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像疗法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彭光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03-805,810,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意见。方法选取黄冈平安康复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意见。方法选取黄冈平安康复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8周和治疗12周后的上肢功能评定量表(QUEST)、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FM)、儿童残疾评定量表(PE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QUEST分数、Peabody-FM分数和PE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和12周后,两组患儿的QUEST分数、Peabody-FM分数和PE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QUEST分数、Peabody-FM分数和PED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以治疗12周后的效果最为明显(P<0.05)。结论镜像疗法有助于痉挛型偏瘫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的手-臂结构、功能和双手协作表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痉挛型偏瘫 脑性瘫痪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的影响
2
作者 杨阳 刘合增 +5 位作者 李志林 赵勇 李诺 徐磊 刘晓佩 张紫瑶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 目的:观察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SHCP)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HCP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鼓圈音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腕关节背伸角度(ARO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从上肢、关节活动度、精细运动能力、健手与患手的功能能力4个方面评价上肢功能及日常社会参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AROM活动度、FMFM及UE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鼓圈音乐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社会参与度都有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偏瘫脑瘫 音乐治疗 团体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王海南 刘鹏 +4 位作者 张明 苏春 董建安 袁泉 陈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MT)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SHCP)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HCP患儿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1组(15例)... 目的探究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个体化训练联合镜像疗法(MT)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SHCP)患儿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HCP患儿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1组(15例)和观察2组(15例)。3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40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观察1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25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和15 min的MT训练;观察2组则增加10 min的常规上肢功能训练、15 min的MT训练和15 min的Ch-QUEST个体化训练。以上训练均为每天1次,每周5 d,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88(GMFM-88)、Carroll上肢功能评估(UEFT)、儿童功能独立性评估(WeeFIM)和握力、捏力测试系统分别评估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手功能、ADL能力以及患手的握力和捏力。观察2组患儿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另进行Ch-QUEST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的GMFM-88、UEFT、WeeFIM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治疗后的GMFM-88评分[(229.13±10.91)分]、UEFT评分[(86.93±8.10)分]和WeeFIM评分[(102.07±16.42)分]均显著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手部的握力峰值和后60%平均握力值,以及拇指与示指的捏力峰值和后60%平均捏力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治疗后的手部的握力峰值和后60%平均握力值,以及拇指与示指的捏力峰值和后60%平均捏力值均显著优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QUEST指导下的个体化训练联合MT训练可更好地改善SHCP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 镜像疗法 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洁珊 何月明 +3 位作者 吴珍梅 严晓岚 张梦桃 金炳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2019年3月~2019年8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分别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2019年3月~2019年8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20天为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上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法)和精细运动发育(采用PDMS-2量表)进行评定,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60天后两组患儿上肢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精细运动发育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联合手指点穴可有效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肌张力,改善腕手屈肌痉挛,提高精细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疗 手指点穴 痉挛型偏瘫 脑性瘫痪 腕关节
原文传递
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浩荣 单敏瑜 +1 位作者 崔文瑞 杨杰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4期3531-3534,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9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6~12岁存在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索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9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6~12岁存在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8.2±1.0)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8.6±0.6)岁。使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对两组患儿进行初评,与护理员(监护人角色)共同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方案,并根据康复方案对护理员进行相应培训。试验组护理员对患儿每天进行40 min手工训练+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护理员对患儿每天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功能独立性。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5.07)分比(61.24±3.06)分],且两组患儿治疗后Wee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75.76±5.07)分比(49.84±3.95)分、(61.24±3.06)分比(49.84±3.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值[(25.92±3.39)分]与对照组[(11.40±2.7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有较好改善,可适当将手工训练引入居家及社区康复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训练 痉挛型偏瘫脑瘫 功能独立性
下载PDF
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手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浩荣 单敏瑜 +1 位作者 刘玉双 杨杰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9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的50例6~12岁存在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医师、治... 目的:观察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9月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的50例6~12岁存在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5例。康复医师、治疗师与护理员(监护人角色)使用ICF-CY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对两组患儿初评后共同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方案,并根据康复方案对护理员进行培训后由护理员执行治疗计划。实验组每天40 min手工训练+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每天常规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肢肌张力、精细运动功能及《脑瘫儿童手功能分级系统》评级进步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肢肌张力和精细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评级进步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手运动功能有一定改善,可适当将手工训练引入家庭及社区康复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理念 家庭式手工训练 痉挛型偏瘫脑瘫 手运动功能 康复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艳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2期83-84,87,共3页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作业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R技术治疗...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作业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R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上肢功能评分、临床效果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评分和儿童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21/25),高于对照组的56.0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上肢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作业疗法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作业疗法 痉挛型脑瘫 上肢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