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墨铸铁缩松形成机理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洪亮 田卫星 +2 位作者 孙建俊 詹成伟 田学雷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63-1065,1072,共4页
为全面、准确认识球墨铸铁缩松形成机理,从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凝固过程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综合评述了球墨铸铁缩松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对球墨铸铁的缩松形成机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矛盾之处进行剖析和总结,且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为全面、准确认识球墨铸铁缩松形成机理,从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凝固过程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综合评述了球墨铸铁缩松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对球墨铸铁的缩松形成机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矛盾之处进行剖析和总结,且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缩松 形成机理
下载PDF
铁型覆砂铸造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东杰 黄列群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5-26,共2页
介绍了铁型覆砂铸造的工艺原理、工装及生产应用情况 ,应用表明 :该工艺适用于曲轴、阀体、缸套等大批量、高质量的铸件生产。
关键词 铁型覆砂铸造 曲轴 球墨铸铁
下载PDF
球墨铸铁曲轴的铸造与发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成刚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介绍了球墨铸铁生产发动机曲轴的现状及发展。讨论了球墨铸铁曲轴的熔炼工艺、合金化与生产工艺方式。重点介绍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在曲轴上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大功率发动机曲轴中的应用。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曲轴 铸造 发展
下载PDF
球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霞 王宁 +1 位作者 张妍 青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16,19,共3页
研究了在不同的化学成分以及热处理条件下 ,不同基体组织的球墨铸铁的抗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铁素体基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最好 ,珠光体、贝氏体基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不如铁素体基体的球铁 ;加入合金元素后 。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抗热疲劳性
下载PDF
盖包球化法在球墨铸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一兵 陈拥军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37,共3页
阐述了在一般条件下的生产企业,通过采用盖包球化法,实现球墨铸铁球化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并将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保效果。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球化剂 球化方法
下载PDF
基体组织对球铁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妍 王宁 张志霞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4-826,共3页
研究了不同基体组织对球墨铸铁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素体基体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最好,复相基体组织不利于提高球铁的抗热疲劳性能。
关键词 基体组织 球墨铸铁 抗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球墨铸铁中白口共晶形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海东 柳百成 +1 位作者 房贵如 熊守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建立了球铁稳定系和介稳定系共晶转变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了元素微观偏析和不同组织所产生潜热的影响.对球铁试样进行了定量金相实验分析,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石墨球数量和尺寸以及碳化物体积分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 建立了球铁稳定系和介稳定系共晶转变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了元素微观偏析和不同组织所产生潜热的影响.对球铁试样进行了定量金相实验分析,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石墨球数量和尺寸以及碳化物体积分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对白口共晶生长、碳化物形貌与凝固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表明凝固分析和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球铁中白口共晶的生长及最终碳化物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白口共晶 碳化物形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用钇基重稀土处理厚大断面球铁冷却壁的生产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朝晖 吴传蜀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577,共3页
厚大断面球铁冷却壁在制造过程中易出现球状石墨粗大及数量减少、石墨漂浮、缩孔及缩松等铸造缺陷。通过采取选择钇基重稀土球化剂,合理设计球铁化学成分,设置球化潜伏期控制球化反应,采取全程孕育处理工艺等系列工艺措施,生产出符合质... 厚大断面球铁冷却壁在制造过程中易出现球状石墨粗大及数量减少、石墨漂浮、缩孔及缩松等铸造缺陷。通过采取选择钇基重稀土球化剂,合理设计球铁化学成分,设置球化潜伏期控制球化反应,采取全程孕育处理工艺等系列工艺措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厚大断面球铁冷却壁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壁 球铁 钇基重稀土 球化 孕育
下载PDF
多次多向等温变形对球墨铸铁石墨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晋峰 梁伟 +2 位作者 赵兴国 张峰 翟丽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研究了球墨铸铁在900±10℃下,经不同方向多次压缩变形后石墨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单向压缩后石墨球变成近似平行分布的石墨片,经多向压缩后石墨片分裂;沿不同方向多次变形,石墨球在不同方向应力作用下被剪为小的石墨颗粒,起到了细... 研究了球墨铸铁在900±10℃下,经不同方向多次压缩变形后石墨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单向压缩后石墨球变成近似平行分布的石墨片,经多向压缩后石墨片分裂;沿不同方向多次变形,石墨球在不同方向应力作用下被剪为小的石墨颗粒,起到了细化石墨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塑性变形 石墨形态 组织细化
下载PDF
镁对含砷锡铅钛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国荣 肖春铭 谢雪峰 《现代铸铁》 CAS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研究了原铁液含硫量和镁加入量对含砷、锡、铅、钛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墨铸铁中有砷、锡、铅、钛等微量元素共存时,镁的合适加入量范围缩小;硫加剧微量元素对力学性能的有害影响,镁不能完全中和与消除硫对力学性... 研究了原铁液含硫量和镁加入量对含砷、锡、铅、钛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墨铸铁中有砷、锡、铅、钛等微量元素共存时,镁的合适加入量范围缩小;硫加剧微量元素对力学性能的有害影响,镁不能完全中和与消除硫对力学性能的危害作用;降低镁的加入量有利于生成铁素体;异形石墨严重损害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温度及变形量对球墨铸铁中石墨颗粒形态和分布的影响
11
作者 杜晋峰 翟丽珍 +2 位作者 张峰 赵兴国 梁伟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研究了球墨铸铁在(800±10)℃、(900±10)℃,单次变形量60%、30%的条件下,经不同方向多次压缩后石墨的形态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多向多次压缩变形时,石墨球在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下被剪切为小的石墨颗粒,大部分石墨球得到... 研究了球墨铸铁在(800±10)℃、(900±10)℃,单次变形量60%、30%的条件下,经不同方向多次压缩后石墨的形态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多向多次压缩变形时,石墨球在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下被剪切为小的石墨颗粒,大部分石墨球得到细化。在(800±10)℃下,单次变形量为60%的多向多次压缩变形可使石墨颗粒的形态和分布明显变化,细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塑性变形 石墨形态 组织细化
下载PDF
球墨铸铁件铁素体与珠光体形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东 柳百成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438,共5页
通过对球墨铸铁件共析转变的分析,改进了球铁件中铁素体与珠光体形成的数学模型。其中提出了合金影响因子,考虑了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生长的影响。对实际汽车制动臂球铁件进行模拟,并取样进行定量金相实验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 通过对球墨铸铁件共析转变的分析,改进了球铁件中铁素体与珠光体形成的数学模型。其中提出了合金影响因子,考虑了合金元素对铁素体生长的影响。对实际汽车制动臂球铁件进行模拟,并取样进行定量金相实验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球铁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数量,能够准确地体现共析阶段过冷情况和共晶球墨数对珠光体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珠光体 铁素体 形核与生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等温淬火球铁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世权 王丛祥 赵伯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8-14,共7页
作者研究了等温淬火球铁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间的关系。得出了CuMo系和CuNiMo系两种球铁的最佳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最佳组织与性能,并通过概率统计研究了这种材料性能的稳定性。经中间生产试验,已成功地把这种材料应... 作者研究了等温淬火球铁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间的关系。得出了CuMo系和CuNiMo系两种球铁的最佳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最佳组织与性能,并通过概率统计研究了这种材料性能的稳定性。经中间生产试验,已成功地把这种材料应用到拖拉机末端传动齿轮的生产上,取代了20CrMnTi渗碳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等温淬火 齿轮 应用
下载PDF
球墨铸铁缩松分析计算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郑洪亮 郝良品 +2 位作者 万国庆 田卫星 田学雷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用系列试验铸件研究了主要工艺因素(碳当量、孕育量以及铸件模数)对球墨铸铁件缩松产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选择的范围内,随着碳当量增大、孕育量增加,缩松面积率减小;对亚共晶和共晶成分的球铁,模数的减小会导致缩松面积率的增... 用系列试验铸件研究了主要工艺因素(碳当量、孕育量以及铸件模数)对球墨铸铁件缩松产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选择的范围内,随着碳当量增大、孕育量增加,缩松面积率减小;对亚共晶和共晶成分的球铁,模数的减小会导致缩松面积率的增大;对过共晶球铁,缩松面积率随模数增大而减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球墨铸铁缩松面积率计算模型。为球墨铸铁缩松的预测模拟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缩松 计算模型
下载PDF
球墨铸铁预处理对表面激光重熔层开裂倾向的影响
15
作者 刘喜明 张继元 +1 位作者 孙建 郑成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球墨铸铁表面激光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基体分别进行正火、淬火+回火后进行激光表面重熔的对比试验,考察了在相同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表面重熔处理,发现球铁激光重熔处理前的预处理... 对球墨铸铁表面激光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基体分别进行正火、淬火+回火后进行激光表面重熔的对比试验,考察了在相同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表面重熔处理,发现球铁激光重熔处理前的预处理工艺对重熔过程中的重熔层开裂倾向影响很大。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可以改变激光重熔时热影响区的大小、相变产物的显微组织形态,从而导致对重熔层相变应力的分布与大小,进而影响到激光重熔层的开裂倾向。为制定球铁激光重熔预处理的最佳工艺规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激光表面重熔 预处理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球墨铸铁第二阶段石墨化中珠光体转变的影响
16
作者 李青春 韩正 常国威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3-45,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球墨铸铁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珠光体转变的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脉冲电场作用下基体中石墨晶核的数量增加,有效地缩短了珠光体分解时碳原子的扩散距离,从而加速了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珠光体的转变。研究结果表... 通过实验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球墨铸铁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珠光体转变的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脉冲电场作用下基体中石墨晶核的数量增加,有效地缩短了珠光体分解时碳原子的扩散距离,从而加速了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珠光体的转变。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场加快了第二阶段石墨化过程中珠光体的分解速度,使基体中的铁素体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球墨铸铁 石墨化 珠光体转变
下载PDF
脉冲电场对渗碳体第一阶段石墨化过程的影响
17
作者 李青春 韩正 常国威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球墨铸铁高温退火过程中渗碳体第一阶段石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脉冲频率的增加渗碳体分解加快,新生石墨数量增多。分析认为,脉冲电场通过增加奥氏体中石墨的数量,从而缩短渗碳体转变为石墨过程中碳原子的扩... 通过试验研究了脉冲电场对球墨铸铁高温退火过程中渗碳体第一阶段石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脉冲频率的增加渗碳体分解加快,新生石墨数量增多。分析认为,脉冲电场通过增加奥氏体中石墨的数量,从而缩短渗碳体转变为石墨过程中碳原子的扩散距离来加速渗碳体的第一阶段石墨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球墨铸铁 渗碳体石墨化
下载PDF
球墨铸铁件微观组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海东 柳百成 +1 位作者 刘蔚羽 王东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6-80,共5页
根据凝固动力学理论,建立和完善了球墨凝固过程中各阶段组织形成的数学模型。用试验试件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际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球墨数量和大小、珠光体和铁素体数量、硬度等进行了模拟,与定量金相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 根据凝固动力学理论,建立和完善了球墨凝固过程中各阶段组织形成的数学模型。用试验试件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际生产球墨铸铁件的球墨数量和大小、珠光体和铁素体数量、硬度等进行了模拟,与定量金相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共析模型尚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更准确地预测珠光体和铁素体数量。研究表明:球墨的形核与生长主要与过冷有关,共析阶段产生的珠光体与铁素体体积分数则由过冷度与球墨个数两者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件 微观组织 数值模拟 模拟仿真
下载PDF
分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世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7-19,共3页
研究了球铁经900℃奥氏体化后,在230℃(盐浴中)和25℃(油中)第一级等温淬火,325℃第二级(可控气氛炉中)等温淬火的组织与性能。发现经分级等温淬火后,球铁中贝氏体铁素体条束充分细化。230℃第一级等温淬火,时间在8~10min内,并经325℃&... 研究了球铁经900℃奥氏体化后,在230℃(盐浴中)和25℃(油中)第一级等温淬火,325℃第二级(可控气氛炉中)等温淬火的组织与性能。发现经分级等温淬火后,球铁中贝氏体铁素体条束充分细化。230℃第一级等温淬火,时间在8~10min内,并经325℃×1.5h第二级等温淬火后,仍能获得细条束状的贝氏体组织。两种分级等温淬火工艺都能使球铁硬度达到HRC43,比325℃直接盐浴等温淬火提高5~6HRC。所以,分级等温是使球铁充分强化的有效手段,也为不用盐炉生产奥—贝球铁开劈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等温淬火 球墨铸铁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生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隆滨 程义 +4 位作者 龚正春 张伯康 孙广 刘产军 付伟杰 《锅炉制造》 2000年第3期35-42,共8页
试制一种新型的奥氏体──贝氏体球铁斜楔,代替原来的铸钢件。本文就生产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中的化学成分、熔化生产、球化和孕育处理、热处理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生产研究。
关键词 热处理 奥氏体贝氏体球铁 贝氏体球铁 奥氏体球铁 铸钢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