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6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长江水资源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戴仕宝 杨世伦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1-506,共6页
对长江水资源的特征如总量、用水量、水污染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为:①1954—200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长江上中游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宜昌、汉口水文站的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大通水文站径流量呈上升趋势与汉口... 对长江水资源的特征如总量、用水量、水污染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为:①1954—200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长江上中游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宜昌、汉口水文站的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而大通水文站径流量呈上升趋势与汉口—大通间降水量增加有关;大通站1950到2004年的最小、最大月均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长江水资源总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气候的变化。②水污染逐渐加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工业污染的增加是主要原因。③年均用水量占入海径流量的5.7%左右,人类活动尚未对长江流域总的水量构成很大的影响。结论:①长江水资源总量尚未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已对水资源的利用构成了影响;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对长江干流水资源的依赖性增加,加大了长江水资源利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量 水污染 南水北调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8
2
作者 封光寅 胡家庆 +1 位作者 陈学谦 陈兴农 《中国水利》 2005年第8期48-50,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产生优良水质的基础是牢固的。水源区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是后天形成的, 属外在因素,是可以根治的,治理方法应以治污为本。设立三级污染防治保护区是治理水源区污染的有效途径;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污染治理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产生优良水质的基础是牢固的。水源区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是后天形成的, 属外在因素,是可以根治的,治理方法应以治污为本。设立三级污染防治保护区是治理水源区污染的有效途径;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合理规划、严密监控、科学治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将能够长期处于优良水质状态,满足调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区 防治对策 水质状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 人类活动 外在因素 治理方法 污染防治 污染治理 富营养化 合理规划 科学治理 保护区 调水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远书 高文文 +1 位作者 侯坤 杨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0-446,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情况直接关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整个水源区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变化情况,从宏观上评价水源区...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情况直接关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年和2013年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整个水源区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变化情况,从宏观上评价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十多年中,水源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农田面积比例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水源区生态环境总体上呈趋向变好的态势。随着农村人口向沿江地带城镇集中,在进一步加强山地植被保护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遥感监测 水源区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粗颗粒悬沙来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西庆 陈吉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探索了长江南水北调占总径流量10%情况下对长江粗颗粒悬沙(≥0.05mm)入海数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对入海细颗粒泥沙的影响主要为南沙北调,但数量较小,在1%左右,而对粗颗粒悬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流量... 探索了长江南水北调占总径流量10%情况下对长江粗颗粒悬沙(≥0.05mm)入海数量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对入海细颗粒泥沙的影响主要为南沙北调,但数量较小,在1%左右,而对粗颗粒悬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海流量减少导致的水体挟沙能力的降低。通过建立大通站典型枯水年(1978),平水年(1987)及洪水年(1983)月平均流量与月平均床沙质输沙率相关曲线,估算出各典型年在典型流量23000m3/s,30000m3/s与40000m3/s水平下调水流量3000m3/s时导致的入海床沙质输沙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输沙率的相对变化在-39%至-24%之间,且在较高的流量水平下,输沙率相对变化较小,但绝对变化增大,经大通入海的床沙质数量每年约减少2350~47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长江口 粗颗粒悬沙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南水北调 被引量:7
5
作者 潘家铮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10期26-32,共7页
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水量丰富的长江流域引水北上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势在必行和可以做到的。南水北调的原则应是 :建立节水型社会 ,以供定需 ;合理配置 ,注意挖潜 ;东线、中线相辅相成 ,并非有我无他 ;编制概算实... 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水量丰富的长江流域引水北上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势在必行和可以做到的。南水北调的原则应是 :建立节水型社会 ,以供定需 ;合理配置 ,注意挖潜 ;东线、中线相辅相成 ,并非有我无他 ;编制概算实事求是 ,力戒“上马概算”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 ,科学调配 ,有偿使用 ;西南调水不现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 中国 管理 北方地区 合理配置 合理利用
下载PDF
南四湖水域环境现状及生态管理对策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元军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0,共3页
针对南四湖水域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围湖造田与湖区淤积加重等环境问题,提出了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控水、用水、养水,实现湖区水域环境生态管理的方法与对策,即依据湖区水资源承载容量,优化工... 针对南四湖水域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围湖造田与湖区淤积加重等环境问题,提出了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控水、用水、养水,实现湖区水域环境生态管理的方法与对策,即依据湖区水资源承载容量,优化工农业结构与控制适度发展规模相结合;以节水理念与技术为核心,实现湖区水资源科学利用与污染防治并举;以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为指导,实现湖区调水与水资源的科学养护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水域生态环境 生态管理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环境预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予 孙颖 殷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6,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受水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京市区的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了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地下水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实际需要,进行了地下水停采方案的分析,为北... 本文通过对受水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京市区的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了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地下水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实际需要,进行了地下水停采方案的分析,为北京市未来水资源调配、地下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北京市 地下水环境修复 生态恢复 趋势预测
下载PDF
南水北调河北省受水区近50年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剑锋 马辉涛 +1 位作者 张补宏 肖嗣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6,107,共5页
选取人类活动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最剧烈的1950s—2000s初期,从气候、水环境、土壤及环境地质、土地利用/覆盖、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即南水北调河北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状况,为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变化... 选取人类活动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最剧烈的1950s—2000s初期,从气候、水环境、土壤及环境地质、土地利用/覆盖、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即南水北调河北受水区的生态环境演变状况,为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及河北省生态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生态环境 演变 河北省
下载PDF
南水北调通水后原水藻类变化对供水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海涛 沙净 康雅 《供水技术》 2017年第2期29-31,35,共4页
针对Z市切换为南水北调水源后原水藻类的变化展开研究,对比了南水北调水和原黄河水中藻类种属和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变化对本地水厂供水系统的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控制措施研究,为南水北调受水区水厂应对藻类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饮用水 藻类 硅藻
下载PDF
2006~2015年南四湖水质评价及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妮 武周虎 +2 位作者 郭琦 相福亮 岳太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7,13,共5页
根据2006~2015年南四湖90个水质点位的监测数据,选用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等分析评价方法,对南四湖不同监测点位、年际和春秋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水质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水质... 根据2006~2015年南四湖90个水质点位的监测数据,选用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等分析评价方法,对南四湖不同监测点位、年际和春秋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水质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水质整体达标。其中,水质指标COD_(Cr)、COD_(Mn)、TP、TN、NH_3-N的下降率分别为47%、-3%、33%、60%、80%;水质综合污染指数P由1.75下降至0.89,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由4.620下降至3.200;南四湖水质由北向南逐渐变好,春季比秋季水质好,部分区域的水环境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南四湖 水质空间分布 监测分析 变化趋势 改善效果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通天河-雅砻江调水区若干冻土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群柱 李树德 +4 位作者 王绍令 梁凤仙 张义民 叶世强 潘伯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1-209,共9页
调水区多年冻土划分为3个区,冻土面积为11×104km2左右,约占全区面积的72.4%。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区内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状态。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未来50a内,目前厚度小于10m的... 调水区多年冻土划分为3个区,冻土面积为11×104km2左右,约占全区面积的72.4%。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区内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状态。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未来50a内,目前厚度小于10m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将消融殆尽,多年冻土面积将减少约15%,冻土下界上升150~200m;气候变暖,使得季节性冻土层变薄,某些地段的多年冻土消失或变为深埋藏多年冻土等,则可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 冻土环境 调水工程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朋月 李元 张超锋 《四川水力发电》 2005年第B12期12-16,共5页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建筑物——漕河渡槽,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依此证明所采用的渡槽结构型式及尺寸、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案是合理的,渡槽结构应力、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渡槽 三维有限元分析 漕河 南水北调
下载PDF
河南淅川县库区移民问题调查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荣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6,共6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的世纪性战略工程,其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移民搬迁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地制定移民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移民的经济损失,也应统筹考虑移民的社会福利损失和心理需求。本研究以南...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分配格局的世纪性战略工程,其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移民搬迁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地制定移民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移民的经济损失,也应统筹考虑移民的社会福利损失和心理需求。本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移民重点县淅川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访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淅川移民试点村安迁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整体搬迁距离远、移民强度大、移民补偿标准偏低,移民群体中不满情绪等现实状况,成为当前县内移民工作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导致移民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在于现行的移民政策制定没有科学地根基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一是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表达机制缺失,移民缺乏适当的决策参与机制,信息知情权、话语权缺失,造成部分移民政策的实施衍生出替代性问题;二是解决移民纠纷问题的协调管理机制缺失,影响了移民的安迁稳定;三是政策制定忽视了移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损失及心理需求,移民缺乏社区认同感,"边际人"心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淅川 移民 搬迁安置 成因分析
下载PDF
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繁富 张军 +2 位作者 赵同谦 邢梦林 刘运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3,共4页
选取丹江口水库河南部分的最大入库河流老鹳河的支流蒿坪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径流场等野外设施,系统开展了不同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年度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型降雨产流量大,是产生非... 选取丹江口水库河南部分的最大入库河流老鹳河的支流蒿坪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径流场等野外设施,系统开展了不同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年度分布不均,暴雨集中型降雨产流量大,是产生非点源污染主要降雨类型。0°~5°耕地、5°~10°耕地、10°~15°耕地、栎林和果园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2.01%,2.98%,5.44%,16.47%和2.42%。陡坡地带栎林在降雨侵蚀力大于0.5的时候开始产流,以超渗方式为主;果园在降雨侵蚀力大于2.5的时候开始产流,以蓄满产流为主;耕地产流受人为影响显著,产流界限不容易确定,在暴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其产流以超渗方式为主。栎林和果园产流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39和0.912。耕地由于受人为影响比较大,其产流与降雨侵蚀力关系波动较大。在暴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坡度是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10°~15°耕地产流和0°~5°,5°~10°差异性显著(P<0.05)。在小雨集中型降雨条件下,土壤结皮成为影响产流的主要因素。对大于10°的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根据气象条件适时的锄地,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对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径流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小流域 降雨径流 降雨侵蚀力
下载PDF
浅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原材料质量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建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9-51,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将采用直径为4000mm长达56.479km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英文简称:PCCP)进行输水,是我国迄今为止应用PCCP规模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所采用的PCCP采用美国标准设计、生产。结合PCCP生产、供应的实际,对影响管道混凝土...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将采用直径为4000mm长达56.479km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英文简称:PCCP)进行输水,是我国迄今为止应用PCCP规模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所采用的PCCP采用美国标准设计、生产。结合PCCP生产、供应的实际,对影响管道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原材料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看法,供管道生产、控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PCCP 原材料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骆马湖水质变化异常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恺源 王金东 +3 位作者 兰林 彭凯 蔡永久 龚志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7-205,共9页
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输水安全.为分析骆马湖近年来水质变化,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对骆马湖10个样点开展逐月水质生态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骆马湖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 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输水安全.为分析骆马湖近年来水质变化,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对骆马湖10个样点开展逐月水质生态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骆马湖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骆马湖水体总氮浓度较高,多年平均浓度为2.09 mg·L^(-1),为劣Ⅴ类水;磷为浮游藻类生长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总磷多年平均浓度达到0.0526 mg·L^(-1),为Ⅳ类水;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4.56 mg·L^(-1)和18.48μg·L^(-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均值为52.76,属于轻度富营养.监测显示,在8月骆马湖氮磷营养盐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均会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2016—2019年的8月TN平均浓度达到3.99 mg·L^(-1),TP平均浓度达到0.109 mg·L^(-1),约为年平均值的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水质指标的异常变化与入湖河流流量及上游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比数据发现,2016—2019年骆马湖水体营养盐含量上升趋势明显,TLI指数及浮游植物量均表明富营养化及污染程度有所提高,存在富营养化的生态风险.其水质异常变化可能导致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风险加剧,威胁受水地区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湖 浅水湖泊 水质评价 南水北调 富营养化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大型泵站同步电动机起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强 段小汇 +3 位作者 徐良良 马波 陈松山 严登丰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型低扬程泵站特点,从泵机组整体出发,运用电磁场理论、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电机拖动特性、水泵全特性理论等,分析了泵机组系统中各种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大型低扬程泵站同步电动机起动动态过程数学模型。结合...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型低扬程泵站特点,从泵机组整体出发,运用电磁场理论、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电机拖动特性、水泵全特性理论等,分析了泵机组系统中各种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大型低扬程泵站同步电动机起动动态过程数学模型。结合淮阴二站同步电机起动现场试验结果,经分析计算,验证了大型同步电机起动过渡过程中各种重要参数如转速、流量、扬程、转矩等随时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泵机组起动 同步电动机 动态特性
下载PDF
袖阀管注浆施工技术在砂卵石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国栋 邓生荣 《四川水力发电》 2012年第3期30-33,128,共4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石门河渠道倒虹吸进口渐变段砂卵石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注浆加固砂卵石地层的袖阀管注浆法。该方法适用于砂卵石等松散地层的注浆,在被加固的地层中进行了多点、定量、均衡的注浆,注浆体在地层中均匀分布,均匀连... 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石门河渠道倒虹吸进口渐变段砂卵石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注浆加固砂卵石地层的袖阀管注浆法。该方法适用于砂卵石等松散地层的注浆,在被加固的地层中进行了多点、定量、均衡的注浆,注浆体在地层中均匀分布,均匀连接,大大提高了被加固地层的防渗能力和整体稳定性。通过该工程的应用,证明了袖阀管灌浆对砂卵石基础的防渗处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其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石门河 砂卵石 袖阀管 注浆 地基处理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安全监测与工程安全浅析
19
作者 张俊飞 刘伟 +1 位作者 王当强 辛春强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4年第8期36-37,共2页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通水运行以来,安全监测在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监测项目有多种,文章主要以总干渠沉降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为例,分析了监测数据对工程安全起到的预警作用,说明安全监测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中取得的成...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通水运行以来,安全监测在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监测项目有多种,文章主要以总干渠沉降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为例,分析了监测数据对工程安全起到的预警作用,说明安全监测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中取得的成效,同时提出随着南水北调工程长期运行,工程安全仍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为更好发挥安全监测在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中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应急响应系统,健全南水北调工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促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总干渠 安全监测 工程安全
原文传递
海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杉 邹洁玉 《中国水利》 2008年第5期43-46,共4页
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海委决定开展滦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上游、岳城水库、卫河(含卫运河、漳卫新河)等10条主要跨省河流(水库)的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着手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 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海委决定开展滦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上游、岳城水库、卫河(含卫运河、漳卫新河)等10条主要跨省河流(水库)的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着手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以适应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新的水资源情势,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节水,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分析当前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提出了编制跨省河流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的基本思路,包括存在的问题、分配原则和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 南水北调 水量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