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HEMF酵母对酱油品质的提升
1
作者 王瀚 叶鹏 +1 位作者 李婉宁 侯丽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67,共8页
酱油风味物质中的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酮(HEMF)是酱香风味贡献的主要成分。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以下简称C酵母)是酱油发酵过程中产HEMF的重要微生物,文章使用能耐受高浓度HEMF的新菌株C-1、C-2、C-3。经过... 酱油风味物质中的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酮(HEMF)是酱香风味贡献的主要成分。假丝酵母(Candida versatilis)(以下简称C酵母)是酱油发酵过程中产HEMF的重要微生物,文章使用能耐受高浓度HEMF的新菌株C-1、C-2、C-3。经过随机扩增多态DNA实验(RAPD)验证了3株优良菌株与出发菌株基因有所差异,证明基因重组成功。将其应用于发酵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C-1与出发菌株相比,氨氮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3.20%和7.20%,HEMF含量增加29.40%。通过感官评价,酱香味有所提升。生物胺总含量低于1000 mg/L,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20μg/L,保证了酱油的安全性。综上,高产HEMF酵母提高了酱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酵母菌 基因组重排 4-羟基-2(5)-乙基-5(2)-甲基-3(2H)呋喃(HEMF) 酱香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中呈酱香物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9
2
作者 范文来 徐岩 《酿酒》 CAS 2012年第3期8-16,共9页
系统回顾了酱香型白酒关键香气、关键生产工艺、关键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酱香型关键香气的新的猜测。
关键词 回顾与展望 酱香型白酒 关键香气 生产工艺 耐高温细菌
下载PDF
应用GC-O和GC-MS分析酱香型习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晓欣 范文来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4-160,共7页
利用液液萃取法(LLE)提取酱香型习酒中的香气化合物,按照酸碱性将萃取组分分离,获得酸性/水溶性、中性、碱性三个组分,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别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在具有典型酱香特征的习酒中共检测出72... 利用液液萃取法(LLE)提取酱香型习酒中的香气化合物,按照酸碱性将萃取组分分离,获得酸性/水溶性、中性、碱性三个组分,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别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在具有典型酱香特征的习酒中共检测出7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酸性组分29种,中性组分43种,碱性组分22种,14种香气化合物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中均可检测到。研究发现酱香型习酒中主要的香气物质是酯类、醇类、挥发性有机酸、呋喃类、芳香族类、酚类、醛酮类、吡嗪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等。香气强度较大的物质有丁酸乙酯、己酸乙酯、1-丙醇、3-甲基丁醇、乙酸、3-甲基丁酸、糠醛、四甲基吡嗪和二甲基三硫,这些物质对酱香型习酒的风味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习酒 气相色谱-闻香法(GC-O)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气物质
下载PDF
清酱香型白酒特征风味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优兰 黄永光 +3 位作者 朱晓春 马宇 蒋想 尹素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99-208,共10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清酱香型人民小酒4种系列酒产品的风味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经典到宏图,清香风格特征逐渐减弱,酱香风格特征逐渐增强,而幸福和丰年的感官特征较为相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清酱香型人民小酒4种系列酒产品的风味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经典到宏图,清香风格特征逐渐减弱,酱香风格特征逐渐增强,而幸福和丰年的感官特征较为相似。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系列酒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共定性定量出高浓度挥发性风味化合物80种,其中种类较丰富的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结合香气活性值法分析表明,对清酱香型白酒具有香气贡献的特征化合物有31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系列酒产品及其感官属性与特征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酱香、糊香、焦香和曲香与糠醛、2-十一酮、γ-戊内酯、正壬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清香与异丁酸、丁酸乙酯、乙酸-2-苯乙酯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花香、酯香与乙酸异戊酯、异丁醇、异戊醇、3-羟基-2-丁酮及庚酸乙酯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解析了清酱香型白酒风味结构特征,为清酱香型白酒的品质评价与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酱香型白酒 特征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香气活性值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莉莉 王海燕 +1 位作者 徐岩 王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2188,共7页
【目的】为认识乳酸菌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比较了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的演变规律。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 【目的】为认识乳酸菌在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比较了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分析酱香型与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的演变规律。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筛选方法进一步确定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的主要乳酸菌种。【结果】DGGE图谱表明,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乳酸菌种是乳杆菌。但两种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群组成及动态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清香型白酒酒醅中Lactobacillus fuchuensis是优势菌种,而酱香型白酒发酵中检测到多种含量较高的乳酸菌种。利用MRS培养基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共筛选获得5种乳酸菌种。通过两种方法,确定Lactobacillus homohiochii是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乳酸菌【。结论】深入研究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地认识中国白酒酿造中主要的细菌类群——乳酸菌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清香型 乳酸菌 PCR—DGGE 菌群结构 MRS培养基
原文传递
白酒生产中高效降解糠醛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海月 范文来 徐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从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糠醛的微生物,利用GC-MS对降解过程中样品所含的糠醛及糠醇进行检测并全定量。同时,经过氯化苄抽提基因组方法后,再进行测序与序列比对,菌株鉴定结果为宛氏拟青霉。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酱香型 酒醅 糠醛 糠醇 宛氏拟青霉
下载PDF
6种武陵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行 吴李玲 +6 位作者 裴荣红 朱琳 郑福平 孙金沅 李凡 李义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由于具有香气特征强、阈值低的特点,对食品风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低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S)分析技术的检出限,难以被鉴定和识别。酱香型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香型,产于湖... 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由于具有香气特征强、阈值低的特点,对食品风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低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S)分析技术的检出限,难以被鉴定和识别。酱香型是我国白酒的主要香型,产于湖南的武陵酱香型白酒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之一。为深入探究我国酱香型白酒中重要的痕量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组成,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GC×G C-SCD)技术,以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定性鉴定出27种含硫化合物,其中共有含硫化合物19种,非共有含硫化合物8种,主要包括4种硫醇、6种硫酯、5种多硫醚、5种噻唑、6种噻吩、1种噻烷;对其中信噪比大于100的23种含硫化合物,采用外标曲线法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据定量分析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确定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含量的差异;14种变量投影值大于1的含硫化合物,可作为区分6种不同类型武陵酱香型白酒风味特征的差异组分。希望研究可为酱香型白酒的调配提供数据参考,为白酒企业调控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 武陵酒 白酒 含硫化合物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产酱香芽孢杆菌几种发酵产物的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武思齐 谢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63-4364,共2页
[目的]测定产酱香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的含量。[方法]采用滴定法及凯氏定氮法对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发酵后样品总酸含量在发酵中期明显增加,后期缓慢下降;氨基酸... [目的]测定产酱香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的含量。[方法]采用滴定法及凯氏定氮法对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总酸、氨基酸态氮、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发酵后样品总酸含量在发酵中期明显增加,后期缓慢下降;氨基酸态氮含量持续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减少。[结论]采用滴定法及凯氏定氮法可快速对产酱香芽孢杆菌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 总酸 氨基酸态氮 粗蛋白 滴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