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被引量:45
1
作者 余菲菲 李桂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空间 识别性 归属感
下载PDF
诗词文化与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建伟 刘雅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中国园林以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在园林中,诗词是文人表达情感意境的主要文学方式,植物是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质;诗人用想象为园林植物提供表达空间,指导其布局及种类选择,借园林植物表达人生哲理、寄... 中国园林以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在园林中,诗词是文人表达情感意境的主要文学方式,植物是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质;诗人用想象为园林植物提供表达空间,指导其布局及种类选择,借园林植物表达人生哲理、寄托感情。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文化 意境 园林植物 园林设计
下载PDF
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中的场所精神构建探析——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岚 段渊古 +1 位作者 殷晓彤 孟宇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通过阐述工业废弃地改造过程中场所精神丧失的现状,运用场所理论,依据场地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环境,提出从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再生、文脉延续三方面加强场所归属感及对场所的认同感,恢复场所活力,构建场所... 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通过阐述工业废弃地改造过程中场所精神丧失的现状,运用场所理论,依据场地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环境,提出从工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景观再生、文脉延续三方面加强场所归属感及对场所的认同感,恢复场所活力,构建场所精神,从而探索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场所精神 景观改造 场地文脉
下载PDF
城市景观的场所特征分析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紫雯 蔡春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通过对杭州环湖地区北山、南山、湖滨三个不同功能的历史街区的景观特征分析,从场所、结构、功能的比较研究,从中发现不同街区间的景观结构与主体元素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渗透原理与有机联系理论,寻找环湖地区的空间次序、建筑形态等景观... 通过对杭州环湖地区北山、南山、湖滨三个不同功能的历史街区的景观特征分析,从场所、结构、功能的比较研究,从中发现不同街区间的景观结构与主体元素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渗透原理与有机联系理论,寻找环湖地区的空间次序、建筑形态等景观韵律变化的整体特征;用场所文脉理论探讨景观特征保护与场所精神营造的城市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脉 景观特征 场所精神 景观多样性 景观整体性
原文传递
独具魅力的丘陵地形校园景观——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西校区环境设计中标方案构思 被引量:4
5
作者 相西如 《中国园林》 2003年第8期39-41,共3页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西校区环境设计,延续与强化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精神,充分结合校区的地形地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抓住校园文化内涵,将校园精神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形成极近自然的丘陵校园景观环境。
关键词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总体规划 校园文化 景观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鑫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1期67-69,共3页
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既可以延续大学校园的文化脉络,也可以唤醒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文章引入场所精神理论,提出场所空间的认同、历史性情景的塑造、多元化空间的利用等设计策略,打... 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既可以延续大学校园的文化脉络,也可以唤醒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文章引入场所精神理论,提出场所空间的认同、历史性情景的塑造、多元化空间的利用等设计策略,打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东大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实践,验证该策略的适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
原文传递
人文·精神·叙事:协同构建历史城镇景观的可读性框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龙 朱基佛利.哈纳菲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77-87,共11页
历史城镇景观涵盖城镇当中的历史地段、历史街道、历史建筑群落和社群生活情景。回顾过去,作为地区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对城镇景观遗产的解读成为理解地方文脉、强化地方文化认知和凸显地方景观风情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人文、精神和叙... 历史城镇景观涵盖城镇当中的历史地段、历史街道、历史建筑群落和社群生活情景。回顾过去,作为地区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对城镇景观遗产的解读成为理解地方文脉、强化地方文化认知和凸显地方景观风情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人文、精神和叙事的视角,从文化分层、地方精神和景观叙事三个方面构建历史城镇景观的可读性框架,这三个方面也是衡量历史城镇"遗产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可读性框架构建,厘清地方文化脉络、重塑地方精神、丰富叙事内涵以及强化地方特征,把对地方的解读提到与物质环境的保护、保护性利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希望为历史城镇保护性规划、遗产地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遗产地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分层 地方精神 景观叙事 历史城镇景观 可读性框架构建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宇新 王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9期200-203,共4页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基于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增强校园场所记忆、多元空间布局等设计策略,并以大连工业大学南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实践设计策略的适用性,为大学校园打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景观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设计 大连工业大学
下载PDF
传统人居智慧与场所精神重塑--浙江古村落记忆在城市住区可持续景观设计中的延续 被引量:7
9
作者 陶锋 唐洁 包伊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古村落与城市住区同属人居环境的范畴。浙江古村落作为先辈世代生存生活的历史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人居智慧是先民环境意识与理想追求高度契合的场域营造艺术,外化为古村落空间和谐共生的整体意境:生态秩序自然之“合”,诗情画意身心之“... 古村落与城市住区同属人居环境的范畴。浙江古村落作为先辈世代生存生活的历史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人居智慧是先民环境意识与理想追求高度契合的场域营造艺术,外化为古村落空间和谐共生的整体意境:生态秩序自然之“合”,诗情画意身心之“衡”,韵外之致文化之“和”,族群共鸣伦理之“续”。先民运用营造艺术实现诗意栖居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解答人居环境建设或更新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态、人文与社会问题。对于转型升级的浙江城市住区而言,可以通过营造“山水城林、乡韵绕城与生活叙事”等空间意境,重塑住区景观“自然共生、文脉延绵与伦理永续”的场所精神,从而为住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内核动力,使其走上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区 人居智慧 空间意境 场域营造艺术 场所精神 景观设计 浙江古村落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理念的川西林盘人居环境营建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秋渝 龙彬 +2 位作者 张菁 孙大江 杨俊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叹。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寄予某种精神需求与价值导向的呈现,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形成过程展现了“形-意-象”转换的逻辑关系与科学智慧。川西林盘是中...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独树一帜,为世人所称叹。山水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寄予某种精神需求与价值导向的呈现,具备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其形成过程展现了“形-意-象”转换的逻辑关系与科学智慧。川西林盘是中国典型的乡村聚落形态,是乡民于川西平原山水自然之中赋予精神创造的景观物象。以山水文化“形-意-象”逻辑关系为整体思路,以“人-情”“物-景”为两大方向,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探究川西林盘人文精神需求和物质表征的价值导向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相应的营建办法,致力于“人-情-物-景”的交流与融合,继而建构起川西林盘人居环境营建的整体思路与方法。旨在秉持发扬国故传统、与古为新的精神,以川西林盘为代表寻觅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文化 川西林盘 人文精神 物相景观 人居环境营建
下载PDF
场所精神与图式变迁:桂林山水图像的文化逻辑
11
作者 黄光良 《艺术探索》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桂林山水图式语言和图像精神的形成,不仅与独特的喀斯特地景结构有关,而且与人类在此活动形成的场所精神有关。从历史发展来看,桂林山水的场所精神与图式演进包含奇山秀水与文人画图式、抗战热土与时代精神图式、诗意家园与民族风格图... 桂林山水图式语言和图像精神的形成,不仅与独特的喀斯特地景结构有关,而且与人类在此活动形成的场所精神有关。从历史发展来看,桂林山水的场所精神与图式演进包含奇山秀水与文人画图式、抗战热土与时代精神图式、诗意家园与民族风格图式等几个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桂林山水 图式变迁
下载PDF
民族·革命·记忆——20世纪“渡黄河”的图像策略与内涵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惠子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0,共7页
本文结合史事、观念与话语,对"渡黄河"这一主题图像的视觉呈现策略加以阐释并指出,在观念层面上,"渡黄河"背后镌刻着中华民族、人民大众和革命的价值观,它直接地与国族象征、革命主义联系在一起。对于有前线经历的... 本文结合史事、观念与话语,对"渡黄河"这一主题图像的视觉呈现策略加以阐释并指出,在观念层面上,"渡黄河"背后镌刻着中华民族、人民大众和革命的价值观,它直接地与国族象征、革命主义联系在一起。对于有前线经历的艺术家,他们结合自身体验呈现了渡河的过程。而那些没有前线经历或当时生活经验的艺术家,在回溯与建构时,则借助了能够唤起普遍认同与感知的中间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黄河 革命历史 民族精神 风景
原文传递
纸上园林《湄隐园记》景观营造与文人精神构筑研究
13
作者 韩昕彤 陈东田 陈青扬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纸上园林相较于实体园林,不受钱财限制,更加能够映射文人对理想栖居生活的向往与精神构筑,具有逾越园林本体的价值。卢象升身为明末爱国将领的典范,所作的纸上园林《湄隐园记》描述了其征战时对理想栖居的构筑及精神世界的表达,其中景... 纸上园林相较于实体园林,不受钱财限制,更加能够映射文人对理想栖居生活的向往与精神构筑,具有逾越园林本体的价值。卢象升身为明末爱国将领的典范,所作的纸上园林《湄隐园记》描述了其征战时对理想栖居的构筑及精神世界的表达,其中景观营造与文人精神的耦合价值却长期被忽略。本论文依据晚明造园文字与图像史料,对湄隐园景观进行了历史再现,通过园景命名和植物配置寓意两方面探析了《湄隐园记》中景观营造与卢象升精神构筑的耦合,不仅能够为以卢象升为代表的晚明爱国文人精神构筑提供具体解析,也能为纸上园林的时代价值提供部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上园林 《湄隐园记》 文人精神 景观营造 卢象升
下载PDF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以园林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淑君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9-12,共4页
高职院校的园林类专业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园林人才的主阵地。现阶段,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是必不可少的。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园林类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实施:从"园林审美修养"维度出... 高职院校的园林类专业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园林人才的主阵地。现阶段,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是必不可少的。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园林类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实施:从"园林审美修养"维度出发,培育学生的园林"初心";从"园林职业技能与职业习惯"维度出发,打造学生的园林"匠心";从"园林职业信念"维度出发,修炼学生的园林"恒心"。高职院校只有在职业素养培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才能为国家培育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园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园林类专业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校园线性街景空间重构探索--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
15
作者 王鑫 马建仁 +1 位作者 陈杰 唐琳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存在的校园轴线序列模糊、交通动线混杂拥堵、周期性暴雨内涝困扰、街景郁闭缺乏交流等问题,从场所精神感知路径的空间定向与文化认同两方面提出线性街景空间系统设计方案,以期重构校园道路景观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线性景观 廊道 校园更新 空间重构 街景
下载PDF
从太空边疆到废土奇观——美国科幻电影中的西部地理
16
作者 林伟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西部景观作为表述美国身份的图像志,是一种凝聚着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交流媒介。西部地理景观作为一种高度象征化的视觉符码,可在另一种叙事空间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美国科幻电影中,西部地理景观叙事中蕴含着的拓荒和扩张精神以视... 西部景观作为表述美国身份的图像志,是一种凝聚着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交流媒介。西部地理景观作为一种高度象征化的视觉符码,可在另一种叙事空间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美国科幻电影中,西部地理景观叙事中蕴含着的拓荒和扩张精神以视觉转喻的方式进入外太空边疆、西部村镇、废土世界等科幻风景中,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熟悉的文化地理学认同符码,作用于观众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同时也践行着文化意识形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理 图像志 科幻片 太空边疆 拓荒精神 废土景观
下载PDF
郑和公园设计思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为歌颂郑和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晋宁县郑和公园进行了改建设计。文章揭示了郑和公园丰富的历史文物及景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形成历史、现实和未来交融的文化公园的构思理念。规划以"一轴三节"... 为歌颂郑和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晋宁县郑和公园进行了改建设计。文章揭示了郑和公园丰富的历史文物及景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形成历史、现实和未来交融的文化公园的构思理念。规划以"一轴三节"为脉络,控制全局的空间结构,设计了5个功能区,并配以不同的植物以烘托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公园 古滇文化 民族精神 景观设计 晋宁县 历史文物 文化公园
下载PDF
场所精神——以亚特兰大百年奥林匹克公园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燕玲 《规划师》 2005年第8期95-97,共3页
亚特兰大百年奥林匹克公园设计以奥运为主题,以自由的平面、丰富的或具有特性的空间、简洁的造型为基本原则,将体育功能与其他功能相结合,将纪念性与实效性、平民性相结合,是一个尊重场地个性与场所精神的人性化和生态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关键词 亚特兰大 百年奥林匹克公园 场所精神 景观 现代主义特征 奥林匹克公园 公园设计 景观设计 实效性 纪念性
下载PDF
上海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概要 被引量:1
19
《时代建筑》 1999年第1期83-85,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上海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的介绍,阐述了作者对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校园规划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 高校规划 人文精神 理性结构 校区规划
下载PDF
中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关于观念与方法的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俊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6期28-29,共2页
针对校园景观规划过于重视形式主义的平面效果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校园景观建设的新趋势,结合理论与手法的介入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校园环境建设的场所特质,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景观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场所精神 景观语义 边界与围合 基质 廊道与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