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及其生态调查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万瑞景 姜言伟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60-73,共14页
阐述了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产卵场的生态特点。共鉴定68种硬骨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6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7目、36科、56属。春季产卵的5种,春夏季37种,夏季7种,夏秋季4种,秋季7种,秋冬季1种,冬季... 阐述了黄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产卵场的生态特点。共鉴定68种硬骨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6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7目、36科、56属。春季产卵的5种,春夏季37种,夏季7种,夏秋季4种,秋季7种,秋冬季1种,冬季1种,冬春季2种,春夏秋季3种。主要产卵场为海州湾渔场、青海渔场、石岛渔场和海洋岛渔场,形成产卵场的表层水温都在8℃以上,产卵的最适表层水温为15.0-23.0℃;盐度为31.50~33.00。并对海州湾的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的变化、高眼鲽的分布范围以及自然海域中浮性鱼卵成活状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硬骨鱼类 鱼卵 仔稚鱼 生态 产卵场
下载PDF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生态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尚玉 廖文根 +4 位作者 陈大庆 段辛斌 彭期冬 王珂 李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2-897,共6页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几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及河道整治是导致其资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确定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同水文情势的关系,为大型水利工程...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几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及河道整治是导致其资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确定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同水文情势的关系,为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依据,研究选取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期的9项相关生态水文指标,分析其在四大家鱼产卵场及非产卵场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文指标在产卵场断面和非产卵场断面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只是刺激四大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时,选取葛洲坝下典型产卵场江口断面,对比分析该断面在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前后四大家鱼产卵期内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文指标大多无明显差异,个别指标因三峡蓄水略有变化,但由于三峡蓄水后时间序列较短,且2004~2006年长江来水情况较为特殊,因而目前尚无法定量化三峡工程的修建对下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指标 生态水文特性 长江中游 四大家鱼 产卵场
下载PDF
鱼类产卵场水力生境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陈明千 脱友才 +1 位作者 李嘉 王庆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3-1308,共6页
鱼类产卵场是鱼类栖息地中重要且敏感的场所,其独特的水力特性对鱼类繁殖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构建鱼类产卵场水力生境指标体系是准确、全面描述鱼类产卵场水力特性的基础。本文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出发,将鱼类产卵场水力特性分为几... 鱼类产卵场是鱼类栖息地中重要且敏感的场所,其独特的水力特性对鱼类繁殖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构建鱼类产卵场水力生境指标体系是准确、全面描述鱼类产卵场水力特性的基础。本文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出发,将鱼类产卵场水力特性分为几何形态特征、水体运动学特征及水体动力学特征三个层面;结合各指标对鱼类产卵的生态学意义,提出包括水深、流速、流速梯度、涡量及动能梯度的指标层。以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齐口裂腹鱼产卵场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各水力学指标的代表性,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产卵河段各水力学指标分布规律与非产卵河段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鱼类产卵场水力生境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水力参数 指标体系 秩和检验
原文传递
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修峰 黄道明 +5 位作者 谢文星 谢山 常秀岭 杨汉运 张友谦 何家庆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于2004年5—8月对汉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16种,其中经济鱼类仅有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lc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rnolitrix、... 于2004年5—8月对汉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汉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16种,其中经济鱼类仅有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lc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rn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z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dculus螂等8种;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和产卵的规模与江水的温度、流量、流速、涨水持续的时间紧密相关;汉江中游干流和支流唐白河共有11个经济鱼类产卵场,20个小型鱼类产卵场;干流鱼类产漂流性卵1632651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分别占0.57%、2.23%和97.20%;支流唐白河鱼类产漂流性卵52985万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小型鱼类分别占0、14.15%和85.85%。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产漂流性卵鱼类种类减少9种,全部为经济鱼类;汉江中游干流产卵量增加2.59倍,支流唐白河的产卵量减少76.17%;“四大家鱼”和其它经济鱼类分别减少89.97%和80.17%;干流王甫洲和襄樊的2个重要经济鱼类产卵场与支流唐白河12种经济鱼类的产卵场消失,而小型鱼类产卵量增加9.48倍。汉江中游经济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中游 漂流性卵 鱼类 产卵场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产卵场和作业渔场的水温年间比较及其与资源丰度的关系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新军 田思泉 许柳雄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根据1995-2002年西北太平洋柔鱼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表温及其生产统计数据,对其表温的年间变动及其与资源丰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在20°~30°N、140°~170°E产卵场海域,1995-1997年表温相对较低,而1999年偏高,1998年和200... 根据1995-2002年西北太平洋柔鱼的产卵场和索饵场表温及其生产统计数据,对其表温的年间变动及其与资源丰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在20°~30°N、140°~170°E产卵场海域,1995-1997年表温相对较低,而1999年偏高,1998年和2000-2002年则处在中间水平。在39°~45°N、150°E以西索饵场海域,2002年表温处在较低水平,1998-2000年偏高,1995-1997和2001年处在中间水平。在39°~45°N、150°~165°E索饵场海域,1995、1997和2002年表温较低,1998-2000年偏高,1996和2001年处在中间水平。灰色关联表明,产卵场和索饵场的表温及距平均值均对柔鱼资源丰度影响较为显著,其关联度均在0.5以上。资源丰度与距表温平均值的多元线性模型为:在150°E以西海域,CPUE=1.0700+1.6840T1+2.7596T2-2.3177T3;在150°~165°E海域,CPUE=2.5311-1.5226T1+0.1519T2+0.6720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表温 距表温平均值 产卵场 索饵场 渔情模型
下载PDF
瓯江口渔场夏秋季浮性鱼卵和仔鱼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34
6
作者 徐兆礼 陈华 陈庆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3-739,共7页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鱼卵、仔鱼调查资料,分析瓯江口渔场鱼卵、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产卵场位置和产卵期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瓯江口鱼卵、仔鱼共出现6目11科18种(包括1种未定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鲱形目次之。6月...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鱼卵、仔鱼调查资料,分析瓯江口渔场鱼卵、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产卵场位置和产卵期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瓯江口鱼卵、仔鱼共出现6目11科18种(包括1种未定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鲱形目次之。6月是瓯江口鱼类的产卵期,产卵场位于洞头大门岛周围水域,主要是规格较小的地区性物种,也是大型经济鱼类的饵料,例如小公鱼和虾虎鱼等;9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洞头群岛水域外侧,主要是一些经济鱼类,如白姑鱼等。瓯江口海域所处纬度、海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特征以及瓯江径流的综合影响,使大门岛附近成为瓯江口海域的主要产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 鱼卵 仔鱼 产卵场 育幼场 数量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明典 高雷 +5 位作者 田辉伍 朱峰跃 汪登强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为了探明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于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监测,期间共采集鱼卵12209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27种鱼类,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占77%... 为了探明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于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监测,期间共采集鱼卵12209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27种鱼类,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占77%;其次是鳅科,占15%;平鳍鳅科和银鱼科最少,均为4%。鉴定出的27种鱼类中,产漂流性卵鱼类有22种。2014年和2015年长江中游宜昌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分别为79.1×10~8粒和70.9×10~8粒,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分别为5.65×10~8粒和6.13×10~8粒。监测期间共出现7次产卵高峰(2014年4次,2015年3次),集中在6月初及6月中下旬。四大家鱼产卵量日变化与长江流量日变化关联性较强。2014年宜昌断面采集的四大家鱼鱼卵来自采样点上游的葛洲坝下(坝下–庙咀)、宜昌(胭脂坝–云池)和白洋(白洋镇–关州)三处产卵江段,2015年的四大家鱼鱼卵则来自葛洲坝下(坝下–庙咀)、宜昌(胭脂坝–红花套)两个产卵场。和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位置略有下移,规模呈减少趋势。建议继续科学适宜地开展生态调度和增殖放流,满足长江中游鱼类繁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宜昌江段 产卵场 四大家鱼 鱼类早期资源
下载PDF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地形及其自然繁殖水动力条件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8
作者 柏海霞 彭期冬 +1 位作者 李翀 任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而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优质种质资源重要的产地。目前长江四大家鱼产卵量和种群质量都在下降。资源下降的原因较多,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而导致鱼类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四大家鱼产卵... "四大家鱼"是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而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优质种质资源重要的产地。目前长江四大家鱼产卵量和种群质量都在下降。资源下降的原因较多,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而导致鱼类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四大家鱼产卵的主要因素是亲鱼数量、水温、涨水条件和产卵场等。而对产卵场特定的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的需求是四大家鱼产卵的重要特征,也是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生态水力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家鱼产卵场地形特性和水动力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归纳了四大家鱼产卵场地形及其自然繁殖的水动力条件。这些工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后续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家鱼 产卵场 自然繁殖 地形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万瑞景 曾定勇 +1 位作者 卞晓东 倪晓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5-1398,共24页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2008年春季的种类和数量较2007年春季明显偏少;2008年初夏种类的数量与2008年春季基本相近,但鱼卵的数量明显增多,仔稚鱼的数量基本相近。42种优势种类、重要种类和主要种类构成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的主要成分。东海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表层水温锋面强度最强,春季次之,初夏最弱;锋面的位置秋季离岸最近,冬季次之,春季和初夏离岸最远,冬季偏南,初夏季节北移。表层盐度锋面主要分布在近岸区域,与岸线大致平行,其强度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初夏季节最弱。秋、冬季节陆架深水海域的水温较沿岸海域高,鱼类生殖群体在陆架深水高温区产卵;春季和初夏季节沿岸海域明显升温,鱼类生殖群体由深水区向近岸海域进行生殖洄游,产卵场分布由陆架中部向近岸海域扩展,并在近岸海域形成了中心产卵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与温、盐锋面和种类的温、盐属性的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温度锋面暖水一侧,并有各自最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水温、盐度与种类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是导致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仔稚鱼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产卵场 温度 盐度 锋面 东海
下载PDF
从连续到偶发: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 被引量:29
10
作者 吴金明 王成友 +4 位作者 张书环 张辉 杜浩 刘志刚 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5-431,共7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历史上,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产卵,由于葛洲坝修建阻隔了其洄游通道,1981年以后在葛洲坝下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卵场,1982―2013年,每年均...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典型的溯河洄游产卵鱼类。历史上,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产卵,由于葛洲坝修建阻隔了其洄游通道,1981年以后在葛洲坝下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卵场,1982―2013年,每年均有自然繁殖发生。由于其栖息生境退化,每年洄游进入长江的中华鲟繁殖亲本逐年减少,2013―2015年连续3年在已知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2016年11―12月的野外监测发现,中华鲟在宜昌葛洲坝下已知产卵场发生了自然繁殖。其中底层网具采集到中华鲟鱼卵(卵膜)67粒、仔鱼22尾;解剖食卵鱼发现,10尾食卵鱼类共摄食中华鲟卵454粒;水下视频观测到5处中华鲟卵黏附底质位点。根据采集到的鱼卵发育期及采集位点推算,产卵时间为2016年11月24日凌晨,产卵场位于葛洲坝大江电厂以下约300 m的江段内,产卵日水温为19.7℃,流量为6610 m3/s,水位为39.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洄游 自然繁殖 葛洲坝 产卵场
下载PDF
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长江上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段辛斌 田辉伍 +3 位作者 高天珩 刘绍平 王珂 陈大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8-1365,共8页
2010-2012年每年5-7月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开展鱼类产卵场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21种,其中特有鱼类6种,分别为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 2010-2012年每年5-7月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开展鱼类产卵场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21种,其中特有鱼类6种,分别为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和异鳔鳅鮀(Gobiobotia boulengeri)。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分别为32.42×108粒、46.72×108粒和39.71×108粒,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分别为3.21×108粒、4.52×108粒和2.69×108粒,铜鱼产卵量分别为1.45×108粒、3.33×108粒和3.87×108粒,长薄鳅产卵量分别为0.29×108粒、0.99×108粒和0.58×108粒。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底-7月初,产卵量日变化与流量和水温日变化显著相关,调查期间日均水位上涨率大于0.24m/d产卵高峰最为集中。经推算,长江上游榕山镇、合江县和弥沱镇三江段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产卵场。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可能会对产漂流卵鱼类的繁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产漂流性卵鱼类 产卵场 金沙江一期工程
原文传递
渤黄海渔业资源三场一通道现状、问题及优化管理政策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晓炜 赵建民 +2 位作者 刘辉 张华 侯西勇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对多数海洋生物资源来说,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三场一通道)是年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种群结构和数量有重要意义。位于渤黄海的三场一通道是多种渔业资源的重要栖息地,然而,近年来主要由于大规模围填海、海... 对多数海洋生物资源来说,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三场一通道)是年生活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种群结构和数量有重要意义。位于渤黄海的三场一通道是多种渔业资源的重要栖息地,然而,近年来主要由于大规模围填海、海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经济开发、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渤黄海三场一通道功能降低、资源衰竭,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对该区域三场一通道现状、历史变化进行梳理,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基于此,建议从生态功能保护的角度对围填海活动进行控制,通过生态补偿手段进行污染治理,对三场一通道的关键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增加产卵季黄河口冲淡水,等,以促进黄渤海三场一通道的可持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产卵场 索饵场 越冬场 洄游通道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河段形态与水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建 夏自强 +1 位作者 王远坤 郑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0,共8页
为了研究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所需的水流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产卵河段的形态特征和水流特性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统计和对比研究了4类产卵河段的能量坡降、水流流态、动能梯度、能量损失和弗劳德数等水力特性,分析了水力要素在... 为了研究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所需的水流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产卵河段的形态特征和水流特性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统计和对比研究了4类产卵河段的能量坡降、水流流态、动能梯度、能量损失和弗劳德数等水力特性,分析了水力要素在典型断面上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四大家鱼产卵的河床形态比较特殊,能量坡降具有明显的2维特性;水流流态复杂多样;水流流经产卵河段后能量损失较大;河段横断面上的动能梯度和弗劳德数数值较小。以期为四大家鱼产卵场水流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形态 水流特性 产卵场 四大家鱼
下载PDF
汉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及梯级联合生态调度对鱼类繁殖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汪登强 高雷 +3 位作者 段辛斌 陈大庆 孟秋 刘绍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9-1917,共9页
汉江是长江一级支流,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汉江中下游建有4座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洄游和繁殖产生较大影响。在鱼类繁殖季节,为促进汉江中下游鱼类繁殖,2018年6月汉江中下游首次实施梯级联合生态调度。该研究在汉江下游汉川段设置监测... 汉江是长江一级支流,鱼类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汉江中下游建有4座水利枢纽工程,对鱼类洄游和繁殖产生较大影响。在鱼类繁殖季节,为促进汉江中下游鱼类繁殖,2018年6月汉江中下游首次实施梯级联合生态调度。该研究在汉江下游汉川段设置监测断面,采集鱼类早期资源,以分析汉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多样性,及生态调度对促进汉江下游鱼类繁殖的效果。监测结果表明汉江下游卵苗种类共有36种(属),其中22种为产漂流性卵鱼类。监测期间卵苗总径流量为118.78亿尾(粒),其中四大家鱼卵苗为0.87亿尾(粒),占0.73%,其中鱼卵0.69亿粒,推测汉江下游有4处四大家鱼产卵场。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期间,汉川江段出现一次鱼类产卵高峰,鱼卵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34.1%,其中四大家鱼鱼卵占家鱼卵总径流量的85.5%,表明梯级联合生态调度对汉江下游鱼类,特别是四大家鱼的繁殖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今后继续开展生态调度,并加强监测和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生态调度 鱼类繁殖 产卵场 四大家鱼
原文传递
舟山渔场金塘岛海域春夏季的鱼类群落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佳杰 徐兆礼 王翠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1-938,共8页
为了揭示金塘岛附近海域渔场鱼类资源特征,利用2009年5月和9月在舟山渔场金塘岛水域获得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金塘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种类组成、优势种、种类数和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所反映这... 为了揭示金塘岛附近海域渔场鱼类资源特征,利用2009年5月和9月在舟山渔场金塘岛水域获得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金塘岛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种类组成、优势种、种类数和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所反映这一水域的渔场属性。结果表明:5月和9月鱼类重量和尾数密度分别为47.51kg.km-2、3.44×103ind.km-2和92.50kg.km-2、20.51×103ind.km-2;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近舟山群岛一侧的东部水域鱼类密度高于西部水域的趋势;5月和9月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是本海域最重要的优势种,几乎为幼体组成,而凤鲚(Coilia mystus)是次要优势种。总体上,两季平均鱼类幼体比例高达86%,显示出这一水域是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鱼类种类数夏季高于春季;种类数与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相似,也是舟山群岛一侧的东部水域鱼类密度高于西部水域。可以认为,近金塘岛一侧海域是经济幼鱼的索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产卵场 金塘岛
原文传递
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兆礼 陈佳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4-835,共12页
为了研究带鱼的洄游路线,根据我国10余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72、1981和1982年带鱼捕捞统计资料,先绘制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图,据此进一步研究东、黄渤海近海带鱼的洄游路线图。结果显示,带鱼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范围广阔,在空间上具... 为了研究带鱼的洄游路线,根据我国10余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72、1981和1982年带鱼捕捞统计资料,先绘制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图,据此进一步研究东、黄渤海近海带鱼的洄游路线图。结果显示,带鱼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范围广阔,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带鱼还有分批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的特性,不同群体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重叠性。北方带鱼群体的越冬场主要在32°00'-36°00'N,124°00'-126°00'E黄海暖流水域。3—7月北上进入海州湾、乳山湾、海洋岛和渤海各湾产卵场;8—9月在产卵场外围宽阔水域索饵;9—11月游出渤海,绕过成山头南下,沿禁渔线外侧,沿途分别汇合海州湾、乳山湾及海洋岛的越冬鱼群,到了34°00'N后折向东南,分批于12月到达越冬场。南方带鱼群体越冬场主要位于浙江中南部禁渔线外侧,其次是济州岛西南海域。每年3—4月起,南部越冬的带鱼鱼群大致以每2个月1个纬度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5—7月,产卵洄游的鱼群到达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产卵;7—8月,产卵后的索饵群体北上黄海南部大沙渔场索饵;9月,索饵群体前锋到达35°00'N禁渔线外侧。10月以后,随着冷空气南下,南部群体带鱼向南越冬洄游,并且在10月回到长江口海域。其中小部分群体游向外海越冬场,大部分群体继续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台湾暖流和黄海暖流的进退和消长是影响带鱼越冬洄游路线空间和时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洄游 越冬场 产卵场 索饵场
下载PDF
水温变动对2009年西北太平洋柔鱼产量下降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峰 陈新军 +2 位作者 钱卫国 刘必林 田思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些年来其产量一直处在稳定的水平。然而,2009年8~10月旺汛期间在传统作业渔场(150°E~165°E、38°E~46°E)柔鱼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其日产量仅为正常年... 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些年来其产量一直处在稳定的水平。然而,2009年8~10月旺汛期间在传统作业渔场(150°E~165°E、38°E~46°E)柔鱼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其日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一半。为此,根据2007~2009年8~10月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数据,以及产卵场表层水温,探讨2009年柔鱼产量下降及渔场变动的原因。研究表明,其产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有2个:(1)柔鱼产卵场(20°N~30°N,130°E~170°E)黑潮大弯曲的发生,使得21℃等温线向南偏移,使得柔鱼资源补充量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渔汛期间柔鱼产量的下降;(2)旺汛期间(8~9月)传统作业渔场(42°N~46°N,150°E~165°E)的100m水层有一个明显冷水南下,分布位置为154°E~156°E,将传统作业渔场(150E~165°E)一分为二,向南的前锋(水温低于5℃)到达42°N,明显不同于正常年份,使得作业渔场的范围明显缩小,不适合柔鱼的集群,导致产量出现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渔场 深层水温 产卵场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东海绿鳍马面鲀群体及其分布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丁民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56,共12页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三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纯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群体,80年代后期捕获的则是补充群体;(4)钓鱼岛水域是该鱼种的东海群体的产卵场,保护该产卵场乃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Tun 群体 分布 保护措施
下载PDF
黄海近岸海域短吻红舌鳎夏季产卵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万荣 张同征 +2 位作者 李增光 任一平 宋鹏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3-1032,共10页
根据2014年夏季、2016年夏季与2017年夏季3个航次的黄海近岸海域产卵场调查数据,采用服从Tweedie分布的广义加性模型(GAM),对黄海近岸海域短吻红舌鳎产卵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吻红舌鳎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海... 根据2014年夏季、2016年夏季与2017年夏季3个航次的黄海近岸海域产卵场调查数据,采用服从Tweedie分布的广义加性模型(GAM),对黄海近岸海域短吻红舌鳎产卵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吻红舌鳎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海州湾(34°00′-35°18′N,119°30′-121°30′E)、苏北浅滩(32°18′-34°00′N,120°18′-122°00′E)海域范围内,而山东半岛南部海域(34°42′-36°48′N,119°30′-122°00′E)鱼卵数量较少。短吻红舌鳎产卵场的空间分布与经纬度、水深及海水表层温度均显著相关,与海水表层盐度、表层叶绿素a相关性不显著;其最适水深、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表层叶绿素a浓度范围分别为15~26 m、29~32℃、22~25和0.10~3 mg·m^-3。短吻红舌鳎产卵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总体上其产卵场分布较为稳定,但表层温度较高的年份可能存在北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短吻红舌鳎 广义加性模型(GAM) 产卵场 空间分布 年际变化
原文传递
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鳀鱼的产卵生态Ⅰ.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万瑞景 魏皓 +1 位作者 孙珊 赵宪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5-797,共13页
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了11个航次多学科的综合调查,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5月中、下旬鳀鱼才... 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了11个航次多学科的综合调查,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5月中、下旬鳀鱼才进入产卵初期;6月上旬产卵个体逐渐增多,即将进入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2)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中,35°N断面及其邻近海区的鳀鱼鱼卵密集分布区相当稳定,这一带海域基本上每年都有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形成;北部海域的密集分布区的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变化比较大,但是,密集分布区一旦形成,鱼卵的平均密度相当可观;西南部沿岸一带海域的鱼卵数量很少。鳀鱼鱼卵的分布与海流、潮汐以及水温分布等物理海洋学要素的关系密切,南、北两个鱼卵密集分布区正是潮锋所在的位置,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使鳀鱼鱼卵聚集成密集的斑块,从而形成了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3)鳀鱼鱼卵在水体中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混合层,温跃层中的数量次之,下混合层的数量最少;统计学检验,上混合层、温跃层和下混合层之间的鱼卵数量差异显著;4)鳀鱼仔稚幼鱼的数量明显少于鱼卵,水平分布特征与鱼卵也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鱼卵和仔稚幼鱼 数量 分布特征 产卵场 山东半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