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技中“游戏精神”的遮蔽及其教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玮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阐述竞技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自由意识、秩序意识和审美意识等"游戏精神"在竞技中的展现特征,揭示了政治和资本等因素一方面促进了竞技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使竞技的内在精神遭受遮蔽,并提出了通... 在阐述竞技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自由意识、秩序意识和审美意识等"游戏精神"在竞技中的展现特征,揭示了政治和资本等因素一方面促进了竞技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使竞技的内在精神遭受遮蔽,并提出了通过竞技中独有的教化功能使游戏精神在当代竞技中得以彰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 游戏精神 自由意识 秩序意识 审美意识 教化
下载PDF
喧嚣背后的沉寂与生长:新世纪诗坛印象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振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1,共6页
写作队伍的壮大,诗歌活动的频繁,诗歌的文化化、世俗化趋势,以及民刊、网络诗歌的空前发达等现象,表明新世纪诗歌似乎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诗坛喧嚣热闹背后的残酷现实是平淡和沉寂,经典诗人诗作少,精神贫血,形式飘移,"问题"... 写作队伍的壮大,诗歌活动的频繁,诗歌的文化化、世俗化趋势,以及民刊、网络诗歌的空前发达等现象,表明新世纪诗歌似乎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诗坛喧嚣热闹背后的残酷现实是平淡和沉寂,经典诗人诗作少,精神贫血,形式飘移,"问题"重重。新世纪诗歌在沉寂中也孕育着一种生长,确立清洁的诗歌精神,介入社会和生活,同时注意打磨艺术自身,这使缪斯充满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诗歌 精神失落 秩序重建 艺术生长点
下载PDF
法治文化视野下公民精神与品格的“自觉性生态”转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长山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4,共7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并没有同步跟上,甚至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这就使得社会中涌动并日益高涨的公民诉求,不得不力图通过网络舆论、公共参与、民间自治、申诉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等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并没有同步跟上,甚至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这就使得社会中涌动并日益高涨的公民诉求,不得不力图通过网络舆论、公共参与、民间自治、申诉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等方式来予以表达。它所反映出来的公民诉求和价值偏好,与国家的主导取向发生某种程度的游离、乃至冲突,并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民间涌动的"自发性生态",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后果。因此,就需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将公民精神与品格塑造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公民精神与品格的"自发性生态"走向"自觉性生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依法治国 公民精神 公民品格 法治文化 法治秩序 自觉性生态
下载PDF
书院精神:中小学外部空间场所营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 李春静 +1 位作者 吕元 李林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章通过解析传统书院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改造设计项目为例,从秩序和环境两个方面,以空间演绎的方式,将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核在当代中小学外部空间设计中进行现代转译,延续书院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书院精神 中小学 外部空间 秩序和环境
下载PDF
空间与秩序融合与再生——基于场所精神的福州麦浦中学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5
作者 林晓嵩 《福建建筑》 2023年第11期27-33,共7页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中观建筑设计和微观空间设计研究,注重文化空间与礼制秩序的认同、建成校园建筑与遗存传统建筑的认同、场所环境与师生精神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新旧建筑、人与环境的融合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生态校园 中学建筑 空间秩序 融合再生
下载PDF
法律价值与体育精神的契合——兼论法律对体育精神的推进与实现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方玉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法律价值和体育精神都是属于观念意识层面,二者在属性上相同。法律价值包括公平、自由、公正、秩序等内容,而这些价值追求同样是体育活动与体育规则的理想目标,法律的价值与体育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文章通过系统的法律价值与体育精... 法律价值和体育精神都是属于观念意识层面,二者在属性上相同。法律价值包括公平、自由、公正、秩序等内容,而这些价值追求同样是体育活动与体育规则的理想目标,法律的价值与体育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文章通过系统的法律价值与体育精神的介绍,演绎出二者之间的契合。法律在体育精神的促进和实现中非常有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法律意识的培养、广泛的立法、严格的执法以及公正的司法来推进和落实体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价值 体育精神 正义 公正 秩序
下载PDF
论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的秩序维度——以汶川、玉树、舟曲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彬 戴钢书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秩序是自然界、社会进程以及思想精神层面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连续性和确定性。重大自然灾害是一场秩序大地震:它动摇和颠覆了灾区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精神秩序。因此,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秩序的重建。... 秩序是自然界、社会进程以及思想精神层面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连续性和确定性。重大自然灾害是一场秩序大地震:它动摇和颠覆了灾区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精神秩序。因此,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秩序的重建。秩序的重建使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和谐、人与人关系重新协调、人与自我关系重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自然灾害 秩序 自然秩序 社会秩序 精神秩序
下载PDF
教育惩戒中的“法”与“教”及其实践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文胜 郭未来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10-116,共7页
通过考察相关法律文本和学界理论,本文认为教育惩戒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依法对违规学生所施加的否定性体验以形成良好教育秩序的行为。法律对教育惩戒作了具体的规定,但要使规定落实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惩戒具有一定超越性,具... 通过考察相关法律文本和学界理论,本文认为教育惩戒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依法对违规学生所施加的否定性体验以形成良好教育秩序的行为。法律对教育惩戒作了具体的规定,但要使规定落实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惩戒具有一定超越性,具体表现在其体验性、秩序性和自律性等方面。“教”与“法”的核心在于重视主体之间的权力、伦理以及情感等要素,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主体的全面发展。“法”与“教”的实践要义体现在:一是指向教师自我发展,即提升自我素养、加强风险管控和形成惩戒特色;二是指向法律完善,即调动主体参与、把控细则详略和完善相关法律;三是指向社会协同,即引导相关舆论、形成有效监督和明晰惩戒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秩序精神 惩戒立法
原文传递
金砖国家对西方意味着什么——变革与猜测中不可回避的“他者” 被引量:3
9
作者 卢静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8期53-63,69,共12页
当今世界,伴随着新一轮国际格局演变进程的加快,构建世界新秩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金砖国家随着实力增长和影响力扩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变迁和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金砖国家将在世界新秩序... 当今世界,伴随着新一轮国际格局演变进程的加快,构建世界新秩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金砖国家随着实力增长和影响力扩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变迁和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金砖国家将在世界新秩序构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西方舆论中出现种种质疑和猜测。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金砖国家通过向国际社会贡献新的理念,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并不断强化金砖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世界秩序 金砖精神 金砖机制
下载PDF
形塑乡村自发秩序:基于法治、自治与公共精神的思考
10
作者 林杭锋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7-64,共8页
乡村治理既受国家主导的建构秩序影响,也与乡村自发秩序有关。形塑自发秩序,有助于在乡村治理中实现他者在场、形成共治合力、回归公共价值,进而激发社会活力,构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治理场景。本土语境下的乡村自发秩序受制于法治、自... 乡村治理既受国家主导的建构秩序影响,也与乡村自发秩序有关。形塑自发秩序,有助于在乡村治理中实现他者在场、形成共治合力、回归公共价值,进而激发社会活力,构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治理场景。本土语境下的乡村自发秩序受制于法治、自治与公共精神发育情况。当前,我国乡村仍存在法治羸弱、自治不足、公共精神弱化等问题,制约了乡村自发秩序的生成。通过加强法治建设约束国家公权力,依法加强村民自治以及培育农民公共精神,是形塑乡村自发秩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自治 公共精神 自发秩序
下载PDF
论现代大学文明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奋发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现代大学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是人类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的源泉。现代大学文明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大学是信息思想理念创新的海洋,人类精神的家园,现代文明的引擎,制度文明的体系,社会秩序和公民良知的守护神,人类社会进步的火... 现代大学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是人类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的源泉。现代大学文明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大学是信息思想理念创新的海洋,人类精神的家园,现代文明的引擎,制度文明的体系,社会秩序和公民良知的守护神,人类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具有科学而高质量的大学体系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达最重要标志,中国需要改革大学体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文明 人类精神 制度文明 社会秩序 社会进步
下载PDF
孟德斯鸠与社会法学
12
作者 尤根·埃利希 李丽辉(译) 《民间法》 2019年第1期518-528,共11页
在自然法学说影响如日中天之际,孟德斯鸠却在不同的意义上论及了自然法。他对经济学史的建构、对政治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预示,无不围绕着一定的反思进行。无论是对科学研究中归纳方法的大量采用,还是对社会、历史、经济、民族事实的... 在自然法学说影响如日中天之际,孟德斯鸠却在不同的意义上论及了自然法。他对经济学史的建构、对政治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预示,无不围绕着一定的反思进行。无论是对科学研究中归纳方法的大量采用,还是对社会、历史、经济、民族事实的惊人收集,都代表着这样的观点:社会的法律在社会中实现了法律运用于人类行为时的因果关系。然而孟德斯鸠忽略了行政和司法,它们在控制社会方面较之立法有更大的机会;忽略了可能产生意外偏离的次要动力,这种禀性本质上是法国式的。于是,他充分遭受到了领先于时代之天才的悲剧,《论法的精神》之效果与它所展示的精神力量并没有相互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学 《论法的精神》 法律科学 法律规则 法律秩序
原文传递
医学人文需要什么?
13
作者 段丽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7期832-834,共3页
如何做好医学人文教育,如何将医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医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结合医学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阐述了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医学人文回归需要教育、秩序、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保... 如何做好医学人文教育,如何将医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医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结合医学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阐述了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医学人文回归需要教育、秩序、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保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精神 教育 秩序 伦理
下载PDF
试论法的基本精神
14
作者 刘湖平 闫丽丹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0-92,共3页
法的精神是法律制度的灵魂,它决定着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法的基本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基本精神和西方法的基... 法的精神是法律制度的灵魂,它决定着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背景下,探讨和研究法的基本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基本精神和西方法的基本精神以及中西法的精神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拳精神 秩序 正义 科学 民本 自由
下载PDF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 被引量:22
15
作者 马长山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4期35-42,共8页
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中 ,还是从西方法治的发展变革中 ,都会看到浓重的法律“人本精神”。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依法治理进程中却出现了法律工具理性的扩张 ,从而迷失了“人本精神” ,因此 ,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和实... 无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中 ,还是从西方法治的发展变革中 ,都会看到浓重的法律“人本精神”。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依法治理进程中却出现了法律工具理性的扩张 ,从而迷失了“人本精神” ,因此 ,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 ,弘扬法律的“人本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理 人本精神 法治秩序 主体精神 法律思想 民主法治思想
原文传递
中国崛起的政治文化变迁与启示--基于逻辑机理、发展进程视角的分析与阐释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55,160,共29页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 作者运用政治文化变量对中国崛起的性质、内涵、演进动力、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诠释,重点探讨了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及其变迁的互动关系,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宏观演进逻辑以及政治文化变迁内在的运作机理。通过对应的哲理思考和历史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崛起与政治文化在宏观层面的互动为彼此的演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崛起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们在应对内外挑战、摆脱困境时所做的一种努力。进化主义、变革主义、民族主义、特殊主义四种基本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内在核心线索。政治文化崛起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要追求一种文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依据这一标准,当前的中国崛起很大程度还是一种不平衡的崛起。中国应积极培育政治文化建设的几项关键要素,对内要着力打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外要坚定不移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推动国际文化秩序的多极化和民主化。除此之外,中国还要持之以恒地处理好文化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两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政治文化 文化精神独立 国际政治文化秩序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单”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佳 《计算机时代》 2021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了职业技能融合职业精神对于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工单"制为核心的新型培养模式,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 在"新工科"背景下,分析了职业技能融合职业精神对于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工单"制为核心的新型培养模式,以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真实的学习实训环境,引入企业前沿的实战项目,借鉴企业的考核体系,做好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探索出一个可借鉴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技术 工匠精神 “工单”制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晋商精神的法理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晋商及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努力实践并奉为圭臬的道德精神是法学研究的瑰宝。早在明清时代,晋商已领会了法律的规则性意义和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公平互利原则。用法律上的正义、秩序、效率、利益价值理念去探析晋商秉执的敬业、诚信、群体... 晋商及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努力实践并奉为圭臬的道德精神是法学研究的瑰宝。早在明清时代,晋商已领会了法律的规则性意义和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公平互利原则。用法律上的正义、秩序、效率、利益价值理念去探析晋商秉执的敬业、诚信、群体等精神内涵,可以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商精神 正义 秩序 效率 利益
下载PDF
论玻姆哲学的后现代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桂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2,共6页
近现代哲学有四大特点 :机械论、还原论、主客二分论、膨胀的理性主义。玻姆的哲学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精神 ,属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玻姆用他的整体论 (有机论 )批判并取代近代哲学的机械论 ,用他的“意义理论”和“体—意”批判并取代近... 近现代哲学有四大特点 :机械论、还原论、主客二分论、膨胀的理性主义。玻姆的哲学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精神 ,属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玻姆用他的整体论 (有机论 )批判并取代近代哲学的机械论 ,用他的“意义理论”和“体—意”批判并取代近现代哲学的还原论 ,提出“隐卷序”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主客对立 ,建立合理的理性主义以超越膨胀的理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姆哲学 后现代精神 隐卷序 体-意
下载PDF
“山散洞”旧厂房改造与再利用研究--以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设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子豪 彭小洪 +1 位作者 黄子超 伍国正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闲置旧厂房,探索旧厂房建筑改造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机制,是适应城市更新常态化趋势的重要举措。此次设计基于都匀滨江厂房,如何将现有旧厂房改造为体现以及纪念三线精神的复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闲置旧厂房,探索旧厂房建筑改造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机制,是适应城市更新常态化趋势的重要举措。此次设计基于都匀滨江厂房,如何将现有旧厂房改造为体现以及纪念三线精神的复合文化场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最终的方案将“山散洞”作为目标意象和切入点,从各个层面进行了不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精神 “山散洞” 空间秩序 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