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强扶弱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丙祥 马新 +2 位作者 叶玉香 李华伟 张建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9-1283,1294,共6页
目的:观察抑强扶弱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法。两组均给予基本综合康复训练方案... 目的:观察抑强扶弱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抑强扶弱推拿法,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法。两组均给予基本综合康复训练方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中药熏蒸等)。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儿总体疗效、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总百分比、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患儿GMFM总百分比、缓解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P<0.05),但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两种推拿方法均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但抑强扶弱推拿法较常规推拿法疗效更为显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痉挛肌 拮抗肌 抑强扶弱推拿法
下载PDF
痉挛性斜颈的EMG分型、分级及手术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信康 林少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484-487,共4页
目的利用EMG探索痉挛性斜颈(ST)痉挛肌的分布规律,提高各型手术的设计能力和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如下研究确定痉挛肌的分布及其主次地位:①确认靶肌和电极入路;②痉挛肌和拮抗肌EMG分级;③ST EMG分型;④痉挛肌在各型ST的出现率及其主、... 目的利用EMG探索痉挛性斜颈(ST)痉挛肌的分布规律,提高各型手术的设计能力和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如下研究确定痉挛肌的分布及其主次地位:①确认靶肌和电极入路;②痉挛肌和拮抗肌EMG分级;③ST EMG分型;④痉挛肌在各型ST的出现率及其主、次地位。根据临床与EMG结果制定手术策略。结果以上述EMG检查方法为依据,对121例ST设计手术,结果优良率为86.4%。结论改进的EMG检查是对ST病人行周围去神经术和三联手术前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肌电描记术 痉挛肌 拮抗肌
下载PDF
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治疗(附580例报道)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潞 李俊 +2 位作者 梁健 姬少先 吴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3-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5手术治疗的580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资料。借助肌电图、CT或MRI等检查判断参与痉挛的肌群,将痉挛肌肉分为原动肌、协同肌、随动肌,对原动肌做去神经术和肌切断术,协同肌做去神经术,随从肌可不予处理,从而形成三种术式: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副神经切断术。旋转型ST和侧屈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和术式二组合,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组合,混合型ST分期采用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565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痊愈429例,显效68例,进步52例,无效16例;优良率为88%。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手术治疗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肌切断术
下载PDF
“痉挛三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金炳旭 赵勇 李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寻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的有效疗法。方法:选取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Bobath疗法和上田正下肢法)及头针疗法(智七针、运动区、感觉区、足... 目的:探寻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的有效疗法。方法:选取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Bobath疗法和上田正下肢法)及头针疗法(智七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平衡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针刺"痉挛三针"(解剪、血海上、后血海)。物理疗法每日1次,针刺隔日1次,2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5~20天,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内收肌肌张力得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并测量内收肌角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内收肌肌张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均P〈0.01),内收肌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均P〈0.01),GMFM-88的D区及E区评分均有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结论:"痉挛三针"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肌张力,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独立行走及跑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针刺疗法 痉挛三针 内收肌肌张力
原文传递
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及对肌肉痉挛、运动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奕池 李琰华 周觉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循经针灸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 目的:观察循经针灸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脑瘫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肉痉挛评分、运动发育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4%,对照组为8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儿肌肉痉挛、运动发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经针灸推拿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肌肉痉挛及运动发育评分,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痉挛型脑瘫 循经针灸推拿法 肌肉痉挛 运动发育
原文传递
蜡疗联合肢体功能被动训练与痉挛肌电疗治疗痉挛型脑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晓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肢体功能被动训练与痉挛肌电疗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肢体功能被动训练(头部、躯干控制,手眼协调,爬行能力训练);痉挛肌电疗:痉挛肌治疗仪A路两电...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肢体功能被动训练与痉挛肌电疗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肢体功能被动训练(头部、躯干控制,手眼协调,爬行能力训练);痉挛肌电疗:痉挛肌治疗仪A路两电极置于痉挛肌肌腱处,B路两电极置于拮抗肌和痉挛肌,电流强度以患儿能耐受,引起明显收缩为宜,治疗1h/次,每隔1d治疗1次。对照组34例中药水疗,中药方(红花15g,苦参、艾草各10g,木瓜生、防风、荆芥、怀牛膝各8g,海桐皮、鸡血藤、川续断、透骨草、伸筋草各5g),煎煮后待水温降到39℃左右,气泡涡流浴,1次/d。治疗组34例蜡疗,中药方同对照组,药物研粉,使用恒温蜡疗机,熔点52~55℃,石蜡总量3kg,石蜡预先置于蜡疗机充分软化,药粉与软化石蜡混匀,冷却至45℃纱布浸蜡药混合液,敷痉挛肌,取1~2cm蜡饼铺在纱布上,布垫严密包裹,蜡疗过程中患儿保持安静,持续20min,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肌张力、粗大神经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肌张力、粗大神经运动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联合肢体功能被动训练与痉挛肌电疗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五迟 五软 蜡疗 肢体功能被动训练 水疗 痉挛肌电疗 痉挛肌治疗仪 肌张力、粗大神经运动功能评分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武连仲开窍顺筋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于丽 苗蓓亮 +3 位作者 沈燕 李斯琪 王舒 武连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9-682,共4页
总结武连仲教授开窍顺筋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经验。痉挛性斜颈的病机总属窍闭神妄,经筋气乱,具体分为5类:湿热、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督脉不足、督脉盛实。治疗应先标后本,治标为主,辨证治本。治疗以开窍顺筋(开窍调神、顺筋散结)为主,以... 总结武连仲教授开窍顺筋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经验。痉挛性斜颈的病机总属窍闭神妄,经筋气乱,具体分为5类:湿热、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督脉不足、督脉盛实。治疗应先标后本,治标为主,辨证治本。治疗以开窍顺筋(开窍调神、顺筋散结)为主,以君[五心穴(水沟、劳宫、涌泉)]、臣(印堂、上星透百会、郄门)、佐(丰隆、廉泉配合舌针点刺)、使(颔厌)为基本主穴,加局部选穴以开结散聚,再辨证选穴以通经散结、通调督脉、滋阴息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开窍顺筋 经筋 名医经验 武连仲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肌肉乙醇阻滞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永升 韩咏竹 +4 位作者 胡文彬 李凯 王训 胡纪源 杨任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肌肉乙醇阻滞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 43例ST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BTX-A注射,联合治疗组同时进行肌肉乙醇阻滞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Tsui评分以评估疗...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肌肉乙醇阻滞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 43例ST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BTX-A注射,联合治疗组同时进行肌肉乙醇阻滞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Tsui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Tsui评分联合治疗组[(3.02±3.29)分]与对照组[(6.76±3.87)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2.43±2.44)分,(12.34±2.29)分],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85.7%)、完全缓解率(57.1%)及明显缓解率(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0%,17.2%和17.2%)(P<0.05~0.01)。结论 BTX-A注射联合肌肉乙醇阻滞治疗ST的疗效优于单纯BTX-A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A型肉毒毒素 肌肉乙醇阻滞 疗效
下载PDF
标准三联术加斜角肌离断治疗侧弯型痉挛性斜颈(附25例报道)
9
作者 徐浩 李俊 +1 位作者 吴俊 王潞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侧弯型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治疗。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25例侧弯型ST患者,通过术前肌电图及CT(或MRI)检查判断主要痉挛肌肉,其中23例行标准三联术加斜角肌离断术,2... 目的探讨侧弯型痉挛性斜颈(ST)的手术治疗。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25例侧弯型ST患者,通过术前肌电图及CT(或MRI)检查判断主要痉挛肌肉,其中23例行标准三联术加斜角肌离断术,2例仅行斜角肌离断,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结果痊愈17例(68%),显效5例(20%),进步3例(12%),无效0例(0%),无死亡、无致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标准三联术加行痉挛斜角肌离断是治疗侧弯型ST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弯型痉挛性斜颈 术前肌电图 神经切断 肌切断 斜角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