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江流域主要支流土壤Cd污染空间分布与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秦治恒 师华定 +3 位作者 王明浩 白中科 杨泽栋 郝易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99-1406,共8页
针对土壤Cd污染超标问题,开展流域尺度下的土壤Cd空间分布与相关性分析,选定土壤污染热点区域——湘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汇水范围作为分析单元,研究各支流流域土壤w(Cd)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湘江流... 针对土壤Cd污染超标问题,开展流域尺度下的土壤Cd空间分布与相关性分析,选定土壤污染热点区域——湘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汇水范围作为分析单元,研究各支流流域土壤w(Cd)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上、中、下游各支流流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土壤w(Cd)平均值表现为中游支流(0.29 mg/kg)>下游支流(0.19 mg/kg)>上游支流(0.17 mg/kg);湘江流域的土壤w(Cd)分布与相关污染企业位置相关性很高,沩水、浏阳河、渌江、涟水、洣水、蒸水、耒水、舂陵水和灌江流域土壤w(Cd)空间相关性较低(0.626≤R≤0.767),企业位置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潇水流域土壤w(Cd)空间相关性(R=0.889)较高,企业分布较为均匀,通过潇水流域的各向异性分析可知,土壤w(Cd)分布与企业分布方向一致.研究显示,湘江流域内土壤w(Cd)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各支流的土壤w(Cd)与相关污染企业的空间分布存在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D污染 箱形图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 分区评价
下载PDF
黑木相思家系适地适树品种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玥桥 黄晓霞 +4 位作者 张露月 高文晶 程诺 丁国昌 赖日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目的]为选出适宜南方山地的黑木相思家系,揭示黑木相思长势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形变化的关系。[方法]本文以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5年生7个黑木相思家系(M1~M7)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 [目的]为选出适宜南方山地的黑木相思家系,揭示黑木相思长势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形变化的关系。[方法]本文以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5年生7个黑木相思家系(M1~M7)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7个黑木相思家系分别在不同坡位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7个黑木相思家系进行综合评价选优。[结果]7个黑木相思家系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坡位的含量大多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显著高于其他坡位;家系间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均表现出M7、M6和M5较好;研究区各养分含量总体呈块状或条带状分布,呈现从东北和西北方向往南方向递增的趋势。[结论]综合评价值在上下坡位黑木相思家系M7值最高,其生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最佳,在中坡位黑木相思家系M6最佳。研究结果对南方山地适地适品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可用于黑木相思人工林经营管理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相思家系 林木生长 土壤理化性质 空间异质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罗其 傅伟军 +3 位作者 叶正钱 马闪闪 丁立忠 赵科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为全面提升山核桃林地土壤质量的整体水平,促进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浙江临安典型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肥力和土壤污染情况作为土壤退化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逻辑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 为全面提升山核桃林地土壤质量的整体水平,促进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浙江临安典型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肥力和土壤污染情况作为土壤退化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逻辑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遥感(remote sensing,RS)的“3S”技术,进行林地土壤质量退化程度的空间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意见。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肥力以中度退化为主,仅有1.65%的区域处在高度退化状态,主要集中于龙岗镇北部和清凉峰镇西南部;林地土壤污染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仅有6.35%的区域处于中高度以上污染退化水平,主要集中于岛石镇和湍口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退化程度主要以中低度退化为主,占林地面积的66.50%,高度退化、中高度退化、中度退化和低度退化区域分别占林地面积的0.15%、2.44%、27.45%和3.46%,其中高度退化林地主要分布在清凉峰镇西南部和龙岗镇西部。本研究结果将为山核桃林地土壤质量提升和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退化 山核桃 空间异质性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系统框架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海亮 顾行发 +6 位作者 周翔 余涛 陶醉 王春梅 孙源 董文 李斌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9-1396,共8页
真实性检验是近年来定量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国在真实性检验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制定和场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真实性检验技术系统尚不成熟,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接,缺少高质量且具备业务化运行的真... 真实性检验是近年来定量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国在真实性检验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制定和场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真实性检验技术系统尚不成熟,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接,缺少高质量且具备业务化运行的真实性检验场网体系。根据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工作积累,给出了真实性检验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真实性检验总体架构,并对各部分的组成、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原则给出理解和设计,为今后我国陆地卫星真实性检验场网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检验 共性产品 空间异质性评价 尺度转换 采样方案
下载PDF
广东省城市更新绩效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柯心怡 李景刚 +1 位作者 李灿 孙传谆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5,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索广东省21个地市城市更新绩效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设计支点。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研究结果:(1)广东省城市更新全要素生产率呈“N”型变化趋势,当... 研究目的:探索广东省21个地市城市更新绩效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设计支点。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研究结果:(1)广东省城市更新全要素生产率呈“N”型变化趋势,当前整体绩效水平较低;(2)广东省各地市城市更新绩效空间差异显著,主要由土地利用压力不同导致的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迥异则是技术进步引致,其根源是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差异;(3)生产要素投入、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更新绩效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广东省的城市更新政策调整应因城施策,合理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协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将是政策改进的重要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DEA-MALMQUIST指数 城市更新 绩效评价
下载PDF
农田环境空间异质性及农作物生产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以蔬菜生产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季槐 王大霞 +3 位作者 汪建文 卢大远 陆洋 陈凯荣 《生物数学学报》 2014年第1期69-76,共8页
对贵州省遵义县有代表性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研究和示范性评价.采用Kriging方法估计了目标地块中Cd和Pb的分布,结果显示它们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土壤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是通过食用富集重金属的农产品而产生的.为了正确地估... 对贵州省遵义县有代表性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研究和示范性评价.采用Kriging方法估计了目标地块中Cd和Pb的分布,结果显示它们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土壤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是通过食用富集重金属的农产品而产生的.为了正确地估计这种土壤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的方式,需要将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和食品安全标准相结合建立评价模型.据此,构建了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模型和风险模型.根据实验数据(徐明飞等,2008)建立了9个蔬菜品种对Cd、Pb富集的模型,用该模型与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相结合对目标地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目标地块上生产的黄瓜、长瓜、丝瓜、番茄、萝卜和莴笋产品是安全的,即无风险(p=0);Cd对辣椒产品风险很小(p=0.0023);Cd对茄子产品有一定风险(p=0.4145),而Pb对两者均无风险(p=0);Cd和Pb对青菜产品有巨大风险(p=0.9821或p=0.96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方法 空间异质性 无公害蔬菜生产 评价模型 风险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阻控黑土侵蚀机理及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光辉 杨扬 +1 位作者 刘瑛娜 王志强 《土壤与作物》 2022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强烈发育,导致黑土地严重退化,直接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秸秆还田是黑土区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具有明显的阻控土壤侵蚀、抑制土壤退化、提升退化黑土地生态生产功能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秸秆还...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强烈发育,导致黑土地严重退化,直接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秸秆还田是黑土区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具有明显的阻控土壤侵蚀、抑制土壤退化、提升退化黑土地生态生产功能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秸秆还田阻控细沟间、细沟、浅沟与切沟侵蚀机理,综合评价秸秆还田水土保持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亟待加强的重点内容。秸秆还田阻控侵蚀的机理与侵蚀类型直接相关。秸秆覆盖消减降雨动能、抑制土壤物理结皮发育、维持土壤入渗性能、增加地表随机糙率、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减小径流挟沙力和剪切力,是秸秆还田阻控细沟间和细沟侵蚀的直接作用。秸秆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团聚体发育并提升其稳定性,引起作物生长特性变化,导致细沟间土壤可蚀性和细沟土壤可蚀性降低,土壤临界剪切力增大,是秸秆还田阻控细沟间和细沟侵蚀的间接作用。尽管秸秆还田阻控浅沟和切沟侵蚀的作用不如细沟间和细沟侵蚀那样直接,但仍可通过减小集水区径流侵蚀动力来降低浅沟和切沟发育风险。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应,减流和减沙效益分别为28.0%~95.1%和40.3%~99.7%。但受不同试验条件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可比性较差。未来亟需加强秸秆还田增加地表糙率与径流阻力、降低径流挟沙力水力学机理,土壤抗蚀性能对秸秆还田驱动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机制,秸秆还田水土保持效应受土壤类型与坡度的影响及主控因素,秸秆还田阻控侵蚀的长期效应与空间分异,以及秸秆还田技术影响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等研究,为遏制黑土地退化、维持黑土区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水土保持 秸秆还田 空间分异 效益评估
下载PDF
区域公路网空间依赖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蓓蓓 王世杰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第10期14-18,I0001,共6页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公路网建设、人口、GDP、海拔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评价公路网建设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空间分析方法,以辅助公路工程预可研决策。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区域公路工程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网空间依赖关系 空间异质性 公路规划评价 陕西省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艳兰 刘亚琼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了分析并评价当前国内区域间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特征,首先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和区域经济发... 为了分析并评价当前国内区域间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特征,首先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及两者的协调度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得知: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好的地区仍以华东、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居多,华南地区有少数省份;协调性较差的省份仍以青藏、西北、西南地区居多;整体来看,东、中、西部的协调性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协调性优劣与区域经济和农业发展速度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区域经济 空间异质性 协调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Vegetation in China
10
作者 黄大明 王昱生 +6 位作者 Masae Shiyomi 柳小妮 宋百敏 陈俊 Shigeo Takahashi Yoshimichi Hori Yasuo Yamamura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424-434,共11页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4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lack of vegetation type within the 9.6 million km2 of Chinese territory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a vegetation map. Th...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4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lack of vegetation type within the 9.6 million km2 of Chinese territory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a vegetation map. The analysis used 877 large quadrats 10 mm×10 mm (actual size 100 km×100 km), which covered about 8.77 million km^2. Each large-quadrat was divided into four small 5 mm×5mm quadrats (actual size 50 km×50 km).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all vegetation types was recorded in each small quadrat. The survey using the Shiyomi method of veget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beta-binomial distribution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for each kind of vegetation. The weighted average heterogeneity of all the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landscape provides a measure of the landscape level heterogeneity which describes the spatial intricacy of the existing vegetation composition. The maximum spatial vegetation heterogeneity was 0.8620 in the frigid-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of Larix (V1), which dominates cold moist northeast China. The minimum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a low occurrence was the Caragana tibetica in the gravel desert in the western Yellow River Hetao area. The minimum occurrence with a low spatial heterogeneity was the Monsoon rainforest on rock in Guangxi and Yunnan Provinces. The vegetation types on the Qing-Zang Plateau were found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vegetation because of the very high occurr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se vegetation types.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heterogeneity was 0.677, while the vegetation diversity index was 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heterogeneity beta-binomial distribution ecosystem evaluation Chinese vegetation
原文传递
Evaluat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and Surfac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被引量:1
11
作者 ZHANG Yuan LIU Shaomin +7 位作者 HU Xiao WANG Jianghao LI Xiang XU Ziwei MA Yanfei LIU Rui XU Tongren YANG Xiaof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855-875,共21页
Land surfac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LSHCs) reflect land surface moisture and heat condition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and water cycles in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Based on comparison of four eval... Land surfac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LSHCs) reflect land surface moisture and heat condition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and water cycles in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Based on comparison of four evaluation methods(namely, the classic statistical method, geostatistical method, information theory method, and fractal method), this study proposed a new scheme for evaluating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SHCs. This scheme incorporates diverse remotely sensed surface parameters, e.g., leaf area index-LAI,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net radiation-Rn,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The LSHC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homogeneous, moderately heterogeneous and highly heterogeneous based on the remotely sensed LAI data with a 30 m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lized information entropy(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chem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and surfac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t six typical flux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during the vegetation growing season were evaluat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land surface type characteristics exhibited by Google Earth imagery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ssessed by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evapotranspiration data. Impact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and irrigation events, spatial resolution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heterogeneit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opography and sparse vegetation could also aff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instance, short-term changes(precipitation and irrigation events) in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SHCs can be diagnosed by energy factors, while long-term changes can be indicated by vegetation factors.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SHCs decreases when decreas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proposed evaluation scheme would be useful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SHCs over flux observation stations toward the global scale, and also contrib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hydrothermal conditions(LSHCs) EVAPOTRANSPIRATI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remote sensing evaluation scheme
下载PDF
1990-2014年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异质性时空格局演化
12
作者 刘迪 吴相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595-600,共6页
在振兴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黑龙江省持续经济下行背景下,针对土地资源非均衡分布等现实问题,构建AHP-TOPSIS评判模型综合测度黑龙江省1990-2014年间土地资源异质性,结合Arc GIS揭示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异质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在振兴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黑龙江省持续经济下行背景下,针对土地资源非均衡分布等现实问题,构建AHP-TOPSIS评判模型综合测度黑龙江省1990-2014年间土地资源异质性,结合Arc GIS揭示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异质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矛盾问题突出,呈现差异蔓延化,同类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资源差异化程度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基于土地规划指导,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土地管理机制等,对于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空间异质性 AHP-TOPSIS评判模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玉溪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分析
13
作者 赵红玲 陈俊旭 +1 位作者 易琦 周键 《水资源研究》 2017年第5期505-511,共7页
本文以完善玉溪市水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玉溪市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评价指标并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溪市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溪市水资源承... 本文以完善玉溪市水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玉溪市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评价指标并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溪市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溪市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性,空间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丰水年水资源承载力最高,枯水年与平水年承载力相近。其中位于玉溪市东部的澄江县、江川区、通海县、华宁县在平水年和枯水年属于低承载地区,西部新平县、元江县和中部红塔区属于中承载力地区。丰水年东部通海县、江川县及中部易门县属低承载力区,西部的新平县属高承载力地区,其余各县为中承载力地区。玉溪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与各区当年的水资源禀赋、供需状况、经济发展程度、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熵权法 玉溪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