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C研究大豆蛋白凝胶中水的状态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飞镝 周智鹏 +3 位作者 崔英德 余林 李品高 郭宝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3-935,共3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制备了大豆蛋白凝胶,研究了SPI浓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溶胀率的影响;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凝胶中水的状态及氯化钾、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中“三态水”的影响。当SPI浓度为13%,大豆蛋白凝胶溶胀率为30%,氯化...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制备了大豆蛋白凝胶,研究了SPI浓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溶胀率的影响;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凝胶中水的状态及氯化钾、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中“三态水”的影响。当SPI浓度为13%,大豆蛋白凝胶溶胀率为30%,氯化钾对凝胶平衡水含量(EWC)影响不显著,对凝胶中非冻结水和中间水的含量有影响;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中水的状态影响大于氯化钾,氯化钙使凝胶中EWC增大,非冻结水含量增大,可冻结水含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凝胶 水的状态 DSC
下载PDF
乙醇、氯化钙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飞镝 崔英德 +2 位作者 周智鹏 郭宝春 邱清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5-97,共3页
研究了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CaCl2凝胶和乙醇凝胶的流变学性质与吸水性,探讨了溶剂乙醇和无机盐CaCl2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动态应变扫描下,储能模量(G')的比较为:G'乙醇凝胶> G'C2Cl... 研究了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制备的水凝胶、CaCl2凝胶和乙醇凝胶的流变学性质与吸水性,探讨了溶剂乙醇和无机盐CaCl2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动态应变扫描下,储能模量(G')的比较为:G'乙醇凝胶> G'C2Cl2凝胶>G'水凝胶,而产生损耗的应变值(S)为:S乙醇凝胶< SCaCl2凝胶<S 水凝胶。表明乙醇、CaCl2增强大豆蛋白的凝胶性, 但乙醇、CaCl2所提供的作用在应变力下具可逆性;三种凝胶的吸水性随时间变化关系的结果表明,溶剂乙醇、无机盐CaCl2可以增强大豆蛋白凝胶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凝胶 乙醇 CACL2 模量 吸水性
下载PDF
亲水胶体对大豆、花生双蛋白凝胶持水性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晗 董诗琴 +4 位作者 张贞炜 刘淑君 李顺舟 周玉 贾利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2-148,共7页
以亚麻籽胶、魔芋胶、瓜尔豆胶等亲水胶体及大豆分离蛋白、花生蛋白为原料,经高速斩拌,制备大豆、花生双蛋白凝胶体系。研究亲水胶体的种类及添加量对双蛋白凝胶的持水性及含水量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凝胶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水分... 以亚麻籽胶、魔芋胶、瓜尔豆胶等亲水胶体及大豆分离蛋白、花生蛋白为原料,经高速斩拌,制备大豆、花生双蛋白凝胶体系。研究亲水胶体的种类及添加量对双蛋白凝胶的持水性及含水量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凝胶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水分分布状态,对其机制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5%亚麻籽胶的凝胶持水性最佳,为97.15%;添加0.9%亚麻籽胶时凝胶含水量最高为63.49%;在物理结构上,亲水胶体通过吸水膨胀均匀分散在致密的蛋白网络结构中;在化学结构上,亲水胶体增加凝胶体系中蛋白质无规则卷曲含量,降低其β-转角含量;这些物理化学变化使凝胶中可迁移含水量上升,自由含水量降低,宏观上则表现为凝胶持水性及含水量相对于空白组得到提升,质构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胶体 大豆分离蛋白 花生蛋白 蛋白凝胶 持水性
原文传递
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代曜伊 毕家钰 +1 位作者 田巧玲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8,共5页
为考察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bamboo shoots insoluble dietary fiber,BSIDF)对大豆蛋白凝胶的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isolate protein,SPI)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的BSIDF制备大豆蛋白-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复合凝胶(SPI-BS... 为考察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bamboo shoots insoluble dietary fiber,BSIDF)对大豆蛋白凝胶的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isolate protein,SPI)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的BSIDF制备大豆蛋白-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复合凝胶(SPI-BSIDF),研究SPI-BSIDF的流变、质构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BSIDF的添加使大豆蛋白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的时间延后,凝胶网络结构形成减少,凝胶强度下降;随着BSIDF添加量的增加,SPI-BSIDF的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黏着性均下降,而粘力则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BSIDF添加量为0.5%时,混合凝胶体系的粘力最强。同时从微观结构可以看出,BSIDF的添加使蛋白质凝胶体系组织结构的褶皱明显增多,大豆蛋白聚集体和凝胶孔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 大豆蛋白凝胶 流变特性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中水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俊梅 王丹 +8 位作者 李琢伟 于立梅 王庆 张岚 杨盼盼 王辉 王璐 于寒松 胡耀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137,共7页
为了探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High shear dispersing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HSDE)对TG酶诱导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中水分状态的影响,本文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从水分分布、水分迁移、持水能力三个方面研究... 为了探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High shear dispersing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HSDE)对TG酶诱导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中水分状态的影响,本文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从水分分布、水分迁移、持水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体系中水分状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HSDE技术处理后制成的凝胶,其结合水的流动性增加了,但是自由水的流动性是降低的,剪切后凝胶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会发生向不易流动水迁移的现象。从成像图中可以看出剪切处理能使凝胶中水分分布均匀。从相关性角度分析,剪切与T21、T22、T23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凝胶的持水性呈正相关。在持水性探索过程中发现,HSDE技术能够提高TG酶诱导的大豆蛋白凝胶持水能力,在贮存过程中,HSDE技术能显著提高凝胶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 水分状态 持水性 大豆蛋白凝胶
原文传递
燕麦β-葡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酸致凝胶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城彬 吴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2-166,共5页
采用乳酸菌发酵法对大豆分离蛋白/燕麦β-葡聚糖混合体系酸致凝胶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将不同分子量燕麦β-葡聚糖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探讨燕麦β-葡聚糖浓度和分子量对SPI凝胶的脱水收缩作用、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加... 采用乳酸菌发酵法对大豆分离蛋白/燕麦β-葡聚糖混合体系酸致凝胶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将不同分子量燕麦β-葡聚糖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探讨燕麦β-葡聚糖浓度和分子量对SPI凝胶的脱水收缩作用、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产酸速率较快,并且对混合凝胶性质的影响优于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为最佳发酵菌种。较高浓度或高分子量燕麦β-葡聚糖能降低SPI凝胶的脱水收缩作用,即减少乳清的析出;随着燕麦β-葡聚糖浓度的增加,SPI凝胶硬度和持水性呈下降趋势,而弹性和内聚性先增加后降低;高分子量的燕麦β-葡聚糖能够改善SPI凝胶的质构特性,并且增加凝胶的持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 脱水收缩作用 质构特性 持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