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细菌和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黎健 肖文佳 +4 位作者 胡家瑜 吴寰宇 薛莹 潘浩 何懿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11期880-883,共4页
目的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 目的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465例,检出率为46.45%。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检出率为12.09%,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61例)、沙门菌(35例)。病毒检出率为32.07%,主要为诺如病毒(262例)、轮状病毒(40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465例阳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20±17.56)岁,病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有腹痛和发热症状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有呕吐和恶心症状的构成比均低于病毒阳性组;细菌阳性组发病前5天有聚餐史和外出史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二组有宠物接触史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针对各病原检出率的差异在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谱 流行病学 监测
原文传递
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居民急性腹泻病病原谱监测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傅益飞 孙乔 +6 位作者 朱渭萍 朱林英 费怡 叶楚楚 薛曹怡 王闻卿 潘丽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掌握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病原谱、菌型分布等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监测病例定义及12个监测点,在监测点肠道门诊针对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进行症状监测,并...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掌握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病原谱、菌型分布等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监测病例定义及12个监测点,在监测点肠道门诊针对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进行症状监测,并对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检测阳性的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标本进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12种抗生素细菌耐药实验。结果 7~9月为肠道门诊就诊高峰期。1 935例患者中细菌检测阳性者321例,占16.59%,其中副溶血弧菌97例,占5.01%,沙门氏菌96例,占4.96%,弯曲菌86例,占4.44%。1 327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者188例,占14.17%,其中诺如病毒110例,占8.29%,轮状病毒37例,占2.79%。沙门氏菌对头孢吡肟敏感率为99.0%,志贺菌对氯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率均为100.0%,副溶血性弧菌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敏感,3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病高发季节是7~9月,主要病原构成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弯曲菌以及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对常见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谱 人群监测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腹泻病例病原学监测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黎健 胡家瑜 +4 位作者 吴寰宇 潘浩 张曦 薛莹 吴凡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谱 流行病学 监测
原文传递
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茅俭英 向伦辉 +3 位作者 沈隽卿 金凯 杨兴堂 袁国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2家在监测点肠道门诊对腹泻病病例进行监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对检测阳性的细...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2家在监测点肠道门诊对腹泻病病例进行监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对检测阳性的细菌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 2014年两家监测点医院共监测到腹泻病2 486例,腹泻病发病呈明显季节性。380例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179例病例标本病原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7.11%;检出细菌5种、病毒4种;细菌检出率为14.74%(56/380),主要为致泻性大肠杆菌(32例,占57.14%)、沙门菌(10例,占17.86%)和副溶血型弧菌(10例,占17.86%);病毒检出率为37.11%(141/380),主要为诺如病毒(98例,占69.50%)、轮状病毒(20例,占14.18%)。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冬春季以病毒感染为主。4种细菌对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该在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病原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病原谱监测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费怡 孙乔 +2 位作者 傅益飞 朱渭萍 薛曹怡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602-605,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病原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家监测点医院的619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病原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家监测点医院的619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结果]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1.95%、7.27%、2.91%、1.45%、0.9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非伤寒沙门菌、弯曲菌、嗜水气单胞菌、志贺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65%、2.42%、0.81%、0.65%、0.48%、0.32%。病毒检出率8月至次年的3月为27.70%,高于其他月份的18.48%(χ2=7.18,P<0.05);细菌检出率4—10月为15.34%,远高于其他月份的3.15%(χ2=31.22,P<0.05)。[结论]诺如病毒为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细菌性腹泻的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病毒性腹泻应以全年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张家港市哨点医院2016-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施爱萍 施菊萍 +2 位作者 吴鹏程 樊飞 徐兰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及病原分布变化,为有针对性地防控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张家港市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和病毒检...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及病原分布变化,为有针对性地防控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张家港市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结果2016-2018年共采集1918份病例标本,检出各类细菌、病毒共351株,诺如病毒阳性最多,为161株;副溶血性弧菌117株、沙门菌67株、志贺菌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株。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高峰出现在第三季度,病毒的检出高峰在冬春季。20~39岁食源性病例的患病最多、检出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最多。结论2016-2018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应加强主动监测,注意全市致病病原谱的变化,同时加强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发病趋势 病原谱 主动监测
原文传递
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谱监测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梁靖怡 杨子峰 +1 位作者 刘勇 江梅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5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明确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的病原谱,并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以广东地区200余家医院送检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为标本,应... 目的:明确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的病原谱,并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以广东地区200余家医院送检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为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0余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描述其流行情况,其中流感病毒流行数据与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南方地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14.69%),其次是腺病毒(13.98%)、EB病毒(10.09%)、甲型流感病毒(9.31%)、柯萨奇CA16病毒(7.99%)、肺炎支原体(6.44%)、副流感病毒(6.18%)、巨细胞病毒(6.16%)、鼻病毒(5.91%)。同时,人鼻病毒、EB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检出率在秋季(9~11月)开始明显上升,但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在冬季后检出率才有明显上升。另外,本研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峰有2个(分别为2018年22~26周和2018年48周至2019年18周),后者与国家流感中心南方地区的发布高峰(2018年45周至2019年18周)相近。但在流感散发的时间段,本研究监测到的平均阳性检出率(5.88%)高于国家流感监测中心(1.04%)。结论:总体上,广东地区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谱丰富,其中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高达19.48%。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尽快明确病原体,减少儿童肺炎的发生。另外,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季节流行规律比较明晰,可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徐州市2013—2015年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金丹 孙传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2期56-57,64,共3页
目的了解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2月徐州市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市9家监测医院,共计监测门/急诊就诊... 目的了解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2月徐州市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市9家监测医院,共计监测门/急诊就诊总数1 387 065人,腹泻病报告数28 676例;采集标本1 309份,阳性结果总检出率为18.72%,其中细菌阳性检出率为2.75%,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97%;细菌性病原7~9月份检出率最高(χ~2=11.04,P<0.05),主要为志贺菌和沙门菌,病毒性病原10~12月份检出率最高(χ~2=25.36,P<0.01),主要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结论徐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较为广泛,且季节高峰明显,应依据流行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谱 监测 徐州
下载PDF
2017年山东省三个城市食源性腹泻中胃肠炎病毒的病原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文强 张华宁 +6 位作者 韩扬 李心朋 刘晓林 傅忠燕 毕振旺 徐爱强 王海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三个城市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胃肠炎病毒病原谱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于2017年1—12月,以山东省济南、烟台和临沂市的6家哨点医院为研究现场,收集1397例食源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获取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采用双重... 目的分析山东省三个城市食源性腹泻病例中胃肠炎病毒病原谱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于2017年1—12月,以山东省济南、烟台和临沂市的6家哨点医院为研究现场,收集1397例食源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获取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采用双重荧光定量RT PCR分别检测如病毒基因Ⅰ组(NoV GⅠ)和Ⅱ组(NoV GⅡ)、札如病毒(SaV)和人星状病毒(HAstV),采用单重荧光定量RT PCR检测轮状病毒A组(RV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腺病毒(EAdV),对病毒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分型。比较不同特征病例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以及阳性和阴性病例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年龄M(P25,P75)为23(1,42)岁;以男性为主,占57.48%(803例);≤5岁儿童居多,占36.36%(508例)。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33.93%(474例),济南、临沂和烟台市分别为32.03%(147/459)、41.54%(189/455)和28.57%(138/483)(P<0.001);NoV GⅡ组的阳性率最高,为16.54%(231例),5月(24.75%,50/202)和6月(19.59%,38/194)出现高峰,以GⅡ.P16/GⅡ.2型(48.28%,56/116)为主。阳性病例中,44.51%(211/474)出现呕吐症状,高于阴性病例(34.13%,315/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山东省食源性腹泻病例中男性、5岁以下儿童居多;NoV GⅡ流行强度较高,发病高峰为春夏季,病毒性胃肠炎临床症状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胃肠炎 食源性腹泻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09年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疾病谱监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静 张俊棉 +5 位作者 张振国 张富斌 郭玉 陈玫 赵娜 崔志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河北省2009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残留麻痹病例的疾病谱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河北省AFP监测系统监测资料采用EPI-info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2009年非脊灰AFP病例疾病谱的顺位为格林巴利... 目的对河北省2009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残留麻痹病例的疾病谱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河北省AFP监测系统监测资料采用EPI-info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2009年非脊灰AFP病例疾病谱的顺位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感染、脊髓炎、偏瘫和单瘫、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脑瘤、手足口合并症、皮肌炎等。发病年龄以0~4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在7、8月份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以下肢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结论进一步掌握河北省导致AFP病例残留麻痹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残留麻痹的AFP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疾病谱 监测
原文传递
2014—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骆玲飞 王小光 +4 位作者 闫红静 甄珊珊 王之晗 付贝尔 刘继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3期76-80,共5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病毒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20年按一定的抽样间隔随机选取上海市闵行区2家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开展调查采样,同时用real-time PCR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病毒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20年按一定的抽样间隔随机选取上海市闵行区2家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开展调查采样,同时用real-time PCR方法对采集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 RV)、诺如病毒(Norovirus, NV)、肠道腺病毒(Adenovirus, AdV)、星状病毒(Astrovirus, AstV)、札如病毒(Sapovirus, SaV)检测。结果 1 839例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病毒检测,其中646例病例标本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5.13%;RV、NV、AdV、AstV、SaV五种病毒均有检出,以诺如病毒为主(421例,65.17%),其次为轮状病毒(151例,23.37%);诺如病毒阳性率在20~69岁年龄组较高,轮状病毒阳性率在0~9岁年龄组较高。结论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是本地区病毒性腹泻病的优势病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应该在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病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腹泻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辉 张悦 +3 位作者 张兆文 陈龙 徐智寅 张烜昭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腹泻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18—2020年腹泻病综合监测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监测医院肠道门诊量在符合监测病例要求的病例队列中,按...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腹泻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腹泻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18—2020年腹泻病综合监测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监测医院肠道门诊量在符合监测病例要求的病例队列中,按照固定间隔比例采用系统抽样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其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21例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307例,阳性率42.58%;检出细菌最多的为副溶血性弧菌39份,检出病毒最多的为诺如病毒GII型75份,两者各占细菌和病毒阳性总数的36.11%和41.44%。各年龄组均有检出阳性病例,31-40岁共检出阳性81例(26.38%),检出率最高;阳性检出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P=0.16)。检出阳性病例呈现出冬季和春季两个高峰,其中细菌三季度最高,病毒一季度最高,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最多时间为二季度。结论上海市闵行区2018—2020年腹泻病由多种病原引起,且具有明显季节流行特征,在不同病原体流行前应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减少腹泻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2009-2015年营口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病原谱与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光远 肖岩 吴可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分析2009年10月~2015年12月营口市发热伴出疹(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28例病例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目的分析2009年10月~2015年12月营口市发热伴出疹(RFIs)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28例病例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病毒分离开展麻疹病毒等6病原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样本中检出156例RFIs病原体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42%。病原谱构成前3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组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不同,病原体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营口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季节性不明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本地RFIs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加速肠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积极推行水痘、麻疹等疫苗的接种是控制RFIs发病的主要措施。监测重点放在学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出疹性疾病 病原谱 流行病学 监测
下载PDF
济南市2012-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病例的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武晶晶 刘晓雪 +3 位作者 李传彬 张先慧 宋凯军 赵小冬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济南市2012-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监测病例的病原谱。方法选择济南市6家监测医院,采集AMES病例的血清/脑脊液(CSF)标本,采用ELISA检测乙脑病毒(JEV)、水痘-带状疱疹病... 目的分析济南市2012-2016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监测病例的病原谱。方法选择济南市6家监测医院,采集AMES病例的血清/脑脊液(CSF)标本,采用ELISA检测乙脑病毒(JE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麻疹病毒(MV)、人类肠道病毒(HE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风疹病毒(RV)和腮腺炎病毒(MuV)IgM抗体,采用PCR检测脑膜炎奈瑟菌(Nm)、肺炎链球菌(Sp)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抗原,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报告AMES病例4 550例,其中4 122例血清/CSF标本JEV的IgM抗体阳性率为8.6%;3 750例血清标本HEV、HSV、MuV、VZV、MV、RV、CMV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1%、22.0%、8.5%、0.1%、0.1%、0.5%、0.6%;2 864例CSF标本Nm、Sp、Hib的PCR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1.1%、0.1%。结论济南市2012-2016年AMES病例的优势致病原为HSV、HEV、JEV和M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菌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爱萍 施菊萍 +3 位作者 刘芳 吴鹏程 徐兰 樊飞 《医学动物防制》 2022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菌主动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9—2020年张家港市11家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例粪便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并... 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菌主动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9—2020年张家港市11家哨点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例粪便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0年张家港市共采集2370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粪便标本,检出细菌阳性病例266例(菌株268株,其中2例为重复感染),检出率为11.2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49株,构成比最高,为56.02%。每年7—9月在>17~60岁人群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可疑暴露食品以肉及肉制品构成比最高,为28.18%;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构成比最高,为57.58%;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其中腹泻构成比为99.20%,腹泻次数5~10次/d。结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本地特征,且检出率有所提升。应继续做好食源性疾病病例主动监测工作,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食品卫生宣传和对重点场所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原谱 致病菌 主动监测 分析
原文传递
电磁频谱监视卫星对地面雷达信号截获概率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军涛 曹春燕 刘刚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对卫星轨道的建模,分析电磁频谱监视卫星过顶地面雷达时侦收雷达单波束主瓣的截获问题,给出截获雷达波束主瓣时所要满足的条件。并且通过仿真进一步讨论当地面雷达波束主瓣不同仰角、不同波束主瓣宽度时的卫星过顶截获概率。分析表... 通过对卫星轨道的建模,分析电磁频谱监视卫星过顶地面雷达时侦收雷达单波束主瓣的截获问题,给出截获雷达波束主瓣时所要满足的条件。并且通过仿真进一步讨论当地面雷达波束主瓣不同仰角、不同波束主瓣宽度时的卫星过顶截获概率。分析表明,基于太阳同步卫星轨道,截获概率随着波束仰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束宽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监视 卫星 截获概率
下载PDF
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疾病谱特征研究
17
作者 周静 赵曼 +2 位作者 宋慧 石函宁 李小芳 《中国病案》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谱,为政府卫生部门制定当地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2014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期间84958份出院患者电子病...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收治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谱,为政府卫生部门制定当地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2014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期间84958份出院患者电子病历中的诊断信息筛选初次诊断为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209例,探究其疾病谱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层分析。结果209例儿童青少年肿瘤患者中男性100例(47.85%);女性109例(52.15%)。疾病前3位分别是白血病100例(47.85%),甲状腺癌20例(9.57%),淋巴瘤18例(8.61%)。儿童恶性肿瘤中血液系统疾病77例(66.96%),实体肿瘤38例(33.04%),青少年恶性肿瘤中血液系统疾病41例(42.7%),实体肿瘤55例(57.3%),儿童青少年肿瘤类型分布有差异(χ^(2)=11.52,P<0.001)。脑瘤在男孩中发病人数更多(χ^(2)=4.01,P<0.045)。结论某院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疾病谱与国内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疾病谱相似,白血病均居于首位;青少年较儿童更易发生实体肿瘤,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同时研究发现:脑瘤更倾向于在男孩中发生;甲状腺癌疾病顺位位居第二,需引起相关疾病防控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疾病谱 疾病监测
原文传递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监视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建丰 郭细平 +1 位作者 何新生 丁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2-1317,共6页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的监视效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首先针对目标卫星主瓣,进行了频谱监视的目标覆盖率与监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瓣方式实现频谱监视的可行性较差;进而提出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频谱监视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的监视效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首先针对目标卫星主瓣,进行了频谱监视的目标覆盖率与监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瓣方式实现频谱监视的可行性较差;进而提出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频谱监视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了实现同步轨道目标卫星全覆盖的轨道高度差、监视角及监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实际在轨的同步轨道卫星作为目标样本库,进行目标覆盖率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监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监视 电磁频谱监视 效能分析
下载PDF
2011年-2013年宁波地区居民急性腹泻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天池 赵凤敏 +3 位作者 李巧方 孔志芳 马建明 董红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59-561,564,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居民急性腹泻的病原特征。方法 2011年-2013年在全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开展急性腹泻病原监测,按月随机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急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病原阳性率为20.60%,其中细菌类...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居民急性腹泻的病原特征。方法 2011年-2013年在全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家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开展急性腹泻病原监测,按月随机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急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病原阳性率为20.60%,其中细菌类病原阳性率为5.91%,检出集中在6月-10月,占检出总数的90.70%;病毒类病原阳性率为14.84%,以11月-次年3月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组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不同(χ-2=16.080,P=0.000),其中壮年组和老年组阳性率高。不同性别各病原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郊县相比,城区病例的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地区居民急性腹泻病因复杂,在不同季节,对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山东省2012年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敏 刘桂芳 +3 位作者 陶泽新 林小娟 宋立志 徐爱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1,15,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的病原谱构成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6所哨点医院采集的AMES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开展8种病毒IgM抗体检测,部分CSF进行肠道... 目的了解山东省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yndrome,AMES)的病原谱构成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6所哨点医院采集的AMES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开展8种病毒IgM抗体检测,部分CSF进行肠道和乙脑病毒分离。结果全年共报告AMES病例629例,99.2%采集了血和/或CSF标本(624/629),病原谱中的前几位依次是单纯疱疹病毒、人类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0.92%、13.35%、11.35%、8.01%、4.78%、3.58%。另外还有少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感染病例。结论单纯疱疹病毒、人类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仍然是2012年山东省AMES病例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病原学监测,探讨病原体的变异变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 病原谱 监测 特异性IG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