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多维量化并剖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至2021年"质""量"并进的发展轨迹,为构筑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方法基于中国2001至2021年教育宏观统计数据,构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囊括教育条件、财...目的多维量化并剖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至2021年"质""量"并进的发展轨迹,为构筑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方法基于中国2001至2021年教育宏观统计数据,构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囊括教育条件、财力支撑、办学保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6个维度。运用TOPSIS-熵权法、总体分异指数、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法测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异,并引入障碍度分析模型对影响其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评测。结果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发展速度为2.85%。空间分布呈聚集性,东部形成的热点区稳定且"溢出"效应显著,同时西部地区正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平均障碍度为18.46%),生均图书、生均固定资产、校均国外技术引进项、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课题投入经费、校均R&D课题数与R&D课题投入人员是中国及各省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结论资源共享和联动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支撑作为保障,高等教育各主体须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区域间联动发展、相互协同、共同进步促成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多维量化并剖析中国高等教育2001至2021年"质""量"并进的发展轨迹,为构筑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方法基于中国2001至2021年教育宏观统计数据,构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该体系囊括教育条件、财力支撑、办学保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6个维度。运用TOPSIS-熵权法、总体分异指数、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法测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异,并引入障碍度分析模型对影响其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评测。结果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发展速度为2.85%。空间分布呈聚集性,东部形成的热点区稳定且"溢出"效应显著,同时西部地区正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平均障碍度为18.46%),生均图书、生均固定资产、校均国外技术引进项、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课题投入经费、校均R&D课题数与R&D课题投入人员是中国及各省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结论资源共享和联动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支撑作为保障,高等教育各主体须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区域间联动发展、相互协同、共同进步促成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