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校史文化“三全育人”的逻辑理路与现实探研——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红色校史文化是由一所所学校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过程中汇集而成的现实育人资源。学校创建的光荣史、名师从教的奉献史、学科专业的发展史、杰出校友的奋斗史等,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生动的素材。红色校... 红色校史文化是由一所所学校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过程中汇集而成的现实育人资源。学校创建的光荣史、名师从教的奉献史、学科专业的发展史、杰出校友的奋斗史等,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生动的素材。红色校史文化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砥砺红色品格、凝聚奋斗伟力的“源头活水”。高校要想抓好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工作,就必须做到:明导向——在育情、育志、育行上下功夫;促转化——在强化、深化、优化上下功夫;强环体——在日常、经常、平常上下功夫;重质效——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校史文化 三全育人 精神赋能 价值呈现 实践向度
下载PDF
数字贫困与数字赋权:数字化境遇下农民精神生活图景及其引导
2
作者 周菲 赵明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103,共13页
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数字化境遇下,农民精神生活呈现出从精英控制到自我表述的主体性转变、从以“土”为卑到以“土”为荣的乡土价值转变、从田间地头到数字空间的交往场域转变。同时,也存在... 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数字化境遇下,农民精神生活呈现出从精英控制到自我表述的主体性转变、从以“土”为卑到以“土”为荣的乡土价值转变、从田间地头到数字空间的交往场域转变。同时,也存在着精神生产内容低质、价值迷失、情感异化等问题,其成因在于资源供给滞后、算法逻辑围困、熟人社会规训以及主体差异桎梏。为改变这一境况,需要通过政府赋权、平台赋权、心理赋权,让农民有机会、有质量、有意识地在数字化境遇下开展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农民 数字贫困 数字赋权
下载PDF
精神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天乐 鲁虹 《科技与管理》 2020年第4期74-81,97,共9页
知识型员工作为拥有较高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在动态化、复杂化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无法单纯地接受传统自上而下的工作设计,偏向于根据任务的特征与要求,积极开展工作重塑行为。以188名企业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选取心理授权为中介... 知识型员工作为拥有较高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在动态化、复杂化的工作环境中,已经无法单纯地接受传统自上而下的工作设计,偏向于根据任务的特征与要求,积极开展工作重塑行为。以188名企业知识型员工为调研对象,选取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权力距离取向为调节变量,构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重塑的作用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精神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心理授权在精神型领导与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权力距离取向不仅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还负向调节精神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对工作重塑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型领导 工作重塑 心理授权 权力距离取向
下载PDF
公平期待与精神认同:县域青年网络公共表达的特点及内在因素——基于H县的抽样调查
4
作者 张瑞凯 王若琳 《北京青年研究》 2023年第3期49-59,共11页
作为科技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政治参与形式,网络公共表达不仅是社会成员对政府公共权力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过程,还是其澄清价值观、实现自我认同的渠道。本文综合使用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以H县青年为调查对象,对其网络公共... 作为科技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政治参与形式,网络公共表达不仅是社会成员对政府公共权力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过程,还是其澄清价值观、实现自我认同的渠道。本文综合使用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以H县青年为调查对象,对其网络公共表达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县域青年网络公共表达意愿强烈,且对网络表达的作用有着较为理性和务实的认识;他们对政策类社会事件高度关注,以行使权力、维护群体利益、获得群体认同为主要目的。社会公共事件刚产生时,县域青年的公共表达多以情绪表达为主;随着获取信息增加,公共表达逐渐呈现理性化特征,并通过讨论努力形成共识、合作与理解。对社会环境公平度的追求,个体化时代对归属感、精神共同体的渴望是激发县域青年参与网络表达的核心变量;网络平台“信息”的价值化赋予了其跨越现实社会桎梏的能力、激发了参与动机,但是网络暴力的存在消解了他们的表达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青年 网络公共表达 公平期待 精神认同 数字赋权
下载PDF
精神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沈莉 唐可欣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3年第10期9-18,共10页
精神型领导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还能保护和增加员工的“内在资源”,这与产生越轨创新的条件相契合。文章基于内在动机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对来自不同省市的433名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精神型领导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还能保护和增加员工的“内在资源”,这与产生越轨创新的条件相契合。文章基于内在动机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对来自不同省市的433名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精神型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精神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并通过组织认同和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组织认同和心理授权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型领导 组织认同 心理授权 越轨创新行为
下载PDF
精神自由应成为教学的“黄油和面包”
6
作者 陈接松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12,共2页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坚持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教师的精神自由理应成为必要保障,应引起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从哲学层面和教师权利等方面就此展开论述,强调教师的个体精神自由对于教育教学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精神自由 批判精神 教师增权
原文传递
文明实践、数字赋能与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7
作者 江维国 陈松坚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7期43-52,共10页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向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有关精神富有、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可构建以精神生产丰富、分配均衡、交换民主、消费可及为核心的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测度模型和以文明实践...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向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有关精神富有、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可构建以精神生产丰富、分配均衡、交换民主、消费可及为核心的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测度模型和以文明实践为价值工具、以数字赋能为技术工具的影响因素解释框架。基于436份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法进行实证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维度,精神生产越充分、分配越均衡、交换越民主、消费越可及,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状况越理想;文明实践推进越深入、数字赋能效果越显著,农民越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文明实践维度,党的声音传播、文明新风培育与志愿精神弘扬越深入,就越能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数字赋能维度,数字赋能乡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农民能力提升效果越显著,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进程就越顺利。因此,各地在推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中,首先要以党的声音传播为中心开展文明实践,善用“小沙龙”“地方话”等形式开展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讲,推动党的初心与使命深入乡村,使其成为农民精神生活之源。其次,要以乡村经济发展为重点引导数字赋能,做好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标准体系,出台分类指导意见,释放数字技术在乡村经济领域的赋能效应,助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精神生活 文明实践 数字赋能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精神的发展演变与新时代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齐武 寇梦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2-77,共6页
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凝聚了中国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力。而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先进精神的凝练表达,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映照。其主要内涵由最初的“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踏... 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凝聚了中国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活力。而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先进精神的凝练表达,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映照。其主要内涵由最初的“任劳任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踏实进取”“坚定信念、发奋图强”演变到新时代的“匠心独运、追求卓越”,凸显了不同时期劳模精神的主要特征。运用文献研究法、考据法和比较法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精神的发展演变,以充分把握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而促进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历史征程中凝练精神谱系、汇聚精神力量、彰显时代价值,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模精神 时代价值 精神谱系 精神赋能 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陈湘军 胡芳 +1 位作者 汤黎 谭小梅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9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7月27日—9月3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理团队授权量表、循证护理实施氛围量表、职场精神力量表、反思性实践问卷,对湖南省、广...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7月27日—9月3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理团队授权量表、循证护理实施氛围量表、职场精神力量表、反思性实践问卷,对湖南省、广东省5所医院87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4名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总分为(168.19±23.70)分,护理团队授权、循证护理实施氛围、职场精神力量、已婚(以未婚为参照)是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6.5%。结论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以提高和维持临床护士反思性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问卷调查 循证护理实施氛围 职场精神力 护理团队授权 反思性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