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过程控制的机载高光谱定标光源的快速稳定恒流源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智宏 孙澎勇 +2 位作者 王豫哲 千承辉 刘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47,共8页
定标光源的稳定性及稳定速度直接影响机载高光谱仪光谱辐射定标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现定标光源的快速稳定,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字过程控制的恒流源快速稳定调节方法和系统。该快速稳定恒流源系统,在场效应管恒流源的基础上,加入数字过... 定标光源的稳定性及稳定速度直接影响机载高光谱仪光谱辐射定标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现定标光源的快速稳定,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数字过程控制的恒流源快速稳定调节方法和系统。该快速稳定恒流源系统,在场效应管恒流源的基础上,加入数字过程控制环节,弥补场效应管恒流源反馈振荡调节及系统热稳定时间长的不足。快速稳定调节方法分为能够快速产生热量的大预置值启动快速预热、减小过冲振荡现象的缓冲快稳和输出稳定电流的模拟闭环稳流三阶段。快速稳定恒流源与场效应管恒流源对比实验表明:输出1500.00 mA电流,纹波系数达到1?的时间由670 s缩短到66 s;作为标准光源中卤钨灯的驱动电路,上电2 min后连续测量20 min获得的400~2500 nm光谱数据全谱平均基线漂移由0.5%降低到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辐射定标 数字过程控制 快速稳定恒流源系统 电流纹波 光谱基线漂移
下载PDF
多功能多场景应用辐射定标光源光学系统设计
2
作者 刘显著 徐达 +4 位作者 李栋 李林 刘石 王宇 郑佳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6-294,共9页
目前空间遥感相机地面标定设备缺乏对各种谱线分布的精确模拟以及无法实现同时进行宽带和窄带的光谱辐射定标,导致空间遥感相机地面辐射定标精度低、宽带和窄带定标过程漫长复杂、无法实现多谱段光谱范围辐射定标测试。针对上述难题,提... 目前空间遥感相机地面标定设备缺乏对各种谱线分布的精确模拟以及无法实现同时进行宽带和窄带的光谱辐射定标,导致空间遥感相机地面辐射定标精度低、宽带和窄带定标过程漫长复杂、无法实现多谱段光谱范围辐射定标测试。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前置准直扩束系统凹柱面光栅的光谱辐射定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凹柱面光栅的场曲特性,设计了楔形场曲补偿棱镜,并通过准直扩束系统减小系统的成像视场,提高凹柱面光栅分光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将整个系统的光谱分辨率提升了1倍多,由5 nm提升至2 nm。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宽带模式下,实现了500~900 nm光谱范围内3 000 K、6 400 K和9 000 K色温模拟,模拟误差优于5%;在窄带模式下,系统输出光束半峰宽度小于3 nm;在多谱段模式下,等能光谱的光谱模拟误差分别为545~600 nm处1.1%、630~690 nm处2.5%、680~725 nm处1.5%。所设计的系统满足空间相机、姿态导航系统以及遥感仪器的宽带、窄带辐射定标和多功能测试标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辐射定标 光谱模拟 凹柱面光栅 辐射分光 光学设计
原文传递
嫦娥一号卫星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邱跃洪 赵葆常 +3 位作者 赵建科 薛彬 乔卫东 汶德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4-488,共5页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包括焦距检测实验、MTF检测实验、谱线位置和光谱分辨率定标检测实验、光谱辐射度定标检测实验.分析了检测的必要性,确定了检测判据,制订了检测方案,规定了实验条件,给出... 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干涉成像光谱仪现场性能检测实验,包括焦距检测实验、MTF检测实验、谱线位置和光谱分辨率定标检测实验、光谱辐射度定标检测实验.分析了检测的必要性,确定了检测判据,制订了检测方案,规定了实验条件,给出了检测结果.通过实验,保证了干涉成像光谱仪以确定的和良好的技术状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干涉成像光谱仪 焦距检测 MTF检测 谱线位置定标 光谱辐射度定标 光谱分辨率
下载PDF
地物光谱辐射计的定标检测研究
4
作者 弓伟 周晋阳 石春花 《山西电子技术》 2016年第2期95-96,共2页
介绍了地物光谱辐射计的定标检测内容、设备条件和检测方法,对某型号地物光谱辐射计的响应度、稳定性和线性进行了定标检测,并对定标检测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光谱辐射 响应度 线性 稳定性 定标
下载PDF
逆反射亮度系数校准装置研制及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奕 周秉直 +4 位作者 赵飞虎 秦宇 李荣 张晓颖 贾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76-82,共7页
校准装置采用DSP为主控芯片,结合高精密传动机械结构的角度控制系统,选用分光辐射亮度计实现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量.相比于传统使用弱光照度计的发光强度法,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对实验暗室杂散光环境要求低、测量距离要求短,高准确度分光... 校准装置采用DSP为主控芯片,结合高精密传动机械结构的角度控制系统,选用分光辐射亮度计实现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量.相比于传统使用弱光照度计的发光强度法,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对实验暗室杂散光环境要求低、测量距离要求短,高准确度分光测色能力等优点,且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少、易处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反射亮度系数 分光辐射亮度计 影响因素 校准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