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味麻辣香菇酱工艺的研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郁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以香菇、黄豆酱为主要原料,辅以盐、糖、花椒、辣椒、I+G等调味料,制备出麻辣香菇酱,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确定了麻辣香菇酱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风味 麻辣 香菇酱
下载PDF
Diet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hat to recommend, not what to forbid to patients. 被引量:16
2
作者 Anamaria Cozma-Petrut Felicia Loghin +1 位作者 Doina Miere Dan Lucian Dumitrasc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21期3771-3783,共13页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associate their symptoms with the ingestion of specific food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ro...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associate their symptoms with the ingestion of specific food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increasingly focused on the role of diet in IBS and dietary management is now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tool in IBS treat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ain dietary approaches in IBS emphasizing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al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summarizing the mai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provided by dietary guidelines and scientific literature. Despite the limited evidence for a beneficial role, general advice on healthy eating and lifesty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line approach in the dietary management of IBS. Standard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adhering to a regular meal pattern, reducing intake of insoluble fibers, alcohol, caffeine, spicy foods, and fat, as well as performing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nd ensuring a good hydration. Second-line dietary approach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re IBS symptoms persist and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following a low FODMAP diet, to be delivered only by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with expertise in dietary management. The efficacy of this diet is supported by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In contrast, the role of lactose or gluten dietary restri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BS remains subject to ongoing research with a lack of high-quality evidence. Likewise, further clinical trials are needed to conclude the efficacy of probiotics on IBS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lcohol CAFFEINE spicy foods Fat Dietary fiber Milk FODMAP GLUTEN PROBIOTICS
下载PDF
麻辣香菇酱制作工艺和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莹钰 王雨生 +1 位作者 陈海华 赵延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6-52,59,共8页
本文以食用油、花椒、辣椒种类、花椒与油配比、辣椒与花椒配比、糖、食盐添加量、复合鲜味剂种类及其配比为试验因素,以香菇酱酱香味、油腻味、酱体状态、整体可接受性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香菇酱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 本文以食用油、花椒、辣椒种类、花椒与油配比、辣椒与花椒配比、糖、食盐添加量、复合鲜味剂种类及其配比为试验因素,以香菇酱酱香味、油腻味、酱体状态、整体可接受性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香菇酱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用大豆油作为基础油;选用大红袍花椒、灯笼椒,花椒与油配比为17,辣椒与花椒配比为12;糖添加量为0.3%,食盐添加量为2.5%,复合鲜味剂为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I+G)、酵母提取物按101100复配,复合鲜味剂的添加量为2%。在此工艺条件下,麻辣香菇酱风味状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 香菇酱 工艺条件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毛竹笋呈味物质种类、含量与辛辣味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崔逢欣 丁兴萃 +2 位作者 李露双 章志远 蔡函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1049,共9页
[目的]对3种类型毛竹笋进行品尝和分析,探索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为提高毛竹笋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运用感官评定、气质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出土毛竹笋(AS)、未出土毛竹笋(US)和毛竹鞭笋(RS)... [目的]对3种类型毛竹笋进行品尝和分析,探索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为提高毛竹笋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运用感官评定、气质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出土毛竹笋(AS)、未出土毛竹笋(US)和毛竹鞭笋(RS)3种新鲜竹笋及AS竹笋水煮后的笋渣、笋汤进行感官评定、成分分析,开展呈味物质含量与相应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经感官评定,AS和US 2种类型毛竹笋辛辣味均表现为从笋基部到笋尖依次增强的趋势,而AS竹笋从笋基部到笋尖辛辣味强度值为2.0 9.5,明显高于US的1 6,RS竹笋滋味则表现为微甜,笋基部到笋尖无明显变化。AS竹笋水煮后笋渣滋味为辛辣味,且辛辣味强度随水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笋汤滋味则表现为苦涩味,滋味强度随水煮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通过GC-MS方法,共检测出毛竹鲜笋43种成分,其中,酯类9种、醇类6种、酸类5种、酚类3种、酮类2种、醛类3种、烃类4种和其它11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且与辛辣味有关的物质为草酸、单宁和麻黄碱。(3)相关性分析表明,与AS和US竹笋辛辣味显著相关的呈味物质为氰化物、氰苷、单宁和麻黄碱,与AS竹笋辛辣味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850、0.939、0.818(P<0.01);与US竹笋辛辣味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857、0.939、0.937(P<0.01)。AS水煮后笋渣中氰化物、氰苷和单宁与辛辣味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861、0.933(P<0.01),笋汤中与苦涩味强度显著相关的有氰化物、单宁和草酸,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0.954、0.976(P<0.01)。综合表明: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是氰化物、氰苷和单宁。[结论]影响毛竹笋辛辣味的主要呈味物质为氰化物、氰苷和单宁,其辛辣味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 呈味物质 辛辣味 相关性
下载PDF
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的制作 被引量:10
5
作者 宁静 许耀鹏 +3 位作者 马丽娅 杜阿如娜 杨瑞香 吴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53,共4页
在工厂实际生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配方中辣椒、花椒、郫县豆瓣酱、复合香辛料4个因素的最佳添加量,进一步通过全面试验研究了炒制糍粑辣椒的最佳温度和时间。确定了生产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的最优配方... 在工厂实际生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配方中辣椒、花椒、郫县豆瓣酱、复合香辛料4个因素的最佳添加量,进一步通过全面试验研究了炒制糍粑辣椒的最佳温度和时间。确定了生产牛油麻辣味火锅底料的最优配方为牛油200g、食用盐70g、蒜6g、味精6g、白糖2g、牛肉粉9g、花椒9g、辣椒14g、郫县豆瓣酱45g、复合香辛料3.6g。选择温度110℃、时间2h进行糍粑辣椒炒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底料 感官 制作工艺 麻辣
下载PDF
一种麻辣烧烤酱的制作工艺及挥发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亚伦 何莲 +4 位作者 张浩 乔明锋 彭毅秦 邓静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103,共7页
为获得麻辣味烧烤酱工艺配方及其挥发性香味成分,以单因素、正交实验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最佳的工艺配方。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麻辣味烧烤酱中的香味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其他配料的比例不变,花椒∶辣椒∶郫县豆瓣∶大葱的比例... 为获得麻辣味烧烤酱工艺配方及其挥发性香味成分,以单因素、正交实验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最佳的工艺配方。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麻辣味烧烤酱中的香味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其他配料的比例不变,花椒∶辣椒∶郫县豆瓣∶大葱的比例为1∶1∶50∶15时得到的烧烤酱风味最佳;采用GC-MS共检测出62种化合物,其中醇类8种、醛类14种、酯类7种、烯烃类17种、硫醚类7种、酚类4种、酮类2种、呋喃类2种、酸类1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94.679%。醇类、酯类和硫醚类化合物对麻辣烧烤酱风味的形成具有较大贡献,可能是麻辣味烧烤酱的主要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烤酱 配方优化 制作工艺 GC-MS 麻辣
下载PDF
休闲麻辣牛肉丁的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高雪琴 韩欣欣 +2 位作者 邓遵义 付丽 吴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对牛肉丁加工的工艺要点进行研究。以腌制时间、嫩化方式和油炸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其对麻辣牛肉丁感官品质的影响,包括色泽、组织状态、风味、滋味、香味、出品率等指标。通过试验得出产品的最佳配方...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对牛肉丁加工的工艺要点进行研究。以腌制时间、嫩化方式和油炸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其对麻辣牛肉丁感官品质的影响,包括色泽、组织状态、风味、滋味、香味、出品率等指标。通过试验得出产品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腌制24h,采用醋渍嫩化法,油炸条件为130℃2min左右(主要依据牛肉丁的块形大小)。在此条件下制作的牛肉丁口感独特、麻辣鲜香、营养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 牛肉丁 腌制时间 嫩化 油炸
下载PDF
辣椒与湖湘文化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西露 戴雄泽 +1 位作者 周书栋 马艳青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44-55,共12页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却代表着文明的一段进程。辣椒起源于南美,但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这一切,现今辣椒已遍植于整个世界,是人类餐桌上流传最广的香料和常用蔬菜。湖南人性格具野性,且豪放,加之尚滋味,好辛香...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却代表着文明的一段进程。辣椒起源于南美,但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这一切,现今辣椒已遍植于整个世界,是人类餐桌上流传最广的香料和常用蔬菜。湖南人性格具野性,且豪放,加之尚滋味,好辛香,故辣椒入湘,洗却香料的神秘,在瘴湿之地盛行,甚至融入湘人的性格,滋养出湘人无辣不欢、敢为人先的辣椒精神,成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辣椒的起源与种类、辣椒入湘简史、辣椒与湖湘人文精神、辣椒与湖湘饮食风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辣椒与湖湘文化的融合、传承及创新进行了提炼与诠释,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湘人自强坚韧,注重经世致用,讲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桀骜骁勇的精神品性和宏阔志向,而辣椒所具备的热辣奔放气息则成为湖湘文化革故鼎新的精神图腾和创造精神驱动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起源 辛香 湖湘文化 精神图腾
下载PDF
中药辣味的主要物质、形成机制与掩蔽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泰 谢正江 +5 位作者 刘霖 仇敏 贺亚男 韩丽 林俊芝 张定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460-5466,共7页
辣味广泛存在于中药材、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以及中成药中,其特殊的刺激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顺应性,尤其是儿童对辣味的接受度低。但辣味不同于酸、甜、苦、咸、鲜5味,它不属于味觉感受,而是辣味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形成的一种痛觉。目前,... 辣味广泛存在于中药材、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以及中成药中,其特殊的刺激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顺应性,尤其是儿童对辣味的接受度低。但辣味不同于酸、甜、苦、咸、鲜5味,它不属于味觉感受,而是辣味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形成的一种痛觉。目前,制药行业对中药辣味的物质基础、呈辣机制、掩蔽技术等方面研究薄弱,主要借鉴食品科学的研究结论,难以科学指导中药制剂的辣味掩蔽。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辣味中药集中分布于解表药、化湿药、温里药,尤其是部分植物油脂与提取物辣味显著;以姜类药物的呈辣物质研究为例,深入阐释中药辣味的物质基础及其构效特征;揭示辣味成分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member 1,TRPV1)的呈辣机制;总结分析分离去除法、糖类中和法、包合掩蔽法等辣味掩蔽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中药中的适宜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中药儿童制剂辣味掩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味 中药儿童制剂 物质基础 呈味机制 掩味技术
原文传递
植物工厂模式下LED光质对水培韭菜生长、风味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伟 佟静 +4 位作者 武占会 刘宁 王宝驹 季延海 王丽萍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52,共9页
为探究植物工厂中适合韭菜生长的最佳光质,本试验以韭菜品种‘791’为材料,设置白光、红光、蓝光和绿光4种光质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对水培韭菜生长、产量、营养成分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处理下韭菜叶宽、产量和... 为探究植物工厂中适合韭菜生长的最佳光质,本试验以韭菜品种‘791’为材料,设置白光、红光、蓝光和绿光4种光质处理,研究不同LED光质对水培韭菜生长、产量、营养成分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处理下韭菜叶宽、产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7.0%、31.6%和9.2%,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28.6%和40.9%,并抑制韭菜株高和假茎粗的增加;蓝光处理下韭菜生长更加健壮,产量较高,可溶性蛋白、酶促丙酮酸、VC含量最高,总酚、类黄酮含量较高,纤维素、硝态氮含量最少。电子鼻传感器显示,氮氧化物(W5S)、硫化合物(W1W)、芳烃化合物和硫的有机化合物(W2W)各风味物质在蓝光处理下相对电导率值最高,表明蓝光处理能提高韭菜风味品质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韭菜生产中使用蓝光进行处理能实现较高产量、最优品质及风味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LED光质 品质 辛辣性 风味
下载PDF
基于媒体语言语料库的“辣”隐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栩垚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隐喻是日常表达中不为人察觉的隐性表达,具体体现在言语上。“辣”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像姜、蒜等刺激性的味道”,由此可以得出“辣”本义是与味觉相关联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赋予了“辣”了更多新的意义,使... 隐喻是日常表达中不为人察觉的隐性表达,具体体现在言语上。“辣”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像姜、蒜等刺激性的味道”,由此可以得出“辣”本义是与味觉相关联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赋予了“辣”了更多新的意义,使得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以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抽取MLC语料库文本对“辣”进行分析,并总结该隐喻投射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隐喻投射
下载PDF
香辣味台式烤香肠制作方法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明 李煜 +3 位作者 祝恒前 黄从进 程东山 毛晓茗 《肉类工业》 2011年第9期17-19,共3页
在普通原味的台式烤香肠的基础上,通过口味调整,添加辣椒粉、辣椒精油,使产品具有香辣味,从而对台式烤香肠进行口味延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搅拌时间25m in、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0... 在普通原味的台式烤香肠的基础上,通过口味调整,添加辣椒粉、辣椒精油,使产品具有香辣味,从而对台式烤香肠进行口味延伸。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搅拌时间25m in、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3.0%、辣椒精油添加量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式烤香肠 香辣味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柳州螺蛳粉辣度分级研究
13
作者 郑立浪 李艳松 +3 位作者 卢凯玲 潘越 黄海 熊建文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3期192-198,217,共8页
参照GB/T 21266—2007检测柳州螺蛳粉汤料、辣椒油及二者混合后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辣椒素类物质基本存在于辣椒油中,汤料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较低。为贴近GB/T 21265—2007,优化了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检测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 参照GB/T 21266—2007检测柳州螺蛳粉汤料、辣椒油及二者混合后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辣椒素类物质基本存在于辣椒油中,汤料中辣椒素类物质含量较低。为贴近GB/T 21265—2007,优化了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检测辣椒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方法;比较直接品尝、热水混合、螺蛳粉混合辣椒油3种条件下的感官辣度,并使用电子舌区分不同辣度样品,结果表明和螺蛳粉共同品尝才能体现实际辣感;通过计算食用螺蛳粉时摄入的油量,结合辣椒素类物质检测结果,并对比其他辣度分级,得到螺蛳粉辣度分级方法:随螺蛳粉单次摄入辣椒素类物质0.00009 g、0.00015~0.00020 g、0.00018~0.00025 g及以上,可分别获得微辣、中辣、特辣的感官;依此,结合油量,可算得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油量-辣感的组合,为螺蛳粉标准化生产、消费者选购及其他样品的感官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螺蛳粉 辣椒素 辣度
下载PDF
麻辣味金黄兔肉松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婧 吴恋 +2 位作者 晏宸然 王卫 刘文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8,共4页
在传统兔肉松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法对兔肉松的原辅料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水分含量测定及感官评分确定最佳煮制、收汁及炒松时间,以期获得高品质的兔肉松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原辅料配方组合为辣椒含量1.0%,花椒含量0.6%,... 在传统兔肉松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法对兔肉松的原辅料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水分含量测定及感官评分确定最佳煮制、收汁及炒松时间,以期获得高品质的兔肉松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原辅料配方组合为辣椒含量1.0%,花椒含量0.6%,五香粉含量1.0%,黄酒含量2.0%;最佳煮制时间8h,收汁时间15min,炒松时间15min,该条件下获得的产品蛋白质含量为(22.11±1.13)%,并且口感较好,可为兔肉松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味 兔肉松 配方 加工工艺
下载PDF
麻辣菽肉大豆加工工艺优化及安全管理研究
15
作者 徐美燕 刘芸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是一种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和调味后制成的素食产品。通过对加工工艺的研究,改进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的质量,提高其质地、嚼劲和口感,使其更接近肉类制品,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另外,麻辣菽肉大... 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是一种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和调味后制成的素食产品。通过对加工工艺的研究,改进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的质量,提高其质地、嚼劲和口感,使其更接近肉类制品,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另外,麻辣菽肉大豆加工工艺的研究还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随着素食市场的扩大和对素食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的质量、口感以及营养价值提升可以明显增强麻辣菽肉大豆的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该产品。该研究基于此,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的膨化过程和油炸过程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发现麻辣菽肉大豆组织化食品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料液比20∶15、棕榈油、油炸温度130℃、油炸时间55 s、机筒温度150℃和螺杆转速3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 大豆 加工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High Spicy Food Intake and Risk of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被引量:3
16
作者 Yu-Heng Chen Xiao-Nong Zou +7 位作者 Tong-Zhang Zheng Qi Zhou Hui Qiu Yuan-Li Chen Mei He Jia Du Hai-Ke Lei Ping Zh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8期2241-2250,共10页
Background:Studi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picy food intake and cancer risk have reported inconsistent results.W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is association by conducting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evidence from case... Background:Studi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picy food intake and cancer risk have reported inconsistent results.W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is association by conducting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evidence from case-control studies.Methods:PubMed,EMBASE,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were searched for eligible publications.Combined odds ratios (ORs) with thei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random-or fixed-effects model.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article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Al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A 1 1.0 software (version 11.0;StataCorp.,College Station,TX,USA).Subgroup analyses were also performed with stratification by region,sex,number of cases,cancer subtype,sourc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NOS score.Results:A total 39 studies from 28 articles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the meta-analysis (7884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10,142 controls).Comparison of the highest versus lowest exposure category in each study revealed a significant OR of 1.76 (95% CI =1.35-2.29) in spite of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P 〈 0.00l).In the subgroup analyses,th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still found for gastric cancer,different regions,different numbers of cases,different source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high-quality articles (NOS score of≥ 7).However,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for women,esophageal cancer,gallbladder cancer,or low-quality articles (NOS score of〈7).No evidence of publication bias was found.Conclusions:Evidence from case-control studies suggested that a higher level of spicy food intak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ancer despite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More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clarify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spicy food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Incidence: Case control Studies META-ANALYSIS spicy Food
原文传递
辛辣型加工辣椒新品种‘艳椒508’的选育
17
作者 李怡斐 黄启中 +4 位作者 杨小苗 段敏杰 王春萍 黄任中 张世才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28-31,共4页
‘艳椒508’是以自交系0416Y01为母本,自交系1019-2-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平均株高69.0 cm,开展度62.7 cm,开花结果期为111 d,生育期209 d。果实单生,羊角形,果纵径7.84 cm,果... ‘艳椒508’是以自交系0416Y01为母本,自交系1019-2-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辣椒品种。该品种属于晚熟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平均株高69.0 cm,开展度62.7 cm,开花结果期为111 d,生育期209 d。果实单生,羊角形,果纵径7.84 cm,果横径1.50 cm,果肉厚0.17 cm,单果质量6.8 g,单株结果数131.3个,青椒绿色,生理成熟果红色。鲜椒Vc含量16.7 mg/100 g(FW),辣椒素含量3.489 g/kg。抗病毒病TMV、CMV,中抗疫病和炭疽病,每667 m^(2)鲜椒产量2 000 kg以上。‘艳椒508’辣椒适宜在重庆、云南、贵州、河南和新疆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艳椒508 选育 辛辣型
下载PDF
香辣牛肉包子馅料配方优化分析
18
作者 陈秋怡 王雪菲 +3 位作者 周舟 曹蒙 王宝刚 刘莹莹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以100 g牛肉、80 g牛油为基础,探讨食盐、黑胡椒粉、辣椒粉、粉条添加量对香辣牛肉包子馅料的影响,经过感官评价和质构相结合,得出香辣牛肉包子馅料的最优配方:食盐7 g、粉条80 g、黑胡椒粉8 g、辣椒粉8 g。在这个配方下做出来的包... 本文以100 g牛肉、80 g牛油为基础,探讨食盐、黑胡椒粉、辣椒粉、粉条添加量对香辣牛肉包子馅料的影响,经过感官评价和质构相结合,得出香辣牛肉包子馅料的最优配方:食盐7 g、粉条80 g、黑胡椒粉8 g、辣椒粉8 g。在这个配方下做出来的包子馅质地柔软、组织细腻、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馅料 香辣 质构 感官鉴评
下载PDF
麻辣花生酥调味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古明亮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8年第2期24-27,34,共5页
以花生酥为研究对象,以炒花生仁10 kg、麦芽糖醇液2 kg为基准,考察辣椒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花椒粉添加量对花生酥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麻辣花生酥的最佳调味工艺参数:辣椒粉54 g、花椒粉4.5 g、食盐7 g。
关键词 麻辣 花生酥 调味工艺
下载PDF
论感觉作为历史人类学的新路径——以贵州东南的“盐香”与酸辣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健 《凯里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0-32,共13页
感觉是嵌合(embedded)在历史中的,历史也会具身化(embodiment)在感觉中。历史人类学切入历史的路径除正史、民间文献外,还可将感觉列入。综合运用多元路径,不仅能让历史人类学更好地呈现过去与现在,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脉络和文... 感觉是嵌合(embedded)在历史中的,历史也会具身化(embodiment)在感觉中。历史人类学切入历史的路径除正史、民间文献外,还可将感觉列入。综合运用多元路径,不仅能让历史人类学更好地呈现过去与现在,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脉络和文化逻辑。基于贵州东南味觉的考察,结合感觉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指出贵州东南由于历史上的缺盐因素,“盐香”成为当地人难以企及的味觉体验,这不仅造成了当地人味觉上的紧张,而且还形塑了当地的饮食策略——“以酸代盐”。酸汤(以及后来传入的辣椒)与“盐香”的味道交织着当地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并通过人群分类、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人神关系诸方面体现出来。这意味着,从人们的味觉去重新理解历史成为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人类学 历史人类学 味觉 盐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