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细胞核增殖抗原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志成 刘渠贺 +2 位作者 李望 温儒民 陈家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癌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SATBl、Ki-67基因的表达,分析SATBl和Ki-67基因之间... 目的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癌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SATBl、Ki-67基因的表达,分析SATBl和Ki-67基因之间及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膀胱癌组织SATBl阳性表达率85.0%(51/60),而30例膀胱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膀胱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80.0%(48/60),膀胱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ATBl和Ki-67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P=0.001、0.002)、临床分期(P=0.003、0.007)以及淋巴结转移(P=0.001、0.002)呈正相关,同时膀胱癌中SATBl与鼬.67表达呈正相关(r=0.601,P=0.002)。结论SATBl、Ki-67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联合检测SATBl、Ki-67基因有助于评价膀胱癌的进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细胞核增殖抗原
原文传递
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短发卡RNA的溶瘤腺病毒联合多西他赛对激素敏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计海 阚懿 +4 位作者 马赛 杨栋梁 李柄恒 于海元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联合多西他赛(DTX)在体外对激素敏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LNcap细胞(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 目的观察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联合多西他赛(DTX)在体外对激素敏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LNcap细胞(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组(PBS)、多西他赛化疗药物组(DTX为2μg/L)、病毒对照组[ZD55-EGFP为10感染复数(MOI)]、病毒治疗组(ZD55-SATB1为10 MOI)、病毒联合化疗药物组(ZD55-SATB1+DTX为5 MOI+1μg/L)。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ATB1、腺病毒早期区1A基因(E1A)、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与bcl-2的表达。采用t检验。结果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ZD55-SATB1联合DTX组干预LNcap细胞24 h后的细胞穿膜数为(28.20±3.19)个,与ZD55-SATB1组[(39.60±4.98)个](t=4.309,P<0.01)、ZD55-EGFP组[(52.60±6.02)个](t=8.001,P<0.01)、DTX组[(65.50±5.12)个](t=13.710,P<0.01)、PBS组为(106.60±5.18)个(t=28.820,P<0.01)比较,病毒与化疗药物治疗组穿膜细胞数显著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联合组穿透Matrigel胶进入小室下层的细胞数为(23.60±3.58)个,与ZD55-SATB1组[(32.40±5.08)个](t=3.088,P<0.05)、ZD55-EGFP组[(39.60±2.70)个](t=7.610,P<0.01)、DTX组[(44.60±4.62)个](t=7.815,P<0.01)、PBS组为(98.20±4.32)个(t=28.820,P<0.01)比较,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NEL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PBS对照组[(5.92±0.90)%],但联合组[(34.48±4.25)%]与ZD55-SATB1组[(28.12±2.50)%](t=2.582,P<0.05)、ZD55-EGFP组[(23.30±3.03)%](t=4.752,P<0.01)、DTX组[(22.35±2.44)%](t=4.956,P<0.01)比较,细胞凋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前列腺癌 多西他赛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FOXJ1、SATB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付飞国 王忆丽 雷秋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38-41,51,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叉头框蛋白J1(FOXJ1)和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014年2月—2015年3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备用,分析FOXJ...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叉头框蛋白J1(FOXJ1)和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014年2月—2015年3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备用,分析FOXJ1和SATB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FOXJ1、SATB1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FOXJ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1);SATB1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不同FOXJ1表达与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或P<0.01);不同SATB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或P<0.01)。三阴性乳腺癌中,FOXJ1表达与SATB1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5)。FOXJ1阳性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而SATB1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SATB1阴性患者(均P<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FOXJ1低表达,SATB1高表达,共同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检测FOXJ1、SATB1表达有助于患者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叉头框蛋白J1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预后
下载PDF
荷载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基因短发卡RNA的溶瘤腺病毒联合多西他赛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猛 潘俊 +2 位作者 于海元 刘渠贺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l)联合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OC)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l)联合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OC)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DOC组(1×10-6mol/L)、病毒组(ZD55-SATBl)[转染倍数(MOI)=10)、荷载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病毒对照组ZD55-EGFP(10MOI)、病毒ZD55-SATBl联合DOC组(10MOI+1×10-6mol/L)。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单独给药DOC(1×10-6、1×10-6、1×10-6、1×10-6、1×10-6mol/L)、单独感染病毒ZD55-SATBl(0、0.1、1.0、10.0、100.0MOI)MDA-MB-231细胞96h后细胞生存率,与5实验组干预MDA-MB-231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力;Westernblot检测早期区lA基因(E1A)、SATBl及细胞侵袭相关蛋白: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eadherin)、间质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10MOI的ZD55-SATBl联合DOC(1×10-6mol/L)干预MDA-MB-231细胞48h后存活率为(35.16±2.17)%,与ZD55-SATBl组(58.26±2.02)%(P=0.015)、ZD55-EGFP组(71.25±3.49)%(P=0.023)、DOC组(50.16±3.17)%(P=0.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划痕实验的结果显示10MOI的ZD55-SATBl联合DOC(1×10-6mol/L)干预MDA-MB-231细胞细胞48h后,与相当剂量的ZD55-SATB1(10MOI)、ZD55.EGFP(10 MOI)、DOC(1×10-6mol/L)比较,迁移能力显著降低;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ZD55.SATBl联合DOC组干预MDA-MB-231细胞细胞48h后的细胞穿膜数为(356.2±101.5),与ZD55-SATBl组(576.1±89.4)(P=0.035)、ZD55-EGFP组(935.2±201.3)(P=0.027)、DOC组(878.4±178.7)(P=0.016)比较,其侵袭力显著降低;Westernblot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乳腺癌 多西他赛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微小RNA-200a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一锐 李柄恒 +4 位作者 于海元 马赛 阚懿 杨栋梁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00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并在体内研究miR-200a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54...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00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并在体内研究miR-200a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5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的组织标本及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miR-200a的表达,并分析与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分3组:转染miR-200a高表达质粒的DU145细胞组、转染表达miR-200a+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的DU145细胞质粒组、未转染的DU145细胞组,取0.2 ml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后臀部皮下,每隔5 d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绘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分析3组移植瘤体积的统计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SATB1的表达变化。多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200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7.8%(15/54),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9,P<0.05),且前列腺癌组织中miR-200a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及转移呈负相关,接种细胞后,对照组的移植瘤的SATB1的表达量高于miR-200a高表达组,转染miR-200a高表达质粒组的移植瘤最终体积为(615.39±31.05)mm^3,而未转染的DU145细胞组瘤体体积为(1489.09±192.5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9,P<0.05),说明在体内实验裸鼠皮下成瘤中miR-200a能够显著抑制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提示miR-200a高表达组和miR-200a+SATB1共表达组的SATB1表达较未转染组低,表明miR-200a可以抑制SATB1蛋白表达,亦表明SATB1是miR-200a的靶基因。结论miR-200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00a 前列腺癌 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 裸鼠移植瘤 肿瘤生长
原文传递
SATB1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并促进生长和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曲杰 叶丽虹 杨宗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检测特别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SATB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SATB1对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促进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定... 目的:检测特别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SATB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SATB1对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促进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及HCC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中SATB1的表达。运用RNA干扰技术对LM3细胞株中的SATB1进行干扰并验证,对干扰前后的细胞株进行MTT、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SATB1对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HCC组织中的SAT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中的SAT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细胞株HL-7702;在LM3细胞株中成功干扰SATB1,干扰后细胞株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均明显降低。结论:SATB1在HCC中显著表达,并有促进HCC细胞株的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1 原发性肝癌 增殖 侵袭转移
下载PDF
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晓飞 朱朝辉 +2 位作者 万锋 成超 邢诗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观察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l)与上皮一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SATB1与EMT相关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 目的观察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l)与上皮一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SATB1与EMT相关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82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的SAT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Snail的表达,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中心、癌旁组织,并选择癌组织远端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ATB1、E—cadherin及Snail在膀胱各组标本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膀胱癌为90.24%、18.29%、80.49%,癌旁组织为17.07%、79.27%、30.49%,正常膀胱组织为8.54%、91.46%、15.85%,SATB1和Snail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组,E—cadhefin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l、E—cadhefin及Snail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G.组76.19%、23.81%、61.90%,G,组92.00%、20.00%、76.00%,G,组97.22%、13.89%、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中,SATBl、E—cadherin及Snai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is~T.组为78.00%、24.24%、66.67%,T2~T4组为97.96%、14.29%、89.80%;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2.86%、25.00%、96.43%、88.89%、14.81%、72.22%,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SATBl和Snail表达水平逐渐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结果显示,SATBl和Snail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而E-cadher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 E-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SATB1及E-Cad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民华 孟翔凌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检测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 1,SATB1)及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ATB1、E-Cad在39例胆囊癌组织和23例对照... 目的检测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binding protein 1,SATB1)及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ATB1、E-Cad在39例胆囊癌组织和23例对照患者的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ATB1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P<0.05);E-Cad在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胆囊癌组织中SATB1、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4,P<0.05);E-Cad、SATB1均为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胆囊癌中SATB1、E-Cad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可望成为胆囊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蛋白1 上皮钙粘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明月 黄波 +3 位作者 王思望 刘贞利 张瑞昌 郭嘉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及其在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共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全部切除并存于标本保存中心的70例... 目的观察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及其在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共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全部切除并存于标本保存中心的70例肺腺癌和15例癌旁组织标本(距肿瘤边缘≥5 cm)。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构建SATB1-小干扰RNA(siRNA)绿色荧光表达载体并转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分析法测定其沉默效果;噻唑蓝(MTT)、Transwell和Wound-Healing Assay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SATB1高表达于人肺腺癌组织(阳性率61%),在癌旁组织中低量表达(阳性率20%),表达量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转染SATB1-siRNA后,转染效率70%左右,SATB1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1),凋亡率升高(P<0.01)。结论SATB1与肺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发展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精子相关抗原9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立军 刘宁 +2 位作者 曹航 范例 陈家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76-2978,共3页
目的探讨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人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PAG9的表达,并分析与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前列... 目的探讨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人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PAG9的表达,并分析与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PAG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67%(49/60),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G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SATBl表达水平、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且与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0.01),而与PSA水平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PAG9可能参与人前列腺癌的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相关抗原9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荷载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基因shRNA的溶瘤腺病毒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俊 丁猛 +2 位作者 于海元 刘渠贺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观察荷载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l)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W620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 目的观察荷载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l)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l)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W620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L.OHP组(16μg/m1)、病毒ZD55-SATBl组[转染倍数(MOI)=10]、荷载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病毒对照组ZD55-EGFP(10MOI)、ZD55-SATBl联合L-OHP组(10MOI+16μg/m1)。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单独给药L-OHP(0、4、8、16、32μg/m1)、单独感染病毒ZD55-SATB1(0、0.1、1.0、10.0、50.0MOI)干预SW620细胞96h后细胞存活率,与5实验组干预SW620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实验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溶瘤腺病毒早期区1A基因(E1A)、SATB1基因及凋亡相关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_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ZD55-SATBl联合L-OHP组干预SW620细胞48h后存活率为(35.22±2.42)%,与ZD55-SATBl组(52.18±2.85)%(P=0.028)、ZD55-EGFP组(60.19±0.82)%(P=0.036)、L-OHP组(63.29±2.01)%(P=0.014)比较,对SW620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实验结果显示ZD55-SATBl联合L-OHP组干预SW620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59,49±2.53)%,与ZD55-SATB1组(44.24±8.81)%(P=0.019)、ZD55-EGFP组(23.59±6.28)%(P=0.026)、L-OHP组(8.6±2.83)%(P=0.015)比较,联合组对细胞的凋亡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AnnexinV碘化丙锭(PI)/FITC实验结果显示ZD55-SATBl联合L-OHP组干预SW620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55.84±2.14)%,与ZD55.SATB1组(36.17±1.51)%(P=0.018)、ZD55-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结肠癌 奥沙利铂 增殖
原文传递
溶瘤腺病毒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短发卡RNA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前列腺癌LNcap细胞移植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海元 刘计海 +4 位作者 阚懿 李柄恒 马赛 刘一锐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溶瘤腺病毒联合多西他赛(DTX)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裸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 目的观察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溶瘤腺病毒联合多西他赛(DTX)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裸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PBS组)、化疗组(DTX组,20 mg/kg)、病毒治疗组(ZD55-SATB1组,1×108 pfu)、病毒联合化疗组(ZD55-SATB1+DTX组,5×107 pfu+10 mg/kg)。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CD31蛋白的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采用方差分析(One way-ANOVA),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裸鼠LNCaP细胞移植瘤模型。病毒联合化疗组、病毒治疗组、化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终体积分别为(616.23±101.56)、(938.59±102.98) mm3(t=3.860,P<0.05)、(1 206.92±202.17) mm3(t=4.522,P<0.05)和(2 254.05±188.99) mm3(t=13.22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病毒联合化疗组、病毒治疗组和化疗组的肿瘤组织中均可见较多的死细胞,细胞裂解成碎片,细胞核固缩碎裂,其正常的组织结构消失,但联合组的肿瘤细胞坏死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化疗组、病毒治疗组、病毒联合化疗组内Caspase-8、Caspase-3、bcl-2和CD31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11±0.41、1.67±0.21、0.65±0.06、0.78±0.05(t=4.136、10.930、5.523、8.162,P<0.05);2.39±0.33、2.61±0.51、0.56±0.06、0.68±0.04(t=5.594、4.119、3.242、6.010,P<0.05);3.42±0.37、3.61±0.23、0.44±0.02、0.50±0.04,联合组与单用药物或病毒组比较,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多,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CD31蛋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溶瘤腺病毒 多西他赛 前列腺癌 移植瘤
原文传递
溶瘤腺病毒ZD55-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尚 魏晋 +3 位作者 刘星 陈伟 张义静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构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用Z...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细胞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构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用ZD55-SATB1、ZD5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Ad-SATB1、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瘤内注射治疗,每次病毒100 μl(5×108 pfu),隔天1次,共3次。每周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治疗第49天将裸鼠全部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ATB1基因表达水平,取肺脏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肿瘤转移。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果成功构建前列腺癌DU145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ZD55-SATB1组肿瘤体积为(295.3±51.9) mm3,与ZD55-EGFP组(525.6±89.3) mm3(P=0.017)、Ad-SATB1组(582.3±97.0) mm3(P=0.010)和PBS组(777.1±139.8) mm3(P=0.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组织HE染色显示:PBS组全部出现肺转移,ZD55-EGFP组2只出现转移,而ZD55-SATB1和Ad-SATB1组则无转移。TUNEL显示:ZD55-SATB1组凋亡率为(87.3±4.8)%,ZD55-EGFP组为(51.2±3.4)%(P=0.013),Ad-SATB1组为(41.3±3.2)% (P=0.010),PBS组为(20.1±1.9)%(P=0.009),ZD55-SATB1组凋亡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SATB1在ZD55-SATB1、ZD55-EGFP、Ad-SATB1和PBS组吸光度值分别为13.8±1.2、81.1±7.3(P=0.010),26.9±2.4(P=0.025)和88.3±7.8(P=0.009),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ZD55-SATB1可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前列腺癌
原文传递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洪钟 王伟 +1 位作者 胡敏敏 琚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SATB1)又称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是一种独特的全局调节因子,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结合染色质高级结构,对染色质进行表观遗传修饰和动态改变,直接调节促癌基...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SATB1)又称AT富集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1,是一种独特的全局调节因子,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结合染色质高级结构,对染色质进行表观遗传修饰和动态改变,直接调节促癌基因的表达.自2008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他对肿瘤细胞的发生和转移有促进作用后,近年来又发现其高表达对消化系肿瘤(包括口腔癌、胃癌、肝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的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我国以消化系肿瘤多见,如何控制恶性肿瘤的转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随着对SATB1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近年来SATB1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消化系肿瘤 转移 机制
下载PDF
溶瘤腺病毒ZD55.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仇存权 陈家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同源重组法包装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转染倍数(MOI)=10.0的病毒感染DU... 目的观察携带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同源重组法包装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转染倍数(MOI)=10.0的病毒感染DU145细胞72 h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ZD55-SATB1对前列腺癌细胞SATB1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ZD55-SATB1对前列腺癌细胞SATB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病毒复制能力;结晶紫染色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ZD55-SATB1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毒性作用;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力改变。结果 成功包装病毒ZD55-SATB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D55-SATB1组SATB1表达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1A蛋白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细胞DU145显著高于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PZ-HPV-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ZD55-SATB1具有肿瘤靶向性;结晶紫染色示:ZD55-SATB1组DU145有明显的细胞病效应。CCK-8结果显示:细胞感染后4 d,ZD55-SATB1组细胞存活率为(31.60±3.31)%,显著低于ZD5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61.70±2.42)%(P= 0.025)和Ad-SATB1组(82.40±3.54)%(P= 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ZD55-SATB1组侵袭细胞数为(61.30±17.25)个,显著低于Ad-SATB1组[(170.10±25.44)个,P= 0.043],ZD55-EGFP组[(295.40±23.36)个,P=0.013]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490.50±33.36)个,P=0.0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携带SATB1基因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可有效沉默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SATB1基因的表达,同时有效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雨 李高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期239-241,共3页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如何控制肿瘤的转移播散是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医务人员的问题。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因在肿瘤转移和细胞凋亡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状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如何控制肿瘤的转移播散是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医务人员的问题。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因在肿瘤转移和细胞凋亡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疾病相关的研究发现其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 肿瘤转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双调控DD3-ZD55条件增殖腺病毒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短发卡RNA治疗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
17
作者 朱恒 吕清东 +4 位作者 刘刚 王杰 韦付坤 徐梓洋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观察DD3启动子、E1B55KD缺失双调控并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条件增殖腺病毒DD3-ZD55-SATB1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BALB/c-nu雄性裸鼠(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前列腺... 目的观察DD3启动子、E1B55KD缺失双调控并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条件增殖腺病毒DD3-ZD55-SATB1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BALB/c-nu雄性裸鼠(北京维通利华公司)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 当肿瘤体积为100 mm^(3)系统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PBS组)、病毒对照组(DD3-ZD55组)、病毒治疗组(DD3-ZD55-SATB1组)。测量肿瘤体积, 绘制肿瘤时间-体积生长曲线。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件比较。结果成功构建裸鼠LNcap细胞移植瘤模型。病毒治疗组、病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瘤终体积分别为(844.48±91.04)、(1 098.93±60.45)、(1 679.83±125.56) mm^(3), 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 治疗组和病毒对照组的肿瘤组织中均可见较多的死细胞, 细胞裂解成碎片, 细胞核固缩碎裂, 其正常的组织结构消失, 但治疗组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量增多, 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显示, 病毒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切片荧光下均可见较多红色信号, 提示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3-ZD55-SATB1可以有效抑制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并通过Caspase-8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溶瘤腺病毒
原文传递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李琳琳 朱恒 +4 位作者 刘刚 王杰 韦付坤 徐梓样 毛立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7-222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2022年3月至8月间诊治的79例PCa患者的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2022年3月至8月间诊治的79例PCa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检测79例PCa中SATB1、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79例PCa患者年龄≤65岁者13例,>65岁者66例,中位年龄7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0~10 ng/ml者13例,10~20 ng/ml者12例,>20 ng/ml者51例,另有3例PSA值不详。病理Gleason评分<7分者6例,评分=7分者11例,评分>7分者6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TB1高表达者占57%,低表达者占43%;PTEN蛋白阳性者占73%,阴性者占27%。SATB1缺失与PTEN缺失、年龄呈正相关(r=-0.292、-0.235,P<0.05),与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分析PCa中SATB1、PTEN的表达有助于PCa的风险分层,为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
原文传递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柳玉红 温寿青 +5 位作者 邱立 陈蕾 龚静青 赖吉林 汪春福 邹桂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242-124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SATB1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将142例标本分为癌旁组织、腺瘤组织、大肠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SW480、SW620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SATB1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将142例标本分为癌旁组织、腺瘤组织、大肠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ATB1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ATB1在人大肠癌细胞系SW480与SW620细胞中均有较强的表达,并且定位在SW480与SW620细胞的细胞核。SATB1在正常结直肠粘膜、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53,P<0.05)。SAT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高度相关(Z=-2.115,P<0.05),即SATB1表达弱者转移的发生率低,表达强者其转移发生率高。结论SATB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演进及转移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SATB1、BRMS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晓兰 王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105,共5页
目的研究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蛋白质-1(SATB1)和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BRMS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方法),检测11例正常卵巢、11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3例卵... 目的研究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蛋白质-1(SATB1)和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BRMS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方法),检测11例正常卵巢、11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53例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SATB1、BRMS1的表达。结果 SATB1在卵巢癌组中表达(86.8%)高于正常组(0)和良性肿瘤组(36.4%),P均<0.05,与交界性卵巢肿瘤组(7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RMS1在卵巢癌组中表达(28.3%)低于正常组(100%)和良性卵巢肿瘤组(81.8%),P均<0.05,与交界性卵巢肿瘤组(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BRMS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7,P<0.05)。SATB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MS1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绝经与否、组织病理分级、有无腹水无关(P>0.05)。结论 SATB1、BRMS1可能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腺癌 组织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蛋白质-1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