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绿洲城镇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东 由亚男 +3 位作者 马长发 关靖云 张文秀 程越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8,共13页
空间贫困是通过研究贫困现象与地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分析贫困的空间分异特征,研判致贫原因并制定反贫策略。以2015年新疆南疆三地州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IS技术、TOPSIS模型并结合熵值法,系统分析了新疆... 空间贫困是通过研究贫困现象与地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分析贫困的空间分异特征,研判致贫原因并制定反贫策略。以2015年新疆南疆三地州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IS技术、TOPSIS模型并结合熵值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南疆三地州空间贫困分异特征,最后借助障碍度模型进行贫困与地理资本要素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各县(市)与最优目标的贴近度,可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地区:一级贫困区包括塔县、乌恰县、阿合奇县、和田县、喀什市、和田市、民丰县、叶城县、皮山县、阿克陶县;二级贫困区包括于田县、策勒县、巴楚县、莎车县、阿图什市、墨玉县、洛浦县;三级贫困区包括泽普县、麦盖提县、伽师县、英吉沙县、疏附县、岳普湖县、疏勒县。整体上,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位置偏远、生产资料匮乏,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偏低,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农村人口比重偏高等对研究区空间贫困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贫困 TOPSIS模型 障碍度模型 GIS 南疆三地州 新疆 干旱区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减贫需求与扶贫对策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东 邢素珍 +3 位作者 关靖云 崔春雨 陈玥彤 王玉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3-942,共10页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具有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贫困现象普遍的显著特征。依据空间贫困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和TOPSIS模型,研究了和田地区空间贫困等级、致贫原因及其障碍度指数,并提出了相应的...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具有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贫困现象普遍的显著特征。依据空间贫困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和TOPSIS模型,研究了和田地区空间贫困等级、致贫原因及其障碍度指数,并提出了相应的扶贫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和田地区一级贫困区包括和田县(0.528 0)、民丰县(0.466 3);二级贫困区包括皮山县(0.387 1)、于田县(0.378 8)、和田市(0.371 5)、策勒县(0.348 3)、墨玉县(0.325 7);三级贫困区包括洛浦县(0.221 3)。(2)和田地区排序前五的减贫需求包括:生产资料(86.8%)、资金(85.5%)、住房(74.3%)、教育培训(67.0%)和饮水(64.7%)。针对研究区的空间贫困分异特征以及减贫需求,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施转移就业行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与金融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 空间贫困 TOPSIS模型 和田地区
下载PDF
移民多重空间重塑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实践——基于德江县跨区域移民调研 被引量:1
3
作者 向芳青 陈秀珍 王友云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空间贫困理论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容易陷入低水平应用状态。通过对贵州省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实证分析,探讨了跨区域移民多重空间重塑问题。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方式,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移民新区、安置就业... 空间贫困理论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容易陷入低水平应用状态。通过对贵州省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实证分析,探讨了跨区域移民多重空间重塑问题。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方式,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移民新区、安置就业、增加后续社会支持等措施全方位拓展移民生计空间。但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面临社会资本重构障碍、文化与心理适应困境及扶持移民的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应进行移民社区生活实践的社会建构、走高质量城镇化安置、进行跨区域移民行政协调与区域合作、积极发展循证扶贫等方式进行移民多重空间重塑的策略创新。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启示:科学的贫困治理应由自然地理空间向多重空间优化,重塑移民多重生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 易地扶贫搬迁 空间贫困 移民多重空间 重塑
下载PDF
自然地理环境贫困效应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欧海燕 黄国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3-19,共7页
从空间贫困理论的视角,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2006—2012年新疆17个边境重点贫困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发生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 从空间贫困理论的视角,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2006—2012年新疆17个边境重点贫困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发生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率有显著影响,政府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可以缓解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效应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贫困率的减低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 空间贫困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乡镇尺度贫困地图绘制及空间贫困陷阱检验——以皖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温瑞霞 赵春雨 +1 位作者 杨娜 胡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7-132,137,共7页
基于个体福利和区域综合发展指标,采用ArcGIS、GeoDa等分析工具,以乡镇为研究尺度绘制皖西地区贫困地图,分析贫困的空间演化并检验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存在贫困的空间集聚现象和一定的空间贫困陷阱。基于个体福利水... 基于个体福利和区域综合发展指标,采用ArcGIS、GeoDa等分析工具,以乡镇为研究尺度绘制皖西地区贫困地图,分析贫困的空间演化并检验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存在贫困的空间集聚现象和一定的空间贫困陷阱。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空间贫困区相对分散,空间集聚程度有增强的趋势,但局部空间依赖性呈减弱趋势;基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的空间贫困区相对集中,整体空间集聚程度较低且逐渐减弱,局部空间依赖性呈增强趋势。这表明空间贫困和贫困陷阱的发生与发展不单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因素也可能造成空间贫困,整体发展较好地区的区域贫困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图 空间自相关 空间贫困陷阱 皖西地区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中脱贫动力空间的再造及路径——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佃利 毛启元 王玉龙 《人口与社会》 2018年第3期16-26,共11页
扶贫本意是通过提供服务,帮助贫困户将自身的生产行为或金融行为融入到市场竞争中,并在服务过程中帮助贫困户生成一定的竞争力,实现贫困户脱贫。这要通过脱贫动力空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过去,一直假设作为劳动力要素的贫困户始终... 扶贫本意是通过提供服务,帮助贫困户将自身的生产行为或金融行为融入到市场竞争中,并在服务过程中帮助贫困户生成一定的竞争力,实现贫困户脱贫。这要通过脱贫动力空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过去,一直假设作为劳动力要素的贫困户始终发挥作用,实际上相当数量的贫困户不具备强烈的脱贫意愿,被动接受传统扶贫工作提供的外部脱贫要素,缺乏主动的可持续再生产的能力,所以扶贫效果不佳。精准扶贫识别出这一问题,通过扶贫目标、手段和供给过程的优化,重塑脱贫的动力空间,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山东省的扶贫实践证明了这一系列优化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动力空间 供给侧改革 数据治理 供给约束 大数据
下载PDF
脱贫空间背景下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运用
7
作者 黄咏梅 《数码设计》 2019年第23期99-99,共1页
在脱贫空间的背景下,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提出如何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分析了贫困地区的脱贫策略;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脱贫一线地理资源的互通,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变化,以取得脱贫项目的显... 在脱贫空间的背景下,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提出如何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分析了贫困地区的脱贫策略;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脱贫一线地理资源的互通,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变化,以取得脱贫项目的显著进展,实现区域化脱贫的目标,为实现协调的人地关系、区域经济的全面脱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空间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