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西南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马华东 杨子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塔里木西南新生代盆地经历了由海相沉积体系向陆相沉积体系的转变,沉积中心由一个向两个转变,这是受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帕米尔与西南天山之间“阿赖海峡”的控制,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纯挤压作用力随帕米尔突刺的不断挤... 塔里木西南新生代盆地经历了由海相沉积体系向陆相沉积体系的转变,沉积中心由一个向两个转变,这是受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帕米尔与西南天山之间“阿赖海峡”的控制,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纯挤压作用力随帕米尔突刺的不断挤入,应力在突刺二侧转换为压扭性质,分别形成恰曼左行走滑断裂系统和费尔干纳一塔拉斯右行走滑断裂.碰撞引起的造山带向塔里木板块上的大规模逆冲推覆不早于渐新世.巾自米尔一西昆仑山前的逆冲冲断带具有两端逆冲(乌帕尔一齐姆根走滑逆冲构造带)中部兼具走滑特征,喜马拉雅晚期(中新世末期),在塔西南前陆盆地内形成喀什坳陷、齐姆根凸起、叶城坳陷的初步雏形,这样的构造格局一直持续到现在.渐新世形成的底劈盐丘构造可用来确定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地区最初隆升的时间,即不早于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新生代 走滑-逆冲推覆构造 阿赖海峡 喀什坳陷 齐姆根凸起 叶城坳陷
下载PDF
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确定海相有机质的主生气期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云鹏 赵长毅 +7 位作者 王兆云 王红军 邹艳荣 刘金钟 赵文智 耿安松 刘德汉 卢家烂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利用已获得的国内外典型海相有机质(原油与干酪根)的生气动力学参数,采用生烃动力学方法,计算地质历史中天然气的产率和产气速率,利用EasyRo方法计算成熟度。经过二者的耦合,确定Ⅰ型干酪根主生气期的Ro值为1.4%~2.4%,Ⅱ型干酪根主生... 利用已获得的国内外典型海相有机质(原油与干酪根)的生气动力学参数,采用生烃动力学方法,计算地质历史中天然气的产率和产气速率,利用EasyRo方法计算成熟度。经过二者的耦合,确定Ⅰ型干酪根主生气期的Ro值为1.4%~2.4%,Ⅱ型干酪根主生气期的Ro值为1.5%~3.0%,原油裂解气主生气期的Ro值为1.6%~3.2%。以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为例,初步探讨系统的开放度对主生气期的影响及天然气“死亡线”的问题,研究结果,模拟系统开放度对主生气期的动力学参数计算有一定影响,开放系统Ⅱ型干酪根主生气期的Ro值为1.4%~3.1%,天然气主生气期比封闭系统要早。根据研究结果,初步确定海相有机质天然气“死亡线”为Ⅰ型干酪根Ro值约为3.5%,Ⅱ型干酪根Ro值为4.4%~4.5%,海相原油Ro值约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有机质 干酪根 原油裂解 生烃动力学 主生气期 塔西南地区 气源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30
3
作者 庄锡进 肖立新 杨军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78-82,共5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Q的完整地层层序分布较为广泛, 可划分出14个等时地层单元.早古生代沉积相以浅海台地相碳盐岩沉积为主,后期海退出现了陆地边缘相碎屑岩.总体经历了由碳酸盐岩台地相向碎屑岩台地相演化的沉积旋回.晚古生代是由海变... 塔里木盆地西南∈—Q的完整地层层序分布较为广泛, 可划分出14个等时地层单元.早古生代沉积相以浅海台地相碳盐岩沉积为主,后期海退出现了陆地边缘相碎屑岩.总体经历了由碳酸盐岩台地相向碎屑岩台地相演化的沉积旋回.晚古生代是由海变陆的转折时期,区内经历了较大规模的来自北西向天山海和南西向昆仑海的石炭纪最大海侵,海水几乎覆盖了整个地区.晚二叠世海水全部退出塔里木西部,整个地区上升为陆.中生代由于盆地与山系的相对升降运动比较剧烈,昆仑山和天山急剧抬升,研究区只是缓慢进行着基底断块活动,形成陆盆.在中生代末期还遭受了相当规模的海侵,直至始新世末.新生代塔西南坳陷下沉,接受古近—新近纪沉积,而麦盖提、巴楚、柯坪地区抬升为陆,缺失该期沉积.渐渐世开始,才开始接近沉积,直至中新世形成统一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 古生代 沉积相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达景 胡健民 +2 位作者 蒙义峰 郑孟林 付茂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4,共9页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二叠系推覆在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将泥盆系推覆在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将元古宙变质岩及古生代花岗岩逆冲在泥盆系及泥盆系之上不整合覆盖的侏罗系之上。根据推覆体地层的叠置关系及逆冲断层的发育特征,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是由北向南演化的、后展式发展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其间发育横向调节的走滑断层。逆冲推覆体系的主体断裂沟通了源岩与储层,推覆体下盘发育的大型背斜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运聚条件的合理配置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 齐姆根凸起 推覆构造带 断层 油气运聚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南华纪裂谷体系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勇 陈才 +3 位作者 冯晓军 张亮 曾昌民 范秋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5-832,共8页
通过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首次在塔西南地区发现南华纪裂谷体系。该裂谷平面上呈NW-SE走向的长条状,长约450km,宽约70~110km。剖面上为一箕状盆地,西南边界为一大型正断层,是裂谷沉积的同沉积断层,裂谷沉积向西南逐渐加厚,向东北逐渐减... 通过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首次在塔西南地区发现南华纪裂谷体系。该裂谷平面上呈NW-SE走向的长条状,长约450km,宽约70~110km。剖面上为一箕状盆地,西南边界为一大型正断层,是裂谷沉积的同沉积断层,裂谷沉积向西南逐渐加厚,向东北逐渐减薄,沉积中心靠近裂谷的西南边界,构成一大型半地堑构造。其中,南华系是一套典型的生长地层,是裂谷沉积的主体;震旦系为裂谷晚期-后裂谷期沉积。塔西南南华纪裂谷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形成的,其油气勘探价值非常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南华纪 裂谷 罗迪尼亚超大陆 半地堑
下载PDF
西昆仑山北缘盆山构造转换解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向东 王克卓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19-25,共7页
根据新藏公路南段、穿越玉龙喀什河谷至和田以北的剖面考察解析及山前钻井和物探解释,结合杜瓦及皮阿曼等地综合考察分析,西昆仑山北缘向塔里木盆地的盆山过渡,是以帕米尔—西昆仑逆冲断裂系的构造形式向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简称前陆盆... 根据新藏公路南段、穿越玉龙喀什河谷至和田以北的剖面考察解析及山前钻井和物探解释,结合杜瓦及皮阿曼等地综合考察分析,西昆仑山北缘向塔里木盆地的盆山过渡,是以帕米尔—西昆仑逆冲断裂系的构造形式向塔里木西南前陆盆地(简称前陆盆地)渐变,表现为一系列褶皱冲断组合的构造样式.研究表明,帕米尔—西昆仑前缘逆冲断裂系的形成发育,是控制帕米尔—西昆仑造山带(简称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发育的重要变形机制,逆冲断裂系的扩展大致可分4个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西昆化 塔里木盆地西南 逆冲断裂系 盆山过渡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及原型盆地演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雷 张虎权 +2 位作者 刘军 张年春 石小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2-1133,共12页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钻井及区域航磁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下文简称塔西南)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进行分析,在新元古代-寒武纪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恢复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原型裂谷盆地演化模式。研究发现,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钻井及区域航磁资料,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下文简称塔西南)南华纪-震旦纪裂谷分布进行分析,在新元古代-寒武纪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恢复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原型裂谷盆地演化模式。研究发现,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塔西南克拉通边缘和内部形成三叉裂谷系并分布在昆仑山前和麦盖提斜坡。昆仑山前裂谷呈近东西向展布,是三叉裂谷系发展为大洋的裂谷。麦盖提斜坡发育呈北东向展布的罗南和玉北衰退型裂谷,裂谷内部表现为多个地垒、地堑组成的复合堑-垒结构特征。塔西南新元古代-寒武代原型盆地演化可划分出南华纪裂谷、震旦纪初始被动大陆边缘、寒武纪稳定被动大陆边缘3个阶段。经历了南华纪末、震旦纪末区域性构造运动,但塔西南地区构造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南华纪裂谷期沉积中心在震旦纪-早寒武世表现出继承性特征。其中昆仑山前南华纪裂谷在震旦纪-早古生代演化为克拉通边缘坳陷,麦盖提斜坡中段罗南衰退型裂谷在早寒武世成为台内凹陷,与斜坡东、西段古隆起构成“两隆一凹”的古地理格局。麦盖提斜坡中段罗南衰退型裂谷的后期演化形成了震旦系和下寒武统两套成藏组合,是该区今后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 南华纪—震旦纪 早寒武世 原型盆地 塔西南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周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健 王铁冠 +4 位作者 陈建平 崔景伟 张斌 师生宝 王晓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1-1233,共13页
塔西南坳陷及其周缘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和新的储量增长点。伴随近年该区油气勘探活动中重要井位的突破,油气勘探显示十分明显的增长前景,成为重要的勘探和研究焦点。选取塔西南地区巴什托—亚松迪油气田、柯克亚油气... 塔西南坳陷及其周缘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和新的储量增长点。伴随近年该区油气勘探活动中重要井位的突破,油气勘探显示十分明显的增长前景,成为重要的勘探和研究焦点。选取塔西南地区巴什托—亚松迪油气田、柯克亚油气田、喀什凹陷和玉北地区共32件原油和油砂进行原油族组成、原油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分析,厘定塔西南原油和油苗样品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族群,揭示原油的成因类型。研究认为:塔西南麦盖提周缘地区识别出巴什托原油族群、柯克亚原油族群、克拉托原油族群和玉北原油族群。琼002井、琼003井、群5井、群7井等属巴什托原油族群,BT4井、曲1井和琼003井位于色力布亚断裂逆冲断裂带下盘,可能受深部寒武系等烃源层烃源贡献的影响,地球化学特征与巴什托主体原油显示差异性,但仍属于巴什托族群,BT2井分子地化特征与巴什托主体原油具明显差异,其位于色力布亚断裂带上盘,可能为寒武系烃源贡献。巴什托原油与LN46井和TZ30井所采集的典型台盆区奥陶系烃源岩具可对比性,可能存在石炭系烃源岩的贡献,为混源油气藏;饱和烃气相色谱显示其为至少2期充注。柯东1井属柯克亚原油族群,油-源对比显示,柯克亚原油与侏罗系烃源岩具良好对比性。喀什凹陷原油与油砂存在差异,原油来自中下侏罗统康苏组和杨叶组烃源岩具可比性,克拉托油砂与下石炭统烃源岩可比。玉北地区的YB1井和YB1-2X井与巴什托原油族群地化特征具有可比性。丰富的油气显示与多套烃源层的复杂成因关系揭示塔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族群 油-源对比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塔西南坳陷
下载PDF
新疆塔西南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地球化学异常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宪璞 郝诒纯 +4 位作者 叶留生 姚培毅 付德荣 李汉敏 阮培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4,共7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的突变事件 ,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和等时性 ,因而具有自然界线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海相 白垩系 第三系 地层界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铁克里克地区博查特塔格组的组成和时代: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超 何世平 +1 位作者 时超 于浦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3-1243,共11页
博查特塔格组分布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地区,前人认为其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成,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并将其时代划为蓟县纪。笔者对来自博查特塔格组中的条带状大理岩和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U-Th-Pb同... 博查特塔格组分布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地区,前人认为其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成,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并将其时代划为蓟县纪。笔者对来自博查特塔格组中的条带状大理岩和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U-Th-Pb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频谱图具有1953、2038、2163-2182、2225-2243、2281-2343Ma等多个年龄峰值,2281-2343Ma年龄值为主要峰值,其中最小谐和年龄1953Ma代表了该粗砂岩最早的沉积时代;条带状大理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体介于772-856Ma之间,最小谐和年龄值为772Ma,代表了该大理岩最早的沉积时代。分析结果说明,原划为蓟县系的博查特塔格组由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该地层单元需要解体。博查特塔格组的岩石组合应为中上部的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建造,该地层最早的沉积时代为772Ma,形成时代为南华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查特塔格组 碎屑锆石 古元古代 新元古代 铁克里克盆地西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下载PDF
塔西南地区早古生界台缘斜坡带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志前 樊太亮 +1 位作者 杨伟红 王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11-3817,共7页
综合地震、测井、岩心、露头等资料,提出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塔里木西南部发育台地边缘斜坡带。该斜坡带沿坎地里克—叶城—胜和2井—玛参1井连线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整体表现为退积型台缘缓斜坡。在寒武纪—早奥陶世的不同时期,该斜... 综合地震、测井、岩心、露头等资料,提出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塔里木西南部发育台地边缘斜坡带。该斜坡带沿坎地里克—叶城—胜和2井—玛参1井连线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整体表现为退积型台缘缓斜坡。在寒武纪—早奥陶世的不同时期,该斜坡带性质和分布位置略有变化,寒武纪为宽缓斜坡,早奥陶世为弱镶边缓斜坡,斜坡带具有向北部台地逐期缓慢迁移的特点。塔西南台缘坡折带的存在表明玛南—和田河地区台缘高能相带和塔西南深水陆棚相带存在的可能性,对该区的烃源岩和储层评价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台缘斜坡带 寒武—奥陶纪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塔西南其木干早二叠世玄武岩的喷发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洪颜 黄小龙 +3 位作者 李武显 曹俊 贺鹏丽 徐义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53-3368,共16页
塔西南其木干剖面棋盘组玄武岩是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西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下伏和上覆砂岩地层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可以限定其喷发于~284Ma,相应于柯坪地区开派兹雷克组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其木干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和C... 塔西南其木干剖面棋盘组玄武岩是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西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下伏和上覆砂岩地层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可以限定其喷发于~284Ma,相应于柯坪地区开派兹雷克组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其木干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和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变化较大,表明其曾经历广泛的橄榄石、辉石和长石结晶分异作用;所研究样品相对富集Th、U和LREE,具有弱-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Eu/Eu*=0.82~0.99),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Nb-Ta负异常;较低的εNd(t)(-4.8^-3.9)和εHf(t)(-2.4^-1.6)值、较高的(87Sr/86Sr)i(0.7078~0.7086)和存在Hf-Nd同位素解耦等特征表明,其木干玄武岩的源区为受远洋沉积物组分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该富集过程主要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有关。总体上,其木干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柯坪地区的开派兹雷克组玄武岩,但具有更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暗示了塔里木板块周缘比板内地区可能经受了更强烈的远洋沉积物组分的交代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棋盘组 碎屑锆石 地球化学特征 远洋沉积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建模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海军 王步清 +2 位作者 杨芝林 雷刚林 魏红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的冲断构造、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构造以及被动顶板构造等构造样式。柯东构造的开始发育时间为上新世末,西域砾岩沉积之后基本定型。主干剖面构造平衡恢复研究表明:柯东构造第四纪构造缩短率为36.7%,缩短速率为7.52 mm/a。2009年7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根据该构造模型所成的构造图钻探柯东1井;2010年4月该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是塔西南山前带柯克亚凝析气田发现33年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柯东构造带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构造平衡恢复
下载PDF
深层膏泥岩盖层岩石力学性质实验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生春 阳松宇 +3 位作者 单法铭 黄太 尹帅 刘小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5-638,共4页
基于矿物组分分析及静态岩石力学实验测试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地区古近系膏泥岩取样,并进行了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轴测试条件过渡到三轴测试条件,膏泥岩样品的破裂特征从张性离散破裂逐渐转变为剪切破... 基于矿物组分分析及静态岩石力学实验测试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地区古近系膏泥岩取样,并进行了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轴测试条件过渡到三轴测试条件,膏泥岩样品的破裂特征从张性离散破裂逐渐转变为剪切破裂。硬石膏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加能明显延缓岩石破裂的时间,提高岩石的强度极限。岩样的抗压强度与硬石膏体积分数之间具有较强正相关性,随着硬石膏体积分数从10%增加到90%,其抗压强度从120 MPa增加到了200MPa,增幅十分明显。高地层围压条件下,膏泥岩的塑性特征比较明显,表现为具有较长的环向应变曲线段。长时间的塑性行为导致膏泥岩内部矿物发生滑移位错,类似于长期蠕变行为,从而聚集较大的额外应力,对井壁或套管造成破坏。膏泥岩地层中水平方向主应力差的差异性越大,越利于膏泥岩中矿物晶体的滑动,进而对套管造成破坏。该研究可以为厚层膏泥岩地层钻测井评价及降低钻探风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膏泥岩 静态力学性质 塔西南地区
下载PDF
巨厚黄土覆盖区表层地震信号衰减测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向豪 罗仁泽 +4 位作者 周翼 陈猛 张兴东 黄有晖 唐剑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塔西南黄土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形成该难题的最关键因素是巨厚黄土覆盖区表层低降速带对地震信号的严重衰减。为此,针对塔西南盆地柯东构造巨厚黄土覆盖区的地质情况,利用通信中信号系统传输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VSP和微测井... 塔西南黄土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形成该难题的最关键因素是巨厚黄土覆盖区表层低降速带对地震信号的严重衰减。为此,针对塔西南盆地柯东构造巨厚黄土覆盖区的地质情况,利用通信中信号系统传输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VSP和微测井信息分析该区低降速带地震信号衰减规律的方法,并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和试验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揭示了地震信号在黄土低降速带传播时的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 衰减规律 低降速带 塔西南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侏罗纪含煤岩系聚煤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少丽 程遂欣 张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对塔里木西南缘含煤盆地侏罗系内沉积物的厚度、岩相、沉积相及其组合分带特征研究,结合岩石(层)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古生物、垂直层序以及空间形态等成因标志,进行沉积相分析.总结了含煤盆地古地理类型属于内陆山间盆地型的山... 通过对塔里木西南缘含煤盆地侏罗系内沉积物的厚度、岩相、沉积相及其组合分带特征研究,结合岩石(层)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古生物、垂直层序以及空间形态等成因标志,进行沉积相分析.总结了含煤盆地古地理类型属于内陆山间盆地型的山间湖盆亚型,聚煤规律为富煤带,即相当于煤层聚集带,富煤中心与凹陷中心一致,煤层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另一规律是砂泥岩比值低的地区即为成煤有利地带,累计厚度与砂泥岩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含煤盆地 聚煤规律 富煤带 凹陷中心 砂泥岩比值 含煤岩系 沉积相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塔西南与塔吉克盆地新生代构造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素华 钱祥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3-528,共6页
位于帕米尔东西两侧的塔西南和塔吉克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相似的构造 沉积演化过程 ,即老第三纪稳定沉降接受海侵沉积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受强烈挤压快速沉降接受陆相磨拉石沉积。自新第三纪以来 ,受帕米尔—西昆仑北移和隆升冲断的... 位于帕米尔东西两侧的塔西南和塔吉克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相似的构造 沉积演化过程 ,即老第三纪稳定沉降接受海侵沉积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受强烈挤压快速沉降接受陆相磨拉石沉积。自新第三纪以来 ,受帕米尔—西昆仑北移和隆升冲断的影响 ,塔西南和塔吉克盆地发生了复杂的褶皱 冲断变形 ,其差异在于塔西南明显地受走滑为主的剪压构造作用 ,而塔吉克盆地是受挤压为主的剪压构造作用的影响。塔西南和塔吉克盆地下第三系岩相组合类似 ,后期构造变形也相似 ,塔吉克盆地下第三系是该盆地的主力油层 ,已有许多油气田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塔吉克盆地 新生代构造 油气聚集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与相邻中亚盆地白垩系——古近系沉积演化对比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泓宇 傅恒 +2 位作者 纪佳 关月珊 朱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塔西南地区位于新特提斯洋北缘,与中亚地区的阿莱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盆地连通。本文综合前人构造研究成果及塔西南地区最新钻井、野外露头资料,发现塔西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下白垩统及始... 塔西南地区位于新特提斯洋北缘,与中亚地区的阿莱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盆地连通。本文综合前人构造研究成果及塔西南地区最新钻井、野外露头资料,发现塔西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下白垩统及始新统上部—渐新统发育陆相沉积,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上白垩统—始新统下部发育海相沉积,识别出蒸发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有障壁海岸等沉积相。中亚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受新特提斯洋海侵-海退过程的影响,整体与塔西南地区同步,也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地区 中亚盆地 沉积构造演化 沉积体系 沉积序列对比 白垩系 古近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来自皮山PBX1井的地化证据
19
作者 岳勇 蒋恕 +1 位作者 田景春 林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2-605,共14页
【研究目的】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发生过地质历史上重大的灾变和异常事件,致使K/Pg界线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重建特提斯北部盆地群塔里木盆地的古环境。【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发生过地质历史上重大的灾变和异常事件,致使K/Pg界线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沉积环境的研究,有助于重建特提斯北部盆地群塔里木盆地的古环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塔里木盆地西南部PBX1井岩心的地球化学元素敏感指标研究K/Pg上下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晚白垩世晚期古气候属于干热型,早古新世呈现短暂温湿型。古盐度由晚白垩世正常海洋环境向早古新世半咸水、海陆过渡盐湖环境转换,K/Pg界线位置处,古盐度达到最低值。氧化-还原环境由晚白垩世富氧→贫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经历了K/Pg事件之后短暂向早古新世富氧环境转化,而后整体上由贫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向极贫氧的还原环境演化。【结论】PBX1井地球化学元素敏感指标揭示了中生代—新生代之交灾变异常事件在塔里木盆地响应特征,也是特提斯洋北部盆地群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沉积环境演化的有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化 干热型 湿热型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 PBX1井 地质调查工程 塔西南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古新统蒸发岩沉积条件及成因模式初探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华 刘成林 +2 位作者 焦鹏程 曹养同 韩二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8-2035,共8页
基于近期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整理,对塔西南地区古新统蒸发岩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塔西南古新统吐依洛克组蒸发岩以石盐岩为主,为海退过程中的产物;阿尔塔什组蒸发岩以石膏岩或者硬石膏岩为主,为... 基于近期野外地质调查及钻井资料整理,对塔西南地区古新统蒸发岩沉积特征、展布规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塔西南古新统吐依洛克组蒸发岩以石盐岩为主,为海退过程中的产物;阿尔塔什组蒸发岩以石膏岩或者硬石膏岩为主,为缓慢海侵的产物。吐依洛克组石盐岩沉积是海退背景下、多级盆地卤水回流的结果,其受控于同时期区域性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古新世早期,从卡拉库姆盆地向东至费尔干纳-阿富汗-塔吉克盆地再到塔西南地区,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自西向东水体盐度逐渐升高的湖链系统。在塔西南与最西部特提斯海之间,以石膏相为主的预备盆地的出现,是导致塔西南地区吐依洛克组蒸发岩以石盐岩为主而显著缺乏石膏岩的主要原因。这种多级次级盆地中卤水的回流作用对盐类物质向后期分异具有积极意义,指示了塔西南古新统具有较好的成钾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岩 沉积条件 成因模式 成钾远景 塔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