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分布格局 被引量:11
1
作者 宋尊荣 秦佳双 +4 位作者 李明金 马姜明 钟凤跃 杨章旗 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广西南亚热带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而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以及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状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广西南亚热带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而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以及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状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3个土壤层中,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40 cm的土壤层中,分别为幼龄林(88.6%)、中龄林(92.56%)、成熟林(93.67%)、过熟林(86.24%)。其中在0~20 cm深的土壤层中根系生物量最大,在20~60 cm土壤层中,由成熟林(0.34 t/hm^2)到过熟林(1.08 t/hm^2)的过程根系生物量增幅最大。(2)4种林分不同径级根系分布格局有所不同,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细根(0~2 mm)与小根(2~5 mm)的占比较大,其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87.43%和79.32%,而根系径级越大所占比例越小;而在成熟林和过熟林中,中根(5~10 mm)与粗根(>10 mm)生物量占比相较于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始增大,中根生物量在由成熟林(0.75 t/hm^2)到过熟林(1.94 t/hm^2)的过程中增幅最大,粗根生物量在由中龄林(0.32 t/hm^2)到成熟林(2.72 t/hm^2)的过程中增幅最大。总体来看,根系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深度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F=13.903,P<0.01),林龄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F=1.530,P=0.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生物量 分布格局 马尾松人工林 广西南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