巩固大学的内生性制度特征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融为一体。划清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限与政府依法管理大学的权限之间的"边界",处理好精神生产中的"学术自由"原则与意识形态"底线思维"原则的关系、学术标准与功利标准的关系,凝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当前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大学制度 办学自主权 学术自由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泛娱乐主义:精神生产的“遮蔽”及其“解蔽” 被引量:7
6
作者 邹贵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4,共8页
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泛娱乐主义作为现代媒介、资本逻辑以及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衍生而出的把娱乐作为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其将精神劳... 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泛娱乐主义作为现代媒介、资本逻辑以及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衍生而出的把娱乐作为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其将精神劳动者遮蔽于“茧房束缚”之中、将精神劳动资料遮蔽于“狂欢幻境”之中、将精神劳动对象遮蔽于“视觉怪圈”之中,背后隐匿着资本逻辑对生活世界的全域化殖民和对真实精神生活的伪化。精神生产蕴含着真、善、美的共生、共在与共享,彰显着价值的生成、生命的意义与精神的挺立,但泛娱乐主义遮蔽下的精神生产仅是类精神萎缩、感官愉悦和文化假晶,而非“自由人”彰显、精神愉悦和文化结晶。为此,亟需“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生成、遵循“美的规律”进行精神生产、精神生产话语权的回归,从而将精神生产从泛娱乐主义遮蔽下解放出来,走向人的逻辑的自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娱乐主义 马克思 精神生产 资本逻辑 精神异化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精神生产概念的当代视野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厚羿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1,158,共8页
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深刻批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构建了系统的现代精神生产理论,并提出精神生产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特征,从而划分了商业化的精神生产和自由的精神生产两种不同类型。马克思从天性需要、文化创造、自由时间等不同... 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深刻批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构建了系统的现代精神生产理论,并提出精神生产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特征,从而划分了商业化的精神生产和自由的精神生产两种不同类型。马克思从天性需要、文化创造、自由时间等不同方面对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生产进行激烈的“生产主义”批判,并且设想了摆脱资本笼罩与雇佣劳动状态的“最高的精神生产”模式——自由精神生产。自由精神生产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对抗性的彻底揭露,也是关于人的内在真正本质、“感性丰富性”以及“创造性力量”的真正价值体现。它既保留了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却又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审慎的美学考察和人道主义批判,从而成为马克思进行文化批判以及设想理想人类活动状态的理论交汇点,并为发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作用和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生产性 非生产性 生产主义批判 自由精神生产
原文传递
论不同类型实践对美和审美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玉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0,共5页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美学研究新格局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性视域下的精神生产理论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海波 郭凤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9,共5页
社会整体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整体性精神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始终并以方法论的形式表征出来。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生产理论是社会整体性原则运用的充分展现。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科学地阐明了精神生产的内涵,在... 社会整体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社会整体性精神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始终并以方法论的形式表征出来。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生产理论是社会整体性原则运用的充分展现。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科学地阐明了精神生产的内涵,在社会整体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精神生产发展的规律性,在各要素交互作用和历史性联系原则下阐发了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科学地阐释了精神生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整体性 精神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多吉 严志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12,共4页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论述,虽不像物质生产理论那样系统、透彻,但通过对精神生产的涵义以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完整、准确地把握唯...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论述,虽不像物质生产理论那样系统、透彻,但通过对精神生产的涵义以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而且有助于分析和鉴别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产品 社会生产 物质生产 分工 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意识
下载PDF
当代精神生产的社会前提及其功能升级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6-64,共9页
精神生产的先在前提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具有辩证虚拟性,它是围绕人的需要在特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精神内部意向性和外部交往关系的相互建构中进行的。数字化时代使精神生产特有的虚拟创生潜能... 精神生产的先在前提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具有辩证虚拟性,它是围绕人的需要在特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精神内部意向性和外部交往关系的相互建构中进行的。数字化时代使精神生产特有的虚拟创生潜能被进一步激发:社会需要的升级使精神生产的内生驱动功能强化;信息科技进步使精神生产的外化功能升级;创新驱动使精神生产全方位赋能并整体引导社会生产。在新时代,我们既要依托制度优势强化我国精神生产部门,又要发挥所有生产中精神要素的创新先导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神生产的社会主义性质,积极开发精神生产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努力以先进精神生产引领世界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社会关系 虚拟创生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的历史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苏州薛家湾历史社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尧 张璐艺 《中国名城》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首先解析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内容,阐明历史社区三元空间的辩证关系和互动机制,运用空间三元辩证理论将历史社区解构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3个层面;其次以苏州薛家湾历史社区为例,对其三元空间进行现状梳理和问题总结;然后分... 首先解析空间三元辩证法的理论内容,阐明历史社区三元空间的辩证关系和互动机制,运用空间三元辩证理论将历史社区解构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3个层面;其次以苏州薛家湾历史社区为例,对其三元空间进行现状梳理和问题总结;然后分析其空间生产中的主要矛盾;最后围绕物质空间的保护与再利用、精神空间的发展与复合多元化、社会空间的延续与更新3个方面,开展薛家湾历史社区三元空间整体更新和平衡发展的路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三元辩证法 物质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历史社区 空间生产 薛家湾历史社区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精神生产及其走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慧民 陈锦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65-75,共11页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然而,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精神生产被贬抑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异化精神"逐步实现了对个人、社...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然而,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精神生产被贬抑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异化精神"逐步实现了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的统摄和控制。马克思将精神生产的历史维度从资本主义社会延伸至共产主义社会,建构了挣脱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的自由之路:"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生成、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话语权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产 资本逻辑 资本增殖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静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0期37-44,共8页
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是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生产的新样态,既具精神生产的一般性,又兼具特殊性,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人的内在需要与外部科技的双向互动、人工智能体作为劳动产品与生产力的双重面向、技术本身... 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是人工智能时代精神生产的新样态,既具精神生产的一般性,又兼具特殊性,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人的内在需要与外部科技的双向互动、人工智能体作为劳动产品与生产力的双重面向、技术本身的智能逻辑与技术应用的资本逻辑相互交织为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方式预留了出场空间。人机交互的精神生产通过人与机器动态互补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打破两者的二元对立,共同创造物质与精神价值。但要达到“自由的精神生产”,须以机器的社会主义应用为前提、以负责任的科技创新为方向、以有效的科技伦理治理为保障。这既是对传统精神生产活动的超越,也是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资本主义应用的关键所在,对正确处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建构人机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人机交互 自由 共同体
下载PDF
如何深化“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讨论——对教育“适应论”讨论的再反思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向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共5页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不是反映了教育规律,关于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命题是否成立,是需要廓清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是赞同或者质疑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理论前设。"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个具...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不是反映了教育规律,关于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命题是否成立,是需要廓清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是赞同或者质疑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理论前设。"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真问题。要使讨论能够深入下去,将讨论的立足点从高等教育本质的层面转换到高等教育系统的层面更为惬当。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不仅研究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且要将精神生产活动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适应论” 高等教育系统 精神生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消费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桂珍 刘云章 谢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4,共4页
社会的发展使精神消费在人类消费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出现了精神性转向趋势。与物质消费相比,精神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主体以及消费过程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精神消费是一个外延极其广阔的消费领域,包括生态精神消... 社会的发展使精神消费在人类消费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出现了精神性转向趋势。与物质消费相比,精神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主体以及消费过程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精神消费是一个外延极其广阔的消费领域,包括生态精神消费、物品精神消费及文化精神消费等多种类型。精神消费对于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对于促进精神生产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需要 精神生产 精神消费
下载PDF
精神生产视域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圆圆 巴莹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47,共5页
创新驱动从实质上来说是人才驱动,作为发展第一资源,创新人才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夺取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创新人才以知识或技能为立身基础,... 创新驱动从实质上来说是人才驱动,作为发展第一资源,创新人才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夺取国际竞争战略主动权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创新人才以知识或技能为立身基础,以创造性实践为本质属性,以积极贡献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是积极培养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精神生产无疑是这一使命的最好诠释,并能够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创新 创新人才 现实路径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语境下的精神生产:政治宣传画 被引量:5
18
作者 康丹丹 王明生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作为视觉化的精神生产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宣传画通过强化政治认同、促进生产动员和实现宣传教化等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展开,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精神风貌的缩影。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政治宣传画也呈现出单一性的倾向和大众性的特征... 作为视觉化的精神生产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宣传画通过强化政治认同、促进生产动员和实现宣传教化等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展开,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精神风貌的缩影。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政治宣传画也呈现出单一性的倾向和大众性的特征,在动员群众和形塑新社会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其独特的宣传功能在此后的发展中并未"退场",反映了社会精神生产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 革命语境 政治宣传画
下载PDF
论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1,共6页
意识形态是非常特殊的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特殊规律。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生产的经济基础,深刻把握物质生产关系、精神文明传统和群众思想的思想家是其生产主体。意识形态具有真善美以及"保值"、"... 意识形态是非常特殊的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特殊规律。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生产的经济基础,深刻把握物质生产关系、精神文明传统和群众思想的思想家是其生产主体。意识形态具有真善美以及"保值"、"增值"等价值特性。中国共产党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的创新主体,必须引领人民群众始终不渝地坚持"四个自信"和实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民众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产品 意识形态 精神生产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价值蕴含与实践路径
20
作者 赵太平 许醴 陆书建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深邃、严谨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在发掘与创造转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了人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深邃、严谨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在发掘与创造转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物质-文化-人民”层面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和实践方略朝着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产 物质富裕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