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拴系综合征MRI图像与手术所见的关系 被引量:60
1
作者 周国昌 徐建民 +2 位作者 周天健 纪树荣 石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就25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图像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人皆有脊柱裂,其MRI图像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根据MRI和手术所见,可将脊髓拴系综合征分为:(1)终丝粗大型,(2)脂肪瘤型,(3)术... 就25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图像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人皆有脊柱裂,其MRI图像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根据MRI和手术所见,可将脊髓拴系综合征分为:(1)终丝粗大型,(2)脂肪瘤型,(3)术后瘢痕粘连型,(4)脊髓或马尾肿瘤型,(5)混合型等5种类型。文中就各类型病人的MRI表现和手术中所见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统合征 脊柱裂 NMR 成像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脊髓纵裂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1
2
作者 兰斌尚 王坤正 +2 位作者 闫传柱 程斌 贺西京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纵裂临床病理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 65例脊髓纵裂临床资料的回顾 ,根据影像学、病理解剖和临床表现 ,结合手术方法和效果 ,进行脊髓纵裂分型。结果 按硬脊膜形态及纵裂与脊髓关系分为双管型和单管型。双管型特... 目的 研究脊髓纵裂临床病理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 65例脊髓纵裂临床资料的回顾 ,根据影像学、病理解剖和临床表现 ,结合手术方法和效果 ,进行脊髓纵裂分型。结果 按硬脊膜形态及纵裂与脊髓关系分为双管型和单管型。双管型特征 :硬脊膜为两独立的次管 ,其内有各自分裂的半脊髓 ,两硬膜管间隙有骨性、软骨性或纤维性间隔。单管型硬膜管维持单管状 ,管腔扩大 ,其内有两个呈“镜影状”分裂的脊髓 ,少有间隔。结论 脊髓纵裂应按分型确定治疗方法。双管型应尽早手术治疗 ,如切除骨嵴 ,切断纤维性带状终丝 ,脊髓水囊肿内引流等。然后 ,进行先天性脊柱畸形矫正。单管型一般不主张脊髓探查 ,可考虑早期进行畸形脊柱的矫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纵裂 病理学 分型 矫正术
原文传递
胎儿开放性与闭合性脊柱裂的产前诊断及分类 被引量:49
3
作者 李胜利 顾莉莉 文华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8期3-9,共7页
近年来产前诊断不断发展,胎儿脊柱裂的筛查指标及方案也在不断更新,脊柱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由于产前对脊柱裂的分类尚存在争议,也引发了一系列医疗纠纷。本文综合临床特征与超声表现,明确指出可供产前诊断参考的胎儿脊柱裂的定义与分... 近年来产前诊断不断发展,胎儿脊柱裂的筛查指标及方案也在不断更新,脊柱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但由于产前对脊柱裂的分类尚存在争议,也引发了一系列医疗纠纷。本文综合临床特征与超声表现,明确指出可供产前诊断参考的胎儿脊柱裂的定义与分类,从胚胎发育学角度阐述该畸形的发生发展,总结了一系列具有实用价值的脊柱裂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旨在为产前明确诊断、开展宫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检查 脊柱裂
原文传递
脊髓栓系患者的尿动力学评估和治疗对策 被引量:35
4
作者 杨勇 吴士良 +1 位作者 那彦群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对膀胱尿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36例脊髓栓系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 ;以膀胱顺应性和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评估膀胱的储尿功能 ;以排尿期逼尿肌压力评估逼尿肌排尿功能 ;结合膀胱尿道透视和尿动...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对膀胱尿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36例脊髓栓系患者的膀胱尿道功能 ;以膀胱顺应性和有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评估膀胱的储尿功能 ;以排尿期逼尿肌压力评估逼尿肌排尿功能 ;结合膀胱尿道透视和尿动力学检查了解有无逼尿肌 外括约肌的协同性 ,并结合压力 流率曲线了解尿道的控尿功能。采用 χ2 检验比较各组参数异常发生的频数。 结果 脊髓栓系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主要为逼尿肌反射不能伴低顺应性膀胱 ,占 5 0 % (18/36 ) ;逼尿肌反射亢进占 2 2 % (8/ 36 )。逼尿肌反射不能伴低顺应性膀胱者其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83% (15 / 18) ,明显高于逼尿肌反射亢进者 (38% ,3/ 8,P <0 .0 5 )。膀胱顺应性减低者肾功能异常占81% (17/ 2 1) ,明显高于顺应性正常者 (7% ,1/ 15 ,P <0 .0 1)。顺应性减低者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率6 7% (14 / 2 1) ,明显高于顺应性正常者 (7% ,1/ 15 ,P <0 .0 1)。 结论 脊髓栓系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类型各异 ,治疗方案的制定应以尿动力学结果为依据。顺应性减低可能是造成肾功能损害和膀胱输尿管返流的主要原因 ,泌尿外科治疗目的在于创建一低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栓系 尿动力学 评估 治疗
原文传递
小儿显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综合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福云 李甲振 +1 位作者 郭永成 周彩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66-467,共2页
为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收治的显性脊柱裂伴有TCS的患儿共27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显性脊柱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足畸形,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异常即可诊断为TCS,早期行脊髓... 为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本文对收治的显性脊柱裂伴有TCS的患儿共27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显性脊柱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足畸形,运动感觉障碍及大小便异常即可诊断为TCS,早期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是治疗TC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脊髓栓系 脊髓脊膜膨出 儿童 综合征
下载PDF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治疗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 被引量:17
6
作者 肖传国 杜茂信 +4 位作者 刘钊 李兵 陈朝晖 程平 陈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11期644-645,共2页
目的 :建立“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简称人工反射弧 )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方法 :对 30例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脊髓脊膜膨出患者 ,手术建立人工反射弧。进行术前与术后 6~ 1 8个月的尿动力学比较。结果 :30... 目的 :建立“人工体神经 内脏神经反射弧”(简称人工反射弧 )治疗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碍。方法 :对 30例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脊髓脊膜膨出患者 ,手术建立人工反射弧。进行术前与术后 6~ 1 8个月的尿动力学比较。结果 :30例中 1 3例获得了至少 1年的随访。 7例无反射型患者中 4例获得控尿和自主排尿功能 ,尿失禁消失 ,排尿间隔期逐渐延长至 3h以上 ,逼尿肌压由 (1 .37± 0 .78)kPa(1kPa =0 .0 98cmH2 O)增至(3.1 4± 1 .6 7)kPa ;6例高反射型患者全部于术后 1年左右恢复可控排尿 ,剩余尿逐渐减至 (2 2± 1 5 )ml,充盈性尿失禁消失。 1 0例获得膀胱功能控制者 ,直肠功能转为基本正常。下肢功能损伤较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囊肿性 神经性膀胱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
下载PDF
扩展剖面容积成像对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水华 田晓先 +5 位作者 黄欢 李圆圆 杨祚建 陈媚 农梅芳 李胜利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扩展剖面容积成像(OVIX)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127例,其中正常胎儿122例,脊柱裂胎儿5例,孕周范围20-30周,应用三维超声采...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扩展剖面容积成像(OVIX)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127例,其中正常胎儿122例,脊柱裂胎儿5例,孕周范围20-30周,应用三维超声采集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容积数据,利用扩展剖面容积成像重建圆锥末端对应椎体至其至少5个以上椎体段脊柱冠状面并定位圆锥末端位置;对正常胎儿于新生儿期第28天随访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对脊柱裂胎儿引产后行病理检查,以扩展剖面容积成像定位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为标准,对比正常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与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差异。结果 127例胎儿中120例(94.5%,120/127)脊髓圆锥末端被定位,7例(3例因孕妇肥胖、4例因胎儿体位原因,均为正常胎儿)未能定位脊髓圆锥末端位置,115例正常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于L3及L3以上,5例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均在L4以下,其中2例位于L5,2例位于S1,1例位于S3;扩展剖面容积成像对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结果与引产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扩展剖面容积成像能同时显示骨性标志第12肋、T12及脊髓圆锥末端,利用T12顺推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可准确定位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为产前评估脊柱裂病变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脊髓圆锥 脊柱裂
原文传递
胎儿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晨 任芸芸 +4 位作者 严英榴 赵蔚 孙莉 姚英 胡雁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的价值及鉴别诊断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的实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过超声诊断的63例脊柱裂,包括中孕期(20.1~23.6周)超声筛查67 618例孕妇中所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的价值及鉴别诊断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的实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过超声诊断的63例脊柱裂,包括中孕期(20.1~23.6周)超声筛查67 618例孕妇中所诊断的11例和外院转诊至我院超声诊断的52例(13.5~32.6周)。结果孕中期(20.1~23.6周)脊柱裂发生率为0.016%。开放性脊柱裂43例(占68.3%),其中合并Arnold-ChiariⅡ型异常39例,无合并Arnold-ChiariⅡ型异常的4例。闭合性脊柱裂20例(占31.7%),后颅窝池消失、双侧脑室扩张和小脑横径〈5%在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中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根据超声图像判断是否伴有胎儿颅脑的改变可以区分开放性脊柱裂和闭合性脊柱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胎儿 畸形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脊髓栓系综合征63例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建民 石晶 +1 位作者 唐和虎 周国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对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所有病人皆行详细神经系统检查 ,腰骶部摄片和MRI检查 ,按我院 1994年提出的分类方法、MRI影像和术中所见对病变类型进行分类。部分进行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超... 目的 对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所有病人皆行详细神经系统检查 ,腰骶部摄片和MRI检查 ,按我院 1994年提出的分类方法、MRI影像和术中所见对病变类型进行分类。部分进行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超声检查。进行统计评价。均经手术治疗 ,予栓系松解 ,术后近期疗效按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评定。结果  6 3例下肢感觉障碍 36例 ( 5 7% ) ,下肢运动障碍者 19例 ( 30 % ) ,足部畸形者 34例 ( 5 4% ) ,扩约肌功能障碍41例 ( 6 5 % ) ,下肢肌萎缩 19例 ( 30 % )。 9例 ( 14% )肾盂积水。圆锥位置均低于L2 水平。 2 6例 ( 41% )并连续性脊髓纵裂、脊髓空洞、脊髓中央管扩张、Chiari畸形等。本组近期疗效记载者 41例 ,其中显效 16例 ( 39% ) ,有效 19例 ( 46 % )和无效 6例 ( 1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孕11~13周^(+6)胎儿超声脑部特征在开放脊柱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苑铭 黄冬平 +3 位作者 吴子谕 邓雪红 梁耀佳 梁耀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孕11~13周+6胎儿超声后大脑区域的脑部特征在诊断胎儿开放性脊柱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取125例孕11~13周+6正常胎儿和4例确诊为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比较其颅内透明层、间脑及中脑的形态结构。结果 125例胎... 目的探讨孕11~13周+6胎儿超声后大脑区域的脑部特征在诊断胎儿开放性脊柱裂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取125例孕11~13周+6正常胎儿和4例确诊为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比较其颅内透明层、间脑及中脑的形态结构。结果 125例胎儿颅内透明层能清晰显示,间脑和中脑呈现"8"字形态;4例开放性脊柱裂胎儿颅内透明层消失,"8"字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扭曲。早孕期开放性脊柱裂胎儿的脑部因颅内负压而出现细微结构改变。结论对孕11~13周+6胎儿颅内透明层、间脑及中脑脑部特征的观察是早孕期开放性脊柱裂胎儿有价值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囊肿性 超声检查 产前 妊娠初期
下载PDF
维甲酸致大鼠胚胎神经管畸形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炜嵩 袁正伟 +2 位作者 郭俊斌 李勇 王维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利用维甲酸制作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已获得公认,但对于其导致神经组织错构瘤的发生却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维甲酸口服制作大鼠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观察其出现神经组织畸胎瘤、脊髓裂开、脊柱裂等畸形形态学特点,探讨其发生... 目的利用维甲酸制作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已获得公认,但对于其导致神经组织错构瘤的发生却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维甲酸口服制作大鼠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观察其出现神经组织畸胎瘤、脊髓裂开、脊柱裂等畸形形态学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利用成熟未孕的Wistar大鼠,在妊娠10d时经胃管注入维甲酸,诱导产生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分别在妊娠15d、17d、19d时剖宫取出胎鼠,进行实体观察、畸形统计,同时对神经管畸形进行病理形态学研究。对照组仅给予橄榄油,剖宫时间及观察项目同致畸组。结果维甲酸致畸组共获得胎鼠99只,48.3%(48/99)孕鼠胚胎肉眼观察出现腰骶部显性脊柱裂。在48只显性脊柱裂胎鼠中,分别取不同胎龄(15d、17d、19d)各3只脊髓裂开的畸形胎鼠共9只,做石蜡切片,全部同时见到表现为多个神经管紊乱排列、骶尾部增生肿物,提示神经组织错构瘤的发生。结论维甲酸可以干扰神经发育,导致脊柱裂、脊髓裂开和神经错构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神经管畸形 脊柱裂 胎鼠 观察 错构瘤 裂开 提示 实体
原文传递
实用脊神经管畸形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修波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澄清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建立一种规范实用的分型。方法对自1996年至2016年间作者诊治的2020例脊神经管畸形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结合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和手术治疗学知识,做出临床实用的脊神经管畸形分... 目的澄清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建立一种规范实用的分型。方法对自1996年至2016年间作者诊治的2020例脊神经管畸形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并结合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和手术治疗学知识,做出临床实用的脊神经管畸形分型。结果脊神经管畸形被分为开放性脊柱裂、闭合性脊柱裂和尾部脊柱脊髓畸形三大类,包括脊髓脊膜膨出、单纯脊柱裂、终丝型脊髓拴系、束带型脊髓拴系、脊髓脂肪瘤、脊椎皮窦、脊髓纵裂、椎管内肠源性囊肿、脊膜膨出、脂肪脊髓脊膜膨出、隐性骶管内脊膜膨出、终末脊髓囊性膨出、骶前脊膜膨出、骶尾部畸胎瘤、Currarino综合征和骶神经发育不良,共16个病种。结论统一脊神经管畸形术语概念、规范分类标准,有利于经验总结和学术交流。本分类简明实用,可用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脊柱裂 脊髓脊膜膨出 脊髓拴系综合征 分类
下载PDF
脊柱裂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3
作者 修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脊柱裂、脊髓拴系是一类可导致严重残疾的先天性疾病。目前我国相关专科的大部分医生对脊柱裂认识不足,导致并发症高发,疾病加重。为了给临床脊柱裂、脊髓拴系诊治提供指导意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裂学组组织具有脊柱裂诊治经验的... 脊柱裂、脊髓拴系是一类可导致严重残疾的先天性疾病。目前我国相关专科的大部分医生对脊柱裂认识不足,导致并发症高发,疾病加重。为了给临床脊柱裂、脊髓拴系诊治提供指导意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裂学组组织具有脊柱裂诊治经验的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脊柱外科和康复科专家讨论、总结经验,并参阅国内外脊柱裂诊治相关文献,制定本专家共识。该共识主要包括脊柱裂概念、分型和病理改变,诊断,治疗流程和手术时机,治疗原则与方式,康复以及随访,从多个方面为我国脊柱裂相关专科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脊髓拴系 专家共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敌枯双和环磷酰胺对SD大鼠胚胎致畸作用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文娟 王玖玖 +7 位作者 杨荣富 潘琦 桂博 闫晗 刘向云 吴建辉 周莉 孙祖越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6-431,共6页
目的:寻找作为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Ⅱ段生殖毒性)较理想的阳性对照药物。方法:在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分别在妊娠第10日给予不同剂量敌枯双和环磷酰胺,于妊娠第20日解剖观察胎仔畸形,从致畸种类、致畸率等指标分析比... 目的:寻找作为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Ⅱ段生殖毒性)较理想的阳性对照药物。方法:在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分别在妊娠第10日给予不同剂量敌枯双和环磷酰胺,于妊娠第20日解剖观察胎仔畸形,从致畸种类、致畸率等指标分析比较致畸作用。结果:敌枯双11.0mg/kg组和13.8mg/kg组外观畸形率分别为84.62%和86.84%(P<0.01),而且种类较多,如:脊柱裂、心脏外露、尾畸形、肛门闭锁、骨骼畸形等;环磷酰胺组发生的畸形较少,以骨骼发育迟缓为主。结论:敌枯双对大鼠的致畸率高、致畸种类多,是较好的阳性对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敌枯双(Bis-A-TDA) 环磷酰胺(CP) 致畸试验 脊柱裂
原文传递
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观察脊髓圆锥在胎儿隐性脊柱裂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桃 李金英 王抒雁 《右江医学》 201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检查的二维模式结合三维成像的骨骼模式、VCI模式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及其形态对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系统筛查孕妇51 896例,运用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分析产前超声提示隐...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检查的二维模式结合三维成像的骨骼模式、VCI模式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及其形态对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系统筛查孕妇51 896例,运用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分析产前超声提示隐性脊柱裂胎儿6例的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的变化声像图,且经产后高频超声检查或出生后MRI证实。结果 6例隐性脊柱裂胎儿中产前超声均发现其脊髓圆锥位置明显低于肾盂水平,失去正常的"鼠尾状"形态,其中1例合并软腭裂(产前漏诊)。产前超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100%可以显示。结论产前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是观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 脊髓圆锥 脊柱裂
下载PDF
隐性骶椎裂致排尿障碍的尿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卫中庆 周志耀 +3 位作者 陈承志 孙则禹 郑世广 于洪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0-282,共3页
分析了31例隐性骶椎裂患者行尿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尿动力学显示反射性膀胱19例,无反射性膀胱12例;括约肌协同正常14例,外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内括约肌协同失调10例。结果提示:S1或S2部位的隐性骶椎裂易引... 分析了31例隐性骶椎裂患者行尿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尿动力学显示反射性膀胱19例,无反射性膀胱12例;括约肌协同正常14例,外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内括约肌协同失调10例。结果提示:S1或S2部位的隐性骶椎裂易引起排尿障碍;隐性骶椎裂部位、程度与排尿障碍表现、神经源膀胱类型无对应关系;隐性骶椎裂致排尿障碍的病理改变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病程较长者临床症状较重。作者认为治疗应以纠正逼尿肌与括约肌失衡,改善排尿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裂 隐性骶骨 尿动力学 X线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The Timing of Primary Neurosurgical Repair and Wound-Site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Myelomeningocele
17
作者 Joseph O. Obande Paul T. Bitrus Elizabeth I. Obande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24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Background: The optimal time to closure of a newborn with a myelomeningocele has been the focus of a number of evaluations. The Timing of primary surgery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its relationship to r... Background: The optimal time to closure of a newborn with a myelomeningocele has been the focus of a number of evaluations. The Timing of primary surgery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due to its relationship to repair-site infection that can lead to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prolonged hospital stays. It is on this basis that recommendations have utilized 48 - 72 hours post birth as ideal time of closure. This is not only prevent infection at the site but also prevent ventriculitis and neural structure damage. We therefore, hypothesized an increase in wound infection rates in those patients with delays in myelomeningocele repair.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records of 103 children with myelomeningocele treated between 2016 and 2023. At discharg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the post-operative clinic visit 2 weeks later. Children were assigned to 1 of 2 groups, those who underwent primary neurosurgical repair within 72 hours of delivery (Group 1) and those undergoing repair after 72 hours (Group 2). We compared the infection rates. Results: 103 children who underwent myelomeningocele repair were identified, with a median time from birth to treatment of 1 day. Eight (7.8 %) patients were noted to have post-repair surgical site complica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tes of infection between Group 1 and Group 2 repair times. The presence of infection was associated increased length of stay when compared to neonates without infection. Conclusion: In children with myelomeningocele, the timing of primary neurosurgical repair appears not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Closure of the spinal lesion within the first 72 hours of life may be more favorable for neural damage preven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arly myelomeningocele repair may not impart significantly on the rate of wound-site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 bifida Surgical Timing Excision and Repai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MYELOMENINGOCELE
下载PDF
Cervical Meningocele about 2 Operated Cases
18
作者 Mohamed El Hassimi Cissé Mamadou Salia Diarra +5 位作者 N’Famara Sylla Abdoulaye Diop Izoudine Blaise Koumaré Théodore Habib Maxime Coulibaly Oumar Diallo Drissa Kanikomo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Cervical meningoceles are the least common forms of spina bifida, representing between 4% to 8% of all spinal dysraphisms. They are not accompanied by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childhood but attached cord syndrome can o... Cervical meningoceles are the least common forms of spina bifida, representing between 4% to 8% of all spinal dysraphisms. They are not accompanied by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childhood but attached cord syndrome can occur with growth. Surgical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avoiding rupture and correcting the aesthetic damage, will preserve neurological functions. We report 2 cases that we took care of. They are a 5-month-old infant and a 3-year-old girl. The first presented a 7 cm rounded meningocele pedunculated through the C1 lamina defect. The second presented an 8.6 cm polylobed meningocele pedunculated through the C2 lamina defect. They both underwent surgery with good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Meningocele spinal Dysraphism spina bifida
下载PDF
胎儿脊柱裂发生机制及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农有弟 陈丽荣 +1 位作者 刘晚秋 赵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脊柱裂发生机制及超声表现,分析产前超声对此类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产前诊断为胎儿脊柱裂的超声表现,并经引产或生产后放射影像学资料对比证实,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脊柱裂14例,其中12例显性... 目的探讨胎儿脊柱裂发生机制及超声表现,分析产前超声对此类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产前诊断为胎儿脊柱裂的超声表现,并经引产或生产后放射影像学资料对比证实,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脊柱裂14例,其中12例显性脊柱裂,2例隐性脊柱裂。胎儿脊柱裂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胎儿脊柱裂,具有可靠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脊柱裂 产前超声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燕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做常规产前检查的1024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本研究中1024例晚期妊娠胎儿超声检查中,经引产或生产后...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做常规产前检查的1024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本研究中1024例晚期妊娠胎儿超声检查中,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共有脊柱裂胎儿38例。二维超声检查漏诊2例,误诊1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4.74%和99.9%;三维超声检查联合二维超声检查无漏诊和误诊现象,均对胎儿脊柱裂作出正确诊断,准确性为100%。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胎儿脊柱形态,可有效提高胎儿脊柱裂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胎儿 脊柱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