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形态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胡文 王海燕 +4 位作者 查同刚 王宇 蒲俊文 王玉红 王晨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1497,共7页
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Cu、Zn、Cr、Pb、Ni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化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北京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u... 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Cu、Zn、Cr、Pb、Ni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化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北京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u和Pb分别达到北京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47倍和4.53倍,凉水河污灌区土壤已经发生明显的重金属累积。②土壤重金属元素之间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地区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显著相关表明污灌可能是导致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土壤各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表现不一致,土壤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③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5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均为:残渣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含量较高与污水中铁锰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关系;凉水河污灌区重金属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u>Zn>Pb>Ni>Cr。④综合分析各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形态分布及其生态毒性,Cu和Pb是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水河 污灌 土壤重金属 累积 形态分析 复合污染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黄芩中不同化学形态的Cu、Zn、Fe和Mn 被引量:14
2
作者 缪珊 孙纪元 +6 位作者 谢艳华 王剑波 石小鹏 丁媛媛 毕琳琳 高双斌 王四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7-1430,共4页
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中药黄芩水煎液中Cu,Zn,Fe和Mn化学形态的分析方法。水煎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组分试样;对于可溶态组分试样,采用LSA-10大孔树脂将其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组分试样,并采用正辛醇-水分配... 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中药黄芩水煎液中Cu,Zn,Fe和Mn化学形态的分析方法。水煎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分为悬浮态和可溶态组分试样;对于可溶态组分试样,采用LSA-10大孔树脂将其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组分试样,并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条件下,将水可溶态中待测元素分离为醇溶态和水溶态,然后用AAS测定上述各组分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即可给出比现有的仅测量中药黄芩中上述各待测元素总量为多的信息。该法待测元素Cu,Zn,Mn的检出限(3倍空白标准差)为0.01μg.mL-1,Fe为0.02μg.mL-1,精密度(RSD,n=11)为1.5%~3.6%,对可溶态和无机态组分试样进行加标测定的回收率为96.7%~105.0%。所得结果对黄芩的综合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AAS)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黄芩
下载PDF
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Cd和Pb形态分析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军康 赵瑾 +4 位作者 魏婷 李艳萍 吕欣 任倩 王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0-257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污染程度变化,以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Cd和Pb的不同形态,分析土壤中Cd和Pb不同赋存形态与土... 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污染程度变化,以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Cd和Pb的不同形态,分析土壤中Cd和Pb不同赋存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设施菜地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西安市设施菜地土壤呈酸化趋势,且速效养分含量升高;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Cd和Pb的总量分别为0.28~1.51 mg·kg^(-1)和0.14~0.5 mg·kg^(-1),Cd有效态含量介于0.14~0.5 mg·kg^(-1),均超过其地方土壤背景值,大棚使用年限为11~15、16~20、21~25 a中Cd总量分别为0.615、1.465、1.515 mg·kg^(-1),在21~25 a中Cd有效态含量为0.5 mg·kg^(-1),均超出标准限值;弱酸态和还原态是大棚土壤中Cd的主要存在形态,而Pb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其中土壤中Cd的有效态、Pb的还原态和残渣态与土壤N、P含量显著相关(P<0.05),Pb的还原态与K含量相关。随着年限增长,设施菜地土壤中Cd的地积累指数增加,污染程度达到中度污染。研究区21~25 a设施菜地为中等生态风险,Cd生态风险系数对潜在风险指数的贡献高达94.36%,重金属Cd和Pb存在一定的累积叠加污染风险。高年限设施菜地土壤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于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种植年限 设施菜地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紫外吸收法分离检测海洋生物样品中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桂娣 郑进平 +3 位作者 黄红霞 齐国敏 许锦华 付凤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2-536,共5页
本研究建立了对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对甲基苯砷酸(p-As)、一甲基砷(MMA)、砷酸盐(As(Ⅴ))5种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种类、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进... 本研究建立了对亚砷酸盐As(Ⅲ)、二甲基砷(DMA)、对甲基苯砷酸(p-As)、一甲基砷(MMA)、砷酸盐(As(Ⅴ))5种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紫外检测方法,研究了检测波长、缓冲体系种类、pH值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进样时间等因素对5种形态砷化合物的分离度、灵敏度、重现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5nm、20mmol/LNaH2PO4-5mmol/LNa2B4O7(pH=6.25)缓冲溶液、20kV运行电压、3.0kPa压力进样10s条件下,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在11min内取得完全分离,5种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为0.50%~1.51%和1.65%~3.36%,检出限(3S/N)为0.004~0.30mg/L。本法成功地应用于虾米中不同砷形态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3%~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形态分析 虾米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土壤共存重金属元素形态变化及生物有效性实验分析——以Cd、Zn、Ni元素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转军 南忠仁 +2 位作者 王胜利 刘晓文 陶燕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4-1200,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镉、锌、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Ni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被钝化的量有限,Cd的存在形式主...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镉、锌、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Ni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被钝化的量有限,Cd的存在形式主要以碳酸盐态为主,Zn、Ni则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3种元素的活性大小依次为Cd>Ni>Zn。根据回归分析,元素Zn对胡萝卜块茎和茎叶吸收Zn量贡献最大的分别是Zn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元素Ni对胡萝卜各部位吸收贡献最大的均为Ni的铁锰氧化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土壤 重金属Cd、Zn、Ni 形态分析 复合作用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银杏叶中硼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刚 顾佳丽 《辽宁化工》 CAS 2008年第11期728-729,732,共3页
采用连续浸取方法分析银杏叶中硼的分布及形态。结果表明:银杏叶中各形态硼含量(质量分数,%)依次为:醋酸溶解态(34.36)>水溶态(12.82)>螯合态(9.60)>醇溶态(8.38)>残渣态(6.62)>盐溶态(5.66)>盐酸羟胺溶解态(3.21)。... 采用连续浸取方法分析银杏叶中硼的分布及形态。结果表明:银杏叶中各形态硼含量(质量分数,%)依次为:醋酸溶解态(34.36)>水溶态(12.82)>螯合态(9.60)>醇溶态(8.38)>残渣态(6.62)>盐溶态(5.66)>盐酸羟胺溶解态(3.21)。测定结果对银杏中有效成分的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形态分析
下载PDF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结合相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男 陈宏 +3 位作者 张居里 张婷婷 张文婷 励建荣 《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6-440,435,共6页
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是一种新型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土壤、沉积物中目标物的采集与测量。结合相是DGT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与目标物的结合能力、结合速度、结合容量以及目标物的形态选择性等。DGT结合相分为... 薄膜梯度扩散(DGT)技术是一种新型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土壤、沉积物中目标物的采集与测量。结合相是DGT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与目标物的结合能力、结合速度、结合容量以及目标物的形态选择性等。DGT结合相分为固态结合相和液态结合相。本文重点综述了树脂、氧化物、无机盐、活性炭、改性硅胶、分子印迹、共聚物、复合、液态等结合相在DGT技术中的应用,展望了DGT结合相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梯度扩散 结合相 原位采样 形态分析
原文传递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锑(Ⅲ)和锑(Ⅴ)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志红 杨帆 +2 位作者 刑夏 汤志勇 张勤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47-95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水系沉积物)中Sb(Ⅲ)和Sb(Ⅴ)的方法。选取4.8 mol/L HCl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以6 g/mL柠檬酸钠作为Sb(V)的掩蔽剂,在0.24 mol/L的HCl介质中选择性测定Sb(Ⅲ),用差减法求得Sb... 提出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水系沉积物)中Sb(Ⅲ)和Sb(Ⅴ)的方法。选取4.8 mol/L HCl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以6 g/mL柠檬酸钠作为Sb(V)的掩蔽剂,在0.24 mol/L的HCl介质中选择性测定Sb(Ⅲ),用差减法求得Sb(Ⅴ)。Sb(Ⅲ)的方法检出限为0.075×10-6,Sb(Ⅴ)的方法检出限为0.097×10-6。对40 ng/mL的Sb(Ⅲ)和Sb(Ⅴ)分别连续测定11次,得到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和0.64%。应用该方法对地质样品中的Sb(Ⅲ)和Sb(Ⅴ)进行分析测定,并与王水溶解值相比较,该方法测定的总Sb提取率在80%以上,Sb(Ⅲ)和Sb(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107%和98%~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态分析 锑(Ⅲ)和锑(Ⅴ) 掩蔽剂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蒙药材多叶棘豆中五种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力 马莹莹 +2 位作者 徐玲 包玉敏 李英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本文采用水煎法对蒙药材多叶棘豆中微量元素进行提取,并分别用微孔滤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法、萃取法等分离方法对水煎液中元素各形态进行分离。利用FAAS法测定了原药材以及水煎液各形态中Cu、Zn、Mn、Fe和Ca五种微量元素含... 本文采用水煎法对蒙药材多叶棘豆中微量元素进行提取,并分别用微孔滤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法、萃取法等分离方法对水煎液中元素各形态进行分离。利用FAAS法测定了原药材以及水煎液各形态中Cu、Zn、Mn、Fe和Ca五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了形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煎液中五种元素的总提取率在41.7%~87.0%,残留率在9.1%~26.4%,可溶态百分率在16.6%~80.0%,可溶态中五种元素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为36.9%~250%;该测定方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0.3%~113.7%。多叶棘豆水煎液可溶态中Zn、Mn、Fe、Ca元素是以亲水性有机结合形态为主,Cu元素以无机离子型为主,多种形态共存的复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微量元素 形态分析 FAAS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