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ENSO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子凡 王磊 +2 位作者 李谢辉 薛雨婷 贾何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西南地区因紧邻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复杂,由于受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共同影响,其气候呈现出独特性,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也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1969-2020年9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和... 西南地区因紧邻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复杂,由于受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共同影响,其气候呈现出独特性,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也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利用1969-2020年9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通过选取11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K突变检验、EOF分析等方法,不仅对西南地区52年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而且通过计算复合比率对其与强ENSO事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西南地区在1969-2020年整体呈现降水频率和强度增大,极端降水增多的趋势,按地形划分的四个区域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水特征;(2)在52年各站点空间平均变化率分布上,西南地区各站点的整体连续干旱日增多,连续降水日减少,降水量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但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其中横断山脉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加幅度最为明显;(3)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年代主要分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1世纪前期,EOF分析表明,极强降水量R99p的增长趋势是由西向东减少,5日最大降水量RX5的增长趋势呈现中间减少、两边增多的分布型式;(4)西南地区的极端降水指数与强ENSO事件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在强厄尔尼诺年降水总量多,降水持续时间长且极端降水事件多,在强拉尼娜年则降水总量少,但降水强度大,极端降水事件少的特点,其极端降水事件会受强ENSO事件的影响而发展。该研究结果能为相关部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更全面了解和应对西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以及防洪减灾措施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突变检验 EOF分析 强ENSO事件 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格格 刘维奇 《统计学报》 2021年第4期28-43,共16页
在分析城乡融合的内涵及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乡融合多维评价体系,利用30个省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融合的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的城乡... 在分析城乡融合的内涵及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乡融合多维评价体系,利用30个省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融合的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但整体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城乡融合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东、中、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分布;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对本地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且能发挥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助力其他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时空演变特征 空间格局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贵州省不同地貌类型区的MOD16蒸散发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江州 周旭 +2 位作者 程东亚 张继 牛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22,共7页
探究贵州省喀斯特山区蒸散发时空演变特征,对该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6产品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贵州省2000—2014年地表蒸散发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并探讨了不同地貌类型蒸散发量的差异性变化... 探究贵州省喀斯特山区蒸散发时空演变特征,对该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6产品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贵州省2000—2014年地表蒸散发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并探讨了不同地貌类型蒸散发量的差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2000—2014年,贵州省蒸散发量年际变化总体趋势不明显,蒸散发年均值为854.95 mm/a,多年平均蒸散发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居中的三级阶梯分布格局;(2)不同地貌类型蒸散发量的月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最高、最低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各地貌逐年各月蒸散发均值与整体差异明显;(3)从地貌类型看,多年均值蒸散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峰丛洼地、非喀斯特地貌、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断陷盆地、岩溶峡谷;(4)未来蒸散发年际变化空间分布大致呈现东西部减少、中部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16 蒸散发 时空变化 不同地貌类型 贵州省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市域尺度减贫成效测度及其时空演替 被引量:9
4
作者 金贵 胡毅航 陈碧园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2-981,共10页
减贫成效评估是近年来国际减贫战略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也是中国未来扩展减贫深度、提高减贫质量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论文基于"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构建涵盖经济、人口、社会和绿色4个维度12项指标的减贫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 减贫成效评估是近年来国际减贫战略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也是中国未来扩展减贫深度、提高减贫质量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论文基于"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构建涵盖经济、人口、社会和绿色4个维度12项指标的减贫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模糊集方法揭示长江经济带126个地级市域减贫成效状况,引入空间自相关理论解析长江经济带减贫成效的空间分异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整体减贫成效显著,区域间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上游地区市域减贫提升潜力较大;②研究期内市域Moran’s I均大于0且逐年上升,市域减贫成效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集聚特征逐年增强;③研究期内减贫成效指数的LISA值存在区域差异,上、中游地区局域空间自相关较为显著,尤其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呈现"连块集聚"的关联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减贫,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成效 模糊集法 时空演变 格局特征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谢辉 刘子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4-273,共10页
极端气温事件是全球变暖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了解四川盆地极端气温事件的过去时空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利用1970—2019年四川盆地内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资... 极端气温事件是全球变暖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不仅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了解四川盆地极端气温事件的过去时空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利用1970—2019年四川盆地内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资料,通过选用和计算10个极端气温指数,并对这些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和R/S预测等,主要对四川盆地近50年来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内,四川盆地的极端气温指数都呈暖化趋势,是全球变暖的正响应区;(2)5个极端冷指数表现为盆地的北部和西部高于南部和中东部地区,其中四川的温江和都江堰地区普遍较低,5个极端暖指数表现为盆地的中东部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其中重庆市的万州和沙坪坝地区普遍较高;(3)近50年里四川盆地的极端气温并无明显突变;(4)极端气温指数与地理因子有关,经度越大,纬度越低,海拔高度越低,极端气温指数值变化越大,体现为盆地的东南部地区极端气温事件变化最大;(5)由R/S分析可知在未来四川盆地内的冷事件减少,暖事件增加,极端气温事件将继续呈现增加趋势。综上,持续的极端暖事件的增加将会引起四川盆地干旱和高温灾害性天气的增加,需提前做好预警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突变检验 HURST指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子堂 李谢辉 杨静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56-463,共8页
为减少极端降水事件对四川盆地造成的损失,利用1970-2019年四川盆地内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选用和计算9个极端降水指数,对这些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地理因子相关分析和R/S预测... 为减少极端降水事件对四川盆地造成的损失,利用1970-2019年四川盆地内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选用和计算9个极端降水指数,对这些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地理因子相关分析和R/S预测等,对四川盆地近50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来盆地内的降水趋势主要是以大雨和暴雨日数的增加为主,中雨日数虽有下降但变化很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但从强降水量来看,西部部分地区的强降水量更大;(2)盆地内的极端降水事件呈现增加趋势,6个极端降水指数存在突变年,其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的10年代前后,盆地内极端降水指数的显著周期约为2~7年;(3)极端降水指数与地理因子有关,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海拔高度越高,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越大;(4)在未来时期,四川盆地的降水量总体在减少,但极端降水和降水强度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极端气候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HURST指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韩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估
7
作者 管雅芳 焦阳 臧传富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0期91-9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韩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估状况,为韩江流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采用转移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驱动力概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构建土地生... 本研究旨在揭示韩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估状况,为韩江流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采用转移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驱动力概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其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建设用地增加1301.61 km^(2),耕地减少1013.89 km^(2),是韩江流域变化最显著的2种土地类型,两者相互转化,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流域东南部的潮汕平原地区;两大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驱动流域的城市化进程,加剧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2000—2019年韩江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为“较不安全级—不安全级—较不安全级”,土地生态环境呈现恶化后逐渐改善的过程。韩江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并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态势,需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来缓解土地生态安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安全评估 驱动力 时空变化特征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蒸散发时空变化及植被和气候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宏宇 宁小莉 +2 位作者 海全胜 解云虎 刘美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118,共9页
蒸散发对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2001-2021年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利用植被覆盖度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浑善达克沙地近20年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及植... 蒸散发对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2001-2021年MODIS全球蒸散发产品,利用植被覆盖度和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浑善达克沙地近20年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及植被和气候响应。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年均蒸散发为144.14~257.82mm,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东部高,中西部低,分异特征明显;大部分区域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趋势,极小部分出现减少趋势;整个区域变异程度较小,不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呼日查干淖尔南部;年内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7月达到最大值;季节上在夏季的年际变化斜率最大,冬干冷温气候区和冷性草原气候区变化趋势一致;蒸散发与植被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多伦县;蒸散发与气温和降水均成正相关,与降水的偏相关强度高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时空变化 响应 浑善达克沙地
原文传递
铜仁城市气温近40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邓苏 罗旋 +1 位作者 冉仙果 茅海祥 《贵州科学》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利用铜仁市各区县10个国家级气象自动站1980—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年、月尺度下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仁市1980—2019年各区县逐年年平均气温在12.6(万山)~18.8℃(沿河)之间,除万山近40年均低于15℃外,其余各区县差异不... 利用铜仁市各区县10个国家级气象自动站1980—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年、月尺度下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仁市1980—2019年各区县逐年年平均气温在12.6(万山)~18.8℃(沿河)之间,除万山近40年均低于15℃外,其余各区县差异不大;多年年平均气温在13.8~17.8℃之间,最高为沿河,最低为万山;极端最高气温最高为沿河42℃,出现在1981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最低为万山,为1980年1月31日出现的-9.4℃,多年的极端最低气温呈东部低、西部高的分布特点;月平均气温为2~28℃,最低出现在万山(1月),最高主要出现在沿河和碧江(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温 时空变化 特征
下载PDF
长三角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骏玉 杨兴柱 朱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9-57,共9页
长三角地区快速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基于2009—2016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异系数、相对变化率、人地增减变化弹性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长... 长三角地区快速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基于2009—2016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异系数、相对变化率、人地增减变化弹性系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且空间差异时序变化呈现缓慢缩小与急速缩小阶段特征;②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用地扩张与收缩的空间关联性与集聚性明显,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城市数量在增加,区域扩张的态势在不断增强;③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关系失调,农村居民点用地失衡的城市不断增多,空间关联性增强;④农业发展水平与人口因素是长三角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条件对长三角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影响显著,人口因素对长三角农村居民点用地收缩影响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长三角地区 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库(群)对河流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瞿思敏 郑何声园 +3 位作者 孙苗苗 石朋 徐时进 胡友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地貌、水生态环境系统及水文特征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淮河流域支流史灌河上2座水库,梅山水库和鲇鱼山水库为研究区域,在2020年12月分别对水库水体、水库下游蒋家集断面、淮河干流上下游断面王家坝和润河...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地貌、水生态环境系统及水文特征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淮河流域支流史灌河上2座水库,梅山水库和鲇鱼山水库为研究区域,在2020年12月分别对水库水体、水库下游蒋家集断面、淮河干流上下游断面王家坝和润河集断面进行采样,分析其水化学离子、电导率和氢氧同位素含量及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水库修建对于流域水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到筑坝拦截和纬度效应的影响,水体两种同位素组成沿河流流向上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偏正。梅山水库和鲇鱼山水库水体的同位素时程变化比较平稳,上游王家坝站时程变化比较平稳,支流和干流上受水库影响的2个断面同位素时程变化波动较大。蒸发作用由于水库的拦截影响较一般河流更强,导致水库和河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偏离当地大气降水线。受水库下泄水影响,下游蒋家集和润河集Cl-和电导率的值有所下降,其中,离水库较近的蒋家集受到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影响 淮河流域 氢氧同位素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两湖”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碧玥 王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第21期149-153,共5页
通过对研究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为游人在湿地公园中选择游憩地点和游憩时间提供新的参考。对“两湖”公园,即星月湖公园和月亮湖公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观测研究,并使用安培系数与空气洁净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 通过对研究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为游人在湿地公园中选择游憩地点和游憩时间提供新的参考。对“两湖”公园,即星月湖公园和月亮湖公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观测研究,并使用安培系数与空气洁净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空气负离子浓度在14:00-16:00时间段内最低,总体上上午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下午。植物群落组成的CI值:乔灌草>常绿乔草>落叶乔草>灌草>草丛。动态水环境空气洁净度大于静态水环境,其中水面面积大的环境CI值高于水面面积小的。游人选择8:00-10:00和16:00-18:00进入湿地公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为最佳,适当调整植物配置方式和增加人工水景能有效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能为游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游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城市湿地公园 时空变化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