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ussian软件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中的应用(Ⅰ)——邻二甲苯红外光谱教学实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辉 邓萍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68,共3页
以二甲苯的红外光谱教学为例,介绍了Gaussian软件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GaussianView对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的可视化,帮助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振动模式的指认与吸收峰的归属等有更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 以二甲苯的红外光谱教学为例,介绍了Gaussian软件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GaussianView对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的可视化,帮助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振动模式的指认与吸收峰的归属等有更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红外光谱的本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量子化学软件在红外光谱解析中的应用,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手段,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软件 邻二甲苯 红外光谱波谱解析
下载PDF
青年教师药学专业《波谱解析》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夏钦钦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0期150-151,共2页
波谱解析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波谱解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对波谱解析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谱图解析能力,增加教师自身的医药... 波谱解析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药学专业《波谱解析》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对波谱解析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谱图解析能力,增加教师自身的医药背景知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考核体系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解析 教学改革 药学专业
下载PDF
Gaussian软件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教学中的应用(Ⅱ)——吲哚紫外光谱及其跃迁轨道的可视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邓萍 《化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共3页
基于Gaussian 09软件对吲哚紫外光谱的理论研究结果,采用Gaussian View对其紫外光谱中的跃迁轨道进行可视化,让学生对紫外光谱中常见的π→π*跃迁有更感性的认识,以理解紫外光谱的本质,提高教学效果.吲哚的紫外光谱具有典型的π→π*... 基于Gaussian 09软件对吲哚紫外光谱的理论研究结果,采用Gaussian View对其紫外光谱中的跃迁轨道进行可视化,让学生对紫外光谱中常见的π→π*跃迁有更感性的认识,以理解紫外光谱的本质,提高教学效果.吲哚的紫外光谱具有典型的π→π*跃迁特征,是紫外光谱教学中常用的案例.以此为例,介绍了Gaussian软件在紫外光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软件 吲哚 紫外光谱 电子跃迁 分子轨道 波谱解析
原文传递
夏枯草果穗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5
4
作者 余茜 戚进 刘守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夏枯草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夏枯草果穗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α,3α-24-trihydroxyursa-12-en-28-oic acid-28-O-β-D-glu...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夏枯草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夏枯草果穗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α,3α-24-trihydroxyursa-12-en-28-o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rotundic acid 28-O-α-D-glueopyranosyl(l→6)-β-D-glueopyranoside(2),槲皮苷(3),槲皮素(4),豆甾-7-烯-3β-醇(5),β-谷甾醇(6),豆甾醇(7),α-波甾醇(8)。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化学成分 波谱解析
原文传递
在涂料和型砂中气化模材料热裂解产物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焰 万里鹰 +1 位作者 罗吉荣 黄乃瑜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的方法,对气化模材料热裂解后进入涂料和型砂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裂解产物的组成非常复杂,有芳香烃、高级烷烃、烯烃和酯类等。根据这些结果。
关键词 气化模材料 热裂解 波谱分析 铸造
下载PDF
Detail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plasma optical boundary with spectrometric technique on HL-2M tokamak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祉豪 高金明 高喆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5-34,共10页
The plasma optical boundary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Hommen's theory is promising for future tokamaks with high parameters. In this work, we condu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to estima... The plasma optical boundary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Hommen's theory is promising for future tokamaks with high parameters. In this work, we condu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to estimate the ‘logic loophole' of this technique. The finite-width effect and unpredictable errors reduce the technique's reliability, which leads to this loophole. Based on imaging theory, the photos of a virtual camera are simulated by integrating the assumed luminous intensity of plasma. Based on Hommen's theory, the plasma optical boundary i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photos. Comparing the reconstructed boundary with the one assumed, the logic loophole and its two effects are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The finite-width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equivalent thickness of the luminous layer, which is generally about 2-4 cm but sometimes larger. The level of unpredictable errors is around 0.65 cm. The technique based on Hommen's theory is generally reliable, but finite-width effect and unpredictable errors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some scenarios. The parameters of HL-2M are applied in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men's theory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finite-width effect unpredictable errors spectrometric technique plasma boundary identification system HL-2M tokamak plasma boundary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1] -苯并氧杂并[3,4 -b]喹啉-13(6H)-酮衍生物的合成(英文)
7
作者 王思宏 阚玉和 +2 位作者 朴雪花 高永俊 胡永才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1 ]-苯并氧杂 艹卓 并 [3,4-b]喹啉 - 1 3(6H) -酮的羰基和亚甲基通过Wittig重排 -空气氧化、还原、取代、加成、Schotten Baunmann反应 ,得到 6个新衍生物 ,并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
关键词 合成 苯并氧Zhuo喹啉酮 衍生物 波谱分析
下载PDF
MALDI-TOF-MS鉴定2008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检出的沙门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吕佳 卢行安 +4 位作者 刘淑艳 蒋丹 宋惠君 侯君 胡英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应用MALDI-TOF-MS技术对2008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4株沙门菌和2株沙门菌标准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中4种血清型的16株沙门菌进行种水平的鉴定。通过MALDI-TOF-MS的相关性分析,研究MALDI-TOF-MS与血清分型结果的相关性及MALDI... 目的应用MALDI-TOF-MS技术对2008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4株沙门菌和2株沙门菌标准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中4种血清型的16株沙门菌进行种水平的鉴定。通过MALDI-TOF-MS的相关性分析,研究MALDI-TOF-MS与血清分型结果的相关性及MALDI-TOF-MS对实验的沙门菌的分型能力。方法考察并确定既适合菌株生长又适宜MALDI-TOF-MS分析的沙门菌培养基后,应用MALDI-TOF-MS的相关软件对沙门菌进行数据采集和图谱比对,所得鉴定结果与血清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对属于4个种的4株沙门菌的蛋白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生化鉴定及MALDI-TOF-MS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讨论4株肠炎沙门菌同源关系。结果 MALDI-TOF-MS技术分别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准确鉴定了沙门菌株,并且在种的鉴定水平上与血清分型结果具有极大相关性。MALDI-TOF-MS区分了属于4个种的4株沙门菌的蛋白峰之间的微小差异。而且,对相同血清型的4株肠炎沙门菌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出其同源程度的差异。结论 MALDI-TOF-MS技术在属水平上鉴定沙门菌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种水平上的鉴定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MALDI-TOF-MS技术可能为沙门菌分型溯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MALDI-TOF-MS 血清型 质谱图 鉴定
原文传递
草菇鲜味肽的分离鉴定及呈味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希希 裴斐 +4 位作者 赵立艳 马宁 方东路 仲磊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5-242,共8页
通过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结合电子舌与感官引导对草菇水提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得到鲜味最佳组分F1,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从F1中分离出更接近草菇原始滋味的组分F1-a,进一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从F1-a中... 通过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结合电子舌与感官引导对草菇水提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得到鲜味最佳组分F1,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主成分分析从F1中分离出更接近草菇原始滋味的组分F1-a,进一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从F1-a中鉴定出鲜味肽;并将所鉴定的鲜味肽合成后通过感官评价与电子舌分析对其呈味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菇水提物中含有4种鲜味肽,分别为Asp-Asp-Cys-Pro-Asp-Lys、Leu-Val-Asp-Lys-Pro-Arg、Gln-Ala-Asp-Lys-Arg-Lys、Asp-Thr-Phe-Asn-Asp-Lys,鲜味阈值分别为0.10、0.33、0.42、0.17 mg/mL;草菇中4种鲜味肽的呈味特性是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特定的结构引起,其中鲜味肽Asp-Asp-Cys-Pro-Asp-Lys对味精溶液的增鲜效果最佳,且最佳添加量为2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鲜味肽 分离纯化 质谱鉴定 电子舌分析
下载PDF
以应用为导向的《波谱解析》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薇 陈敏 黄丽琴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9期202-203,共2页
《波谱解析》课程是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有机化学研究方向或天然产物化学方向的本科生而言,是SRT和毕业设计进行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近几年的... 《波谱解析》课程是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有机化学研究方向或天然产物化学方向的本科生而言,是SRT和毕业设计进行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近几年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探索。通过这种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解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解析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燕窝酶解产物中多肽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琳 李修乐 +4 位作者 高建萍 孔英俊 王明林 张贵锋 苏志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719,共6页
目的:针对燕窝中蛋白质糖基化程度不均一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不稳定,以及由此导致的蛋白质难以分离、分析和鉴别的问题,研究1种燕窝中蛋白质和多肽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分步法从燕窝中提取了蛋白质组分,采用糖苷酶和蛋白酶对蛋白质组分... 目的:针对燕窝中蛋白质糖基化程度不均一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不稳定,以及由此导致的蛋白质难以分离、分析和鉴别的问题,研究1种燕窝中蛋白质和多肽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分步法从燕窝中提取了蛋白质组分,采用糖苷酶和蛋白酶对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处理,采用生物质谱技术对蛋白质降解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多肽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燕窝中的蛋白提取率为79.7%,采用多级质谱技术从提取蛋白质的糖苷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混合物中检测出20种多肽。结论:这些多肽的序列与已有蛋白质数据库中不同种类蛋白的局部序列相似,为富含糖蛋白的动物药成分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糖蛋白 酶解 质谱分析 序列识别
原文传递
K-Means聚类分析法筛选柠檬香茅茎叶差异蛋白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惠明 李珊珊 +4 位作者 李海明 吴水金 李跃森 林洪涛 郑开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463,共9页
柠檬香茅含有大量的香茅精油,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其茎、叶的精油含量却相差悬殊。为探索柠檬香茅精油代谢相关的蛋白途径,本文对柠檬香茅旗叶、成熟叶及茎秆等材料进行精油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及双向凝胶电泳(2-DE)表达谱分析,运用k-me... 柠檬香茅含有大量的香茅精油,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其茎、叶的精油含量却相差悬殊。为探索柠檬香茅精油代谢相关的蛋白途径,本文对柠檬香茅旗叶、成熟叶及茎秆等材料进行精油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及双向凝胶电泳(2-DE)表达谱分析,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2-DE电泳中差异蛋白斑点的丰度、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旗叶和茎秆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斑点的聚类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敏感,成熟叶上调表达蛋白质斑点对于丰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预测了精油代谢功能相关的蛋白质斑点15个,挖取预测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质。本研究为柠檬香茅精油的蛋白代谢途径提供新的基础信息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香茅 双向凝胶电泳 K-means聚类分析 质谱鉴定
下载PDF
不同产地藿香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巩丽丽 星星 +1 位作者 魏爱华 图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不同产地藿香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鉴定石牌广藿香(牌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海南广藿香(南香),湛江广藿香(湛香)等四种药材。结果四种不同产地的广霍香(南香、湛... 目的建立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不同产地藿香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鉴定石牌广藿香(牌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海南广藿香(南香),湛江广藿香(湛香)等四种药材。结果四种不同产地的广霍香(南香、湛香、牌香、肇香)的一维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的结果相一致,确切地佐证了南香药材与其它三个产地药材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很好地解释了南香属于广藿香伪品的论证。二维红外相关谱表明:肇香在940 cm-1的自动峰最强,而牌香和湛香在947 cm-1为最强峰,两者相差了7个波数。湛香1151 cm-1的自动峰明显强于牌香的自动峰,另外湛香947 cm-1的交叉峰也明显强于牌香的交叉峰。凭借自动峰和交叉峰的强弱既可以作为鉴别相似度较大的牌香和湛香的依据。结论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等三谱技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佐证,可以鉴别四种广藿香的产地,同时也可以看到肇香与牌香、湛香的品质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品质最差的是南香,即海南产的广藿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法 二阶导数光谱法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产地鉴别
下载PDF
同源异型框蛋白Msx1的两个新的磷酸化位点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庆灵 王敬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1-218,共8页
同源异型框蛋白Msx1的同系物Msx2中已鉴定出磷酸化修饰位点,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是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情况还不清楚,为了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情况进行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位点进行预测,进一步利用... 同源异型框蛋白Msx1的同系物Msx2中已鉴定出磷酸化修饰位点,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但是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情况还不清楚,为了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情况进行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Msx1的磷酸化修饰位点进行预测,进一步利用免疫沉淀和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具体实验验证。C2C12细胞中的Msx1蛋白复合物经胰蛋白酶消化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分别是152位的丝氨酸和160位的丝氨酸,而且两个磷酸化位点在人和小鼠中是高度保守的。进一步,制备针对这两个磷酸化位点的特异性磷酸化抗体。磷酸化位点的鉴定以及特异性抗体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Msx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框蛋白 MSX1 磷酸化修饰 质谱鉴定
下载PDF
家蚕幼虫蜕皮前后头胸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分析
15
作者 王平阳 吴凡 +4 位作者 赵巧玲 裘智勇 夏定国 唐顺明 沈兴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家蚕(Bombyx mori)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其幼虫需要经历3-4次入眠蜕皮才能结茧化蛹,已明确蜕皮过程受控于蚕体内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含量,2种激素分别由位于头胸部的前胸腺和咽侧体分泌。为了从蛋白质水平解析家蚕蜕皮调控机制,应用双... 家蚕(Bombyx mori)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其幼虫需要经历3-4次入眠蜕皮才能结茧化蛹,已明确蜕皮过程受控于蚕体内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的含量,2种激素分别由位于头胸部的前胸腺和咽侧体分泌。为了从蛋白质水平解析家蚕蜕皮调控机制,应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分别对各个龄期的将眠蚕、眠蚕和起蚕头胸部的总蛋白质进行分离,再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对各时期幼虫头胸部总蛋白质的2-DE图谱比对,共发现9个在眠期上调表达的差异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分别为富含亮氨酸的损伤DNA结合蛋白、含有DEAD/H结构域的SWI/SNF相关的核小体重塑调节因子、精子生成相关蛋白、呼吸相关蛋白和泛素蛋白连接酶。初步推断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不仅分别在家蚕的生理代谢、细胞凋亡、生殖发育、生长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而且在幼虫的蜕皮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幼虫 蜕皮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鉴定 差异蛋白点
下载PDF
重组C8orf3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镭 张政希 +3 位作者 倪国新 徐学敏 林标扬 李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C8orf32是一种功能未知基因,其mRNA含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将其开放式阅读框插入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T7启动子控制下的GST编码基因下游,构建了C8orf32蛋白表达质粒pGEX-6P-C8。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 C8orf32是一种功能未知基因,其mRNA含量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将其开放式阅读框插入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T7启动子控制下的GST编码基因下游,构建了C8orf32蛋白表达质粒pGEX-6P-C8。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GST-C8orf32融合蛋白。经带有GST标签的位点特异性蛋白酶切割除去GST-C8orf32融合蛋白的GST标签,获得了N端带有8个多余氨基酸残基的C8orf32蛋白,蛋白纯度为95%左右。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正确,质谱鉴定进一步证明所表达C8orf32蛋白的正确性。用制备的C8orf32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能够正确识别C8orf32蛋白的抗血清。该蛋白及其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C8orf32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体内分布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orf32 GST融合蛋白 位点特异性蛋白酶 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质谱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