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大豆毛油脱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程谦伟 孟陆丽 刘昭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8-1390,共3页
以大豆毛油为原料,用超声波进行水化脱胶,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加水量等因素对大豆油磷脱胶后含量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大豆毛油脱胶工艺的适宜条件为超声功率75 W,温度50℃,加水量为4%,超声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 以大豆毛油为原料,用超声波进行水化脱胶,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加水量等因素对大豆油磷脱胶后含量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大豆毛油脱胶工艺的适宜条件为超声功率75 W,温度50℃,加水量为4%,超声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豆毛油磷含量为18.6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超声波 脱胶
下载PDF
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挤压膨化工艺对豆粕蛋白质综合利用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张嗣禹 张硕 +6 位作者 张宏亮 李珮琪 王显立 吴敏 孙承国 何阳 苏华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36-404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探究不同挤压膨化工艺对豆粕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制备豆粕[对照组(CON组)]、挤压膨化豆粕(E组)、膨化前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AO组)、膨化后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CO组)、膨化...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探究不同挤压膨化工艺对豆粕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制备豆粕[对照组(CON组)]、挤压膨化豆粕(E组)、膨化前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AO组)、膨化后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CO组)、膨化前后均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AO-CO组)、膨化前添加4%葡萄糖豆粕(GE组)、膨化前添加4%葡萄糖和3%大豆毛油豆粕(GAO组)、膨化前添加4%葡萄糖和膨化后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GCO组)和膨化前加4%葡萄糖和膨化前后均添加3%大豆毛油豆粕(GAO-CO组),共9组样品。通过测定挤出物性质(色差、褐变程度以及纤维和蛋白质组成),探究挤压膨化工艺对豆粕蛋白质美拉德反应程度的影响。进一步选用3头体重60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安格斯阉牛,采用体外三步法(瘤胃液-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测定挤压膨化后豆粕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不可降解蛋白质(RUP)的体外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后的色差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红度(a*)、黄度(b*)、色差(ΔE)和420 nm吸光度(OD)值相较于CON组显著提高(P<0.05),亮度(L*)值(AO组除外)显著降低(P<0.05)。GAO组294 nm OD值显著低于只添加1种反应物的AO组和GE组(P<0.05),a*和ΔE值显著低于GE组(P<0.05)。除GCO组外,GE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NDICP)含量相较于CON组和其他试验组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的过瘤胃率、体外小肠消化率、体外全消化道消化率以及RUP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IDCP)含量显著提高(P<0.05)。GE组DM和CP的过瘤胃率以及RUP和IDCP含量(E组除外)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3)体外发酵16 h后,各试验组瘤胃液pH和氨态氮(NH3-N)含量相较于CON组显著降低(P<0.05);挤压膨化未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改变了瘤胃液的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其中各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压膨化 挤压膨化豆粕 美拉德反应 葡萄糖 大豆毛油
下载PDF
不同气体气调大豆毛油储藏期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王成龙 邹真 +4 位作者 杨轶天 庞林江 管玉格 路兴花 金建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以大豆毛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气体(Ar、N_(2)、CO_(2))、不同体积分数(95%、98%)气调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变化规律,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和验证,为毛油安全储藏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N_(2)、Ar、CO_(2)气调油脂... 以大豆毛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气体(Ar、N_(2)、CO_(2))、不同体积分数(95%、98%)气调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变化规律,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和验证,为毛油安全储藏及品质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储藏期间N_(2)、Ar、CO_(2)气调油脂POV分别比CK显著降低了72.7%~91.5%、74.2%~92.2%和75.7%~89.9%,气调处理抑制POV效果显著,且Ar效果最好,其次为N_(2)和CO_(2);Ar和N_(2)气调抑制AV效果显著,CO_(2)处理则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气体体积分数98%气调储藏大豆毛油POV和AV不同程度低于体积分数95%。基于POV,运用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储藏期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R^(2)>0.95),验证效果好,预测储藏期相对误差为8.3%。结合实测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得出,25、40、50、60℃情况下,CK组储藏期分别为69、38、26、19 d,Ar 98%和N_(2)98%组储藏期分别为155、104、83、66 d和129、92、76、63 d,Ar气调处理对维持大豆毛油储藏品质效果好于N_(2)气调,但差异不显著,且体积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气体气调 储藏期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电场对储藏大豆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邹真 王成龙 +2 位作者 尹丽卿 庞林江 路兴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354,共9页
为研究电场处理对储藏大豆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为单因素,分析其对油脂过氧化值(POV)的影响,确定最佳电场处理条件。采用GC-MS法和HPLC法测定电场处理对油脂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并评价电场处理后油... 为研究电场处理对储藏大豆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为单因素,分析其对油脂过氧化值(POV)的影响,确定最佳电场处理条件。采用GC-MS法和HPLC法测定电场处理对油脂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含量的影响,并评价电场处理后油脂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电场处理的最佳电场强度为3000 V/m,电场处理时间为3 h。电场处理对油脂内源性抗氧化成分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的保护效果显著,经电场处理的油脂甾醇相对损失抑制率达23.08%,角鲨烯相对损失抑制率达19.99%,对生育酚个体具有不同的损失抑制程度,保护程度由强至弱为δ-生育酚>β-生育酚>α-生育酚>γ-生育酚,其中电场对大豆原油中δ-生育酚的损失抑制率影响明显。电场处理减缓了油脂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能力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的下降速率,保护了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电场可抑制油脂的氧化速度,减缓氧化程度,并对油脂内在抗氧化成分损失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大豆原油 天然抗氧化成分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食用油中残留溶剂组成对溶剂残留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青龄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仪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大豆原油中残留6号溶剂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面积百分含量,揭示6号溶剂在各批次的大豆原油中各组成比例差异显著。以新鲜机榨大豆油作基质配制各组分的标准混合溶液,分析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 应用气相色谱仪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测定大豆原油中残留6号溶剂的组成及各组分的面积百分含量,揭示6号溶剂在各批次的大豆原油中各组成比例差异显著。以新鲜机榨大豆油作基质配制各组分的标准混合溶液,分析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在0.34~0.81之间,用配对t检验法验证采用各组分标准溶液,以外标法分别定量后加和计算的方法可实现对不同批次样品中溶剂残留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原油 6号溶剂残留 组成与比例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配对T检验
下载PDF
大豆浸出毛油脱胶新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凌秀菊 王广润 +1 位作者 万端极 吴正奇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对大豆浸出毛油脱胶工艺路线中的膜除杂工艺、酶解法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酶解法脱胶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同时对各主要因素对该工艺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正交优化,得出了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该工艺中的最佳操作条件,... 对大豆浸出毛油脱胶工艺路线中的膜除杂工艺、酶解法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酶解法脱胶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同时对各主要因素对该工艺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正交优化,得出了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该工艺中的最佳操作条件,即酶解4h、水化1.25h、预热温度为70℃、酶用量0.35g/750mL毛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磷脂 酶解
下载PDF
油脂碱炼水洗废水替代水化热水的研究
7
作者 李红玲 王俊国 +3 位作者 齐颖 李振岚 王玉 于殿宇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0,共3页
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直接在脱胶工序中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水洗废水添加量为油重15%,脱胶时间30 min,脱胶温度75℃,搅拌速度60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22.8 mg/kg。同时,采... 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直接在脱胶工序中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水洗废水添加量为油重15%,脱胶时间30 min,脱胶温度75℃,搅拌速度60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22.8 mg/kg。同时,采用水洗废水脱胶,生产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能量(35~37)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水洗废水 脱胶 磷含量 节省能量
原文传递
利用大豆毛油合成生物柴油技术研究
8
作者 马杰 孙天山 《安徽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52-54,共3页
研究了利用大豆毛油与甲醇在超临界条件下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查了反应温度、压力、醇油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大豆毛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反应条件:温度320℃,压力10MPa,醇油摩尔比10∶1,反应时间60min。
关键词 大豆毛油 甲醇 超临界 酯交换 生物柴油
下载PDF
油脂碱炼水洗废水用于脱胶中的研究
9
作者 李红玲 王俊国 +3 位作者 王玉 李振岚 齐颖 于殿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5,共3页
是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用于脱胶工序的水化热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洗废水添加量、磷酸添加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水洗废水添加量为14%,磷酸添加量为0.2%,脱胶时... 是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用于脱胶工序的水化热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洗废水添加量、磷酸添加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水洗废水添加量为14%,磷酸添加量为0.2%,脱胶时间30 min,脱胶温度78℃,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含量为19.6 mg/kg,经过碱炼工序后,得到碱炼油的磷含量为5.8 mg/kg。同时,采用水洗废水脱胶,生产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能量34~36 kJ。因此,日产100 t成品油的工厂可节省煤近0.5 t、水14 t,进而节省了生产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毛油 水洗废水 脱胶 磷含量 节能
下载PDF
大豆毛油制备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边浩毅 贾超超 +1 位作者 丰延明 祁东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了研究大豆毛油制备生物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理化特性指标,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探讨了生物柴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机... 为了研究大豆毛油制备生物柴油对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理化特性指标,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探讨了生物柴油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粘度、闪点和酸值明显高于柴油,密度和凝点略高于柴油,但热值和冷滤点略低于柴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与柴油机相比有所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所升高,有效能量消耗率与柴油机相差不明显。在外特性工况运行,柴油发动机的CO、HC和碳烟排放明显高于混合燃料发动机,而NOx排放略低;在中、小负荷工况,柴油发动机的CO和碳烟排放与混合燃料发动机相差不明显,在大负荷工况则有明显升高;在整个负荷范围内生物柴油的HC排放低于柴油,而NOx排放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内燃机 大豆毛油制备生物柴油 性能 排放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