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瘤菌培养基的优化和剂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红慧 周俊初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9,共6页
以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HN0 1和大豆慢生根瘤菌 (Bradyrhizobiumjaponi cum)USDA1 1 0作为供试菌 ,进行YMA、TY、SM、PA和BSE等 5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菌都在BSE中生长速度最快。对USDA1 1 0进行培养基... 以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HN0 1和大豆慢生根瘤菌 (Bradyrhizobiumjaponi cum)USDA1 1 0作为供试菌 ,进行YMA、TY、SM、PA和BSE等 5种培养基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菌都在BSE中生长速度最快。对USDA1 1 0进行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筛选出一种能将生长速度提高 2倍左右的优化培养基。制作了供试菌的固体、液体与冻干菌剂 ,结果表明在 3种供试固体剂型载体中 ,草炭要优于蛭石 ,蛭石又优于珍珠岩。供试菌在两种液体剂型中的存活率和活菌数均较高 ,氮气或真空剂型对存活率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别。两种冻干菌剂的结果表明 ,供试菌在冻干过程中的死亡率较高 ,液氮冻干优于常规冻干。冻干菌剂在储存条件下的存活率为 : 2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培养基优化 剂型
下载PDF
居间驹形氏杆菌发酵大豆糖蜜生产细菌纤维素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尹园 马佳歌 +2 位作者 倪春蕾 程建军 徐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16,共9页
通过居间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 intermedius CGMCC12562)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以大豆糖蜜作主要发酵原料,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细菌纤维素产量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即大豆糖蜜可溶... 通过居间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 intermedius CGMCC12562)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以大豆糖蜜作主要发酵原料,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细菌纤维素产量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即大豆糖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玉米蛋白粉、ZnSO_4及苹果酸添加量,并通过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对这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培养基及发酵工艺为:大豆糖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3°Brix、玉米蛋白粉添加量1.6%、ZnSO_4添加量0.11%、苹果酸添加量0.41%;在30℃、接种量10%、装料量16%、初始pH 6.0的条件下静置培养7d,细菌纤维素产量高达(15.68±0.8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糖蜜 细菌纤维素 居间驹形氏杆菌 培养基 优化
下载PDF
木醋杆菌发酵大豆糖蜜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建军 马佳歌 +3 位作者 尹园 徐速 倪春蕾 张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135,共11页
利用木醋杆菌1.1812发酵大豆糖蜜,生产细菌纤维素(BC)。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强度测定仪对细菌纤维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木醋杆菌发酵大豆糖蜜的优化培养基配方:糖... 利用木醋杆菌1.1812发酵大豆糖蜜,生产细菌纤维素(BC)。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强度测定仪对细菌纤维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木醋杆菌发酵大豆糖蜜的优化培养基配方:糖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45°Brix、氮源(m^(蛋白胨):m_(酵母浸粉)=1∶1)24.39 g/L、硫酸镁1.42 g/L、磷酸氢二钠1.95 g/L、柠檬酸0.98 g/L。在此条件下发酵5 d,BC产量为(5.85±0.27)g/L(干基),是基本培养基BC产量【(2.72±0.16)g/L】的2.15倍。与相同条件下基本培养基BC相比,大豆糖蜜培养基不改变BC的化学基团。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大豆糖蜜BC纤维网状结构愈加致密,拉伸强度显著提高,持水性基本一致(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糖蜜 细菌纤维素 培养基优化 结构 性能
原文传递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萍 王罡 +2 位作者 吕文河 季静 杨庆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6-609,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S微量元素、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的浓度对 5种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愈伤形成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MS微量元素的浓度对出愈率和胚胎发生率均有显著的作用 ;在MS培养基中附加 2 ,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S微量元素、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的浓度对 5种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愈伤形成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MS微量元素的浓度对出愈率和胚胎发生率均有显著的作用 ;在MS培养基中附加 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对愈伤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浓度对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胚胎发生 影响因子 基因型 培养基
下载PDF
大豆根瘤菌AHM2B菌株培养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萍 李正鹏 +2 位作者 何庆元 史钧 祝嫦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3-956,共4页
试验对大豆根瘤菌AHM2B菌株在YMA、TY、PA、BSE共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BSE培养基中生长较快,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p H8.0、温度为28℃,接种量为4%。... 试验对大豆根瘤菌AHM2B菌株在YMA、TY、PA、BSE共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BSE培养基中生长较快,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p H8.0、温度为28℃,接种量为4%。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中的蔗糖、酵母粉、p H和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蔗糖10 g,酵母粉3 g,Mg SO4·H2O 0.2 g,K2HPO40.5 g,Na Cl 0.1 g,Ca Cl2·H2O 0.1 g,Rh溶液4 m L,豆芽汁1 000 m L,p H7.0,温度28℃,接种量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培养基 培养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6
作者 冷飘 金拂晓 +5 位作者 黄毅 张婵娟 单志慧 杨中路 袁松丽 陈海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7,共7页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素碳源及无机盐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是Y63-1生长的最佳碳源,CaCl_(2)为必要的培养基成分,Rh微量元素对菌株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及Rh微量元素4种组分进行正交优化,获得了适宜Y63-1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 L)为:8 g蛋白胨、10 g葡萄糖、3 g酵母粉、0.1 g CaCl_(2)·6H_(2)O、3 mL Rh微量元素,pH7.0。此培养基也能显著提升USDA110的生长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慢生根瘤菌菌剂的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 培养基筛选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豆无菌苗的获得 被引量:4
7
作者 邢少辰 林秀峰 庄炳昌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7-9,共3页
采用升汞和次氯酸纳两种消毒剂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处理 ,获得大豆的无菌苗。结果表明 :①野生大豆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栽培大豆 ;②用水浸泡的栽培大豆再用升汞和次氯酸纳处理时 ,都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 ,说明消毒剂对浸泡... 采用升汞和次氯酸纳两种消毒剂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进行处理 ,获得大豆的无菌苗。结果表明 :①野生大豆对消毒剂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栽培大豆 ;②用水浸泡的栽培大豆再用升汞和次氯酸纳处理时 ,都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 ,说明消毒剂对浸泡的栽培大豆伤害十分严重 ;③种子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生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无菌苗 培养基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代谢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毕建丰 李志军 +1 位作者 包海鹰 杨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 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代谢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大豆品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首先对15个不同大豆品种培养基的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腺苷含量及腺苷总量进行测定。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的代谢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不同品种大豆豆饼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对应培养基培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号品种大豆培养基培养的菌丝体腺苷含量最高为(1089.35±25.51)mg/kg,5号的最低为(60.68±9.56)mg/kg,5号、9号和10号培养的菌丝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代谢组学研究表明,5号、9号和10号菌丝体代谢成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菌丝体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水苏糖、半乳糖等糖类,以及三羧酸循环产物2-氧代丁酸、柠檬酸等代谢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5号和10号菌丝体。KEGG富集分析表明,9号培养基通过促进天冬氨酸及谷氨酸代谢通路,可增加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进而增加腺苷含量。培养基中不同品种大豆培养基对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腺苷含量影响显著,其中9号大豆培养基培养菌丝体的腺苷含量最高。本研究为筛选培养蝙蝠蛾拟青霉最佳大豆培养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培养基 蝙蝠蛾拟青霉 生物量 腺苷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大豆酸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允祥 郑桂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0,42,共3页
对双歧杆菌菌种发酵大豆酸乳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开发大豆酸乳的生产工艺及各种主要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实验结果证明 :只要做好菌种的驯化工作和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参数 。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大豆酸乳 驯化 发酵剂 发酵 质量指标
下载PDF
增殖纳豆芽孢杆菌的豆渣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艳辉 董英 李秀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6-18,共3页
以豆渣为基质增殖纳豆芽孢杆菌,考察了豆渣含量、NaCl含量、初始pH值和碳源等对纳豆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W/V)为12.5%豆渣、NaCl0.35%和麸皮0.3%,初始pH值6.0;用此培... 以豆渣为基质增殖纳豆芽孢杆菌,考察了豆渣含量、NaCl含量、初始pH值和碳源等对纳豆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W/V)为12.5%豆渣、NaCl0.35%和麸皮0.3%,初始pH值6.0;用此培养基发酵,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2.5×10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纳豆芽孢杆菌 增殖培养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培养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正鹏 何庆元 +2 位作者 史钧 祝嫦巍 吴萍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研究了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在YMA、TY、PA、BSE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AWCS13-4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最佳p H为7.0,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 研究了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在YMA、TY、PA、BSE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AWCS13-4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最佳p H为7.0,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温度为30℃。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培养组合为:每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10 g,酵母粉3 g,Mg SO4·7H_2O 0.2 g,K2HPO40.5 g,NaCl 0.1 g,CaCl_2·5H_2O 0.05 g,Rh微量元素液4 m L;p H为7.0,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培养基 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研究
12
作者 张贤泽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89-393,共5页
本试验制成大豆未成熟子叶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分裂率高、能保持胚性状态并最终能分化成正常植株的培养基。试验发现,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尿囊素和尿囊酸等大豆根瘤形成的酰尿有机态氮是有效的主要氮源。
关键词 大豆 原生质体 培养基 愈伤组织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低成本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薇 李安东 +3 位作者 尹娅凤 肖瑞峰 宗志友 王海宽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5g/L、MgSO4·7H2O0.2g/L、MnSO3·H2O0.2g/L培养32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可溶性淀粉 豆粕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浸泡介质及浸泡条件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春梅 姜雷 于寒松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4-442,共9页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同时保证品质优良,以干豆制浆为对照,利用不同浸泡介质(水、柠檬酸溶液、NaHCO_3溶液)及不同浸泡条件,探究前处理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的改变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和植酸含量,但不同介质对不同抗营养因子的效果不同。经浸泡处理后的胰蛋白抑制因子的最低活性为30.88±1.35 TIU·mg^(-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54%;植酸最低含量为3.46±0.15 mg·mL^(-1),相对于未处理组降低了77.4%;而经浸泡处理后的单宁含量却显著上升(P<0.05)。从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的效果来看,NaHCO_3>水>柠檬酸;从降低单宁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NaHCO_3>水;从降低植酸含量的效果来看,柠檬酸>水>NaHCO_3。除抗营养因子外,豆浆的品质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NaHCO_3浸泡组的总体品质最优,除了个别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与水浸泡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品质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水浸泡组,而柠檬酸浸泡组的品质为3组中最差。选取NaHCO_3溶液作为浸泡介质进行正交工艺优化,当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为16 h,浸泡豆水比为1∶4,NaHCO_3浓度为0.45%时,豆浆的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最好,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浸泡介质 抗营养因子 品质
下载PDF
大豆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14
15
作者 肖文言 王连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65-669,T001,共6页
本文研究了13个栽培大豆(Glvcine max L.)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能力。从大豆幼荚子叶酶解游离原生质体,用Gellan Gum进行珠状包埋,悬浮在含2,4-D 0.1-0.2mg/L,BA0.5-1.0mg/L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培养3天后开始第一次分裂,以... 本文研究了13个栽培大豆(Glvcine max L.)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能力。从大豆幼荚子叶酶解游离原生质体,用Gellan Gum进行珠状包埋,悬浮在含2,4-D 0.1-0.2mg/L,BA0.5-1.0mg/L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培养3天后开始第一次分裂,以后持续分裂。供试基因型间的10天植板率差异显著,变幅为33-67%。30天内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各供试基因型50-60天内都能形成1-2mm大小的愈伤组织。把这种小愈伤组织转到含2,4-D 0.3mg/L,BA0.5mg/L的MSB固体培养基上,促使其进一步生长。再转入附加NAA 5.0mg/L,BA0.5mg/L,KT0.5mg/L和3%蔗糖的MSB分化培养基上,在黄色脆硬的瘤状愈伤组织表面可分化出胚状体,胚状体在含NAA 1.0mg/L和KT0.5mg/L的MSB培养基上可发育成再生植株。供试品种泗豆11号和铁丰8号都已得到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培养基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生产MK-7的产物提取与检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严为留 张伟国 +1 位作者 钱和 鲁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1-895,共5页
从商品纳豆及中国豆豉中分离到了一株产MK-7的芽孢杆菌Y-2。利用豆浆培养基摇瓶发酵,在未优化的情况下,24 h后MK-7产量达到1 178μg/L。发酵液经萃取液萃取,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后再用另一种萃取液萃取,上清液用N2吹干,得到黄色油状物... 从商品纳豆及中国豆豉中分离到了一株产MK-7的芽孢杆菌Y-2。利用豆浆培养基摇瓶发酵,在未优化的情况下,24 h后MK-7产量达到1 178μg/L。发酵液经萃取液萃取,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后再用另一种萃取液萃取,上清液用N2吹干,得到黄色油状物,加1 mL溶剂溶解,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并检测发酵液中的MK-7,方法的回收率为95%~10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7 纳豆芽孢杆菌 豆浆培养基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超声波对酶法制备MLM型结构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琳媛 刘萍 +1 位作者 刘莉 孙君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6,共4页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 比较不同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时间4 min,超声功率100 W,超声工作/间歇方式5 s/10 s,间歇分次超声2次,辛酸结合率在反应产物甘三酯中达到最高。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以上反应体系中重复使用10次,其酯交换酶活力降低50%。短时间超声条件对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合成MLM结构脂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固定化脂肪酶 大豆油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
下载PDF
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酶法修饰及其亚铁和钙离子的螯合能力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美玲 赵新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0,共5页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出水解度为14.1%的水解物,并在醇-水介质中对其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固定底物质量分数30%,反应时间4 h,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类蛋白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5.26 kU/g蛋白质,乙醇体...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出水解度为14.1%的水解物,并在醇-水介质中对其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固定底物质量分数30%,反应时间4 h,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类蛋白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5.26 kU/g蛋白质,乙醇体积分数56.8%,温度33.1℃。在乙醇-水或甲醇-水介质中制备反应程度不同的修饰产物,并评价其对亚铁和钙离子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由39.8%提升至59.3%,钙离子螯合能力由62.1%提升至76.6%。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以及类蛋白反应修饰,是一个提高金属离子鳌合能力大豆蛋白螯合肽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水解物 类蛋白反应 碱性蛋白酶 醇-水介质 螯合能力
下载PDF
黑豆皮花色苷的中压液相色谱制备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旭升 蒋鑫炜 +3 位作者 单晓煜 冉国敬 孙建霞 白卫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7,共7页
以黑豆皮为实验材料,用乙醇浸提法对黑豆皮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花色苷进行纯化,经冷冻干燥得到黑豆皮花色苷粗品。利用中压制备色谱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分离,通过质谱分析鉴定经中压制备色谱分离后的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 以黑豆皮为实验材料,用乙醇浸提法对黑豆皮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花色苷进行纯化,经冷冻干燥得到黑豆皮花色苷粗品。利用中压制备色谱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分离,通过质谱分析鉴定经中压制备色谱分离后的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黑豆皮花色苷粗品中的总花色苷含量为26.9%,经中压制备色谱对花色苷粗品进行分离后的2峰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纯度达到91.46%。黑豆皮中的主要花色苷为天竺葵素-3-O-芸香糖苷、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4-乙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花色苷 中压液相色谱 质谱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
下载PDF
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铃铃 刘念析 +5 位作者 郑宇宏 厉志 刘佳 衣志刚 董志敏 王曙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为明确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有效方法,探讨了V8培养基组分中V8蔬菜汁和碳酸钙含量对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及最佳组分配比。利用5种不同浓度V8蔬菜汁和5种浓度碳酸钙组成25种不同组分处理,以广泛使用的PDA培... 为明确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有效方法,探讨了V8培养基组分中V8蔬菜汁和碳酸钙含量对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及最佳组分配比。利用5种不同浓度V8蔬菜汁和5种浓度碳酸钙组成25种不同组分处理,以广泛使用的PDA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接种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进行暗培养,每2 d测量其菌落生长情况和产孢子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5种不同组分V8培养基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生长面积及产孢子量均大于PDA培养基的菌落。V8培养基菌落直径生长最快为3.47 mm·d^-1;孢子产量最多达每皿9.87×106个。培养第5天时,病原菌的生长活力最大。最适宜培养时间为11~13 d,其产孢量达到高峰。培养基组合A4b4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5%时,最适合菌落直径生长,菌落生长面积最大。培养基组合A4b3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2%时,产孢子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V8培养基 产孢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