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绪良 徐宗军 +2 位作者 张朝晖 谷东起 王立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76-2584,共9页
在分析青岛市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及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利用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计算了1999—2009年各年度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9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1.5... 在分析青岛市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及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利用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计算了1999—2009年各年度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9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1.587×108元增至3.491×108元,人均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68.42元增至126.73元。11 a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增加了1.904×108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91%。在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环境净化服务总价值构成中,其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49.81%—51.72%,而吸收有害气体和滞尘服务价值、减弱噪声服务价值占48.28%—50.19%。城市绿地的气体调节服务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可以由城市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补偿;而其吸收有害气体和滞尘服务与减弱噪声服务则不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是改善青岛市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 环境净化服务 价值评估 青岛市
下载PDF
郑州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3
2
作者 夏友 马传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3-497,共5页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郑州市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城市建设载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在系统分析了郑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下空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郑州市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城市建设载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在系统分析了郑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下空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各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总体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资源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郑州市
下载PDF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变权评价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晶晶 马传明 +2 位作者 匡恒 周爱国 夏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用地紧缺、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引进了"惩恶扬善"的变权思想,建立了基于变权理论的地下空... 地下空间开发是解决用地紧缺、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引进了"惩恶扬善"的变权思想,建立了基于变权理论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即敏感因子-综合指数-变权评价模型。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建模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对比分析常权评价与变权评价的评价结果发现:变权评价模型能有效克服指标内部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评价分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变权评价的评价值离散性更好,有利于进行等级划分。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占总面积的42.42%,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 地质环境 适宜性 变权理论 郑州市
下载PDF
空间环境对光学成像遥感器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延卫 刘剑 卢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现代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对空间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分辨力要求不断提高 ,遥感器在空间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显得更加重要。从所经历的空间环境入手 ,详细分析了遥感器在运载阶段和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动力干扰源及其加载方式和响应情况 ,... 现代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对空间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分辨力要求不断提高 ,遥感器在空间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显得更加重要。从所经历的空间环境入手 ,详细分析了遥感器在运载阶段和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动力干扰源及其加载方式和响应情况 ,空间在轨运行阶段经历的热环境和响应 ;阐述了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方法和热光学分析等问题。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是空间动力干扰源的定量化和TSO一体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器 尺寸稳定性 空间环境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潍坊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滋民 王立华 +1 位作者 郝亮 吴丽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929-3933,共5页
在分析潍坊市城市绿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碳税法、影子价格法、替代费用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计算了2001~2009年潍坊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1~2009年潍坊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0.710... 在分析潍坊市城市绿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碳税法、影子价格法、替代费用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计算了2001~2009年潍坊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1~2009年潍坊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0.710×108元增至1.683×108元,增加了0.973×108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1.39%。在潍坊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环境净化服务总价值构成中,其固碳释氧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51%,而其净化空气、滞尘、减弱噪声服务的价值占总价值的49%。城市绿地的固碳释氧服务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可以由城市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补偿,而其净化空气、滞尘与减弱噪声服务则不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更加重要。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是改善潍坊市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 环境净化服务 价值评估 潍坊市
下载PDF
SDEEM2015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庞宝君 肖伟科 +1 位作者 彭科科 王东方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发布的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5)。该模型可实现LEO空间碎片环境描述,空间碎片撞击风险评估以及地基探测结果仿真,还可输出LEO航天器不同轨道位置处空间碎... 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碎片高速撞击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发布的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SDEEM2015)。该模型可实现LEO空间碎片环境描述,空间碎片撞击风险评估以及地基探测结果仿真,还可输出LEO航天器不同轨道位置处空间碎片撞击通量随撞击方位角、撞击速度及碎片尺寸的分布规律,地基探测设备探测区域内空间碎片空间密度及通量的分布情况等信息。SDEEM2015适用轨道高度范围为200~2000km,时间范围为1959年—2050年,所考虑的空间碎片来源包括解体碎片、NaK液滴、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射物、溅射物和剥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环境工程模型 近地轨道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团芝 侯艳声 胡新锋 《城市地质》 2016年第4期88-93,共6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合理途径,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土体...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合理途径,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技术经济等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宁波东部新城浅层(-15~0m)和中层(-30^-15m)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东部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等级分为Ⅱ级较适宜和Ⅲ级较不适宜,并根据不同的适宜等级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为宁波东部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 适宜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宁波市
下载PDF
咸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及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惠 石卫 +1 位作者 刘延锋 王友林 《地下水》 2020年第3期9-13,共5页
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发展迅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甚密,开展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咸阳市地下空间... 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发展迅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甚密,开展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咸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分析了影响咸阳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历史文化保护等评价因子权重,定量评价了咸阳市浅层(0~15 m)、次浅层(15~30 m)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程度。结果表明,浅层及次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的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分别占全区面积的75. 2%、55. 3%,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质环境 影响因素 适宜性评价 咸阳
下载PDF
基于语义解析法的杭州石库门里弄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更新研究——以思鑫坊为例
9
作者 苏颖 徐艺绫 刘灵芝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68-170,共3页
文章梳理了杭州石库门里弄街区的发展与保护概况,选取思鑫坊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历史沿革与保存现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关注该街区活动人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认知体验,通过构建表征建筑语义的心理评定因子系统,组织心理实验,... 文章梳理了杭州石库门里弄街区的发展与保护概况,选取思鑫坊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历史沿革与保存现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关注该街区活动人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认知体验,通过构建表征建筑语义的心理评定因子系统,组织心理实验,以实地问卷记录游客与居民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应的街区心理认知,并进行量化分析;随后归纳石库门街巷空间体验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空间、历史文化和场所配套,并从文脉肌理与界面渗透、优化节点与立面、引导并开放商业和增强街道容纳人流的能力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库门里弄 思鑫坊 街巷空间 空间环境评价 SD法
下载PDF
论生态城市设计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工具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姚宇 王耀武 张昊哲 《华中建筑》 2007年第7期78-81,共4页
生态城市设计通过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关系成为城镇空间环境优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城市设计理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该文在空间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物理学、城市形态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首次提出由人、... 生态城市设计通过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关系成为城镇空间环境优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城市设计理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该文在空间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物理学、城市形态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首次提出由人、自然和人工要素构成的城市空间环境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归纳得出自然生态优化、物理环境舒适性和能源高效使用三方面实践议题,并阐述了城市形态及自然生态规律是生态城市设计专项策略制定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生态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程序和关键技术,对于典型的生态城市设计项目还应当建立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来推进的设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设计 空间环境生态学 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方法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丹英 宋恬恬 +2 位作者 张敏霞 鲍沁星 高伟俊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80-86,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园林场地热环境基于水体、植被、山石、构筑物与建筑物等园林构成要素的研究,进而整理从场地使用者角度和环境本身出发的两种热环境评价路径,并探讨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的多种方法。将具有低成本、高时效、高精度特性的轻... 综述了国内外对园林场地热环境基于水体、植被、山石、构筑物与建筑物等园林构成要素的研究,进而整理从场地使用者角度和环境本身出发的两种热环境评价路径,并探讨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的多种方法。将具有低成本、高时效、高精度特性的轻小型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介入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领域,围绕林冠上层物理空间与林冠下层社会空间,开拓其在数据获取与设计协调的运用。探讨该技术在热环境评价领域运用的优弊与发展前景,以期指导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为空间热环境定量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空间 场地设计 热环境评价 无人机系统 热像图
下载PDF
户外人工照明环境与步行体验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承哲 杨春侠 王晓庆 《照明工程学报》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以户外人工照明环境中个体反应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数理分析总结了户外人工照明环境影响步行行为的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发展脉络方面,物质空间导向类与个体反应导向类研究的相继发展反映出精细化和人本化的研究趋势。理论基础... 以户外人工照明环境中个体反应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数理分析总结了户外人工照明环境影响步行行为的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发展脉络方面,物质空间导向类与个体反应导向类研究的相继发展反映出精细化和人本化的研究趋势。理论基础方面,明确了光环境对行为活动的影响过程。研究热点方面,总结了感知与应对层面人工照明环境与个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关键照明水平;在评估层面,梳理了既有评价指标,并将其总结为心理安全、视觉体验和恢复体验三个维度。最后,以上述讨论为基础提出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光环境、个体、空间要素之间的协同研究;人工照明环境指标的验证与优化;行为活动的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照明环境 城市空间 步行行为 环境感知 情绪评估 机体应对
下载PDF
空间材料加工所需微重力水平估算
13
作者 奚日升 康义 王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7-50,57,共5页
本文从微重力定义出发,论述了微重力物理效应在流体中发生的原因,并由此把微重力物理效应分成一级和二级效应两类。建立了各类空间村料加工和微重力物理效应的联系,并分别给出发生各类微重力物理效应所需的微重力水平估算。
关键词 空间加工 材料 微重力 水平
全文增补中
北京石花洞内CO_2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蔷 赵淑艳 赵习方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5-331,共7页
本文根据石花洞CO2翔实的监测资料,给出了洞内CO2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评价标准,并根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对已开放洞段进行了客观评价,其结论对保护游人身健康和洞穴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时空分布 环境质量评价 石花洞 洞穴
下载PDF
空间液体测量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达道安 张天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42,共10页
回顾了空间液体测量技术发展概况;对各种具体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原理性介绍,并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了评述;
关键词 液体测量 空间环境 航天顺 推进剂
下载PDF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
16
作者 范新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学生107人和3、4班学生112人,分别设为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班(试验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学生107人和3、4班学生112人,分别设为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班(试验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程的学习兴趣、查阅文献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法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环境 高职院校 《内科学》 教学效果 考核成绩
下载PDF
“三线一单”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
17
作者 胡晓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第11期59-60,62,共3页
"三线一单"是区域空间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审批、重大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实施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环评可作为"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桥... "三线一单"是区域空间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审批、重大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实施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环评可作为"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桥梁与反馈途径,有助于两者的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双评价"与规划环评均是论证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合理性的工具和方法,部分成果可以互相转化。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时,应评价"三线一单"中环境管控单元与规划功能分区的相符性,并对不一致的地方提出规划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环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