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8
1
作者 王启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8-921,共4页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可知,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d和第3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仍略高于对照,维持较高水平。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陈一舞 常汝镇 邵桂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的SOD活性以细胞溶质为最高,约占80%;线粒体次之,为11%;叶绿体部分最少,9.0%左右。各细胞器的SOD对盐胁迫反应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品种间,各细胞器之间以及对照和处理间差异均达... 大豆幼苗子叶各细胞器的SOD活性以细胞溶质为最高,约占80%;线粒体次之,为11%;叶绿体部分最少,9.0%左右。各细胞器的SOD对盐胁迫反应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品种间,各细胞器之间以及对照和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10ds/m和15ds/m差异不显著。电泳酶谱的扫描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SOD_a(Mn SOD)最为稳定,SODb_1b_2b_3、SODc_1c_2c_3(Cu—Zn—SOD)将随盐胁迫增强依次从叶绿体到线粒体,从SODc_3、SODc_2到SODc_1、SODb_3逐渐减弱或消失。耐盐品种和敏感品种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叶绿体SOD酶谱上,推断SODc_1c_2c_3与大豆耐盐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氧化物歧化酶 盐胁迫 细胞器
下载PDF
中国春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63
3
作者 李向华 常汝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5-332,共8页
本文对89个中国春大豆品种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逐步判别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用“遗传距离”定量测定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并根据“遗传距离”将春大豆品种分为六类:东北早熟春大豆、东北中熟春大豆、黄淮春(夏)大豆、长江春大豆... 本文对89个中国春大豆品种的1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逐步判别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用“遗传距离”定量测定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并根据“遗传距离”将春大豆品种分为六类:东北早熟春大豆、东北中熟春大豆、黄淮春(夏)大豆、长江春大豆、西北春大豆、黄淮晚熟春(夏)大豆及南方春大豆。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逐步判别分析选出分枝数、节数、荚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粒形指数、生育后期、全生育期、蛋白质含量等11个对品种分类有显著影响的性状,并根据这些性状划分中国春大豆品种在数量性状方面的品种类型。主成分分析选出了6个综合性状(荚数因子、籽粒因子、熟期蛋白因子、产量构成因子、株型品质因子、粒形品质因子)对品种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聚类、逐步判别、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法是对遗传资源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为亲本选配、后代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品种
下载PDF
大豆耐盐性遗传的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邵桂花 闫淑荣 +1 位作者 常汝镇 陈一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21-726,共6页
利用耐盐品种与盐敏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根据后代耐盐性的分离表现,研究大豆耐盐性的遗传方式。耐盐×耐盐组合F_1、F_2及F_3代仍表现耐盐;敏感×敏感组合F_1、F_2及F_3代均表现对盐敏感;耐盐×敏感及其反交组合,F_1代表现... 利用耐盐品种与盐敏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根据后代耐盐性的分离表现,研究大豆耐盐性的遗传方式。耐盐×耐盐组合F_1、F_2及F_3代仍表现耐盐;敏感×敏感组合F_1、F_2及F_3代均表现对盐敏感;耐盐×敏感及其反交组合,F_1代表现耐盐,F_2代耐盐和敏感植株分离比率为3:1。F_2代耐盐株衍生的F_3代品系中,纯合耐盐株系和耐盐性分离株系的比率为1:2。F_2代敏感株衍生的F_3代品系仍表现敏感,用敏感品种为轮回亲本对耐盐×敏感组合进行回交,BC_1F_1代耐盐株与敏感株分离比例为1:1。结果表明,大豆的耐盐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耐盐为显性,对盐敏感为隐性。正反交组合表现一致,表明属核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性 遗传 育种
下载PDF
盐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常汝镇 陈一舞 +1 位作者 邵桂花 万超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本文对大豆在盐胁迫条件下农艺性状及籽粒化学品质进行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植株高度下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百粒重降低,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对处敏感品种比耐盐品种受盐胁迫的影响更大。一般说来,... 本文对大豆在盐胁迫条件下农艺性状及籽粒化学品质进行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植株高度下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百粒重降低,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对处敏感品种比耐盐品种受盐胁迫的影响更大。一般说来,盐使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脂肪酸中组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增加,油酸含量显著降低。但在盐碱地上高浓度盐胁迫下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大豆 农艺性状 籽粒品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被引量:48
6
作者 孙君明 丁安林 东惠茹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技术分离并测定了大豆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 ,建立了快速、有效的分离、检测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 ,异黄酮的最适提取时间是2 - 3hr;最适检测波长为 2 6 0 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标准样品 Daidzin和 Geni...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技术分离并测定了大豆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 ,建立了快速、有效的分离、检测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 ,异黄酮的最适提取时间是2 - 3hr;最适检测波长为 2 6 0 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标准样品 Daidzin和 Genistin作为异黄酮的检测标样是准确的 ;提取和检测温度对异黄酮组合含量有很大影响 ,在80℃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 ,丙二酰基结合体可水解为相应的甙或甙元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效液相色谱 异黄酮 分离 检测
下载PDF
溶磷性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筛选、抗性及系统发育和促生 被引量:51
7
作者 赵龙飞 徐亚军 +6 位作者 曹冬建 李源 厉静杰 吕佳萌 朱自亿 秦珊珊 贺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25-4435,共11页
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大豆根瘤进行内生菌分离纯化、溶磷性筛选试验。根据能否产生溶磷圈及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和D/d值大小确定菌株溶磷能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平板筛选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耐盐性、耐酸... 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大豆根瘤进行内生菌分离纯化、溶磷性筛选试验。根据能否产生溶磷圈及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和D/d值大小确定菌株溶磷能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平板筛选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耐盐性、耐酸碱、重金属等抗性测定,并对筛选菌株进行理化特性、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分离纯化的324株内生菌中筛选出36株具有溶磷特性,其中20株有较强溶磷性。菌株DD291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452 mg/L),发酵液p H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最大降幅达2.92。大部分溶磷性内生菌具有较强耐盐碱性,对Pb2+、Cr6+和Cu2+有较高耐受性,对Ni2+和Hg2+抗性较弱。结合细胞形态、生理生化、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确定为Bacillus cereus,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E.cloacae和Pseudomonas putida。部分溶磷菌株对大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内生菌 溶磷性 筛选 抗性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Salt Tolerance in Soybean 被引量:49
8
作者 Tsui-Hung Phang Hon-Ming Lam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96-1212,共17页
Soybean is an important cash crop and its produ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hampered by salt stress. High salt imposes negative impacts on growth, nodulation, agronomy traits, seed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thus reduces t... Soybean is an important cash crop and its produ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hampered by salt stress. High salt imposes negative impacts on growth, nodulation, agronomy traits, seed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thus reduces the yield of soybean. To cope with salt stress, soybean has developed several tolerance mechanisms, including: (i) maintenance of ion homeostasis; (ii) adjustment in response to osmotic stress; (iii) restoration of osmotic balance; and (iv) other metabolic and structural adaptations. The regulatory network for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 in higher plants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model plants such as Arabidopsis thaliana. Some homologous components involved in salt stress respon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soybean. In this review, we tried to integrate the relevant works on soybean and proposes a working model to describe its salt stress respons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otic stress glycine max ion homeostasis osmotic adjustmen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salt tolerance soybean.
原文传递
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35
9
作者 大豆种质抗孢囊线虫鉴定研究协作组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99,共9页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其中免疫的30份;抗4号小种的11份,无免疫品种。兼抗1、3和4...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其中免疫的30份;抗4号小种的11份,无免疫品种。兼抗1、3和4号小种的有4份,免疫和抗病的品种基本是小黑豆类型,多来自山西、河北,其次为陕西和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孢囊线虫
下载PDF
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长、发育、色素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3 位作者 徐世健 强维亚 陈拓 王勋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 ,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的减薄 ,研究了增强紫外线 - B辐射 ( 2 80~ 32 0 nm)( UV- B)对 10个大豆品种生长、发育、色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1)增强的 UV- B辐射使一些大豆品种的物候期发生改变。 ( 2 )明显降低... 在田间条件下 ,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的减薄 ,研究了增强紫外线 - B辐射 ( 2 80~ 32 0 nm)( UV- B)对 10个大豆品种生长、发育、色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1)增强的 UV- B辐射使一些大豆品种的物候期发生改变。 ( 2 )明显降低多数品种光合作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增加所有品种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 3)大豆品种的株高、根茎叶生物量、总叶面积和总叶片数在 UV- B作用下减少 (或降低 ) ,根冠比发生改变。 ( 4 ) UV- B辐射降低了所有品种的产量 ,但百粒重的变化不尽一致。( 5)敏感性指数 ( SI)分析得出 ,890 7- 32 ( SI=- 33.9)是最敏感的品种 ,而对陇鉴 98- 0 1( SI=- 16.4 )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紫外线-B辐射增强 生长 色素 产量 发育 品种 抗逆育种
下载PDF
高铁胁迫对大豆叶片体内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章艺 刘鹏 +2 位作者 史锋 朱淑颖 陈旭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2个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品种(浙春3号和16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Fe2+对初花期大豆叶片体内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Fe2+胁迫使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P)增大,体内保护系统中的过氧化氢酶(CAT)... 以2个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品种(浙春3号和16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Fe2+对初花期大豆叶片体内保护系统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Fe2+胁迫使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P)增大,体内保护系统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高铁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与抗氧化系统(酶类和非酶类)的整体活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铁胁迫 体内保护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对大豆(Glycine max)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吴佳妮 杨天志 +3 位作者 连加攀 孟令左 王娜 刘维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581-4589,共9页
为探讨微塑料对农作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了两种粒径(20 nm和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在6个浓度梯度(0、50、100、200、500和1000 mg·L^-1)下对大豆(Glycine max)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 为探讨微塑料对农作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了两种粒径(20 nm和100 nm)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PSNPs)在6个浓度梯度(0、50、100、200、500和1000 mg·L^-1)下对大豆(Glycine max)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粒径PSNPs均抑制种子发芽能力(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其中,发芽抑制率在一定程度上与暴露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20 nm和100 nm PSNPs对根长、芽长和苗长的影响整体呈"低浓度促进,中高浓度抑制"的规律. 20 nm PSNPs对根尖数量无显著影响,而100 nm PSNPs则表现出促进作用. 20 nm和100 nm PSNPs对根直径和干重均有抑制作用.综上, PSNPs的植物毒性与粒径和浓度密切相关,在中等浓度(200 mg·L^-1)时,其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纳米塑料 聚苯乙烯 大豆(glycine max)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原文传递
光照对大豆幼苗组织中异黄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孙君明 丁安林 沈黎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11期1015-1021,共7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不同光照处理的大豆(Glycinemax(L.)Merri.)幼苗不同组织的异黄酮类含量。子叶中最高,叶片和根部相对较少。子叶的异黄酮以大豆甙和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基结合体为主,且在光...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不同光照处理的大豆(Glycinemax(L.)Merri.)幼苗不同组织的异黄酮类含量。子叶中最高,叶片和根部相对较少。子叶的异黄酮以大豆甙和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基结合体为主,且在光照条件下,异黄酮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相反,黑暗中的异黄酮含量随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子叶由黑暗转为光照处理以后,异黄酮含量同样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叶片和根部异黄酮含量和种类也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光照条件下,叶片中以染料木甙及其丙二酰结合体和黄酮芦丁为主,且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黑暗中的黄化叶片,则以大豆甙和丙二酰结合体为主,但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在幼苗根部,黑暗条件下几乎检测不出异黄酮的存在;光照条件下,则可检测到5种异黄酮,其中以大豆甙元及其衍生物占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幼苗 异黄酮 光照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莫红 翟兴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两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耐旱性品种比... 以两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耐旱性品种比非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重度干旱胁迫下POD活性高于SOD、CAT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Cd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强维亚 陈拓 +3 位作者 汤红官 冯虎元 安黎哲 王勋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8,共6页
镉 (Cd)污染和增强紫外线_B(UV_B)辐射对大豆 (Glycinemax)根系分泌物变化的研究表明 ,Cd污染促进了大豆根系有机化合物 (如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和酰胺等 )的分泌 ,但该分泌作用受增强UV_B辐射的抑制。根系有机硫分泌只受较强胁迫条件... 镉 (Cd)污染和增强紫外线_B(UV_B)辐射对大豆 (Glycinemax)根系分泌物变化的研究表明 ,Cd污染促进了大豆根系有机化合物 (如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和酰胺等 )的分泌 ,但该分泌作用受增强UV_B辐射的抑制。根系有机硫分泌只受较强胁迫条件促进 ,较高浓度Cd和较强的UV_B辐射对大豆根系有机硫分泌有协同促进作用。氮素含量主要受Cd胁迫影响 ,其变化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1 )Cd胁迫下根系对有机含氮化合物 ,主要是多肽、氨基酸和酰胺的分泌增加 ;2 )Cd胁迫减少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 ,引起根际环境中残留氮素的升高。增强UV_B辐射对根际环境中氮素有一定影响 ,但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了增强UV_B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d胁迫下大豆根系有机化合物的分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UV-B辐射 大豆 根系 分泌物 镉污染
下载PDF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思君 尹光初 +3 位作者 雷勃钧 卢翠华 张开旺 钱华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2期38-43,共6页
研究了影响大豆幼胚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的9个因素。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适宜幼胚长度为4mm;随着供俸植株发育阶段的提高诱导频率下降;最适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蔗糖浓度从1.5%提高到9%,诱导频率逐渐下降;过高的维生素 B_1浓度... 研究了影响大豆幼胚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的9个因素。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适宜幼胚长度为4mm;随着供俸植株发育阶段的提高诱导频率下降;最适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蔗糖浓度从1.5%提高到9%,诱导频率逐渐下降;过高的维生素 B_1浓度对胚胎发生不利;2,4-D 的诱导效果优于 NAA,适宜的2,4-D 浓度为20ppm;光、暗处理与生长素种类和浓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接种方式对诱导频率影响很大,体细胞胚只在下表皮与培养基接触的幼子叶的上表皮上产生,当上表皮与培养基接触时,两个表皮都不能产生体细胞胚;被试的所有基因型都能被诱导胚胎发生,不同基因型的诱导频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组织培养 体细胞胚胎发生
下载PDF
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号的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伟 谢甫绨 +2 位作者 张惠君 宋显军 王海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60-2467,共8页
【目的】探讨超高产大豆的株型优势,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的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大豆辽豆11号进行多年对比试验,对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从苗期到盛荚期,辽豆14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 【目的】探讨超高产大豆的株型优势,对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的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与普通大豆辽豆11号进行多年对比试验,对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从苗期到盛荚期,辽豆14号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要低于辽豆11号,但在盛荚期以后,则高于辽豆11号;从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看,超高产大豆品种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下部叶片衰老慢;辽豆14号不同节位叶柄长度和叶形指数的变化更加合理,在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更多光能透射到冠层中下部,使群体下部无截获散射更大,平均叶倾角也更大;辽豆14号的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势达最大时期比辽豆11号略晚,但辽豆14号高叶面积指数维持的时间长,后期下降缓慢;在结荚期前辽豆14号生物产量的积累与辽豆11号差异不显著,但在结荚期以后要显著大于辽豆11号。在结荚期以后辽豆14号光合产物向荚的累积速度要显著大于辽豆11号,使辽豆14号最终粒茎比较大。【结论】超高产大豆辽豆14号盛荚期到鼓粒末期的叶层结构有利于冠层保持良好的受光态势,维持较高的LAI和光合势,全冠层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及光合产物转化能力,这是超高产大豆高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形态性状 生理性状 光合速率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大豆叶绿素a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 被引量:30
18
作者 宋开山 张柏 +2 位作者 王宗明 刘殿伟 刘焕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60,共9页
2003和2004年分别在长春市良种场和中国科学院海伦黑土生态实验站实测了大田耕作与水肥耦合作用下大豆(Glycine max)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a含量数据,对光谱反射率、微分光谱与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 2003和2004年分别在长春市良种场和中国科学院海伦黑土生态实验站实测了大田耕作与水肥耦合作用下大豆(Glycine max)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a含量数据,对光谱反射率、微分光谱与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和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再归一植被指数(Re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DVI)、第二修正比值植被指数(Modified secondratio index,MSRI)等建立了大豆叶绿素a反演模型;应用小波分析对采集的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了能量系数提取,并以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单变量与多变量回归分析,对大豆叶绿素a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叶绿素a与可见光光谱反射率相关性较好,并在红光波段取得最大值(R2>0.70),但在红边处,微分光谱与大豆叶绿素a的相关性较反射率好得多,在其它波段则相反;由NDVI、SAVI、RDVI、MSRI等植被指数建立的估算模型可以提高大豆叶绿素a的估算精度(R2>0.75);小波能量系数回归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大豆叶绿素a含量的估算水平,以一个特定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大豆叶绿素a回归决定系数R2高达0.78;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叶绿素a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均高达0.85。以上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对高光谱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豆生理参数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光谱 叶绿素A含量 植被指数 小波能量系数
下载PDF
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大豆幼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欣欣 赵静 廖红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8,共6页
以大豆基因型‘HN89’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萘乙酸(NAA)处理,研究不同外源生长素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IAA(0.05和0.5μmol·L-1)能够促进大豆主根伸长生长及侧根发育;IBA、NAA... 以大豆基因型‘HN89’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萘乙酸(NAA)处理,研究不同外源生长素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IAA(0.05和0.5μmol·L-1)能够促进大豆主根伸长生长及侧根发育;IBA、NAA和高浓度IAA抑制了主/侧根的伸长生长,使根系发育不良,生物量下降。这说明不同外源生长素类物质不同程度的调控了大豆根系形态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吲哚乙酸 吲哚丁酸 萘乙酸 根系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水分状况与渗透调节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邹琦 孙广玉 王滔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2-320,共9页
本试验利用夏大豆品种鲁豆4号和小粒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叶片水分状况和渗透调节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性。土壤的缓慢水分胁迫降低了两个大豆叶片的最低水势[ψw(min)]及相对含水量(RWC),鲁豆4号降低的程度大于小粒豆1... 本试验利用夏大豆品种鲁豆4号和小粒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叶片水分状况和渗透调节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性。土壤的缓慢水分胁迫降低了两个大豆叶片的最低水势[ψw(min)]及相对含水量(RWC),鲁豆4号降低的程度大于小粒豆1号,说明鲁豆4号的御旱能力不及小粒豆1号。在分枝期和开花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叶片的饱和渗透势(ψs°),叶片仍可维持一定的膨压,说明大豆在此生育期内具有渗透调节能力;结荚期和鼓粒期水分胁迫只使ψs°轻微降低,膨压则急剧减小或消失,甚至出现负值,说明此期渗透调节能力很小或完全消失。在快速土壤水分胁迫下,两大豆品种均无渗透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分胁迫 渗透调节 干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